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前英雄:袁紹很行,可終究不會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raw-image

袁紹是誰?
就是在官渡之戰被曹操打敗的遜咖嘛。

優柔寡斷,親小人遠賢臣。
甚至立幼廢長……不是,人家家務事都可以拿出來當作失敗的原因啊?

接著上回,來看《後漢書》的袁紹。
十常侍之亂與何進之死,前面已經講過了。

這次從董卓進京來看。

當時,張讓等十常侍挾天子逃出洛陽。
袁紹跟叔父聯手,進行了一場洛陽治權爭奪戰。
好不容易塵埃落定,董卓卻帶著天子跟大軍回歸了。

洛陽城內,實拿不準董卓手中有多少兵力。

騎都尉鮑信就說:「趁他們遠道而來,先發制人!」
袁紹表示:「看看再說。」

第二天,董卓又來了三千兵。
第三天又三千,一連來了五天,袁紹想,這可不行啊。

一回頭,才發現執金吾丁原跟車騎何苗的兵力,全給董卓吞了。

董卓手裡有了籌碼,開始跟朝廷文武百官討論起廢少帝,改立陳留王一事。
袁紹這回就硬氣了,跟董卓嗆一個翻桌,橫刀長揖徑出。懸節於上東門,而奔冀州。

就是一個很霸氣的老子不幹了。

但他去冀州幹嗎?晚點說。
雖然兩年後他真的成了冀州牧,但這時對董卓來說,就是個藐視朝廷的欽犯。

回顧一下十常侍之亂前,袁紹可是洛陽一流名士,不分貴賤人人愛他。
而他當年也是拋下汝南老家,獨自前往洛陽打天下的。

現在他跟董卓正式叫板,倒也是有人挺他。
這些人不但建議董卓不該懲處袁紹,反倒應該好好拉攏……畢竟老袁家在朝廷、在地方都還是很有勢力的。

不如就封袁紹一個太守吧。

董卓覺得很有道理,就封了袁紹為渤海郡太守。

袁紹老實不客氣前往渤海,點起兵馬,就此舉起反董卓大旗。
這人瘋了嗎?

別忘了,袁紹朋友很多。
他一離開洛陽前往冀州,其實就是去拜訪冀州牧韓馥。

這是只看三國很容易忽略的事情。

袁紹最大的財富,並不是「袁隗的」四世三公之家。
而是袁成的。

袁成交遊滿朝廷,袁紹十歲出頭擔任郎官,大家也都很賣他面子。
其實爸爸紅,兒子也紅的情況,在兩漢並不常見。

你看有幾個人認識衛青的兒子?

買單這個袁成的養子,大多數人看得無不是老袁家一黨。
袁隗兩面三刀,老奸巨猾,相比之下,袁紹倒是名聲好,人乾脆。

重點是,現在要反董卓還是挺董卓?

先把衝腦的熱血收起來,袁紹的提議本身並不是前無古人。
西漢初的諸呂之亂,七國之亂,都是這類以地方包圍中央的政變。

甚至就在前不久,袁紹才籌畫了一次以地方壓力迫使宦官下台的活動呢。
大型活動案不是誰都參加過的,袁紹有經驗,可以提出修改計畫,金主們自然容易被說服。

在袁紹說服的眾多金主中,只有韓馥是州牧。
資金實力最雄厚的韓總機,當時還不是很有股份的概念,求的無非就是當個CEO之類嘛。

但韓馥沒料到,大軍一集結,四方豪傑紛紛指名加入袁紹旗下。
華黑噴?

沒有哪個三國這麼無聊,給你分析袁紹有多聰明多算計。
可這絕對是一個錯綜複雜的連續劇。

袁紹二度舉辦這種地方包圍中央活動,最不能缺的是啥?
內應。

內應是誰?
袁隗。

官不夠高,是不能達成威嚇效果的。
對袁隗而言,這很合理,而且事成之後,自己必是最大贏家。

但看官啊,還記得袁紹上次策劃,內應的老大姓何,名進,字遂高?
活動還沒收效,何遂高的人頭,就給當球扔了。

你袁紹是第二次企劃,董卓還第二次參加咧。
上次是外圍,這次是中央。

董卓比誰都清楚內應的重要啊。
二話不說,姓袁的一黨,董相國那是統統要抓來殺掉的。

家族被董卓收了,大義的旗子,就落到袁紹的頭上。
沒有誰會比遭遇人間慘事,為家為國的袁紹,更適合站出來號召群雄。

就這樣,我還不敢跟你吹複雜。

袁紹想不到叔父會被抓被殺,自己變成漁翁得利者嗎?
肯定想得到。

縱使你得了外部一堆好處,若討董注定要失敗,合算嗎?
一旦失敗,這時號召而來的力量,還會跟著你袁紹嗎?

我們說得簡單一些。
當袁紹去說服韓馥時,他告訴韓馥,袁隗可為內應。

但袁紹真正的內應,另有其人。

袁隗是獻頭的,跟何進一樣。
當何進身亡,何進的幕僚與宦官的夥伴合力穩定內部,才是讓董卓等人順利入京的關鍵。

袁紹真正的內應,就是當初推薦他當上渤海太守,深得董卓信賴的那些人啊。

可不管你有千般算計,只要對手是個活人,就會發生你料想不到的事。
董卓決定,撤出洛陽。

老實說,這一條不能說袁紹小隊沒料到。
只是常理而言,這種提案在大議上根本不會通過。

而實際上,太尉黃琬、司徒楊彪這些頂級名士高官,也紛紛出來反對。

偏偏董卓就不是一個可以常理度的人。
袁紹跟他的快樂夥伴,是朝廷正統士人家族出身,董卓卻是個野蠻的驕傲。
你怎麼算得到?

看到董卓堅持遷都,袁紹的內應也慌了,不得不親自跳出來勸諫。

他們沒想到董卓邏輯很好,略一思索,董相國便道:「袁紹有本錢反我,可不就是你們搞的鬼嗎?」
就把袁紹的內應們抓起來殺掉了。

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價值觀,把東漢的政治鬥爭推上了從未出現的高峰。
隨便想想,如果幾年前何太后也能放下身段,宣布遷都並說服董卓相挺護駕,何進袁紹的逼宮頂個屁用啊。

袁紹一下懵了。
洛陽的情況,也透不出了。

氣勢洶洶的討董聯盟,下一步該當如何,盟主也說不準了。

其實人通常都是這樣的,有情報有內線的時候,決斷就是一個氣魄。
連路都看不見的時候猶豫,你真的不能說他優柔寡斷啊。

袁紹算是很敢賭的人了,只是在這個時代的轉折點上,有太多出乎他意料的事情一直發生。

正當袁紹舉棋不定,韓馥就開始搞事。
三國戰爭,扯後腿大絕,莫過於搞兵糧。

我們都聽說過李嚴搞了諸葛亮的兵糧,袁術搞了孫堅的兵糧……但可能很少會知道,韓馥才是那個苛扣討董聯盟兵糧的真正黑手。
因為一般我們對討董聯盟的認知,是袁紹發起,袁術支持,四世三公老袁家為大股東。

可《後漢書》不這麼認為,反倒述說了一個袁紹與韓馥合作,又反臉,最終袁紹奪取冀州的故事。

不論是袁紹本人,還是他背後的謀主,若是真的能夠規畫這樣一個「反出朝廷政變,政變不成但消滅了自己的頭號大敵,又奪取了天下第一州」的計謀……
這絕對堪比諸葛亮興赤壁,取荊南,入西川的連環策畫啊。

一個原本只有「名聲」,實力不足,可豪傑們心嚮往之的英雄,就這樣奪取一州,成為威震一方的霸主。
不寫名字還以為是劉備咧。

韓馥自覺比不上袁紹而舉州獻上的人設,跟劉璋也有87%像。
雖然時間軸上,袁紹奪冀州遠早於劉備奪益州。
不過《三國志》到底是比較早完稿的,這邊應該是范瞱抄陳壽。

袁紹是不是真的這麼了不起?
這樣的敘述,這樣的可能。

奪取冀州本身已經是一個奇蹟,接下來袁紹更打敗幽州第一武力公孫瓚,策動兗州青州徐州的爭霸。
當主視角不在曹操身上,你更能看出袁紹集團的風騷。

最精采的,恐怕還是黑山賊平定戰。
當時在漢獻帝所遣使者安撫下,公孫瓚與袁紹決定握手言和。

但這或許只是個陷阱。

正當袁紹從幽州撤軍,解散遠征隊並大開慶功宴時,黑山賊突然就出現,襲擊了袁紹的大本營鄴城。
眾人驚慌失措之際,袁紹卻是神色不改。

包圍鄴城的黑山賊中,突然有一支部隊反叛,被袁紹守軍迎入城中,並且立刻協助袁紹跟親信家庭打包,護衛這批要人離開鄴城。
袁紹也前去會合,重整旗鼓,從後方襲擊黑山賊,在短時間內大獲全勝。

相當有計中計的味道,是吧?

不論是誰勾結了黑山賊想要收拾袁紹,很明顯袁紹在黑山賊中早有內應。
走到城門口連面都沒看見就投降,劉備都辦不到這麼以德服人好唄。

而也就在大破黑山賊後,袁紹殺死了在與公孫瓚戰爭中,功勞最大的麴義,吞併了他的部隊。

是不是麴義跟公孫瓚密約,又打算取袁紹而代之?這就不曉得了。
袁紹的傳奇,差不多也就到這邊為止了。

興平二年,漢獻帝逃出長安。
袁紹陣營對於是否應該迎接天子,爭論不休。

最終,袁紹認為,當初他是反對廢少帝,才跟董卓翻臉的。
所以迎接漢獻帝是不對的。

師爺給翻譯一下,袁紹的意思其實就是「劉協不是真天子」。
這個兩漢政變看多就會明白。
特別是東漢,皇帝的來源有前任指名跟大臣認可兩條路。

在否認董卓執政的合法性下,其實同步也否定的漢獻帝是合法天子。
當時割據群雄不太會這麼做,因為大家多半是當初董卓所封刺史太守,或者在這幾年間,趁著李傕想站穩腳跟求支持時去找朝廷討來的官職。

否認董卓或漢獻帝的合法性,那就是否定自己是一個合法官員了。
這就好像劉秀起義,也不會跟大家說更始帝是假天子,巴掌還沒打到人先呼在自己臉上沒什麼開心的。

可袁紹不是。
袁紹是取代了無能的冀州牧,是選賢與能,是禪讓。

而他選擇的政治立場,真正的天子,是漢少帝劉辯。
作為一個黨魁,政治立場很重要,你整天搖來擺去的誰敢跟隨你?

袁紹跟董卓當面嗆過。
創立討董聯盟的時候,本來也打算擁立宗室劉虞為帝。

這時決定從一而終,本也不是壞事。
但誰料到,曹操巴巴的去接了天子。

注意上面,李傕挾天子,就是群雄撈油水的時間。
曹操挾天子?其實也有很多人買單。

常玩三國志遊戲可能不覺得,沒錯,一般認知的大牌群雄,什麼公孫瓚劉備呂布孫策袁術袁紹,都沒有在擦小曹操的。

但要知道,漢獻帝從長安逃過來的。
關中政權崩壞,新增了一票名為「關中諸將」的群雄,遊戲一般是不做的。

他們跟已經經營一陣子的關東群雄不同,還挺需要朝廷支持。
不要看關中地小,台北一個區的人力跟經濟力都屌打屏東一個縣了。

關中諸將的力量,當時是不能被小看的。

《三國志》說,曹操組織了新力量,讓袁紹很後悔。
《後漢書》沒這麼說,只說曹操立刻要求朝廷譴責袁紹自行結黨的行為。

袁紹回復了一封文情並茂的信。
很長很酷炫,不確定是誰捉刀的(笑)。

簡單說一下重點,就是強調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我袁紹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漢室努力奮鬥,
最後也不忘加上「若使得申明本心,不愧先帝」,希望皇上您能明辨是非。

一陣攻防,朝廷決定封袁紹為太尉。
但當時曹操為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袁紹就回信表示不願意當太尉。

曹操則表示自己願意遜位,讓給袁紹。
這邊要是把曹操立場加進來,顯得囉嗦。不提,又有點單薄。

大概可以說一下的就是,袁紹集團此時是群雄第一。
主要占據冀州,有并州支持。

第二是公孫瓚集團。
主要占據幽州有徐州支持。

青州則可看作是兩大集團爭奪地。

第三是曹操,主要占兗州,有關中支持。
其他各方勢力,大概都是頂多一州,實則半州的實力。

比方劉焉號稱益州牧,漢中沒在鳥他。
劉表號稱荊州牧,南陽跟長沙也沒在鳥他。
豫州當時主要屬袁術,曹操則跟他打得劈啪響。
更別提江東小霸王……連個揚州牧都不是。

曹操拚命要讓袁紹上大位,背後的原因自然很多樣化。
總之,曹操希望袁紹滅掉公孫瓚。

袁紹自己也希望啊。

而曹操這邊的策略,就是要趁袁紹打敗公孫瓚的同時,吃下公孫瓚所有的盟友。
那麼,他才會有跟袁紹一戰之力。

以袁紹為主軸的前提下,我們只要記得一件事就好:袁紹不承認漢獻帝。
打敗公孫瓚,袁紹也前進青州。
這是朝廷給他的許諾。

而曹操方僅僅在這段時間內拿回了徐州南部。
領土面看起來是這樣啦,但其實曹操完成的是「消滅呂布,收服劉備,弱化袁術」。

袁紹破擊了一個「英雄」,曹操卻對付了三個。

《後漢書》說,袁紹此時有意稱帝。
給朝廷的歲貢,變得簡單稀少。
更有主簿出來說,袁氏應順黃天而立。

袁紹把這件事拿出來討論,發現大多數人持反對意見,只好殺了主簿來平息眾怒。

不過他的幕僚們倒是都同意:「我們應該前進許都。」
只是沮授認為,應該先誣告曹操再出兵,郭圖認為打就對了。

《後漢書》這裡開始強調,袁紹就是不聽沮授田豐等人的「正確意見」,只相信小人郭圖,一步步走上敗亡之路。

如果有機會再說一次「官渡之戰」,我們再來看這段吧。

《後漢書》對袁紹的評價是:「紹外寬雅有局度,憂喜不形於色,而性矜愎自高,短於從善,故至於敗。」

稍微整理一下,其實我們很容易錯看袁紹的原因是,他是謀士出身。
這在東漢末群雄中算是一個很特別的經歷。

也是他「性矜愎自高,短於從善」的部分。

不是真的說聽不進正確的話,其實就是比較不能採納其他人的意見。
諸葛亮本身比較沒那麼謀主,個性又還算不錯。
不然你看三國謀士型的,有幾個有會聽從別人意見的記錄?

十個有九個半都在那邊我最厲害我最行。

曹操雖然年輕時也很自大,但到底沒有老闆幫他扛責任。
一失敗,就是曹孟德自己吞。

能夠成為一代霸主亂世梟雄,曹操搞不好還應該感謝一下徐榮咧。

從這裡就延伸出來,袁紹這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把握自己的定位。
時間點不明,但他其實是想當皇帝的。

《三國志》裡面也有暗示過,陳壽太喜歡暗示。

一個習慣在事後檢討「都是老闆決策不好」的打工仔,當他成了主管,成了老闆,其實通常就是袁紹這個樣子了。
即使他在底下的時候是如何專業如何厲害。

不談什麼換位子換不換腦袋,關鍵其實就是負責跟面對。

曹操跟劉備都做得到。
而袁紹不行。

論智謀,講魄力,談格局。
不要說袁紹不輸曹劉,以東漢末年而論,根本上是無人能及袁本初。
提醒一下,一方面也是因為他是大哥輩,很可能比曹操大了十歲。

但一個無法面對自己失敗的人,永遠也不會有跟成功見面的機會。

袁紹很行。
可終究不會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7會員
945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6
三讓徐州的事主,陶謙,字恭祖。單純演義的戲份,衍生出的形象都是一個愛護百姓,對抗屠城惡魔曹操,並且認為只有劉備才能繼承這個事業的好人。 事實上,陶謙做了很多對於「官方」來說都是不好的事,比方說自立聯盟啦,擁護假天子叛亂啦…… 所以陶謙是個壞人嗎?我們又被演義騙了嗎?
Thumbnail
2024/12/06
三讓徐州的事主,陶謙,字恭祖。單純演義的戲份,衍生出的形象都是一個愛護百姓,對抗屠城惡魔曹操,並且認為只有劉備才能繼承這個事業的好人。 事實上,陶謙做了很多對於「官方」來說都是不好的事,比方說自立聯盟啦,擁護假天子叛亂啦…… 所以陶謙是個壞人嗎?我們又被演義騙了嗎?
Thumbnail
2024/07/05
2024/07/05
2023/06/24
易稱「遯之時義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說的是隱士。 《後漢書》稱逸民。 法正的阿公,就被記錄在《逸民列傳》當中。 嗯?法正應該不是陌生人吧? 是說法正這個人,算是少數演義時代名氣較低,但歷史還原之後相當不可小覷的人物。 《三國志》被明文寫為「謀主」的人,不算很多。
Thumbnail
2023/06/24
易稱「遯之時義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說的是隱士。 《後漢書》稱逸民。 法正的阿公,就被記錄在《逸民列傳》當中。 嗯?法正應該不是陌生人吧? 是說法正這個人,算是少數演義時代名氣較低,但歷史還原之後相當不可小覷的人物。 《三國志》被明文寫為「謀主」的人,不算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幹掉蹇碩和外戚董家後,袁紹在這個該放下一切過往共同邁向新時代的關口勸說何進:「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權力鬥爭時,竇武占據著明顯優勢卻最終被害是因為啥?」 他的密謀漏洩出去了,真到了關鍵時刻,北軍五校的將士們更怕的是太監們! 現在將軍好不容易拿下如此優勢的地位,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條心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
Thumbnail
幹掉蹇碩和外戚董家後,袁紹在這個該放下一切過往共同邁向新時代的關口勸說何進:「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權力鬥爭時,竇武占據著明顯優勢卻最終被害是因為啥?」 他的密謀漏洩出去了,真到了關鍵時刻,北軍五校的將士們更怕的是太監們! 現在將軍好不容易拿下如此優勢的地位,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條心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
Thumbnail
這次從陳珪陳登父子在計劃的陰謀說起。 當時,袁術跟呂布本是同盟,打算結成親家。但陳珪要呂布拒絕,改與曹操聯合。那我們上回只說到,陳登就去曹操那邊。 《三國志》記載,陳登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幫呂布申請一個徐州牧。 刺史升州牧,呂布就穩了。
Thumbnail
這次從陳珪陳登父子在計劃的陰謀說起。 當時,袁術跟呂布本是同盟,打算結成親家。但陳珪要呂布拒絕,改與曹操聯合。那我們上回只說到,陳登就去曹操那邊。 《三國志》記載,陳登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幫呂布申請一個徐州牧。 刺史升州牧,呂布就穩了。
Thumbnail
轅門射戟。 呂布的功夫之高,自是難有人可以匹敵。但袁術大將紀靈會遵守承諾撤退,當然不是因為怕被呂布當場幹掉。 那是因為他老闆袁術改變了主意,想跟呂布「和親」。 三國時代的兩面三刀之王,孫權往往第一個被提出,但袁術跟呂布,無疑才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 袁術,正在為他的稱帝大業,尋找盟友。
Thumbnail
轅門射戟。 呂布的功夫之高,自是難有人可以匹敵。但袁術大將紀靈會遵守承諾撤退,當然不是因為怕被呂布當場幹掉。 那是因為他老闆袁術改變了主意,想跟呂布「和親」。 三國時代的兩面三刀之王,孫權往往第一個被提出,但袁術跟呂布,無疑才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 袁術,正在為他的稱帝大業,尋找盟友。
Thumbnail
呂布,字奉先。 三國第一猛將,「有勇無謀」的代言人,父親剋星……你知道一百種呂布的稱號,但,他算得上英雄嗎? 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是要做專文翻案呂布是個英雄。 接下來會花四到五回的時間,一起來看《英雄記》中的呂布。
Thumbnail
呂布,字奉先。 三國第一猛將,「有勇無謀」的代言人,父親剋星……你知道一百種呂布的稱號,但,他算得上英雄嗎? 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是要做專文翻案呂布是個英雄。 接下來會花四到五回的時間,一起來看《英雄記》中的呂布。
Thumbnail
有玩過三國志的朋友應該有印象,每次選曹操陣營時總是有一個名字超難念(那時我都叫他筍或),但智力、政治卻高到爆表的角色,而且還自帶「眼力」特技,會一直幫你挖人才,擁有他根本就不用擔心內政的問題。 長大後除了終於知道他名字的唸法、和經天緯地的才能外,也體會了他為了復興漢室奮鬥一輩子,最終卻扭轉不了歷史
Thumbnail
有玩過三國志的朋友應該有印象,每次選曹操陣營時總是有一個名字超難念(那時我都叫他筍或),但智力、政治卻高到爆表的角色,而且還自帶「眼力」特技,會一直幫你挖人才,擁有他根本就不用擔心內政的問題。 長大後除了終於知道他名字的唸法、和經天緯地的才能外,也體會了他為了復興漢室奮鬥一輩子,最終卻扭轉不了歷史
Thumbnail
東漢末年,被寫得最混帳烏龜王八蛋的人,董卓居首。 第二個是誰? 殺害董卓的呂布。
Thumbnail
東漢末年,被寫得最混帳烏龜王八蛋的人,董卓居首。 第二個是誰? 殺害董卓的呂布。
Thumbnail
袁紹是誰? 就是在官渡之戰被曹操打敗的遜咖嘛。 優柔寡斷,親小人遠賢臣,立幼廢長……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很喜歡檢討古人不會教小孩啊。 退一萬步說,如果今天是袁紹統一天下,死後廢柴子孫引爆南北亂世,他的評價又會有什麼不同? 這不是歷史有沒有如果的問題,事實上,袁紹就是第一個費盡心思,平地崛起的亂世英雄!
Thumbnail
袁紹是誰? 就是在官渡之戰被曹操打敗的遜咖嘛。 優柔寡斷,親小人遠賢臣,立幼廢長……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很喜歡檢討古人不會教小孩啊。 退一萬步說,如果今天是袁紹統一天下,死後廢柴子孫引爆南北亂世,他的評價又會有什麼不同? 這不是歷史有沒有如果的問題,事實上,袁紹就是第一個費盡心思,平地崛起的亂世英雄!
Thumbnail
袁紹說到一半,跳出來插個番外。 東漢,一定要說到「世族」這個結構。 同姓為宗族,大家都有族,世世代代傳下來,世族有什麼特別? 東漢的老袁家,就是「世族」的代表。 了解老袁家,才能更進一步明白,袁紹在東漢末年是什麼樣的角色,有什麼樣的力量。 或許,也更能知道,曹操創造了什麼樣的,奇蹟……
Thumbnail
袁紹說到一半,跳出來插個番外。 東漢,一定要說到「世族」這個結構。 同姓為宗族,大家都有族,世世代代傳下來,世族有什麼特別? 東漢的老袁家,就是「世族」的代表。 了解老袁家,才能更進一步明白,袁紹在東漢末年是什麼樣的角色,有什麼樣的力量。 或許,也更能知道,曹操創造了什麼樣的,奇蹟……
Thumbnail
袁術的瞬間敗亡給了劉備脫離曹操的機會,同時也給了劉備二次崛起的機會。其實具有梟雄性格的劉備,本來就不是個久居人下的料,就算沒有這次袁術北上事件,相信劉備也會另外找機會脫離曹操。 防堵兩袁合流,劉備重返徐州 袁紹擊敗公孫瓚統一河北之後,成為勢力最大的軍閥,野心也逐漸顯露,周遭的投機份子也看出袁紹的心
Thumbnail
袁術的瞬間敗亡給了劉備脫離曹操的機會,同時也給了劉備二次崛起的機會。其實具有梟雄性格的劉備,本來就不是個久居人下的料,就算沒有這次袁術北上事件,相信劉備也會另外找機會脫離曹操。 防堵兩袁合流,劉備重返徐州 袁紹擊敗公孫瓚統一河北之後,成為勢力最大的軍閥,野心也逐漸顯露,周遭的投機份子也看出袁紹的心
Thumbnail
因為呂布襲取兗州,劉備受到陶謙與徐州官員的重視成為徐州牧,結果卻也因為呂布襲取下邳而丟失徐州,完全應了當初陳群的預言。劉備不但猶如落水狗般,遭到袁術與呂布的追擊,最後更陷入兵疲糧盡的局面,困守於海西,同時還要面臨楊奉、韓暹等西涼軍團的侵擾,劉備隨時都可能面臨全軍覆沒的局面。
Thumbnail
因為呂布襲取兗州,劉備受到陶謙與徐州官員的重視成為徐州牧,結果卻也因為呂布襲取下邳而丟失徐州,完全應了當初陳群的預言。劉備不但猶如落水狗般,遭到袁術與呂布的追擊,最後更陷入兵疲糧盡的局面,困守於海西,同時還要面臨楊奉、韓暹等西涼軍團的侵擾,劉備隨時都可能面臨全軍覆沒的局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