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篇』窮爸爸、富爸爸 |財商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民國70年代,台灣經濟準備起飛,小偉小波因緣相識在國小的同班級,剛好是鄰座在旁同學,然而卻有著完全不同環境背景,正剛好在不同的背景中,才能成為真正的好朋友,卻彼此都在羨慕著對方的生活…….
小偉出生在公務家庭,父親是當地區公所的行政人員,那年代沒有像現在的電腦化設備,卻是單純的早 8 晚5的工作。母親是家庭主婦,專心照顧著小偉和他的姐姐。
小波出生在創業家庭,父親看準電子封裝產業投注在接單和工廠的事宜,每天忙碌生活不可言喻,而母親扮演著助夫相子的腳色,白天協助先生公司帳務的管理,下班後還要料理家事,家中只有小波獨子,因此常常疏忽小波生活瑣事,甚至常常把工作帶回家,小波作功課,母親忙碌著白天還未完成的工作。
由於小波家人事業上的忙碌,母親時常來不及回家做飯,常常帶著外食回家,正因如此小偉邀請小波下課後到家中一起作功課和吃飯,並且還為小波準備隔天的便當,當時還真是幫小波媽媽一個大忙,因此二個家庭互動頻繁。
彼此成為好朋友的二人,因為小波家中事業日漸穩定並且拓展,小波父親決定把小波讀高中時送往美國就學,打算未來有機會可以繼承家業,以當時的環境,國外的經歷和學識對於未來事業發展相對的助力,雖然依依不捨,終究是要分離。
好友總是有割捨不開的情誼,雖然相隔遙遠的二地,書信的往來也從未斷過,書信中訴說著生活上的心情和環境的不同還有新鮮事,就這樣彼此都大學畢業。
小偉由於家中是公務員出身,安定及安穩的生活,如家中期盼考上公務員,生活沒有太多變化,民國80年初期公家機關開始興建網路串接,大學畢業小偉被委以重任,待遇雖然不錯但幒是按照公家機關的升遷制度,透過升遷慢慢爬升。
小波在美國大學畢業後繼續留在美國歷練,二年後回國在父親的公司開始協助業務和發展,公司蒸蒸日上,讓小波當上的公司總經理,準備在父親退休後完全接掌公司。
隨著時間的流逝,二人已經相識30多年,有著各自的家庭,卻保有彼此情誼,就在農曆年前的相聚中,道出彼此對互相的羨慕心情。
小偉雖然已經成為一個單位主管,然而待遇卻應付著家庭支出所剩不多,卻羨慕起小波的寬裕經濟,而小波卻羨慕起小偉的安穩生活,不須為公司大小事務操心和煩惱,畢竟公司不少員工需要靠著他的決策和方向撐起多少個家庭的經濟,不得不往前走,只有更大沒有最大
人生在世總有很多的艱辛和煎熬,是我們看不到的一面。不富裕但平穩的生活中,我們總是看著可以更好的一面。在走著奮鬥及責任中卻期盼有著安穩平凡的生活,二人都累了,卻羨慕起對方的生活。原來人生走著都不容易。曼尼記得有電影台詞是這樣說過「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但決策和決定總會讓人有所改變,因為想要就會引領著開始往不同的方向前進。
這就是為何財商知識雖然包含廣泛,最終就是引領走向期望的生活道路,小偉開始請教小波經濟走向和如何投資,請教的交流中,讓小波慢慢體會到家庭及陪伴家人的重要,畢竟在高中時期就離開家庭,獨力在外那種思鄉的空洞感,是小波永遠都無法遺忘的遺憾,小波不想因為他的忙碌讓他的小孩走向跟他同樣的道路。
相識40年的老朋友,因為有想法,並且願意為想要而改變,最重要的是他們都願意為想要而去實踐並且從彼此中相互學習,小偉因為從小波身上得到財富知識改善經濟,小波從小偉身上看到安穩和家庭的重要,並且說服股東聘請專業CEO而退居幕後。
故事的二人經歷的人生的過半,最終還是有期望和期待的想要,無論現在我們正處在任何的年紀,不要氣餒的去學習和實踐,正在年輕奮鬥階段的您,千萬不要被想法框住,魚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擁有富人腦袋思維,並非要有富人的聰明才智,而是提升成為《富人等級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錢」哪有不認識,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它呢! 只是每天都在為它努力而已! 金錢的誤解 常常看到電視、電影演著這樣的劇情,人有錢之後外面有了小三,或者有老王,無論在商界或演藝圈,人們更喜歡看著這樣的新聞,茶餘飯後八卦品論,好像搞怪就是有錢之後必須罪惡,然而卻鮮少有人願意報導成為有錢人後回饋社會做了多少努
這是個很有趣議題,一般人說到財商直接頭腦跳出來就是投資理財,並且很有趣的事是投資理財,而不是理財投資,感覺好像投資在前面比較重要,所以反映在大多數人的會是「想要成為有錢人就要投資」。尼友們-如果自己同樣是這直覺反應,那真是太正常不過了,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的。 不過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大部分都不是有
看過拜金影片嗎?是太過現實還是汙染腦袋,就見仁見智了。 不過確實影響不少年輕人不婚、不交往、不生育,是否正影響你我和周遭的人們。 成家立業隨著傳統教育的傳承,根深蒂固的深植在東方社會裡,到底是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再成家,絕對不是可以討論出答案的議題。我們就來用個特別的案例來述說這根深蒂固的思想
經常在網路或學習成功的人,一定都聽過這2句話,學校把每個人培養成員工,如何被富人操控變成窮人,各位尼友們,請不要再相信這些話語了… 聽到或看到富人的行為,尤其是負面新聞,是否會對富人嗤之以鼻,那就要好好檢視自己,假如自己是那有錢人,是否會跟他做一樣的事,答案如果是不會,為何對這篇負面新聞起反應,要
「財務要規劃」,總是常常聽到這麼一句話 ,到底要如何規劃就是一片迷茫...... 每個月我都沒有存錢怎麼規劃?每個月只剩下一點點錢如何規劃? 現在有筆錢要如何分配?還在清償債務如何有錢做規劃?長輩留了一間房子給我們如何增值? …….好多問題喔。 這代表著每一個人的狀況不一樣,當然相對要做的規劃模式
想進入投資領域,就要知道72法則。為何需要知道呢?這是讓自身明白懂得投資金額需要多久時間翻倍的一種換算公式。 至於72法則是如何得來的,是一連串公式換算的結果,記得當時教導的教練問我,住地球你知道有地心引力,你會想知道地心引力公式是如何算出來的嗎?我一點都不想知道,但我知道因為地心引力所以可以站在
「錢」哪有不認識,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它呢! 只是每天都在為它努力而已! 金錢的誤解 常常看到電視、電影演著這樣的劇情,人有錢之後外面有了小三,或者有老王,無論在商界或演藝圈,人們更喜歡看著這樣的新聞,茶餘飯後八卦品論,好像搞怪就是有錢之後必須罪惡,然而卻鮮少有人願意報導成為有錢人後回饋社會做了多少努
這是個很有趣議題,一般人說到財商直接頭腦跳出來就是投資理財,並且很有趣的事是投資理財,而不是理財投資,感覺好像投資在前面比較重要,所以反映在大多數人的會是「想要成為有錢人就要投資」。尼友們-如果自己同樣是這直覺反應,那真是太正常不過了,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的。 不過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大部分都不是有
看過拜金影片嗎?是太過現實還是汙染腦袋,就見仁見智了。 不過確實影響不少年輕人不婚、不交往、不生育,是否正影響你我和周遭的人們。 成家立業隨著傳統教育的傳承,根深蒂固的深植在東方社會裡,到底是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再成家,絕對不是可以討論出答案的議題。我們就來用個特別的案例來述說這根深蒂固的思想
經常在網路或學習成功的人,一定都聽過這2句話,學校把每個人培養成員工,如何被富人操控變成窮人,各位尼友們,請不要再相信這些話語了… 聽到或看到富人的行為,尤其是負面新聞,是否會對富人嗤之以鼻,那就要好好檢視自己,假如自己是那有錢人,是否會跟他做一樣的事,答案如果是不會,為何對這篇負面新聞起反應,要
「財務要規劃」,總是常常聽到這麼一句話 ,到底要如何規劃就是一片迷茫...... 每個月我都沒有存錢怎麼規劃?每個月只剩下一點點錢如何規劃? 現在有筆錢要如何分配?還在清償債務如何有錢做規劃?長輩留了一間房子給我們如何增值? …….好多問題喔。 這代表著每一個人的狀況不一樣,當然相對要做的規劃模式
想進入投資領域,就要知道72法則。為何需要知道呢?這是讓自身明白懂得投資金額需要多久時間翻倍的一種換算公式。 至於72法則是如何得來的,是一連串公式換算的結果,記得當時教導的教練問我,住地球你知道有地心引力,你會想知道地心引力公式是如何算出來的嗎?我一點都不想知道,但我知道因為地心引力所以可以站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類單親媽媽   暑假回到臺北永和,不久又懷上一胎,Tony還是在屏東委託母親照顧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小美在職場上的困境和轉變,以及如何透過調整心態和行動,重新找回職場的熱情和成功。這是一個關於個人成長和職業規劃的勵志故事。
Thumbnail
維平一家子在美國也待了二十多年了,當初他來美國留學,認識了當年的同學美馨,兩人共譜戀曲,畢業後沒多久就踏上紅毯。夫妻兩人都是高材生,在西岸矽谷都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自然也就跟許多留學生一樣,打算定居在這裡了,唯一的顧慮就是在台灣的父親。   維平的父親原來在大學任教,妻子因病走得早,他全副心力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窮人的思維必須要顛倒著看,未來才有機會發展,直接翻轉人生的命運。小弟出身基層警察父親的家庭背景。屬於大家族,卻是唯一的子孫。因此從小到大一路工讀國立學校,學費自己賺。曾經透過交易權證,跟上股王宏達電的行情。一個月內就賺到普通人一個年份的薪水。這些苦日子都是磨練來的。 我有成立私人分享區,歡迎任何成
小麥可的頭腦和領導才能得到了大麥可的上司的讚賞,他的開朗性格和笑容更是大麥可所沒有的。他堅持自己的工作,並且將第一筆賺的錢送給了佩兒,顯示出他已經成為一個男人。
小麥可的堅持和努力,讓他在生意上展現出與大麥可相似的能力,他的責任感和獨立性也讓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關於未知的我們》第三集開始直接從小遠的視角,描繪了他扛著家裡弟弟妹妹長大。故事中充滿了家庭、學業和創業的交織,展現了小遠的聰明和愛護哥哥的特性。故事中探討了小遠的性向問題,以及哥哥對此的接受和方式,呈現了他們之間的感情糾葛。另外還介紹了演員的個性鮮明,與劇中角色有著截然不同的一面。
Thumbnail
一位70幾歲的長者,回到老家臺灣度過晚年,思考著孩子們各自的生活選擇。他分享了生活態度與心得,包括對孤獨的打敗與對健康的重視。
認識一位大哥,應該算是有錢人家的子弟吧!他家是那種老字號的貿易公司,光是國內外的配額,就可以躺著做生意。所以他專科畢業以後,就進了這一行。他沒有薪水,所以也沒有勞保,反正父母給他一張提款卡,要錢就去領吧!裡面從來沒有餘額不足的時候。 最近發生兩件事情,讓他開始思考人生方式,一是他的妻子五十歲生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類單親媽媽   暑假回到臺北永和,不久又懷上一胎,Tony還是在屏東委託母親照顧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小美在職場上的困境和轉變,以及如何透過調整心態和行動,重新找回職場的熱情和成功。這是一個關於個人成長和職業規劃的勵志故事。
Thumbnail
維平一家子在美國也待了二十多年了,當初他來美國留學,認識了當年的同學美馨,兩人共譜戀曲,畢業後沒多久就踏上紅毯。夫妻兩人都是高材生,在西岸矽谷都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自然也就跟許多留學生一樣,打算定居在這裡了,唯一的顧慮就是在台灣的父親。   維平的父親原來在大學任教,妻子因病走得早,他全副心力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窮人的思維必須要顛倒著看,未來才有機會發展,直接翻轉人生的命運。小弟出身基層警察父親的家庭背景。屬於大家族,卻是唯一的子孫。因此從小到大一路工讀國立學校,學費自己賺。曾經透過交易權證,跟上股王宏達電的行情。一個月內就賺到普通人一個年份的薪水。這些苦日子都是磨練來的。 我有成立私人分享區,歡迎任何成
小麥可的頭腦和領導才能得到了大麥可的上司的讚賞,他的開朗性格和笑容更是大麥可所沒有的。他堅持自己的工作,並且將第一筆賺的錢送給了佩兒,顯示出他已經成為一個男人。
小麥可的堅持和努力,讓他在生意上展現出與大麥可相似的能力,他的責任感和獨立性也讓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關於未知的我們》第三集開始直接從小遠的視角,描繪了他扛著家裡弟弟妹妹長大。故事中充滿了家庭、學業和創業的交織,展現了小遠的聰明和愛護哥哥的特性。故事中探討了小遠的性向問題,以及哥哥對此的接受和方式,呈現了他們之間的感情糾葛。另外還介紹了演員的個性鮮明,與劇中角色有著截然不同的一面。
Thumbnail
一位70幾歲的長者,回到老家臺灣度過晚年,思考著孩子們各自的生活選擇。他分享了生活態度與心得,包括對孤獨的打敗與對健康的重視。
認識一位大哥,應該算是有錢人家的子弟吧!他家是那種老字號的貿易公司,光是國內外的配額,就可以躺著做生意。所以他專科畢業以後,就進了這一行。他沒有薪水,所以也沒有勞保,反正父母給他一張提款卡,要錢就去領吧!裡面從來沒有餘額不足的時候。 最近發生兩件事情,讓他開始思考人生方式,一是他的妻子五十歲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