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華燈初上,時光機帶你回到昭和時代,女給仕陪你聊天喝咖啡!

女給仕賣的曖昧,是寂寞旅人的慰藉
現在討論度最高的台劇「華燈初上」,是以1988年林森北路「條通」為背景,描述日式酒店媽媽桑和小姐們之間的愛恨情仇。隨著戲劇的高收視率,吸引更多人想一窺神秘的條通日式酒店。
日式酒店的日文名稱是スナック(snack), 如同劇情刻畫,日式酒店裡的小姐賣笑不賣身,營造的是曖昧的感覺!小姐陪侍飲酒聊天,注重服務的眉眉角角,除了熟練日語,也要能聊的上各種時事話題。這特殊的經營型態其實是從明治時期的珈琲店女給陪侍,隨著時代演變成了現在的日式酒店スナック。
明治時期,東京開始出現「カフェ珈琲店」,咖啡在明治時期是非常昂貴的舶來飲品,開珈琲店的大多是崇尚西方文化的有錢人,珈琲店不只賣咖啡,也賣昂貴的進口啤酒、烈酒,配上洋食料理,是時髦摩登的餐廳,更是當代政商名流、文人雅士討論藝術、文學、時事的社交場所。和西方高級餐廳酒吧都是男性服務生不同,日本當時的珈琲店流行雇用“女給仕”,女性服務生,穿著改良輕便的和服配上白色圍裙,洋溢著濃濃的和洋折衷風情。
NHK 2020年晨間連續劇《エール歡呼》裡的女給仕
「珈琲店」的高收入吸引了對文學藝術有涉獵的年輕女性,更有珈琲店宣傳都是美女女給仕,讓珈琲店一時蔚為風潮!明治大正時期出現許多以珈琲店女給仕為主角的小說作品,可見當時珈琲店就像西方文學沙龍的盛況。
但1923年(大正12年)東京發生死傷慘重的“關東大地震”,災後許多女性為求生存到珈琲店當女給仕,但這些女給仕是沒有薪水的,只能靠客人給的小費維生,因此開始出現濃妝豔抹,刻意貼近客人以賺取更多小費。1930年代(昭和5年),日本政府開始取締這些有女給陪侍的珈琲店,定義其為「特殊喫茶」,以風俗營業的相關法規開始加以嚴格規範。相對於特殊喫茶的名稱,單純提供珈琲的店就稱為「純喫茶」。有女給陪侍的「特殊喫茶店」隨著時代演變,成了現在只在晚上營業的日式酒店スナック。
日本畫家“織田一磨”畫筆下的特殊喫茶

台灣的特殊喫茶店「維特咖啡」
1931年日治昭和時代下的台灣,洋行與領事館林立的大稻埕也出現了台灣人開的第一家咖啡店「維特咖啡」(Café Werther),老闆楊承基,畢業於明治大學,是知名畫家楊三郎的哥哥,而維特的命名源自於文學名著《少年維特的煩惱》。「維特咖啡」原是熱血文青的老闆想打造成咖啡沙龍的「純喫茶」,但生意清淡。隔年不得不改變策略,仿效東京的珈琲店改成有女給陪侍的「特殊喫茶店」反而生意興隆。維特咖啡的“女給仕”一口流利的中日文,穿著合身的旗袍和最流行的髮型妝感,讓當時日本人和受日本高等教育的文藝界人士流連忘返。
圖片取自李火増/老照片的故事,女給依窗的維特珈琲店
圖片取自李火増/老照片的故事,鏡頭下的美麗女給
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就曾寫下「珈琲店確是個好去處,只要有錢」、「在珈琲店嗅嗅女給的胭脂味,才算把空虛填平」。 華燈初上裡的中村先生對蘇的告白,“當初來到台灣的時候,我只有一個人還真的是挺寂寞的。失去跟家鄉的聯絡,甚至忘了自己是誰。後來在光遇到了你,跟你相處的時候總覺得很舒服、很自在,好像我說什麼你都能懂”。看似神秘的日式酒店,其實慰藉了無數寂寞過客的靈魂!
但隨著二戰後結束日治,維特咖啡在國民政府制度下改成了“黑美人大酒家”,不再是文藝人士的風流粉味,而成了富商名流紙醉金迷的所在。但特殊喫茶的女給仕陪飲酒聊天的文化,在日本人聚集的條通日式酒店裡依舊生生不息著!
👍文章也分享在 FB粉絲專頁:日本餐酒 情報誌 按讚👍分享是給創作者最大的鼓勵,讓我充滿熱情繼續寫下去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