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4|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董卓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


東漢末年,被寫得最混帳烏龜王八蛋的人,董卓居首。 第二個是誰? 殺害董卓的呂布。 董卓在西元189年8月入京,開始鎮壓跟進行改革。

190年1月,關東聯盟起義,隔月董卓決定撤退到長安。

191年4月,董卓被王允及呂布所殺。


這個時間軸頗是奧妙。

董卓在短短四個月不到的時間,鎮壓朝廷文武百官。撤退到長安,又硬生生爽了一年多。

董卓進入洛陽時,其實只有三千兵。
他反覆讓士兵夜裡出城,早上整隊進入,令朝廷大官以為他有上萬兵馬。

這種虛張聲勢的招術,唬得了一時,唬不了一世。
董卓究竟如何鎮壓朝廷成功?

朝廷裡,何進雖死,何苗也領有部隊。
皇宮裡面,南軍、北軍、西園軍、虎賁軍……大家要是團結起來,還不輾死董卓三千兵嗎?

機會就在於這些軍頭們並不齊心。
董卓一開始,是以護送少帝與陳留王為名入京。
這只能保他入城門,入宮門。

不能保障他的話事權。

所以董卓接下來採取的行動,大家都耳熟能詳。
找虎賁中郎將袁術聊天。
找司隸校尉袁紹聊天。
找西園軍交際花曹操聊天。

找呂布聊天。
呂布是當時北軍頭領執金吾丁原手下的第二號人物。

即使前面各個禁衛軍都不理董卓也沒關係,只要呂布動手,董卓瞬間就擁有了近洛陽半數的軍力。
呂布就是這麼關鍵的一個角色。

這也是為什麼董卓要跟他情同父子,兩個人大概只差沒有說共享天下了。
而這裡也很簡單的告訴我們,呂布為什麼要殺董卓:你許諾要給我的,沒給。

在後來的一年八個月中,呂布肯定不只一次想過,如果當初我直接取丁原而代之,討伐董卓。
世上就只有呂太師了啊。

好的,北軍很屌沒錯,可還有其他部隊。
董卓的弟弟董旻奪何苗部隊成功,所以才能說話比呂布大聲。

此外,還有南軍頭領,衛尉。
這個時候,是董卓的老長官,張溫擔任。

董卓名聲很臭,那是後來的事情。
別的不說,董卓勤王入京這個行為,絕對是大儒們讚賞的。

這也是我們很容易忽略的一點:董卓相當得到儒士的支持。

但朝廷裡面是有派系的。
張溫在那個時代,是頂級的官員,在三公之位來來去去。
三公的不斷交替,也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朝廷鬥爭的線索。

「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免。八月,以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討北宮伯玉。九月,特進楊賜為司空。冬十月庚寅,司空楊賜薨,光祿大夫許相為司空。」
「太尉張延罷。車騎將軍張溫為太尉,中常侍趙忠為車騎將軍。」
「太尉張溫免,司徒崔烈為太尉。五月,司空許相為司徒,光祿勳沛國丁宮為司空。」


這三段張溫的職務變動,我們試著看一下。

漢靈帝不是因為機靈得到這個稱號,但他的決策多半來自於宦官。
一個位子空出來,對宦官而言,就是撈一票的時候。

張溫從司空轉外派,其實算是屎缺。
這邊基本就可以肯定,張溫跟十常侍不對盤。

相對的,有爵(特進)無官的楊賜補上,跟楊賜死後從下往上跳級的許相,八成就是跟宦官買來的三公之位。
這套邏輯用在這三段經歷,應該都是通的。

大概說一下這二位來歷:
楊賜就是楊彪的爸爸。
楊袁聯姻,跟宦官交好,都是這段歷史上普遍的認知。

許相則在袁紹袁術入宮殺宦官時,一並被誅。
名滿天下的袁家,在朝廷就是個機八家族無誤。

董卓雖然沒有直接參與誅殺宦官,但對於朝廷大儒而言,董卓未嘗不是一個新希望。
畢竟袁家兩面三刀,哪天刀子殺到儒士身上也不意外。

進而董卓在洛陽發布的第一條政令,就是平反黨錮之禍的儒士。

有呂布的軍力,有朝廷儒士的支持,這就是董卓在西元189年可以主持朝議,甚至撤換皇帝的原因。
朝議不限官職,名聲大學問好都可以參加。

那換皇帝很大逆不道嗎?
當年漢文帝就是因為大臣叛亂誅殺外戚,強迫換上的新帝。
對於漢朝官員來說,這本是汰舊換新的優良傳統。
想造反的時候,說什麼都振振有詞啦。

至於董卓第二條改革貨幣,並且因此去搜刮漢室陵墓,舊作略有提及。
改鑄小錢,其實就是朝廷貴金屬存量不足時的做法。

董卓變幣跟常見的變法失敗一樣,操之過急。
不延伸討論太多,其實他用人也是一樣,稍有不如意,就強加以暴力。

這邊同樣要提一下。
三國志裡,董卓的暴行看起來像是個沒有邏輯的狂人。
要到後漢書,才會整理出這個脈絡。

但事實上,我們也不能排除,後漢書是在試圖合理化關東聯軍的起義。

董卓做為一個「人」,性格上絕對是有問題的。
但性格問題不會影響他的掌權跟被暗殺。

漢景帝的個性也不好,漢武帝更是殺大臣像丟抹布。
在中國政治的遊戲規則裡,性格從來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除非規則已經被棄如敝屣。

比方春秋戰國,比方三國。
那樣的年代,禮法規則的意義大幅下降。

但董卓的進京的時間,名正言順合乎禮法,仍是比什麼都重要的事情。

前面提到了,殺董卓之一的兇手呂布,動機非常明確。
要再加上什麼董卓欲篡位,太子不是奉先這種設定,大家也很容易欣然接受。

那另一個兇手王允,為的就是正義嗎?
為什麼王允跟呂布,既得不到軍派支持,也被士大夫唾棄?

讓我們來看看後漢書中的王允。

王允是太原人,世家大族出身。
年少時就正直得不得了,逮捕處死了當地橫行的宦官。
不過王允只是郡官,事情鬧到皇帝那邊,太守就被處死了。

王允親自為太守送棺,罷官服喪三年。

後來復仕,新太守打算錄用一個叫路佛(海賊王是你?)的人。
王允表示用海賊(誤)萬萬不可,就被新太守打入獄中。

還好并州刺史聽說了王允的名聲,把他救了出來,任為別駕從事。

王允這個人,可是文武雙全,苦讀勤練不輟,當時三公都聽說有這麼一個豪傑,紛紛徵辟。
司徒願意讓他擔任侍御史,是三方職缺裡面最高的。

王允當然是選擇了司徒府就職。
後來,王允討伐黃巾賊有功,但發現了黃巾賊跟十常侍的張讓有勾結,就上報漢靈帝。

張讓被責罵了一頓,從此恨上王允。

接下來,張讓一再找王允的麻煩。
這時,王允的老闆司徒,正是楊賜。

朝廷派人來抓王允,楊賜也不敢阻擾,就給王允擺了桌離別宴,道:「此去禍福難料,子師(王允表字),你不如自盡吧。」
王允表示,幹,在漢朝殺一兩個人不會判死啦,就乖乖給抓了。

就在這個時候,大將軍何進伸出了援手,跟太尉袁隗、司徒楊賜共同上書,請皇帝免了王允的死罪。

這些人錯綜複雜的關係真的很煩。
何進其實是楊賜的門生。

關係可以成為彼此合作的橋梁,但絕對不會是打生打死的原因。
你死我活,永遠是為了利益。

何進跟宦官的鬥爭正要展開,賣老師一個面子,救一個軍派大老,對他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但靈帝時代,終究是宦官佔優勢。
三公們三番兩次的請託,才終於讓王允恢復了庶人的身分。

王允也是怕了,就改名換姓,在陳留一帶當個浪人。
直到漢靈帝駕崩,王允才匆匆忙忙趕回京師。

這時楊賜早已過世,王允投奔的對象,乃是何進。

這個文武雙全的大將,何進早已久候多時,立刻想方設法的把王允弄上了河南尹的位子。
何進這一下安排,很明顯可以看出他打算政變了。

河南尹的意思,就是京畿太守,當然是管不了司隸校尉部跟首都皇宮,但怎麼說也是一支位在心腹要地的兵馬。

後漢書接著一跳,漢獻帝即位,王允拜為太僕。
太僕原本是皇帝的司機,後掌管皇宮車馬。

是一個很親近又不太重要的位子。

如果看過戰亂時代的太僕故事,比方夏侯嬰,你腦中就會浮現一段連三國演義都沒寫出來的劇情。
河南尹王允,必然跟董卓在差不多的時間,找到少帝與陳留王。

史書上存在著間接證據。
「英雄記曰:河南中部掾閔貢扶帝及陳留王上至雒舍止。」

河南中部掾,正是河南尹的直屬部下。
閔貢可能是自己留在少帝等人身邊,並派人通知王允。

但走到北芒,就碰上了董卓與文武百官率領的部隊,讓王允跟這護駕頭功擦肩而過,只能領個太僕。

事實上,後漢書還有一段秘辛,是董卓廢少帝之後,跟王允討論,誰可以擔當司隸校尉這個重要職務。
要知道,王允這個時候,在朝廷裡面根本算是沒有派系,更沒有兵力。

董卓何需跟王允討論這個「護心鏡」一樣重要的任務?

王允跟呂布的心態可能非常接近。
「如果我再早半刻鐘接到皇上,今日只有我王太師啊。」

然而,董卓對王允的重用,就像曹操對荀彧的信任一樣。
董卓讓王允擔任了三公之一,又領尚書事。

我們都知道,呂布誅殺董卓之後,受封洛陽西北的溫縣。是為大漢溫侯。
這裡可熱鬧,有五千戶那麼多的人口。

而原本這個領地,是董卓給王允的啊!
這個溫縣侯,會不會就是王允跟呂布事先說好的報酬呢?

回說董卓遷都長安後,工於心計的王允,拉攏了北軍頭領士孫瑞跟護羌校尉楊瓚,想跟董卓申請一支部隊討伐袁術。

但董卓覺得不妥,不願撥軍。
王允為了保護士孫瑞,才把他轉入尚書台為文官職。

走到這步田地,王允需要有另外的兵力,才能發動政變。
於是找上了立場跟他一致,待遇比他還差的呂布?

老實說,呂布手上也沒什麼兵力了。
現在的他,就是個董卓的親衛,拉攏他只是保證刺殺的成功率。

呂布不是第一個刺殺董卓的人,前面還有曹操……並不是。
曾經刺殺董卓的,是越騎校尉伍孚。

董卓這短短一年多的政權,對於皇城軍職的調動非常頻繁,很難確實找出他遇害時到底哪些人有皇城兵權。

但我們大致可以看到前後一些執金吾、衛尉、城門校尉等要職,都是反董卓的人在擔任。

要知道,董卓權傾天下一年八個月。
四個月後就遭遇外部反抗。
他其實後來都把可信賴將領放在外圍。

包括董旻,牛輔,李傕等人。

到長安之後的董卓,大概已經覺得京城之內隨他搓圓捏扁。
而外部太守們才是大患。

以至於董卓遇刺,城內領兵者完全沒有反應。
此外,這跟何進遇刺的時候非常相像。

但當時袁家立刻決定討伐宦官。
為什麼長安城內沒人要討伐王允呂布?

老實說,這兩個人的人緣都不算好。

勉強找一個理由,就是王允的動作更快。
他立刻提拔了忠君親董的皇甫嵩為重要將軍。

雖然惠而不實,但一下子長安城內就陷入混亂:「疑?現在到底是叛亂還是平亂?」

同時,輿論炒作也相當成功。
馬上展開的長安慶功宴,更坐實了董卓奸臣當誅的風潮。

可終究是騙術。

大儒蔡邕不服。
西涼軍兵也是不服。

除了呂布,願意上戰場抵抗李傕等人,英勇捐軀的官員,一隻手就數完了。
「太常种拂、太僕魯旭、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並戰歿。」

前面三個官職上戰場很不自然,這五個人很可能就是董卓死亡時,手握兵權者。
种拂在董卓列傳裡面,被記為衛尉。
如為真,當王允掀起叛變時,長安城內的軍力,他應該早就掌握了。

老實說,董卓王允呂布都不是什麼慈眉善目的角色。
但董卓的大權在握,於禮於理,都是正常的。

王允跟呂布卻是鑽了空子。
刺殺權臣要合理化,漢代只有皇帝或太后撐腰這一招。
(漢代是雙元首制,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也是拿太后懿旨。)

你說,是否真的這兩個人都轉過無數次:「為何新郎不是我」的念頭呢?

而這邊要套用「成王敗寇」的理論,來看他們這些人的當時評價,也是相對複雜。
三國志做於晉,晉的道統承接自漢魏。

對晉朝而言,所有曾經覬覦過大漢或大魏道統的,除了司馬家以外,那是一定不可洗白的。
董卓,李傕,袁術,這些人在晉的史書裡,當然都是亂臣賊子。

但即使到了東晉末,裴松之仍認為王允是個忠貞愛國之士。
是的,老裴以為,關於蔡邕惋惜董卓,被王允所殺,是一個捏造汙衊王允的故事。

記下這段史料的,是吳國人。
是蔡邕曾經灑下教育種子的會稽人,也是孫權的外戚。

他們當然有足夠的動機為蔡邕平反,但真要捏造,為什麼不是說蔡邕要保護皇上,被王允所殺。
這樣不是更有說服力?

東漢末年三分國,季漢是為三國志作者陳壽祖國,又未曾與晉朝敵對(魏時已亡)。
陳壽給劉備諸葛亮一些好話,始終是司馬家可以接受的。

但吳國呢?

人們總是疑問著,為什麼東吳一點也不紅,像是三國時代的跳樑小丑。
我會說,三國志的吳書,必然存在著政治作戰的需求。

套句阿睿的話:「今天不是要為董卓平反。」
董卓的統治,必然為洛陽長安帶來了動盪不安。

都不談他是否濫殺專權。

當他執行黨錮之禍轉型正義時,他還讓那些人「恢復爵位」。
爵位不是空銜,是跟土地直接掛勾的「土地契約」。

董卓在短短四個月內,大幅度的變動土地契約跟貨幣,帶來的混亂是可想而知的。

相對的,王允僅僅掌權兩個月不到,還沒來得及幹什麼壞事?
我想告訴大家的最後一點就是這個了。

漢獻帝即位以來,到董卓過世的一年七個月之間,尚書令跟尚書事,全部都是王允負責的。

你要如何分辨這一年七個月之間,荼毒百姓的是董卓?還是王允?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