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你心目中的東京裏物語是寫什麼的專頁呢?」
12/22號的專頁停止更新公告一文創下東京裏物語數據新高,12366人追蹤的專頁/觸及10166人/1080個讚/留言數高達190則,但就算每次臉書討拍文一出就可以有驚人的成績,那又如何? 我並不期待透過臉書來成為意見領袖,或是做些什麼生意。人數破萬以後,裏物語專頁對我來說,是一個尋找志同道合夥伴與建立社群的媒介。
但就在演算法一次次將我的心情玩弄於股掌之間後,我累了。人類原本就是動物,坦率承認自己的弱點是痊癒的開始。覺得不爽的時候就該是檢討做法的時候,當然很感謝那些鼓勵我的人們,要再次強調停更不代表我放棄寫文這件事啦!就是換個地方寫,寫給想看的人看而已。以前無名、P2也是這樣一路寫過來,我是不可能放棄寫文的。
停更公告也提到,在決定接下來做法前,我暫時不會更新。現在已經大致拍板定案,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歷程。
在跟魚漿編以及幾個老讀者聊完,釐清所有要素後,得到幾個結論:
1.裏物語內容不夠明確
裏物語會寫新聞、寫政策、寫些吃吃喝喝、日本奇聞軼事、在日華人圈的八卦甚至發些時事評論或進修心得跟廢文。不用講大家應該都知道以平均而言觸及最多的是什麼東西。但在日系自媒體中,走綜合情報站的路,競爭對手可以說群雄環伺,就算在討論時,強調我想寫的是日本的官民共創跟社群結社方式,但無奈我想歸我想,觸及率跟被觸及到的人不給面子,我猜讀者應該沒幾個說得出裏物語在寫什麼。
2.裏物語受眾不夠明確
再來談談受眾,裏物語的受眾一直是個很謎的族群。以我見過面的讀者來說,年齡分佈大概是在30到40歲,工作、婚姻狀況、生活穩定度都高於網路上常開口就酸的網民,社經地位相信應該是有在台灣平均值。
但這樣的定義還遠遠不夠清晰。光訂閱制要設定平台,我就不知道要放在哪了,這個可能還要再看數據討論。
3.現況繼續經營也只是淪為演算法的奴隸
大家知道裏物語最後想推進的是台日共創社群嗎?如果有魚漿夫婦的讀者,知道他其實是以小說家為目標,現在作品被改編成劇本還有得獎嗎?我發現專頁為了觸及,為了讓大家知道我們沒死,每次花時間在更新那些廢文,翻譯些沒用的東西,除了虛耗精力,也沒辦法吸引到正確的讀者。(想推的觸不到人,維持流量的卻偶爾會爆量)
因此為了把東京裏物語的品牌形象做得更清晰,換平台是勢在必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