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汙染塑塑走!

各位最近在逛園遊會時是否會注意到有個攤位特別突出,不賣飄香食物也沒有精美的商品,只有成疊成綑的碗筷擺在桌上,向來往的遊客出借這些碗筷,有些甚至僅需押金不需付費!
今天我要與各位分享的便是台灣的減塑運動,希望能夠達到減少一次性塑膠的消費模式,核心的概念都是讓容器或包裝得以「重複使用」或「重複填裝」,與循環經濟的某些理論不謀而合呢!
在臺灣可以見到的替代方案可大致分為以下四類:
1.甲租乙還的容器租借服務
正如前言所述,這些攤位時常出現於園遊會出入口處,租借容器、包裝、提袋,透過押金的機制、方便的歸還系統,增加消費者使用租借服務的意願,減少原本被大量使用的一次性容器與包裝。
而如今在台灣多數便利超商內用時,店員都會提供一個環保餐盤,這也算是所謂的容器租借服務喔,雖然店內所使用的餐具仍是一次性的塑膠餐具,但相信各大超商已在向環保餐具的方向邁進了,如琉球的「琉行杯」。琉行杯是指在小琉球的7-11及全家超商中重複使用的飲料杯租借服務,雖仍未全台普及,卻是一項極為優秀的先行案例。
此外,台灣現有提供容器租借的單位還有好盒器及青瓢,二者主要是提供商圈、市集、音樂節、路跑等大型活動的環保容器,以後參與活動時可以睜大雙眼尋找牠們的蹤跡喔!
2. 空瓶回收、退還押金的循環系統
此回收非彼回收!送進垃圾場、掩埋場的回收機制並沒有辦法根源式的解決塑膠污染問題!空瓶、空罐的回收,是為了「重複使用」!而這樣的循環模式我們可能並不是非常熟悉,但臺灣菸酒公司米酒瓶及義美調味醬料玻璃空罐早在數年前便開始了容器回收工作,一個空瓶甚至能拿到五元的折現呢。
這樣的循環系統降低了以往線性經濟的消費習慣與資源浪費,為一次性產品找到出路,減少其對環境的傷害,搭配上獎勵機制,提高消費者回收空罐、重複利用的意願,取得商業和環境永續的平衡,正是循環經濟意識的良好體現。話雖如此,但目前此種方式的收效並不甚佳,因部分人們會認為回收空瓶罐等折現是經濟弱勢的象徵,只有貧苦人家才會撿拾空瓶來兌換錢財,但筆者認為此種理念應該得到改變,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多此類的回收系統,不僅重新創造商業價值,更是為環境出一份心力。
3.重複填裝服務
重複填裝的模式在臺灣也並不是新鮮事,臺灣 60 年代的柑仔店的乾貨幾乎都是用帶著自家容器、秤重販賣。同樣的模式可以擴大應用,包含家用清潔用品、主食、調味料等,都可以以同樣的方式來販售,不僅鼓勵消費者重複使用同一容器,填裝的據點增加也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例如台灣人幾乎走到哪便能看到的手搖飲料,如今也有不少廠商提供了他們專屬的重複使用杯,或是民眾也可自備環保杯,如此便可減少一次性飲料杯的使用,有些飲料店還能因此折抵一些價格。
提供重複填裝服務的好處不僅如此!現在有非常多商品在一大盒包裝中,還有小份量的包裝,使用了一層又一層的一次性塑膠包裝,但有了重複填裝的服務,就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裝取所需的份量,也不會造成食物浪費或購買份量過多的狀況,可謂一舉數得。
4.外送、網購循環系統
如今台灣大街上,一放眼過去便可看見不少綠色及粉色的身影,為台灣人提供最即時的餐飲外送服務,令人們在家中便可享用到美食或商品,可正因如此,原先自餐廳中使用的碗筷全都轉換為人們在家中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及包裝了。
國外的數位購物平台 Loop 提供了可重複使用的循環包裝,並且與品牌合作從源頭就改變包裝設計,消費者只要支付押金借用容器,就可以隨時在網路上和公司預定取件。
以上四種模式的介紹,相信都讓各位對於世界減塑的決心有了全新的認知,塑膠製品雖然便利了我們的生活,卻對地球環境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傷害,為了我們幾分鐘的便利,卻去使用這種會遺留幾世紀的大麻煩,實在是得不償失,而上述的這些減速先鋒十在值得我們學習以及效仿,更希望我們在此之上還可發揮創意、結合各方資源,構想更新穎與完善的方案,落實全民減塑。
循環經濟理念一直致力於環保與商業的共存化,零售企業作為具有龐大品牌影響力的關鍵角色,綠色和平鼓勵零售企業盤點各類型的塑膠用量,傾聽消費者對減塑的期待,整合供貨商、物流商一起減少各個環節的塑膠用量,對環境負起責任,創造商業、環境雙贏的局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