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益州人的驕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張翼,犍為武陽人。
喜歡姜維故事的,通常都會認識張翼。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時代的兩大先鋒是趙雲魏延。
趙雲死後改魏延王平。
魏延死後改王平廖化。
王平死後改廖化張翼。

張翼是士人世家,他的高祖父張浩主要鑽研律法、春秋。
為了求取學問,張浩前往洛陽遊學,更結識了不少同樣益州的好朋友……

認識好朋友這個描述,有其背後的意義。說簡單一點兩個字:結黨。
從古至今的傳記都是這樣寫的。

也就是說,張浩到了洛陽之後,被京城的益州派系吸收,進入了政治圈子。
讀書為天下,說張浩去洛陽不想當官就太假了。

一開始,張浩被大將軍府徵辟,接著被派去徐州當彭城國相。
這時候,是東漢第六位皇帝,漢安帝在位。離漢獻帝出生大概還有五十年左右。

張浩在徐州表現很好,也發掘了不少人才給朝廷,很快就順風順水的被調回朝廷,擔任九卿之一的廷尉。
複習一下,漢代國相跟太守基本上是平行職位。
所謂出太守入九卿,太守的俸祿本身比九卿稍低,出去歷練得好回來你就是九卿了。

這時候刺史只是個監督官而已。

漢安帝末年,政治鬥爭十分激烈。
太后跟大將軍失勢,原本的太子也被廢。
但張浩算是挺有士人氣節,不因此四處找新的依靠,而是堅定「禮不可廢」。

終於,原太子得到了復位的機會,成為漢順帝,張浩也因為忠貞堅定,升上了三公之一的司空。

張浩的兒子名叫張綱,靠著老爸的關係舉孝廉,咻咻咻的一路在朝廷裡高升,三十三歲就當上了光祿大夫。
這一年,漢順帝下詔要八個大臣持節巡視天下,懲奸除惡,舉發貪官污吏……欽差大人出動的意思啦。

張綱也是其中一員。

但其他七個人都出發了,只有張綱不動。
張綱認為,最大的亂源就在京城,何須巡遊天下?

於是張綱就上書一封,開張第一砲就是檢舉大將軍梁冀。
就算整個京城跟皇帝都知道,張綱這一砲打得有理,但漢順帝本身就是依靠宦官外戚上位的,根本沒有實權……

結果就是大將軍梁冀沒有被辦,反而張綱收到詔令:好啦你不用去當欽差了,徐州有亂賊,刺史太守被害。你就去接任廣陵太守平亂吧。
平亂嘛,你看看需要多少兵馬,順便提個申請吧。

張綱表示:免。
一駕車就直奔廣陵……反賊那邊。
張綱一番曉以大義,居然說得反賊們舉手投降。

徐州之亂瞬間平定,大將軍表示:幹,我是要你去送死耶。
但戰功擺在那啊。
大將軍硬是一再阻撓張綱封爵,漢順帝則認為,忠臣難得,這個應該弄回來幫忙爭權……

結果徐州人也有意見。
這個上官太好啦,至少讓他待在徐州多幾年吧。
誰知道,張綱待了兩年就病死了……應該不是吃生魚片肚子痛死的啦。

張綱死後,徐州百姓護送他的靈柩回洛陽,漢順帝很是哀傷,封了張綱的一個兒子當郎官……然後漢順帝就死了。
梁氏大權在握,張綱的家屬要是長點腦,應該這時候就想辦法逃回益州了。

事實上,當劉焉進入朝廷的時候,仍然是梁氏當道。
劉焉的老師更是梁氏政敵。

如果張綱的遺族還在洛陽,跟著劉焉一起入蜀的機會挺高。
但張翼本身既非巴西人(東州兵領地),也沒有在劉焉政權底下任官的記錄,想來張家確實是之前就逃跑了。

劉備平定益州後,才徵召了張翼。

張翼的高祖三公,曾祖忠臣,可說是高級士人之後。
劉備身邊的麋竺等徐州人,搞不好家庭也曾受過張綱的恩惠。

雖然比不上黃香後代那種等級,張翼在劉備軍也算是扛著神主牌上位的。
很快的,劉備為張翼舉了孝廉,任命他為縣長。
並且,張翼也參加了漢中之戰。

在曹操大軍開入漢中之後,黃忠出兵奪糧未歸,趙雲與張翼一同鎮守營地。
碰上曹操軍來襲,老趙雲很是賣弄了一招「空營計」,讓小張翼上了一課。

基本上,就是因為張翼後台夠硬,才能在沒有戰功,也不是奪蜀功臣的情況下,官位連番攀升。
諸葛亮執政期間,張翼的本事也得到了認可,才會逐步轉往益州的心腹要地:蜀郡,為太守。

其實,蜀漢應該沒有蜀郡太守。
成都就在蜀郡,這個郡治,相當於司隸校尉部。
也就是說,蜀郡太守在當時的正式名稱,應該是成都尹。

法正也好,楊洪也罷,還有這位張翼,其實都是台北市長。
當四年就可以選總統了啦……不過蜀漢皇帝不是民選。

蜀漢除了皇帝之外的第一高地方官,乃益州牧,此時由諸葛亮擔綱。
第二大就是庲降都督了。

隨著南中的人事調動,首任庲降都督李恢,跟李嚴馬忠都被徵調北上。
張翼接任了庲降都督。

這時候,陳壽才記下了張翼持法嚴謹,對蠻民而言並不適恰的故事。
兩年後,南中叛變。

這時諸葛亮的北伐正在休息中,老實說要移師回來對付南中叛民,並無不可。
但諸葛亮只是派了馬忠南下。

張翼個人認為,是他自己辦事不力,所以要被換掉。
但他仍堅持到最後一刻,直到馬忠親上前線交接才離開。

吾以蠻夷蠢動,不稱職故還耳,然代人未至……

張翼的認知,成為後世人的一般認知。
肯定是錯誤的。

前面,陳壽是這麼寫的:
翼舉兵討冑。冑未破,會被徵當還,羣下咸以為宜便馳騎即罪。

當時不只張翼,其他部屬也認為是朝廷要降罪張翼。
好,那請問張翼剿賊不力,難道是他自己打到一半上報朝廷說:「不行啊我打不贏,快派人來把我換掉吧」?

不可能,如果是他自己想跑,後面還撐什麼。
應看「被徵當還」。

就算我們看馬忠傳,也是一樣的表述:
徵庲降都督張翼還,以忠代翼。

重點其實不是張翼不力,而是諸葛亮需要一個更合適的將領來參加北伐。
為什麼不要馬忠要張翼?

要知道,馬忠的長才,其實是山地戰,且善守禦。
如果第五次北伐的戰略,還是出祁山,搶街亭這種。
那馬忠非常適合。

由此可知,建興十一年,諸葛亮之所以要徵調張翼,就是因為他已經擬定了五丈原之戰的計劃。
需要一個優秀的前鋒。
原本的第一前鋒廖化,已經派去鎮守陰平了。

亮出武功,以翼為前軍都督,領扶風太守。亮卒,拜前領軍。

問題是,諸葛亮為什麼覺得張翼可用,而且CP值比馬忠更高?
諸葛亮根本不可能知道。

張翼參加過漢中之戰:諸葛亮沒去。
張翼長期在成都周邊擔任太守:諸葛亮很少在家。

知張翼者,非孔明也。

延熈元年,入為尚書,稍遷督建威,假節,進封都亭侯,征西大將軍。

之前提過幾次,延熈的改元,其實就是蜀漢政治勢力的大洗牌。
這時候,費禕為尚書令,張翼被放進來當尚書。
接著「督建威」,這個地方是北伐爭奪區,張翼成了廖化的上司。

答案就是,張翼,是費禕一派。

乍看之下,張翼非常像蔣琬派。
諸葛亮北伐期間,蔣琬或劉禪最可能了解他。
蔣琬北上漢中,在費禕身邊放個心腹,也是合情合理。

問題是你蔣琬北伐就打不動了,還把能打的放在家裡,腦袋抽風?

反過來說,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計劃,魏延、楊儀跟費禕的建議,最有力。
費禕把張翼扣住,讓蔣琬的北伐打不動。
接下來費禕親自上漢中跟蔣琬討論戰略,接著姜維屯涪城,張翼督建威。

有沒有一切都在費禕掌握之中的感覺?

姜維雖然是費禕派系,但是他沒那麼鐵,他比較傾向為了劉禪為了諸葛亮,為了國家大局我應該跟費禕派合作。
而張翼不只是個性跟姜維不合,對蜀漢朝廷而言,他同時也是制肘姜維的重要人物。

對費禕而言,張翼是他的軍事要人。
對劉禪來說,廖化才比較是自己人。

但大家都用姜維,因為士兵主諸葛亮派,而姜維是諸葛亮的領軍繼承人。


所以當費禕過世,張翼跟姜維的衝突也越來越明顯化。
要知道,五丈原之戰,張翼的官還是比姜維大。
洮西之戰,張翼的官跟姜維已經幾乎平行。

陳壽說,洮西之戰,張翼是對的。
但戰後大加官的人卻是姜維。

這又牽涉到,當時費禕的繼承人,陳祗仍在。
顯然,陳祗是傾姜維的。

陳祗過世,黃皓才放開手鬥姜維。

最後,張翼雖然跟廖化並列,但他們倆截然不同。
廖化不服氣姜維,但仍願意為姜維做先鋒掠陣。

張翼跟姜維相看兩厭,但姜維卻非得拉著張翼一起去北伐。

廖化並沒有參加姜維最後引誘鍾會的叛亂計畫。
但張翼有。

並且跟姜維一起死在成都。

……比起貝吉達,張翼才是真正的傲嬌派祖師爺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3會員
927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31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2024/01/31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2024/01/28
上一回,郤正吹捧了一下蜀漢的安定繁榮,同時也綿裡藏針,暗諷朝政敗壞的原因。 他不直接挑明罵黃皓,接著卻說,你們都那麼棒,我卻是個廢物,在朝廷數年,寄託在天子腳下…… 心,卻不在這裡。 郤正的心在哪呢?
Thumbnail
2024/01/28
上一回,郤正吹捧了一下蜀漢的安定繁榮,同時也綿裡藏針,暗諷朝政敗壞的原因。 他不直接挑明罵黃皓,接著卻說,你們都那麼棒,我卻是個廢物,在朝廷數年,寄託在天子腳下…… 心,卻不在這裡。 郤正的心在哪呢?
Thumbnail
2024/01/25
郤正開始講劉備政權入蜀。他表示,朝廷跟百姓相處都十分融洽。 朝中能臣,像元凱一樣。 元凱不是一個人,是指五帝時期的十六大族:八元八凱(愷)。 這個司馬遷的原文寫得極妙:「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Thumbnail
2024/01/25
郤正開始講劉備政權入蜀。他表示,朝廷跟百姓相處都十分融洽。 朝中能臣,像元凱一樣。 元凱不是一個人,是指五帝時期的十六大族:八元八凱(愷)。 這個司馬遷的原文寫得極妙:「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張飛是巴地英雄這件事,我們甚至可以從後世的傳說,留下的名產美食中看出來。老師總說蜀漢有這個那個派,卻總是沒說,巴人,也許想要自成一派。
Thumbnail
張飛是巴地英雄這件事,我們甚至可以從後世的傳說,留下的名產美食中看出來。老師總說蜀漢有這個那個派,卻總是沒說,巴人,也許想要自成一派。
Thumbnail
入蜀,張飛打出自己的一片天。漢中之戰,更成功誆騙曹操諸將大軍,讓劉備能有充足的時間打敗夏侯淵……這,才是張飛之所以能成為漢中王手下四大將之一的原因。
Thumbnail
入蜀,張飛打出自己的一片天。漢中之戰,更成功誆騙曹操諸將大軍,讓劉備能有充足的時間打敗夏侯淵……這,才是張飛之所以能成為漢中王手下四大將之一的原因。
Thumbnail
張飛的專長是什麼?吃飯喝酒打小兵? 如果我們已經確認張飛是有受過教育的,或許也能將他的類似行為串聯起來,作為一套張飛專屬的「連續技」。
Thumbnail
張飛的專長是什麼?吃飯喝酒打小兵? 如果我們已經確認張飛是有受過教育的,或許也能將他的類似行為串聯起來,作為一套張飛專屬的「連續技」。
Thumbnail
過去老講關二爺,三哥可能也有點想活絡活絡筋骨。 先是看火鳳久違的三爺發威。 前兩天寫個隋唐,三爺的圖像也出來湊個熱鬧。 就讓我想起這件事了。 讓我們來分個幾篇,好好聊聊張飛。
Thumbnail
過去老講關二爺,三哥可能也有點想活絡活絡筋骨。 先是看火鳳久違的三爺發威。 前兩天寫個隋唐,三爺的圖像也出來湊個熱鬧。 就讓我想起這件事了。 讓我們來分個幾篇,好好聊聊張飛。
Thumbnail
在劉禪當皇帝時期的各種故事中,董允勸戒他不可擴張後宮,應該是相對有名的。 這邊有一個衍伸故事,就是當時車騎將軍劉琰的妻子,被皇太后召進宮裡待了一個月。 回家之後,劉將軍就認為自己戴了綠帽,把妻子修理了一頓然後休掉。 接著妻子告了御狀,劉琰就被抓起來殺掉了。 從此,蜀漢大臣再也不讓女眷進宮。
Thumbnail
在劉禪當皇帝時期的各種故事中,董允勸戒他不可擴張後宮,應該是相對有名的。 這邊有一個衍伸故事,就是當時車騎將軍劉琰的妻子,被皇太后召進宮裡待了一個月。 回家之後,劉將軍就認為自己戴了綠帽,把妻子修理了一頓然後休掉。 接著妻子告了御狀,劉琰就被抓起來殺掉了。 從此,蜀漢大臣再也不讓女眷進宮。
Thumbnail
漢宣帝地節二年,大漢第一權臣霍光病逝。 上官皇太后跟漢宣帝本人都親自出席,賜給各種奇珍異寶作為陪葬,已經達到了帝皇級的水準。 更派出北軍五校列陣,一路送霍光靈柩到漢武帝的陵寢。 意思就是霍光是以漢武帝大臣身分下葬。 舊恩已盡,新仇當報。 漢宣帝的奪權計劃,就以「魏相」這個人作為起點……
Thumbnail
漢宣帝地節二年,大漢第一權臣霍光病逝。 上官皇太后跟漢宣帝本人都親自出席,賜給各種奇珍異寶作為陪葬,已經達到了帝皇級的水準。 更派出北軍五校列陣,一路送霍光靈柩到漢武帝的陵寢。 意思就是霍光是以漢武帝大臣身分下葬。 舊恩已盡,新仇當報。 漢宣帝的奪權計劃,就以「魏相」這個人作為起點……
Thumbnail
袁紹與公孫瓚在黃河以北打得火熱的同時,擔任敵後部隊協防於平原的劉備,卻在此時突然一炮而紅,從縣令一躍而成為州牧,成為具有全國知名度的軍閥之一。
Thumbnail
袁紹與公孫瓚在黃河以北打得火熱的同時,擔任敵後部隊協防於平原的劉備,卻在此時突然一炮而紅,從縣令一躍而成為州牧,成為具有全國知名度的軍閥之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