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墨耘|海外生存指南・最在乎生存醫事

更新於 2024/12/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之前向社區活動提案人 @JimJKC 請益,能不能以「訪談」的內容投稿?獲得許可,不過也要帶到自己的國外經驗,促成本文誕生。
對象是我的高中同學 Dean,他結束長達三年的美國(紐約/芝加哥)外派工作,於 11/21 返回台灣,隔離期間正好有閒,接受「靈魂拷問」。


居家在室篇

沒有排水孔的浴室地板

憶起我在歐洲旅遊的經驗,浴室的地板沒有排水孔,淋浴時得【進浴缸】加【拉浴簾】,否則就要淹水了;應該有人會納悶沒有排水孔的話,該怎麼清洗浴室?只好比照客廳或臥房,用【拖地】的方式。
談話中得知,在美國亦是如此,時間一久就習慣,問題不大。

沒有排風管的抽油煙機

根據 Dean 推測,美國人不太用「炒」來料理食材,廚房裡不設抽油煙機用的出風口,煙根本不會排到室外,只好入境隨俗,儘量避免中式炒菜,你可以改用【烤】的【煮】的,或是⋯⋯買一台【氣炸鍋】。

╱乾燥的氣候╱

我造訪過澳洲,因應這片乾燥的大陸,會帶上【護手霜】或【護唇膏】之類的保濕用品,也聯想到美國的幅員廣大,順帶請益。
得到的答案是【加濕器】幾乎是美國必備家電。身在台灣,我們除濕,來到美國,我們加濕。
圖片來源:PRIMOGIF

╱一週只收一次垃圾╱

假如你是住公寓(apartment),那跟在台灣住大樓類似,社區裡有大型垃圾桶,直接拿去丟就好;但若住獨立屋(single house),你得適應一週只有一天(或兩天)是「收垃圾日」的頻率
住戶會被分發【兩個大垃圾桶】,一個裝一般垃圾,另一個裝資源回收,足見美國人不愛做資源分類的現狀,照這樣看來,在台灣受過「專業訓練」的我們,到美國反而落得一身輕鬆,問題變成該如何消除心中(放飛自我)的愧疚感
⚠️ 小結|居家在室篇
① 沒有排水孔的浴室地板 ▶ 進浴缸、拉浴簾、拖地。
② 沒有排風管的抽油煙機 ▶ 烤、煮、氣炸鍋。
③ 乾燥的氣候 ▶ 加濕器。
④ 一週只收一次垃圾 ▶ 兩個大垃圾桶。


出門在外篇

╱保險學問大╱

在國外看病很貴,相信大家腦海裡早有這印象。
我先以自身歐洲行為例,最一開始是為了(申根區)簽證,不得不投保旅遊險,原來規定中完全不管「身故」保障的額度,只針對「醫療」保障有三萬歐元的要求;我想這是因為「死人」這件事並不會消耗醫療資源的關係,比起死,它們更在意的是「活人」繳納不起帳單的問題。
雖然之後開放 免簽 待遇,保險文件就不是入境必備證明,但在當地就醫的花費仍鉅,還是強烈建議投保【足額】保障;具體來說,是要讓旅遊險中「四個構面的兩個」額度拉到一定規模(建議新台幣 200 萬以上):
  1. 海外突發疾病【限額】
  2. 傷害【限額】
限額就是「實報實銷」的意思,在既定的額度內,用多少請多少,用超過就只會核銷到(額度)上限為止;而另外兩個構面分別是「死殘」與「不便險」也有其重要性,但再延伸下去會偏題,姑且作罷。
再來是 Dean 的情況,他是因工作外派(故不適用旅遊險),公司有為其規劃員工保險,除了弄清楚方才提到的【限額】天花板有多高,還有【自付額】比例,最重要的是美國這些民營保險公司【有各自配合的醫事機構】,例如A公司保險卡適用於長庚醫院體系,B公司保險卡只能在慈濟醫院使用,不可不慎。
並不像台灣,一張健保卡闖天下。選擇居住地時,也要把(服膺於自己保險卡的)醫療設施遠近一併納入考量。

╱急診大不同╱

在台灣,只要著急了,常常不管三七二十一,衝去掛急診,甚至有人覺得這「直達車」很好用,太強又便宜
但這招在美國行不通,這裡的「急診室(Emergency Room)」是真正落實優先處理「危及生命」的情形。假設有人手指骨折,雖著急,但(不危)可能會在急診室等很久,再加上 2000 美金以上的費用,可謂是賠了時間又折金。
上述狀況,應該要去「緊急護理中心(Urgent care/Immediate care)」才對,在這兒一般病症能更快獲得照護,要價也相對便宜,大約是 200 美金左右。
務必【釐清兩者區別】是很重要的。

╱問診也有差╱

非緊急情況,在美國掛門診,得先從家醫科先開始,這是一種「家庭醫生」制度,和所服務的客戶培養起長期的信任關係,一旦問題太棘手,才會將病人轉診給「專科醫生」處置。
和台灣的「速食店」門診不同,在這邊求診,就像與教授 meeting(如果你有寫過論文的話),是一段完整且詳盡的深談;你可能會問,萬一語言不通怎麼辦?別擔心,這裡有【語言翻譯】服務,即時同步第三方(視訊/電話)口譯,十分重視要讓病人暸解他該懂的一切。
但翻譯員的素質參差不齊,Dean 是建議把手機【Google Translate】準備好。
⚠️ 小結|出門在外篇
① 保險學問大 ▶ 足額的限額保障、保險卡有各自配合的醫事機構。
② 急診大不同 ▶ 釐清急診室 vs 緊急護理中心。
③ 問診也有差 ▶ 外有語言翻譯服務,內有 Google Translate。


尾聲:生存醫事

後來也針對交通、小費文化、種族歧視、貧民窟⋯⋯等議題,與 Dean 交換想法,把酒言歡、無醉不歸
礙於篇幅(這是場面話),既然命題是海外「生存」指南,索性便把和「生命」最攸關的醫事獨立抓出來,深度書寫,總比蜻蜓點水來得強。



閱讀筆耕的簽名檔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免費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
廣播資訊不漏接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漂流書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FacbookMastodonMediumMattersPotato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7K會員
715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創作者經濟 IMO 的其他內容
手寫的明信片,寥寥數筆,卻有著奇妙的溫度,喜洋洋的,融化了心理上的積雪,尤其正值嚴嚴寒冬,是心靈的暖暖包。
馬特宇宙的多元價值,自由奔放,與包容。
文末彩蛋。有時候,簡單粗暴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願不要再有手足們走「下路」,一切安好;也找到這位「妮娜」,伴你同行。
強迫自己表達對本身信念的確信程度⋯⋯不必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碰撞少了,瘀青少了,傷痕少了。
手寫的明信片,寥寥數筆,卻有著奇妙的溫度,喜洋洋的,融化了心理上的積雪,尤其正值嚴嚴寒冬,是心靈的暖暖包。
馬特宇宙的多元價值,自由奔放,與包容。
文末彩蛋。有時候,簡單粗暴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願不要再有手足們走「下路」,一切安好;也找到這位「妮娜」,伴你同行。
強迫自己表達對本身信念的確信程度⋯⋯不必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碰撞少了,瘀青少了,傷痕少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就我的旅美經驗跟大家聊聊美國獨特的小費文化。小費公定價是多少? 不給會發生什麼事? 為什麼於情於理上我還是建議給小費?
之前寫了幾篇跟去濕茶相關的文章,看到蠻多人的回應,感謝再感謝,但台灣四季都是濕氣重到爆,也希望大家可以養成了好的習慣後持續維持。 其實住在台灣也真的不輕鬆,一整天都處在濕氣重的環境裡,替身體除濕那就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要不然久了就是生病長濕疹。 之前看阿銘師的YT影片就有提到,台灣人的身體就像一
Thumbnail
移民加拿大前的準備工作非常繁雜,不僅需要處理生活及文件相關事項,也要考慮需要攜帶的物品。依當地氣候、生活習慣可參考的物品清單。另外也分享了不需要攜帶的物品。基於個人經驗提供的打包參考清單,希望能對即將遷移到加拿大的人提供一些方向。
Thumbnail
前言 美東自由行,9月底到十月初,秋季的美國冷嗎?行李箱該裝什麼?以下分享這次美國行所帶的行李箱、衣物、日常用品,以及我們漏帶哪些物品,有興趣的朋友就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一開始剛到美國時,各種保險信件緊接著來,你必須一個個查看與研究,不像在台灣有保險人員為你解說。
Thumbnail
許多移民在美國都逃漏稅和脫產利用社會資源來養老和生活,有時候還會在原本的國家借一堆錢,或是像一些人專門回原本的國家取暖和用類似健保制度治病。
Thumbnail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會不太習慣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我最不適應的是交和
Thumbnail
波士頓的生活用品真的貴桑桑,去一趟超市就會想吐血...... 短期或長期居住美國波士頓的話,建議有些物品還是先帶著比較好,不然荷包真的會哭。很多網站都會說,美國很方便,要買什麼到現場買就好...確實是很方便,但如果再打包一次行李,以下列的物品我超重也要帶來。
Thumbnail
有些朋友跟我敲碗這個主題,想知道我家兩寶在美國的日常作息是怎麼樣,其實關於這題我總是覺得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為對比起台灣的小一生或幼兒園生,兩寶真的平常沒有在幹嘛哈哈哈哈~ 不過我接下來還是會大略描述一下,供有在考慮讓孩子到美國上學的父母朋友們一點參考,看看這是不是有符合想像。
Thumbnail
台灣平均濕度達75%以上,依山傍水的住宅更不僅如此,住久了常發現牆壁及傢俱出現霉斑、服飾泛黃,甚至誘發過敏等不可逆的狀況。這時,請出除濕機是最普遍的解決之道!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就我的旅美經驗跟大家聊聊美國獨特的小費文化。小費公定價是多少? 不給會發生什麼事? 為什麼於情於理上我還是建議給小費?
之前寫了幾篇跟去濕茶相關的文章,看到蠻多人的回應,感謝再感謝,但台灣四季都是濕氣重到爆,也希望大家可以養成了好的習慣後持續維持。 其實住在台灣也真的不輕鬆,一整天都處在濕氣重的環境裡,替身體除濕那就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要不然久了就是生病長濕疹。 之前看阿銘師的YT影片就有提到,台灣人的身體就像一
Thumbnail
移民加拿大前的準備工作非常繁雜,不僅需要處理生活及文件相關事項,也要考慮需要攜帶的物品。依當地氣候、生活習慣可參考的物品清單。另外也分享了不需要攜帶的物品。基於個人經驗提供的打包參考清單,希望能對即將遷移到加拿大的人提供一些方向。
Thumbnail
前言 美東自由行,9月底到十月初,秋季的美國冷嗎?行李箱該裝什麼?以下分享這次美國行所帶的行李箱、衣物、日常用品,以及我們漏帶哪些物品,有興趣的朋友就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一開始剛到美國時,各種保險信件緊接著來,你必須一個個查看與研究,不像在台灣有保險人員為你解說。
Thumbnail
許多移民在美國都逃漏稅和脫產利用社會資源來養老和生活,有時候還會在原本的國家借一堆錢,或是像一些人專門回原本的國家取暖和用類似健保制度治病。
Thumbnail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會不太習慣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我最不適應的是交和
Thumbnail
波士頓的生活用品真的貴桑桑,去一趟超市就會想吐血...... 短期或長期居住美國波士頓的話,建議有些物品還是先帶著比較好,不然荷包真的會哭。很多網站都會說,美國很方便,要買什麼到現場買就好...確實是很方便,但如果再打包一次行李,以下列的物品我超重也要帶來。
Thumbnail
有些朋友跟我敲碗這個主題,想知道我家兩寶在美國的日常作息是怎麼樣,其實關於這題我總是覺得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為對比起台灣的小一生或幼兒園生,兩寶真的平常沒有在幹嘛哈哈哈哈~ 不過我接下來還是會大略描述一下,供有在考慮讓孩子到美國上學的父母朋友們一點參考,看看這是不是有符合想像。
Thumbnail
台灣平均濕度達75%以上,依山傍水的住宅更不僅如此,住久了常發現牆壁及傢俱出現霉斑、服飾泛黃,甚至誘發過敏等不可逆的狀況。這時,請出除濕機是最普遍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