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自由的腳印】week 5——原來「穩定」無法帶來安全感、價值觀是個人選擇而非「不得不」、組織中衝突管理的方法

逗點-avatar-img
發佈於離職,創業去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是行動上閒散,心緒上卻滿溢出來的一週。

不知道是否因為秋天,或是工作日中間被冒冒失失地插了個國定假日,讓人懶懶的,沒什麼幹勁。

以往,我可能會對自己的散漫狀態很焦慮;這週練習放寬心,排除非必要行程,允許自己空空得過去。

這樣的騰空,一不小心,倒讓心理填入了更多的思緒,想清楚一些事。

-

▋這週,作為生涯諮詢師的我⋯


▎具體成果:


1. 與三個實習個案敲定時間。

2. 帶著感恩的心,寄出婉拒信給其他申請者。

3. 與我的生涯諮詢師完成最後一次面談,盤點出自己五年後理想生活的樣貌。


▎印象深刻的事:


這是和君君🙋‍♀️的最後一次面談,來到收網階段,留下兩個對於個人比較深刻的覺察。

第一點,相對於「穩定」,我更傾向 #從進步中獲得安全感

這個選擇,比較大程度是出自對於這個世界「會持續變化」的預設,而不只是對於個人能力的不自信(可能有一部分仍然是)。

第二點,儘管我重視「選擇的自由」,但我在工作中卻「不」追求時間的自由。

這點的發現滿有趣的。

上個週末CDA課程中,我又再次做了「職涯錨定」測驗。這次的結果與先前略有不同,最大的差異是我的最低分變成「自主工作者」。

填寫君君🙋‍♀️設計的理想工作盤點表時,我也再做出類似的選擇。

咦…我每週寫著想邁向自由,但在測驗中卻真實感覺到:為了實現其他更想要的目標,我願意拿出自由來交換。(好弔詭呀?)

不過,多加界定之後,我看見自己對於自由的想像更多的是「能選擇自己的模樣」,而非僅止於「時間」向度

換個角度想,也可能是,我對於自己掌管時間的能力有更多的信心,所以即使有外加的時間限制,我也不擔心自己會因此受困、受限。

-

▋這週,作為 尋路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的我⋯


▎具體成果:


1. 覺察到:「開會」可以激發我的腎上腺素,連開五個小時後,我還超有腦力😎(但如果晚上開會,就會影響睡眠…)

2. 覺察到:啊…我好像是個「很picky、難搞的同事」。

3. 用「那就測試看看吧」來做衝突管理。

4. 由衝突後的私下聊聊,理解彼此的立場、脈絡--不迴避衝突,但降低衝突對情感的傷害。


▎印象深刻的事:


近期團隊內有許多的討論會議。在初期,相對於選擇效率,我們更希望把每件事情談清楚、建構每個人都認同的根基。

所以,會議的時長總從說好的一、兩個小時,擴增成三、四個小時,甚至更久、隔日再戰…

我發現自己經歷數小時會議,下線關機後,常會久久不能自已--很亢奮,想法源源不絕冒出來❤️‍🔥。(老公說,看來我很適合去大公司上班,哈!)


不過,回到會議上的自己,我好像滿常是那個會提出疑問、建議,不能讓事情順順流過的人。

我感覺自己在「邏輯的前後不一致」、「策略與目標的回應程度」方面特別敏感。但是,這不代表我總能提出更好的點子,有時就只是感覺不太順而已。

經過幾次之後,我發現一個既能安撫自己,也能給對方交代的句子

「那就測試看看吧!」

用「測試」這個詞,包裹了我的疑慮與對方的可行

我們不馬上定案,但也不因此停滯太久。

畢竟,未知狀態下,誰也說不準,做了才知道。


並且,這週我嘗試做得更多一點,與夥伴約了私下聊聊。

當我能更立體地看見對方,也讓自己更立體地被理解,好像就讓衝突留下的流彈,被溫柔地移除了。

-

▋這週,作為我自己的我⋯


▎具體成果:


1. 把讀書會的腦神經科學知識飽飽地吸入與輸出。

2. 收到以前學生傳來的長篇感謝文字,暖心。

3. 看了《非暴力溝通,療癒關係的正向溝通法》


▎印象深刻的事:


最近不論是在尋路被分配到負責設計與教學的課,或是在當職涯諮詢師的過程,都在處理「#如何釐清價值觀」。

這次在非暴力溝通的書籍中,讀到相關的概念--

「價值觀」應該要是一種選擇、自主的決定,
而不是變成限制個人、壓迫個人的「不得不」。

你可以「一定要」怎樣,但那是你選擇要求自己這樣,而不是被迫的。

可以選擇停下來,也可以選擇堅持。

把「我應該」改寫成「我選擇要」,拿掉從旁人眼光、口中加諸的期待。

這也同時代表,放下用別人來當成藉口,不要推卸責任,活在「受害者情結」中。

舉例而言,如果我認為「應該當一個孝順的乖女兒」,那是我選擇的,因為這樣可以回應我內心的渴求,但那不是不得不做的。

-

▋這週的金句⋯


為了避免衝突,我們將迎來更多的衝突。(from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島)


現代人類用社群媒體作為自己智商(專注力)的摧毀者。(from 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



【自由週記系列文】


【邁向自由的腳印】week 1——用feedly擺脫臉書、開始思考創業的錢錢問題、終於能持續運動了!、認識生涯探索牌卡

【邁向自由的腳印】week 2——用「價值導航卡」解答職涯問題、開發自我探索課、分享肩頸放鬆超有效的瑜珈、推薦日本泡麵

【邁向自由的腳印】week 3——我選擇離職但我不鼓吹、籃球男孩們、連續工作12天心情卻很好、台北飲料65元不限時咖啡店

【邁向自由的腳印】week4——如常上班的颱風假、日本獨旅像貓過一天(影片出爐)、好市多健康快速變一餐公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逗點的沙龍
67會員
69內容數
想記錄:替平凡劃上「逗點」,追尋心之所嚮;為繁忙打個「逗點」,上路去旅行。 我發現文字的力量驚人,文字可以敦促人思考、文字可以觸發新的想法、文字可以引導思考的深度,更迷人的是,還可以擴展思考的影響力--這是我開始寫、持續寫的原因。
逗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21
這篇週記分享了身為生涯諮詢師和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的經歷與洞察。在面對困難與失敗的過程中,作者尋找自我彈性與成長的機會。文章探索了各種人生角色中所面對的挑戰與反思,並著重於如何從經驗中學習,與夥伴共同成長,提升自我的意識與能力,讓每一次的挫折成為未來的養分。
Thumbnail
2024/10/21
這篇週記分享了身為生涯諮詢師和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的經歷與洞察。在面對困難與失敗的過程中,作者尋找自我彈性與成長的機會。文章探索了各種人生角色中所面對的挑戰與反思,並著重於如何從經驗中學習,與夥伴共同成長,提升自我的意識與能力,讓每一次的挫折成為未來的養分。
Thumbnail
2024/10/07
這篇文章記述了作者一週的收穫與反思,作為生涯諮詢師與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的角色,作者分享了在工作中的具體成果,還有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思考。
Thumbnail
2024/10/07
這篇文章記述了作者一週的收穫與反思,作為生涯諮詢師與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的角色,作者分享了在工作中的具體成果,還有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9/30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從生涯諮詢師、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及自身生活三個角度,分享了過去一週的工作成果與感受。
Thumbnail
2024/09/30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從生涯諮詢師、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及自身生活三個角度,分享了過去一週的工作成果與感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生涯諮詢師和組織創辦人的一週心路歷程,探討秋季中懷著懶散與反思交織的心理狀態。透過直面衝突與溝通,文章強調了選擇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重新定義自我期待與現實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生涯諮詢師和組織創辦人的一週心路歷程,探討秋季中懷著懶散與反思交織的心理狀態。透過直面衝突與溝通,文章強調了選擇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重新定義自我期待與現實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裸辭後一個月,接下來呢? 時間飛逝,今天是離職後一個月的日子,經過一個月的沉澱、整理與摸索,不斷反覆地深刻地自我省思與思考接下來的規劃。 時常在腦海中開始進行抽象地沙盤推演,深怕自己又少了哪一個細節,並大致估算出每一項目標達成下每天需進行的單位工作量為多少, 很遺憾地還是不時陷入把時
Thumbnail
📍裸辭後一個月,接下來呢? 時間飛逝,今天是離職後一個月的日子,經過一個月的沉澱、整理與摸索,不斷反覆地深刻地自我省思與思考接下來的規劃。 時常在腦海中開始進行抽象地沙盤推演,深怕自己又少了哪一個細節,並大致估算出每一項目標達成下每天需進行的單位工作量為多少, 很遺憾地還是不時陷入把時
Thumbnail
那天晚上,一位年薪百萬的業務朋友A說:「我會在今年六月決定是否續留公司」,聽到這句話讓我不禁好奇為何要等到六月?原來是......
Thumbnail
那天晚上,一位年薪百萬的業務朋友A說:「我會在今年六月決定是否續留公司」,聽到這句話讓我不禁好奇為何要等到六月?原來是......
Thumbnail
​日前在文中說到不求捷徑、只求不繞遠路的觀點,後續收到兩位年輕朋友的回饋與交流。談到選擇、平衡與看待問題的思路這些話題。試回想對話過程,將一些觀點整理紀錄。
Thumbnail
​日前在文中說到不求捷徑、只求不繞遠路的觀點,後續收到兩位年輕朋友的回饋與交流。談到選擇、平衡與看待問題的思路這些話題。試回想對話過程,將一些觀點整理紀錄。
Thumbnail
高中時,印象深刻的一段對話是,對未來感到徬徨的我問:「你怎麼知道自己想當老師的?」 她說:「其實也沒有確定要當老師,走著走著就走上這條路了。」 可能感受到我對未來的無助,她補充說道:「時間會給你答案,且看且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段對話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收到了
Thumbnail
高中時,印象深刻的一段對話是,對未來感到徬徨的我問:「你怎麼知道自己想當老師的?」 她說:「其實也沒有確定要當老師,走著走著就走上這條路了。」 可能感受到我對未來的無助,她補充說道:「時間會給你答案,且看且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段對話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收到了
Thumbnail
許多人嚮往在工作上,有著充分的自由與彈性。但真給你了又如何?你清楚自己要做些什麼嗎?想要獲得工作上的自由與彈性,得靠自己去創造機會,而不是等待別人給予機會的。大約在工作十年左右,我的體悟是:在完成分內工作之餘,有意識地挑選任務。
Thumbnail
許多人嚮往在工作上,有著充分的自由與彈性。但真給你了又如何?你清楚自己要做些什麼嗎?想要獲得工作上的自由與彈性,得靠自己去創造機會,而不是等待別人給予機會的。大約在工作十年左右,我的體悟是:在完成分內工作之餘,有意識地挑選任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