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是蔣琬的表弟。
蔣琬傳一開頭寫到:
蔣琬字公琰、零陵湘鄉人也。弱冠與外弟泉陵劉敏俱知名。
劉敏的阿公,叫做劉優,零陵太守也……零陵太守都被姓劉的把持是怎樣?
秦朝的時候,零陵只是一個縣,
到了漢朝,漢景帝有一次喝醉酒,上了一個侍女,一發就中了個龍胎。
於是命名為劉發。
劉發這種就跟袁紹一樣,屬於出身低賤,所以漢景帝在封王的時候,只給了他一個偏遠的長沙國。
後來劉發憑著自己的機智,討得漢景帝歡心,把武陵、零陵、桂陽等都納入了長沙國的管轄。
這時候沒有零陵郡。
荊州四郡大部分的領地,就是原本的長沙國。
長沙國就是光武帝劉秀拉祖譜的出處。就好像劉備拉中山國一樣。
所以你就要知道,諸葛亮要劉備收荊州四郡,用心有多麼深。
「劉封,羅侯寇氏之子,長沙劉氏之甥也。」
對孫權劉備而言,荊州四郡最重要的不是經濟跟軍事的價值。
而是政治意義。
荊州超過一半的稅收都是最北的南陽郡在產出的。
到了漢武帝,又把劉發的兒子另封泉陵侯。
別看劉敏頭上掛個泉陵,漢武帝時根本沒有泉陵。
漢武帝在做的,就好像曹操把自己的領地分給曹丕曹植一樣,是從長沙國裡頭割肉出來的。
就這樣置了個泉陵縣,貼心提醒,漢朝侯爵的最高級是縣侯。
這時候,泉陵縣屬桂陽郡。
十幾年後,才將泉陵縣跟零陵縣等合併為零陵郡。
劉敏他們家呢,本來是彭城人。也就是劉邦老家的劉姓。
後來才被派去零陵當太守。
第一任是劉綽,這大概是漢靈帝的時期。
劉綽過世後,才是劉敏的阿公劉優。
漢獻帝的時候,劉優被調回朝廷當御史大夫……這又是一個神梗。
置丞相,才會有御史大夫。職權相當於副丞相。
用三公的時候,這個職務會轉成三公之一。三公某方面來說,其實就是秦朝的左右丞相加御史大夫。
所以,劉優上京的時間非常明顯了:曹操下荊州的時候。
然後才換上了劉度。
一般認為,這個零陵太守劉度,就是劉表前兩任的荊州刺史劉度。
當時劉度討伐武陵蠻失敗,同行的南郡太守被判死,劉度則是減死一等。
所以如果是同一個劉度,那應該也是曹操派下去交換劉優的。
看得出來為什麼要交換劉優嗎?
而且劉優一上來,就擔任了副丞相。
這個人啊,一百分是荀彧徵召的宗室啊!
對不起啦,這裡只有用荀彧在赤壁之戰前布局要對付曹操的陰謀論,才解得開。
反過來說,當時荊州四郡的新派太守,應該也都是荀彧的人馬。
這如果再套上劉備是荀彧埋下的一支伏筆,荊州四郡的望風而降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這就扯遠了。
蔣琬的「弱冠與外弟泉陵劉敏俱知名」,認真說起來,當時劉敏應該比較知名。
事實上,劉敏也加入了劉備軍,而且官位頗是不小。
諸葛亮罷黜李嚴的上書,也出現了劉敏的名字。
行右護軍偏將軍臣劉敏
剛好是姜維前一個。
後來明清整理的史料中,也曾提及劉敏。
後主劉禪時,除侍御史,糾察名實,廷中稱當。以功封雲亭侯,加中書侍郎,拜成都尹。
成都尹說一下,尹就是京兆尹,首都區長的意思。
這邊其實是後來的人把蜀漢認為一國。但在以曹魏為正統的三國志裡面,是不會有成都尹這種官職的。
陳壽沒有為劉敏作傳,只在蔣琬傳最後跟王平傳中,記下了他協防漢中的功績。
魏遣大將軍曹爽襲蜀時,議者或謂但可守城,不出拒敵,必自引退。敏以為男女布野,農糓栖畒,若聽敵入,則大事去矣。遂帥所領與平據興勢,多張旗幟,彌亘百餘里。會大將軍費禕從成都至,魏軍即退,敏以功封雲亭侯。
也就是一般常說的興勢之戰功臣。
跟上面的史料封侯相同。
基本上,蜀漢的護軍大小,是中前左右無。
趙雲就當過中護軍。
廢黜李嚴的前一年,費禕也升上中護軍。
就劉敏能從右升左,並封揚威將軍來看,他應該有參與北伐,但屬於有功無戰的那種,所以升不多。
不過,其實劉敏背後隱藏的東西應該不少。
他屬於王孫之後,又是曹操那邊的大臣之孫。
前者有劉封送頭,後者如果在曹操軍完全也是可以被殺頭的,楊修就是個例子。
要知道,蔣琬也差點被劉備殺頭。
劉敏不是元老,能跟著入蜀,又沒有招惹殺身之禍,更在劉備過世後當上侍御史。
其實肯定有他獨到之處。
隱藏的技術。
不過反正這篇的主角不是劉敏,是零陵。
最後帶來一些零陵名人。
張羨,先為零陵長,後為長沙太守,甚得民心,起兵反劉表。
韓嵩,奉劉表之命出使朝廷,被拜為侍中任零陵太守,回到荊州就被當成反賊關起來(所以沒有到任)。
劉巴,零陵烝陽人也。少知名。
賴恭,零陵人,荊楚名士。曾受劉表之命領交州牧,漢朝則下令士燮將其擊退。劉備稱漢中王時拜為九卿之一的太常,掌宗廟禮儀。
郝普,劉備入蜀時的零陵太守,被呂蒙詐騙投降。
黃蓋,跟劉敏是同鄉。
蔣琬跟劉敏就不再贅述了。
事實上,做為一個江南蠻荒之地,零陵出產的士人還挺多。
裴松之找的各種先賢傳中,荊楚也不過一個先賢傳,零陵自己就一個零陵先賢傳。
雖然也只提了一個劉巴。
別看它名字挺俗,零陵其實是指舜帝過世葬於此,但尋無陵墓,本為無陵,後改零陵。
這麼一個蠻荒之地,在三國史上所代表的地位,可能比我們一般認知的還要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