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背包客還是觀光客,都必須知道的澳洲購物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隨著全球陸續實施疫苗施打,各地對於疫情的恐懼逐漸趨緩,近期身邊一些朋友迫不及待全球大解封,已經開始超前部署規劃國外旅行、或是在為準備前往澳洲打工度假做功課中。
本以為自己的文章,搭配網路上其他老包過來人的分享,應該夠解決朋友們的疑惑。現在發現自己有分享如何在澳洲斤斤計較花費的部分,但沒有一篇文章特別說明該如何掌握節省花費的節奏。
尤其是初期沒有穩定工作的落地新包,在現金流為負的情況下,該如何控制生活花費,避免提前出局的窘境是攸關重要;其次是工作穩定了,想要開始購買一些衣物、鞋子、電子產品或其他奢侈品,雖然知道澳洲有購物季這回事,但卻不確定大致時間點。
因此本篇文章說明兩個掌握購物節奏的時間點:
  1. 日常生活花費:周周對折的生活用品;
  2. 非生活花費(衣物、3C用品等):折扣力度大的購物季。

兩大超市的周周對折品

說到生活必需品以及食材的採購,通常只要不是在過於偏鄉小鎮的地方,都能看到澳洲兩大超市龍頭colesWoolworths設點服務,有點類似家樂福、大潤發等量販店的經營模式。
其中兩家是屬於同業競爭關係,因此在許多活動或優惠上,都有相似的商業手法。兩者關係以台灣的角度來說,類似於超商龍頭7–11與全家,誰推出的行銷活動、商品引起話題,另一方不久後就會抄襲跟上,雖然商業手法、行銷模式、商品內容多少有些差異,但整體上都是賣方便為主。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兩間超市都有周周對折品的優惠活動。基本上這樣的折扣力道,除了即期品跟特殊情形的促銷外,在台灣是屬罕見作法。
對折的東西千百種,光食物的糖果零食、微波與冷凍食品、冰品、狗糧、吐司、泡麵、茶包、咖啡粉與咖啡豆、飲料、水等說不完,何況是還有各式盥洗用品、清潔用品、預付卡等。
關於基本的生活用品,只要平時有在注意用量的話,沒有急需的情形就幾乎等對折的時候採買;食物的部分可以參考先前文章《澳洲生活的日常花費:《食》篇》,就是維持最基本的三餐外,飯後甜點與嘴饞小物等就等到對折或打折幅度大的時候再囤貨便可。
那要怎麼知道有沒有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特價呢
每周一澳洲時間下午五點到六點(並非每周都準時更新,因此抓區間),會發布下一檔期的對折品,以及折扣幅度大的商品型錄。
何時才能買到禮拜一發布下一檔期的優惠商品呢?
每周三一早就能買到,只是根據本人有時為了搶熱門對折品的經驗來看,搶禮拜三一早開市會有店員來不及換標的情形,因此商品價格要再三拿型錄跟店員確認,或是結帳時跟櫃台或工作人員修改為當周最新價格。
既然會有來不及換標的情形,表示上週的打折商品也會有還沒更新價標的漏網之魚,因此結帳的時候也要注意到底折扣是否有效,否則會跟作者一樣結帳後對明細才發現買到原價,還得再多跑一趟服務櫃台退貨(帶商品跟收據),也是挺麻煩跟浪費時間的。
另外一個關於對折品搭配會員集點活動,讓消費者精明省的同時還能迅速累積購物金折抵門檻,先前文章《背包客必須知道的澳洲兩大龍頭超市會員集點活動,讓你聰明花、精明省》有探討到攻略的部分,本文就不再贅述。

每年兩次的購物季

關於服飾、鞋子等價格,可以先參考文章《澳洲生活的日常花費:《衣》篇》有個基本概念。關於購物季折扣幅度,服飾通常就是平時OUTLET加上其他品項再擴大,打折幅度有些品牌甚至達到OUTLET等級,而本身就是OUTLET的商品通常會再配合購物季有另外折扣優惠。另外像是珠寶、化妝品、3C用品在購物季也都會根據品牌有不同的折扣幅度。
本章節提到的服飾,是指像NIKE、ADIDAS、Superdry等品牌,而非Target、Kmart、Big W、coles、Woolworths等量販店或超市的白牌或雜牌服飾,化妝品、珠寶、3C用品同理。
第一波的購物季從一年一度的年「中」促銷(Mid-Year sale)開始。從11月下旬黑五購物節(Black Friday, 11/29)前一周開始打響購物季的篇章,一系列購物節接踵而至。
先是11月底的黑五購物節(Black Friday, 11/29),然後接續12月初的網絡星期一(Cyber Monday, 12/02),接力的是12月26日的節禮日(Boxing Day)跟跨年周,整個購物季會一波接著一波,直到一月多才宣告結束,維持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第二波則是六月的年終購物季(End of Year Sale),通常會配合女王節(Queen’s Birthday, 6/14)為主軸,進行整個月份的促銷。
澳洲的會計年度不像我們一般認知的是走當年度1到12月,而是從當年7月到隔年6月,因此才有年「中」與年「終」與我們相反的情形。就像每年澳洲的綜所稅,也都是從前一年的7月算到當年6月,然後從7月-10月開始所謂的報稅季。
雖然節日是分段進行,但打折幅度通常都是直接一波到底。像是A品牌如果從黑五開始打折,通常會直接打折到一月多,不會一下中斷一下又發起(六月購物季也是同理,會持續到月底為止),只會在過程中會隨著節日變化改變活動主題跟部分折扣品項。
而且本質上不論打折幅度多少,基本上購物季第一波開多少,後面也幾乎不會再行調整(B品牌黑五打7折,後續到1月跨年周結束,基本上也都是7折到底,很少會再異動)。
由於每年各品牌折扣力道都不同,節日準確的時間點也不盡相同,因此就不再細細說明。但可以根據上述概念,在購物季時間快到時持續關注自己有興趣的品牌或商品。
隨著網購的普及,購物季詐騙案也越來越多,詐騙手法也是層出不窮、推陳出新,不得不防!因此買到失心瘋之餘,也要隨時注意自己網購待取清單,以免詐騙集團得逞。(延伸閱讀:澳洲詐騙第二彈!假借包裹郵寄簡訊之名,行詐騙金融資訊之實

結語

不論是以存錢為首要目標的背包客,還是來旅遊但手頭不是很寬裕的觀光客,透過掌握上述兩種方式購物,可以在CP值最高的時候下手購物,讓錢可以真正的用在刀口上。
如果是以存錢為重的背包客,上述的生活購物方式可以多少學起來,只要平時生活懂得在對的時機出手,就能比沒有價格敏感的背包客多省很多錢。
平時把購物慾累積起來,不是不能滿足,而是在等待對的時機買到剁手手,不僅要把錢變成喜歡的樣子,還要變得越多越好!
不論是台灣還是澳洲,賺多賺少都是辛苦錢!
個人也是掌握「周周對折的日常用品」以及「折扣力度大的購物季狂潮」兩個時間節奏,彈性調整自己的購物方式,最終達到:
每周「至少」賺750元、存500元,其中每周生活花費要壓在250元內,包括吃、住、交通、電話、生活用品以及娛樂等生活大小事。
關於作者個人在澳洲的所有大小花費,可以參考先前文章《澳洲的消費水準高不高?我在澳洲生活一年七個月的花費總結與分析》,或許會對於具體觀念與作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延伸閱讀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8會員
476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atrick.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coles、Woolworths有各自的會員生態與活動,除了有各自不同合作的企業可以消費集點外,點數能換得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元。重點是購物金沒有低消限制,而且集點活動也沒有針對打折品或對折品不納入消費金額。你說,跟台灣的業者比起來,澳洲的集點回饋是不是佛心來著?限制少,還給得大方。
在澳洲打工度假,除了薪水最常被提及外,其次就是花費的問題。澳洲的消費水準是不是很高阿?就變成朋友在茶餘飯後,繼薪水後的第二大問題。 在整理自己每周、每個月的消費紀錄後發現,澳洲每個月的花費大約在1000~1350元左右,折合台幣約20K~25K,就跟台北生活一個月下來差不多。
在澳洲購買服飾與鞋子,不論是原價或是折扣力度,都比起台灣有感,更不論澳洲的薪資水準是台灣的兩倍多,價格卻跟台灣差不多。 購物季或出清特賣時,打折下來甚至比台灣便宜,所以時常看到在台灣本身就有購物狂性質的背包客,在澳洲變得更加失心瘋,買得比台灣還瘋狂。 更是驗證:錢沒有不見,它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總結來說,澳洲外食的確是貴,吃幾餐就能超過一周的食材費,但在台灣何嘗不是如此呢?只是差異沒那麼明顯,所以在台灣,外食的整體效益比開伙好。但在零食、甜點或是食材、還有生活用品的採買上,澳洲大部分的商品都比台灣有價格優勢。這不經讓我懷疑:到底是台灣人的時間不值錢,還是商人覺得台灣人的錢比較好騙呢?
澳洲的消費水準是不是很高阿?在澳洲打工度假,除了薪水最常被提及外,其次就是生活花費的問題。若用月結來看,一個月的生活花費,相當於台北生活一個月的消費水準。 雖在農場賺了近百萬年薪,但終究只是稅前百萬。有人賺了稅後百萬;有人存了稅後百萬,你說誰比較厲害?發現自己在省錢跟存錢的本事上,還有待加強。
想要用一年的時間賺到百萬,並非是不可能的,你不需要周周破千,只需要大概每周平均840元左右,持續52周即可(或是周薪稅前977元左右)。 不一定要找到一個四季穩定的工作,像我就是靠拚一波旺季來補淡季的低薪,只是運氣很好,一下飛機就能找到工作,才能剛好用一年的時間「賺」到「至少」「稅前」百萬。
coles、Woolworths有各自的會員生態與活動,除了有各自不同合作的企業可以消費集點外,點數能換得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元。重點是購物金沒有低消限制,而且集點活動也沒有針對打折品或對折品不納入消費金額。你說,跟台灣的業者比起來,澳洲的集點回饋是不是佛心來著?限制少,還給得大方。
在澳洲打工度假,除了薪水最常被提及外,其次就是花費的問題。澳洲的消費水準是不是很高阿?就變成朋友在茶餘飯後,繼薪水後的第二大問題。 在整理自己每周、每個月的消費紀錄後發現,澳洲每個月的花費大約在1000~1350元左右,折合台幣約20K~25K,就跟台北生活一個月下來差不多。
在澳洲購買服飾與鞋子,不論是原價或是折扣力度,都比起台灣有感,更不論澳洲的薪資水準是台灣的兩倍多,價格卻跟台灣差不多。 購物季或出清特賣時,打折下來甚至比台灣便宜,所以時常看到在台灣本身就有購物狂性質的背包客,在澳洲變得更加失心瘋,買得比台灣還瘋狂。 更是驗證:錢沒有不見,它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總結來說,澳洲外食的確是貴,吃幾餐就能超過一周的食材費,但在台灣何嘗不是如此呢?只是差異沒那麼明顯,所以在台灣,外食的整體效益比開伙好。但在零食、甜點或是食材、還有生活用品的採買上,澳洲大部分的商品都比台灣有價格優勢。這不經讓我懷疑:到底是台灣人的時間不值錢,還是商人覺得台灣人的錢比較好騙呢?
澳洲的消費水準是不是很高阿?在澳洲打工度假,除了薪水最常被提及外,其次就是生活花費的問題。若用月結來看,一個月的生活花費,相當於台北生活一個月的消費水準。 雖在農場賺了近百萬年薪,但終究只是稅前百萬。有人賺了稅後百萬;有人存了稅後百萬,你說誰比較厲害?發現自己在省錢跟存錢的本事上,還有待加強。
想要用一年的時間賺到百萬,並非是不可能的,你不需要周周破千,只需要大概每周平均840元左右,持續52周即可(或是周薪稅前977元左右)。 不一定要找到一個四季穩定的工作,像我就是靠拚一波旺季來補淡季的低薪,只是運氣很好,一下飛機就能找到工作,才能剛好用一年的時間「賺」到「至少」「稅前」百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蝦皮購物/蝦皮商城/蝦皮直送是許多消費者的首選購物平台,因為它經常提供各種優惠活動和折扣碼。本文將為大家整理2024年12月最新的蝦皮折扣碼、免運優惠及信用卡優惠,讓你在購物時能夠省更多!
Thumbnail
2025年ptt、dcard、KKday官網最新kkday 折扣碼、KKday92折隱藏折扣碼、kkday 優惠碼、KKday新用戶、KKday信用卡、KKday高鐵優惠、KKday機票優惠、kkday折扣碼/KKday優惠碼/KKday隱藏折扣碼。現在結帳輸入【ALL94】享全站商品 94 折!
Thumbnail
2024年的亞馬遜Prime Day即將舉行,這是一個為期48小時的盛大促銷活動。本文旨在提供今年Prime Day的最佳早鳥優惠,幫助讀者在購物季獲得最大的折扣。
Thumbnail
寫第一篇的時候沒想到會有第二篇,看來從一開始到現在的澳洲代購已經有蠻長一段時間,也經歷了不少。澳洲代購這幾個月的時間光是從討論產品價錢到現在她們忙到沒空管我放甚麼產品在架上,接著遭遇乏人問津的窘況到最近終於找到夯品吸引到一些人來關注本賣場,說短也不過才2個月,但內心的煎熬會使人以為時間過了很久,甚至
零售業,週報表包含記錄每天的商家經營的實際狀況 會影響到銷售的原因可能有幾點: 1.周遭商家變多、出了什麼樣子的新商品。影響客流量(客至) 2.政策調整,醫院院內銷售規定、必須自備購物袋、近期是否有食安危機、衛生局的相關規定 3.天氣的變化,造成大家食慾上面的調整 4.裝潢改變,東西移動位
這是一篇關於來澳洲打工前需要了解的生活常識,包括食衣住行等多個方面的建議,讓你在澳洲的生活更順利和舒適。
Thumbnail
價格也可以稱為促銷策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下寬和在「無痛買單」中,說明了我們每天都在接受「每日低價策略」與「吸客噱頭」策略,這些策略不僅豐富了企業的行銷手段,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與便利。 「每日低價策略」(Every day low price, EDLP),一直是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Wa
Thumbnail
採買的時候,你常去超市賣場還是菜市場呢?以前,上班的路線會經過菜市場,我總是趕著上班匆匆路過,只有週末才特地去一趟。一日三餐的食材,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去超市採買。但是,超市裡的食物越來越貴,現在我也是菜市場的常客之一。
Thumbnail
隨著全球購物趨勢,越來越多人想要在臺灣逛西方網購平臺。本文分享 10 個在英國常逛的網購平臺,無論母親節、換季折扣或是雙 11 優惠,都能在這些平臺找到心頭好,同時還能享受 7-8 折的優惠。此外,也分享了使用現金回饋網站購物的祕訣,讓您在購買精品時也能省下一筆不小的錢。
Thumbnail
有天下午休了假去百貨公司買衣服,我的目標很明確--趁打折買幾件上班族穿的襯衫與長褲;但這一晃可不得了,不僅買了冬裝,甚至還買了昂貴的保養品及最新款的MP3。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蝦皮購物/蝦皮商城/蝦皮直送是許多消費者的首選購物平台,因為它經常提供各種優惠活動和折扣碼。本文將為大家整理2024年12月最新的蝦皮折扣碼、免運優惠及信用卡優惠,讓你在購物時能夠省更多!
Thumbnail
2025年ptt、dcard、KKday官網最新kkday 折扣碼、KKday92折隱藏折扣碼、kkday 優惠碼、KKday新用戶、KKday信用卡、KKday高鐵優惠、KKday機票優惠、kkday折扣碼/KKday優惠碼/KKday隱藏折扣碼。現在結帳輸入【ALL94】享全站商品 94 折!
Thumbnail
2024年的亞馬遜Prime Day即將舉行,這是一個為期48小時的盛大促銷活動。本文旨在提供今年Prime Day的最佳早鳥優惠,幫助讀者在購物季獲得最大的折扣。
Thumbnail
寫第一篇的時候沒想到會有第二篇,看來從一開始到現在的澳洲代購已經有蠻長一段時間,也經歷了不少。澳洲代購這幾個月的時間光是從討論產品價錢到現在她們忙到沒空管我放甚麼產品在架上,接著遭遇乏人問津的窘況到最近終於找到夯品吸引到一些人來關注本賣場,說短也不過才2個月,但內心的煎熬會使人以為時間過了很久,甚至
零售業,週報表包含記錄每天的商家經營的實際狀況 會影響到銷售的原因可能有幾點: 1.周遭商家變多、出了什麼樣子的新商品。影響客流量(客至) 2.政策調整,醫院院內銷售規定、必須自備購物袋、近期是否有食安危機、衛生局的相關規定 3.天氣的變化,造成大家食慾上面的調整 4.裝潢改變,東西移動位
這是一篇關於來澳洲打工前需要了解的生活常識,包括食衣住行等多個方面的建議,讓你在澳洲的生活更順利和舒適。
Thumbnail
價格也可以稱為促銷策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下寬和在「無痛買單」中,說明了我們每天都在接受「每日低價策略」與「吸客噱頭」策略,這些策略不僅豐富了企業的行銷手段,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與便利。 「每日低價策略」(Every day low price, EDLP),一直是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Wa
Thumbnail
採買的時候,你常去超市賣場還是菜市場呢?以前,上班的路線會經過菜市場,我總是趕著上班匆匆路過,只有週末才特地去一趟。一日三餐的食材,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去超市採買。但是,超市裡的食物越來越貴,現在我也是菜市場的常客之一。
Thumbnail
隨著全球購物趨勢,越來越多人想要在臺灣逛西方網購平臺。本文分享 10 個在英國常逛的網購平臺,無論母親節、換季折扣或是雙 11 優惠,都能在這些平臺找到心頭好,同時還能享受 7-8 折的優惠。此外,也分享了使用現金回饋網站購物的祕訣,讓您在購買精品時也能省下一筆不小的錢。
Thumbnail
有天下午休了假去百貨公司買衣服,我的目標很明確--趁打折買幾件上班族穿的襯衫與長褲;但這一晃可不得了,不僅買了冬裝,甚至還買了昂貴的保養品及最新款的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