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1/17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張翼:益州人的驕傲】


張翼,犍為武陽人。 喜歡姜維故事的,通常都會認識張翼。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時代的兩大先鋒是趙雲魏延。 趙雲死後改魏延王平。 魏延死後改王平廖化。 王平死後改廖化張翼。 張翼是士人世家,他的高祖父張浩主要鑽研律法、春秋。 為了求取學問,張浩前往洛陽遊學,更結識了不少同樣益州的好朋友…… 認識好朋友這個描述,有其背後的意義。說簡單一點兩個字:結黨。 從古至今的傳記都是這樣寫的。 也就是說,張浩到了洛陽之後,被京城的益州派系吸收,進入了政治圈子。 讀書為天下,說張浩去洛陽不想當官就太假了。 一開始,張浩被大將軍府徵辟,接著被派去徐州當彭城國相。 這時候,是東漢第六位皇帝,漢安帝在位。離漢獻帝出生大概還有五十年左右。 張浩在徐州表現很好,也發掘了不少人才給朝廷,很快就順風順水的被調回朝廷,擔任九卿之一的廷尉。 複習一下,漢代國相跟太守基本上是平行職位。 所謂出太守入九卿,太守的俸祿本身比九卿稍低,出去歷練得好回來你就是九卿了。 這時候刺史只是個監督官而已。 漢安帝末年,政治鬥爭十分激烈。 太后跟大將軍失勢,原本的太子也被廢。 但張浩算是挺有士人氣節,不因此四處找新的依靠,而是堅定「禮不可廢」。 終於,原太子得到了復位的機會,成為漢順帝,張浩也因為忠貞堅定,升上了三公之一的司空。 張浩的兒子名叫張綱,靠著老爸的關係舉孝廉,咻咻咻的一路在朝廷裡高升,三十三歲就當上了光祿大夫。 這一年,漢順帝下詔要八個大臣持節巡視天下,懲奸除惡,舉發貪官污吏……欽差大人出動的意思啦。 張綱也是其中一員。 但其他七個人都出發了,只有張綱不動。 張綱認為,最大的亂源就在京城,何須巡遊天下? 於是張綱就上書一封,開張第一砲就是檢舉大將軍梁冀。 就算整個京城跟皇帝都知道,張綱這一砲打得有理,但漢順帝本身就是依靠宦官外戚上位的,根本沒有實權…… 結果就是大將軍梁冀沒有被辦,反而張綱收到詔令:好啦你不用去當欽差了,徐州有亂賊,刺史太守被害。你就去接任廣陵太守平亂吧。 平亂嘛,你看看需要多少兵馬,順便提個申請吧。 張綱表示:免。 一駕車就直奔廣陵……反賊那邊。 張綱一番曉以大義,居然說得反賊們舉手投降。 徐州之亂瞬間平定,大將軍表示:幹,我是要你去送死耶。 但戰功擺在那啊。 大將軍硬是一再阻撓張綱封爵,漢順帝則認為,忠臣難得,這個應該弄回來幫忙爭權…… 結果徐州人也有意見。 這個上官太好啦,至少讓他待在徐州多幾年吧。 誰知道,張綱待了兩年就病死了……應該不是吃生魚片肚子痛死的啦。 張綱死後,徐州百姓護送他的靈柩回洛陽,漢順帝很是哀傷,封了張綱的一個兒子當郎官……然後漢順帝就死了。 梁氏大權在握,張綱的家屬要是長點腦,應該這時候就想辦法逃回益州了。 事實上,當劉焉進入朝廷的時候,仍然是梁氏當道。 劉焉的老師更是梁氏政敵。 如果張綱的遺族還在洛陽,跟著劉焉一起入蜀的機會挺高。 但張翼本身既非巴西人(東州兵領地),也沒有在劉焉政權底下任官的記錄,想來張家確實是之前就逃跑了。 劉備平定益州後,才徵召了張翼。 張翼的高祖三公,曾祖忠臣,可說是高級士人之後。 劉備身邊的麋竺等徐州人,搞不好家庭也曾受過張綱的恩惠。 雖然比不上黃香後代那種等級,張翼在劉備軍也算是扛著神主牌上位的。 很快的,劉備為張翼舉了孝廉,任命他為縣長。 並且,張翼也參加了漢中之戰。 在曹操大軍開入漢中之後,黃忠出兵奪糧未歸,趙雲與張翼一同鎮守營地。 碰上曹操軍來襲,老趙雲很是賣弄了一招「空營計」,讓小張翼上了一課。 基本上,就是因為張翼後台夠硬,才能在沒有戰功,也不是奪蜀功臣的情況下,官位連番攀升。 諸葛亮執政期間,張翼的本事也得到了認可,才會逐步轉往益州的心腹要地:蜀郡,為太守。 其實,蜀漢應該沒有蜀郡太守。 成都就在蜀郡,這個郡治,相當於司隸校尉部。 也就是說,蜀郡太守在當時的正式名稱,應該是成都尹。 法正也好,楊洪也罷,還有這位張翼,其實都是台北市長。 當四年就可以選總統了啦……不過蜀漢皇帝不是民選。 蜀漢除了皇帝之外的第一高地方官,乃益州牧,此時由諸葛亮擔綱。 第二大就是庲降都督了。 隨著南中的人事調動,首任庲降都督李恢,跟李嚴馬忠都被徵調北上。 張翼接任了庲降都督。 這時候,陳壽才記下了張翼持法嚴謹,對蠻民而言並不適恰的故事。 兩年後,南中叛變。 這時諸葛亮的北伐正在休息中,老實說要移師回來對付南中叛民,並無不可。 但諸葛亮只是派了馬忠南下。 張翼個人認為,是他自己辦事不力,所以要被換掉。 但他仍堅持到最後一刻,直到馬忠親上前線交接才離開。 吾以蠻夷蠢動,不稱職故還耳,然代人未至…… 張翼的認知,成為後世人的一般認知。 肯定是錯誤的。 前面,陳壽是這麼寫的: 翼舉兵討冑。冑未破,會被徵當還,羣下咸以為宜便馳騎即罪。 當時不只張翼,其他部屬也認為是朝廷要降罪張翼。 好,那請問張翼剿賊不力,難道是他自己打到一半上報朝廷說:「不行啊我打不贏,快派人來把我換掉吧」? 不可能,如果是他自己想跑,後面還撐什麼。 應看「被徵當還」。 就算我們看馬忠傳,也是一樣的表述: 徵庲降都督張翼還,以忠代翼。 重點其實不是張翼不力,而是諸葛亮需要一個更合適的將領來參加北伐。 為什麼不要馬忠要張翼? 要知道,馬忠的長才,其實是山地戰,且善守禦。 如果第五次北伐的戰略,還是出祁山,搶街亭這種。 那馬忠非常適合。 由此可知,建興十一年,諸葛亮之所以要徵調張翼,就是因為他已經擬定了五丈原之戰的計劃。 需要一個優秀的前鋒。 原本的第一前鋒廖化,已經派去鎮守陰平了。 亮出武功,以翼為前軍都督,領扶風太守。亮卒,拜前領軍。 問題是,諸葛亮為什麼覺得張翼可用,而且CP值比馬忠更高? 諸葛亮根本不可能知道。 張翼參加過漢中之戰:諸葛亮沒去。 張翼長期在成都周邊擔任太守:諸葛亮很少在家。 知張翼者,非孔明也。 延熈元年,入為尚書,稍遷督建威,假節,進封都亭侯,征西大將軍。 之前提過幾次,延熈的改元,其實就是蜀漢政治勢力的大洗牌。 這時候,費禕為尚書令,張翼被放進來當尚書。 接著「督建威」,這個地方是北伐爭奪區,張翼成了廖化的上司。 答案就是,張翼,是費禕一派。 乍看之下,張翼非常像蔣琬派。 諸葛亮北伐期間,蔣琬或劉禪最可能了解他。 蔣琬北上漢中,在費禕身邊放個心腹,也是合情合理。 問題是你蔣琬北伐就打不動了,還把能打的放在家裡,腦袋抽風? 反過來說,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計劃,魏延、楊儀跟費禕的建議,最有力。 費禕把張翼扣住,讓蔣琬的北伐打不動。 接下來費禕親自上漢中跟蔣琬討論戰略,接著姜維屯涪城,張翼督建威。 有沒有一切都在費禕掌握之中的感覺? 姜維雖然是費禕派系,但是他沒那麼鐵,他比較傾向為了劉禪為了諸葛亮,為了國家大局我應該跟費禕派合作。 而張翼不只是個性跟姜維不合,對蜀漢朝廷而言,他同時也是制肘姜維的重要人物。 對費禕而言,張翼是他的軍事要人。 對劉禪來說,廖化才比較是自己人。 但大家都用姜維,因為士兵主諸葛亮派,而姜維是諸葛亮的領軍繼承人。 所以當費禕過世,張翼跟姜維的衝突也越來越明顯化。 要知道,五丈原之戰,張翼的官還是比姜維大。 洮西之戰,張翼的官跟姜維已經幾乎平行。 陳壽說,洮西之戰,張翼是對的。 但戰後大加官的人卻是姜維。 這又牽涉到,當時費禕的繼承人,陳祗仍在。 顯然,陳祗是傾姜維的。 陳祗過世,黃皓才放開手鬥姜維。 最後,張翼雖然跟廖化並列,但他們倆截然不同。 廖化不服氣姜維,但仍願意為姜維做先鋒掠陣。 張翼跟姜維相看兩厭,但姜維卻非得拉著張翼一起去北伐。 廖化並沒有參加姜維最後引誘鍾會的叛亂計畫。 但張翼有。 並且跟姜維一起死在成都。 ……比起貝吉達,張翼才是真正的傲嬌派祖師爺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