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業餘演員

    平日裡面Youtube打開,放著讓頻道自行推薦,當成一個收音機還是BGM,聽各式各樣的音樂,中西英日法西粵什麼歌都聽,演奏曲交響樂還是現在很流行的無廣告背景音樂什麼的通通好。不大熟華語歌市場,有時聽到好聽的歌跟朋友說起,才知道好幾年前紅過而那已是往事,發現得也未免太遲。
    無所謂,好聽就好,是不是當時得令的爆款,不在乎,貴乎相遇不在早晚。
    聽到薛之謙的演員,有點感觸。
    華人普遍的都是業餘演員。幼受庭訓,本能的掩藏真心粉飾太平,為了大局的和平,犧牲掉私人感受。「裝」,在華人的世界裡並不是壞事。雖然裝得太過份也是會招致批評「太假」,可也真的很少人有膽當面鑼對面鼓的坦露出真正的情緒跟想法,免得打壞交情還是破壞氣氛。
    我打小就很會演,人家不問,我不會自動說話。人家問,我也未必就敢開口,因為多說多錯,而錯誤很可能導致嚴重皮痛。爸媽都是體罰派,而且我爸出手很重,為保性命,最好還是學會察言觀色,並分析出大人想聽到的答案,以免皮肉受苦。
    於是我一直都是這樣,真心藏得很深,表皮上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吃虧不敢露出怨憤,受辱只能假做瀟灑,自我嘲諷雲淡風輕的大事化小,就是真的傷了心,也不會讓人看見自己五內俱焚,打落牙齒和血吞,眼淚化做暗湧,流進心底。
    可是,為什麼要如此自苦呢?
    小時候是為了怕挨打,不得不極力扮演大人心目中的乖小孩,大了繼續掛著面具做人,是因為社會化~~華人社會真的是完全不鼓勵任何人破壞氣氛的,於是做人處事成為一套排練得熟極而流的社交舞蹈,你進我退快快慢慢都有不言而明的潛規則,誰膽敢破壞規矩,就會一腳踏上對方的腳趾頭。
    可如今我不想再做此類演出了。
    人貴自立,既然無求於人,就沒必要忍耐到發蕁麻疹,我不會敲鑼打鼓的吵架翻臉絕交,此類活動也相當需要體力,但是我總可以默不作聲地轉身離開,自己走自己的路。
    有一種結束,叫做「我不想演,也不想看你演」,不如大家就此別過,兩相忘於江湖,讓一切曾經的美好或是不美好,都隨著時間推移,塵歸塵,土歸土,滔滔東逝水,就像一切都沒發生過。
    有一句詩作「發怒,發怒,不要沈默地走入黑夜」,我不欲如此擾攘,寧願像安徒生的小美人魚,一如海浪上的泡沫,悄悄地在晨曦中消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穿著白襯衫在小房子裏寫東西的人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白襯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