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0|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蔣琬:蜀漢的良心】

蔣琬的一生,相當是拿來映證,諸葛亮有識人之明且全無爭議的部分。 這個人在大家眼中,其實沒什麼八卦。 他的表弟劉敏大概已經是最八卦的部分了。 陳壽說他跟表弟「都很知名」,事實上,劉敏是太守之家,西漢王孫,阿公還在朝廷當副丞相。 光環一圈疊一圈,比較知名的人肯定是劉敏。 劉備也不過徵召蔣琬來當個小文書官。 拉進州牧底下,而非派任郡縣,這點其實表示了蔣琬是名士。 但劉備並不覺得蔣琬有什麼出彩的地方。 佔領益州後,蔣琬領了一個成都南部小縣的縣長。 小是指面積,實際上就是跟基隆市差不多。 說它重要嗎?好像沒那麼重要。 說它不重要嗎?好像又沒那麼不重要。 倒是跟蔣琬原本的官職挺符合。 有點中央但又不那麼要緊。 重點是呢,蔣琬上任之後,一天到晚喝酒,什麼事都不做,公文堆得比人還高……所以現在是鳳雛傳還是什麼魚之類? 無巧不巧,咱們劉玄德大人微服出巡,想要去看看龜山島……對不起我鬼扯的太過頭了。 總之蔣公琰這個上班不幹事的問題,就被劉備發現了。 孤證不舉,劉備喜歡微服出巡這件事,簡雍傳也有提到。 更別說先主傳早寫了,劉備是個喜歡聲色犬馬的真男人。 如果是妹子陪喝酒,劉老闆笑笑也就算了。 你個縣長醉酒不上班,成何體統? 推出去砍了。 還好,我們劉備不是獨裁者,沒有把蔣琬就地正法,而是發給法務部處理。 有刑罰,必過孔明。 諸葛軍師一看到,馬上致信劉備:「這個人,大才,放在這裡小用。他看起來雖然沒做事,其實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安民為本。請主公三思。」 看到沒?咱們諸葛臥龍打選戰的本事,那可是一等一的。 誰要請到這種智囊,管你什麼咖要選上總統,也是手到拿來啊。 卻說,別人講請主公三思,那是懇求。 諸葛亮的請主公三思,跟下令就沒啥區別了。 劉備當然是好好好,三思……是說那個孝直,我們是不是該去打漢中了啊。 法正本來還在打瞌睡,被劉備一喊,立刻抖擻了精神:「據我觀察,兩年前曹操退兵,定是朝廷有變,此時出兵正是時候。」 「孝直所言甚是啊……那個蔣公……最後那個字怎麼唸?不管了,蔣公就別殺了,免了他的官就好。」 所以說,蔣公沒有死在四川,又能在後來做下一番大事業,正應感恩諸葛亮才是。 被下野之後的蔣琬,有天就做了個夢,夢見一頭牛全身血淋淋的出現在他家門口。 醒來之後,蔣琬當然覺得很不舒服。 牛跟劉不是音近嗎?難道劉公會再來賞我個血光之災? 蔣琬立刻請了占夢專家:趙直前來。 這個人在魏延傳也出現過,諸葛亮死前魏延夢到頭生角嘛。 這裡暫停一下,趙直基本上應該也是官員,蔣琬已為庶人,不可能隨便就叫官府方士專家來。 但對應到魏延,我想趙直跟他們倆都有私交,出身荊州的可能性較高。 沒錯,解夢這種事情,你總不可能去找公司人資吧? 要是跟這個人沒交情,他把你的夢境上報扣你個反罪,那不慘了。 事實上,趙直幫魏延解夢的時候,就是跟魏延說一套,又跟別人說另一套……可見他對魏延的性格有了解。 不過蔣琬現在是個死老百姓,正是雪中送炭的好時候,趙直就跟他說:「大吉,日後富貴不可限量。等你當到三公的時候再來感謝我吧。」 不久,蔣琬果然恢復了官職,還升了半截當縣令。 誰升他?十有八九是諸葛亮趁劉備在漢中打仗的時候報的。 還記得這時候,諸葛亮報了楊洪代理蜀郡太守吧? 蔣琬的新治所,就在蜀郡隔壁的廣漢郡……這時候的廣漢郡比較小,因為劉備入蜀後酬庸重新分割過。 想必諸葛亮也提醒蔣琬,好好幹,拿點成績出來,等老闆出差回來我再幫你一把。 果然,劉備稱漢中王時,蔣琬就被調進尚書台了。 這時尚書令為法正,接下來劉巴、李嚴。 蔣琬一直待在尚書台。 有沒有一種諸葛亮埋心腹在政敵身邊的感覺? 劉備過世後,劉禪才賜予諸葛亮開府的權力。諸葛亮隨即打算把蔣琬徵召回來。 舉茂才,任東曹掾。 這個基本上是給丞相舉薦選拔人才的官職。 但蔣琬推辭,「廖化等人都比我合適。」蔣琬一連舉了四個人。 這很好笑,懂戲的就會懂。 丞相要你來舉薦選拔人才,你拒絕官職,但是馬上推舉了四個人。 你擺明了就有這個才能啊。 諸葛亮的回答,是這樣的: 思惟背親捨德,以殄百姓,衆人旣不隱於心,實又使遠近不解其義,是以君宜顯其功舉,以明此選之清重也。 我想過了,如果背離可靠的人,捨棄有德的人,百姓就會受到災禍,大家都不隱藏自己的才能,又容易讓朝廷內外不明白我的用意。 所以,你應該要明白,我必須選有功績的人。 這段比較難大概就是「不隱於心」,我的解讀是這樣。是從所謂「小隱於野、中隱於市、大隱於朝」推導出來。 親信有德行的人,其實就是指蔣琬……跟目前已經徵召的官員。 諸葛亮認為大家都很有才能,但一下放開手去做,全部給諸葛亮罩,那看起來就是孔明專權。 所以諸葛亮需要有更多確實有政績,不只是清名之士的人,來幫忙「背黑鍋」。 換成台灣概念啊,就是總統在組閣的時候,不宜找學者網紅來擔任行政院長,一定要有勞苦功高的官員來出任。 而行政院長底下,起用少數沒有從政經歷的學者專家,就是可以允許的。 原本的政府高級官員,並不宜轉入丞相府下。這也是很社會觀感的,倒不用去想是不是諸葛亮叫不動他們。 實際上應該也是叫不動沒錯啦。 蔣琬就答應了。 這從本傳看不出來,要看廖立傳:丞相掾李邵、蔣琬。 所以蔣琬確實有擔任過丞相掾,李邵就是西曹掾。 隨著丞相府體系確立,諸葛亮緊接著需要對南中用兵,就把蔣琬調動為參軍,參謀團的一員。 基本上算降官,但親信更增。 馬謖這個諸葛亮愛人等級的參軍,並沒有跟隨南征,但蔣琬有,請見費詩傳。 南征結束後,帶回了益州大老張裔,諸葛亮任命他為留府長史,並命參軍蔣琬輔佐。 接下來諸葛亮就去忙北伐了。 當諸葛亮收到姜維時,還特地寫信給兩位看家保安,說姜維比馬謖跟上面提到的李邵更棒。 不過寫信的時候,那兩位都掛了。所以其實也是某種「姜維可繼承大業」的暗示。 建興八年,張裔掛了,諸葛亮直接讓蔣琬接任留府長史,並致信劉禪:「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 諸葛亮對蔣琬的信賴,可鐵了去。 四年後,諸葛亮陣前亡故。 劉禪果然按諸葛亮的指示,一點一點把蔣琬的官職層層往上疊。 其實也就是官職而已,那四年,蔣琬跟劉禪共事,本就是諸葛亮之外的實權第一人。 但諸葛亮的死亡,衍生了許多內部問題。 首先就是魏延跟楊儀。 蔣琬先判魏延反賊,可其實等到楊儀把北伐軍帶回來,就被費禕告死了。 這壓根不是判楊魏誰對誰錯,只是怕北伐軍權失控而已。 蔣琬這個人,對世俗的善惡不是那麼在意,大多時候總是一派漠然。 諸葛亮死後,亟需安定的前三年,蔣琬很冷靜。 有人說楊戲看不起他,蔣琬一派漠然。 有人說楊敏批評他不如古人,蔣琬也覺得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沒啥好說的。 等到楊敏犯事下獄,很多人都以為蔣琬會趁機報復。 可蔣琬根本沒把那當回事,該怎麼判就怎麼判。楊敏終是免於一死。 而最終,蔣琬也自承不如費禕跟姜維,從第一線退了下來。 乍看之下,蔣琬好像真的沒什麼本事,縣長當不好,北伐又打不動,還常常覺得自己不如人。 可他總是在後退的同時,展現他的知人之明。 說真的,以劉備剛定蜀的情況,法正都會被人家告了,你一個蔣琬在那邊擺爛沒人告? 要不是劉備親巡,還不會發現這裡有個鬼混縣長。 諸葛亮所說的:「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脩飾為先。」 想必不是出於交情或私心。 北伐大業的一直演而不出兵,是否也是蔣公琰的安民之策呢? 諸葛亮實打實的戰了七年。 蔣公琰其實在前線演了五年。 諸葛亮從劉備過世,安定了蜀漢十二年,有八年都在打。 南中叛亂、北伐進攻、抵禦曹魏進攻…… 蔣琬從諸葛亮過世,也穩定了蜀漢十二年。 期間南中同樣發生一次叛亂,比諸葛亮時的小很多。 一次廖化主動出擊。 一次防守的興勢之戰。 安民,為本。 大智,若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最多人熟知的三國時代,也是最困難的時代。 這邊僅收錄部分東吳與蜀漢的相關文章,無時間序。 曹魏則跟隨「正統歷史」,請參閱【魏晉風雲】專題。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