更新於 2024/12/2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楊洪:蜀漢首席祕書長】

楊洪這個人的傳不長,外部故事也不多,盡量細細的來說吧。 在成都武侯祠文武廊中,楊洪被放在文官列,十四人中排行第十二。 說個有趣的,孫乾給排在武將第二,僅次趙雲。 (關張自有專殿,不入排行) 楊洪字季休,犍為武陽人也。 犍為是成都南方,蜀漢重用的益州當地人,有相當大的數量出自於此。 楊家在這裡明顯是大姓。 東漢靈帝時期,在劉焉還沒到益州的時候,犍為遭到黃巾賊相當程度的破壞。 而悍猛的犍為百姓,也很快就配合官府站起來抵抗。 官府沒多久就變成劉焉了……所以反抗軍下一步就是打劉焉。 最終是反抗失敗,但我們也可以看出,犍為人對於劉焉劉璋政權並沒有太多好感。 出自犍為的張翼、楊洪等人,也沒有在劉璋時代擔任過官職。 楊洪沒有治學的記錄,陳壽更明白說他少不好學問。 相反的,他在益州諸郡四處遊歷……在江東,這是一種練名聲的方式。 特別的是,他不只在文明區域遊走,就連各部,阿蠻們的居所他也是會去走上一遭。 也就是說,這個人完全是地頭蛇中的地頭蛇,簡直就是西涼少年董卓的益州版本。 那他的名聲練得如何?不怎麼樣。 劉備入蜀,並沒有徵召這個人,畢竟他也不是名士等級。 但曾為成都令的李嚴,就知道他。 李嚴一開始被劉備任命為犍為太守,立刻就下令徵召楊洪為郡功曹。 是說李嚴大概屬猴的,其實這時候他還沒赴任,就把楊洪找來,然後討論犍為的治理方案。 李嚴打算變更犍為的郡治,而楊洪反對。 楊洪發現勸誡無效,就決定辭官不幹。 辭呈遞出去,李嚴卻沒有照准……開什麼美國玩笑,還沒上任,徵召的下屬就辭職,這得有多丟臉啊? 嚴欲薦洪於州,為蜀部從事。 李嚴「打算」把楊洪推薦到上一層的州牧治下,當個從事官。 這時候的益州牧是劉備,不過劉備正在打漢中之戰,萬事諸葛先生管,於是楊洪就去找諸葛孔明報到了。 恰巧,劉備發了一封戰事告急,請求支援的信回來。 諸葛亮就趁機考校了楊洪一下。 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洪,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 楊洪遍歷益州,對於地形戰略的認識非常深刻,提出了「無漢中則無蜀」的意見。 諸葛亮當下就認為,此人不簡單。 隨即調派兵馬增援漢中,並且通知劉備:現在蜀郡太守法正人在前線,我打算讓這個楊洪去代理一下。 亮於是表洪領蜀郡太守,衆事皆辦,遂使即真。 楊洪走馬上任,把蜀郡弄得服服貼貼,便從代理轉為正職。 蜀郡位在成都西方,是西蠻子的大本營。 這裡不但不是肥缺,更是一個難以管理的地方:諸葛亮北伐期間,這裡的人都虛報戶口,不願意讓家中的成年男子支援北伐。 而前面提到,慫恿犍為人反抗劉焉政權的官員,也都是蜀郡出身。 蜀郡跟犍為,對初來乍到的劉備軍,無疑是兩根心頭刺。 楊洪傳前面的特色,就是兩度提到「部」。 歷部諸郡、為蜀部從事。 我把它當作「部落」來看,也就是非州政府派駐官員兵馬,僅僅是收稅的「蠻族居所」。 正因為蜀郡難搞……而且會玩陽奉陰違那套,不是明刀明槍的叛亂,所以劉備封給他認為謀略第一的法正來管理。 而楊洪的「衆事皆辦」,正呼應了前面兩次的使用「部」字。 這裡的重點有幾個。 一、楊洪對於蜀蠻很有了解。 二、李嚴對於楊洪很有了解。 三、諸葛亮很信任李嚴。 其實李嚴本來就是推薦楊洪,去輔助法正管理部落。 諸葛亮稍做考校之後,並沒有改變李嚴的初衷,只是乾脆給楊洪更多權力,來更全面性的管理。 陳壽做了個補述:李嚴還沒正式到任犍為,楊洪就已經在蜀郡轉正。 一般都會在這邊做文章,表示陳壽認為楊洪的本事比李嚴更好。 不過這邊其實藏的應該是李嚴梗。 下次再來研究李嚴。 劉備攻下漢中後,諸葛亮就把楊洪調回來當州牧下的治中從事。 其實楊洪前面跟諸葛亮並不熟,漢中救不救只是一個面試題目而已。 真正顯示出楊洪深得諸葛亮信賴的,是劉備要往生的時候。 當時諸葛亮親自前往探視,把鎮守成都的重責大任交給太子劉禪。 哪知道諸葛亮前腳才走,漢嘉太守黃元就起兵造反了。 這時也在成都的楊洪,立刻給劉禪出謀獻策:「遣其親兵,使將軍陳曶、鄭綽討元。」 並且準確估計地形局勢,算準黃元的退路截殺。 益州風土民情向來是楊洪的專長,至於說什麼黃元兇暴那種,就是給主子聽的場面話,這種不用特別去想楊洪是不是對於黃元性格有了解。 頂多就是楊洪有查過漢嘉的政務情況罷了。 要知道,楊洪並不是元老重臣,也非劉備愛將。 如果只是你說的話很有道理就能壓倒群臣,這世界上就不會有政治鬥爭了。 而且能夠立即判斷出楊洪是對的,那劉禪也算是英明神武了。 調親兵迎戰這種計策,根本上是梭哈賭身家。 合理來說,楊洪原本就是諸葛亮指定給劉禪的小幫手。 所以劉禪一點都不懷疑,楊洪是對的。 這跟之後劉禪對蔣琬等人的態度,也是有一致性的。 也正由於楊洪曾經獨力擔任過劉禪的謀士,過沒幾個月,劉禪即帝位就先封了楊洪一個關內侯。 這應該是劉禪本人第一個封的侯爵。 楊洪這個沒什麼人知道的人物,到了這時候,已經深得劉禪跟諸葛亮信任了。 最後,楊洪跟蜀漢本土派大老張裔有段小故事,這個隨便估狗都有白話翻譯,不細說。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時蜀漢以丞相諸葛亮為尊,丞相府長史更是萬人之上的職務,屌打所有朝廷中央官員。 可是關於長史的任命,諸葛亮仍會和楊洪討論。 楊洪後來領了一個雜號將軍職,接任禁軍統領,同時繼續兼任蜀郡太守。 諸葛亮北伐第二年,楊洪就過世了。 陳壽在楊洪傳最後的一句便是: 是以西土咸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所以我前面很著重研究楊洪的專長跟益州民情……這次頗是把重點放在陳壽的「單傳劇情設計」上。 事實上,為什麼要點名「西土」服諸葛亮? 南土就不服啊。 更有趣的是,其實呂乂傳也說明了,西土服的根本不是諸葛亮。 看魏書,我們懷疑陳壽是在政治壓力做出這樣的調整穿插。 而蜀書卻顯然是在褒美與真實中去呈現。 這可沒有什麼政治壓力,或者說得更白一點,稱讚諸葛亮這件事,就是陳壽蜀書所面對的最大壓力。 (去看諸葛亮傳後面就知道了) 陳壽真的是單純因為自己是諸葛亮粉,所以冒著殺頭的危險寫蜀書嗎? 為什麼他又要在稱讚諸葛亮的背後,穿插這麼多「其實沒有這麼好」的線索呢? 陳壽三國志的追求,究竟是什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