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五日 關於送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小販的葬禮-傑克布恩
1971年2月3日上午,牧師離開教堂到墳場去,心想也許最多隻有五六個人出席赫伯特·華思的葬禮。氣溫在冰點以下,天色陰沉,還颳着風,眼看就要下雪了。他暗忖,葬禮不妨簡簡單單,大家敷衍過去算了。

2天前,停屍所一位執事打電話給他,說華思沒有親人,屍體也沒有人認領,希望牧師去主持葬禮。

牧師只知道這老頭兒是個賣家用雜貨的小販。牧師太太向他買過擦碗布,牧師自己也依稀記得見過他:身材瘦小,灰白頭髮梳得很整齊,從不強人所難,總是彬彬有禮。

誰會來參加這麼一個人的葬禮?

華思73歲,身高只有150釐米左右。他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孤零零住在印第安納州印第安納波里斯市北區一幢整潔的木屋裏。

華思27年來一直挨家挨戶兜售雜貨,最後11年更是每星期至少有6天在街上奔走。他手裏提着2個大購物袋,每樣東西都只賣2.5美元,唯有花哨的端鍋布墊賣0.5美元。布墊是他鄰家一個十幾歲的女孩手織的,他替她賣,但是不拿佣金。

「我從批發商那裏買不到這麼漂亮的布墊呢,」他對女孩說,「有這些布墊賣,我對顧客服務就周到了。」

他每天早上8∶30左右出門,踏上仔細考慮過的路線,八九個鐘頭後回家。他從來不當自己是小販,「我是推銷員,」他對主顧說,「做買賣得懂運用心理學,我只賣頂刮刮的貨色。我的路線是研究過的,每年到每戶人家3趟,不多不少,這樣纔不惹人家討厭。無論你買不買東西,我一定說謝謝。我要大家知道我是懂規矩的。」

他提高嗓子叫喊:「今天要不要端鍋布墊?買一條漂亮的紅手帕給小弟弟吧……」之後,他總希望跟人家聊聊天,解解悶。他喜歡談他母親,而他過去一向孝順母親。天氣暖和的那幾個月裏,他每個星期天都到公墓去,在母親墳前獻一束鮮花。那墓碑是雙人用的,留了空位用來刻上他自己的姓名和生卒年月。1968年3月,他給自己挑選了一具灰色棺木,又預付了喪葬費用。

華思一直有件憾事,他的主顧大多都聽他說過好幾次:「我年輕時應該結婚。沒有家,生活真寂寞,我一個親人都沒有。」不過他只是說說罷了,並不是要人家可憐他。

有一次,聽他說話的那位家庭主婦雖急於回屋裏去做家務,聽了他辛酸的感慨,不免感動,就安慰他道:「什麼話,華思,你朋友多着呢!」

「是呀,我做買賣的確認識了許多人。」他回答,然後提起購物袋,半走半小跑地匆匆往另一戶人家去了。無論是在熱得他滿頭是汗的夏天,或者在凍得他流眼淚鼻涕的冬天,這個瘦小曲背的老頭兒從來不改變他的步速。

大家都喜歡他,因爲他自尊自重,不求人,自食其力,從不向人要什麼,最多是在大熱天向人要杯冷水。他也從不向鄰居推銷,如有鄰居要向他買東西,他就說:「我是你的街坊嘛。希望你當我是街坊,而不是站在你門口的推銷員。」

他常常替人家掃樹葉、剷雪,而且做這類喫力工作時也總是盡心盡力。“我手腳也許慢一點,但從不馬虎。”他得意地說。

華思每天傍晚回來,都會在他家附近的加油站歇息,在那裏坐一陣,聊聊天,喫杯香草冰激淋,同時把口袋裏的零錢換成鈔票。「我不抽菸,不喝酒,」他常說,「就喜歡喫香草冰激淋。」

1月30日星期六,華思將幾條車道的積雪鏟清之後,跟平時一樣到超級市場去。但是在等麵包送到的時候,他悄無聲息地倒下了。


那天,鄰居聽到他的死訊之後,大多數都立即放下了工作,沉默良久。誰都沒聽說過他有病:大家都不相信這小老頭竟然就這樣去了。

2天后,華思的名字在報紙訃告欄裏出現。他的顧客打電話彼此詢問:「是我們的華思嗎?」

一位檢察官太太打電話問停屍所的職員:「你們對於無親無故的人怎樣安排葬禮?」

「呃,我們會找牧師來祈禱,”那職員回答,“派兩三個人送靈柩到墳場並參加葬禮,盡力而爲就是了。」

「華思下葬時如果沒有熟人在場,那就太淒涼了。」這位太太心想,「哦,會有熟人在場的,我一定去。」許多認識華思的人也打定了同樣的主意。

葬禮之前一天,《明星報》一位記者寫了段關於華思的訃告。這位記者訪問過華思,寫他的小販生活。他在訃告中提到,華思告訴過他,就怕將來死了沒有人送殯。華思的大多數顧客這才知道他去世了。

那天晚上,左鄰右舍都在談論華思,懷念華思,想起他生前多麼寂寞,人人都感到難受。許多人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參加葬禮。

對這些人來說,參加華思的葬禮只是盡個人義務,所以沒有向別人提起。男人照常離家上班,沒想到在墳場碰到太太。

男女老少,窮人闊人,9點鐘就開始陸續來到墳場,比預定舉行葬禮的時間足足早了1個鐘頭。貂皮大衣、喇叭褲及破舊布襖混雜在一起。穿制服的軍人和穿深色衣服的商人在面積220公頃的公墓裏大步走向華思的墓地。老年人,有些還拄着柺杖,拖着疲乏的雙腿堅定地一步步前進。卡車司機、計程車司機和送貨工人把車停在公墓外面,步行將近1公里多到達墓地。年輕的母親抱着小寶寶,東遮西掩,唯恐小寶寶受到凜冽寒風的侵襲。

街上車輛擁擠,牧師的車來到離公墓還有兩個街口處就給擋住,無法前進。他只好繞道從另外一個入口進去。公墓裏面,職員在擁塞狹窄的道路上指揮車輛。牧師糊塗了,怎麼都想不起今天究竟是什麼知名人物下葬。他停好車,步行到墓穴旁邊,這才恍然大悟:這些人一定都是來給華思送葬的。

墳場方面沒料到會有這麼多人來。「我們全體職員都出動了,設法維持秩序,但是沒有用。」公墓經理後來說,「汽車一定不少於600輛。誰也不知道停在更遠處的還有多少,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爲無法駛近墳場,只好離去。」

印第安納史蹟基金總幹事布朗也認識華思,怕沒人蔘加華思的葬禮,便決定自己去一趟。他和別人一樣,看到墓地裏竟人山人海時,不禁大感意外。他忽然想起墳場裏歷史悠久的永別亭,上面有座5層高的鐘樓,樓頂掛着口古鐘,不久前剛重新系好繩索。這口鐘可能40多年沒有敲過了。他走到鍾繩旁抓住繩索,使勁一拉,敲出清晰的鐘聲,3公里外都能聽到。他足足敲了半個小時,雙手都起了水泡。最後,他敲起喪鐘:一聲聲隔得很久,響得很長,充滿哀思。

10∶30,雪片紛飛,牧師緩緩掃視了周圍的逾千羣衆,講了一篇簡短而真摯的悼詞:「華思做夢也沒想到他有這麼多朋友。人情冷淡,人對人有時候漠不關心,不過今天上帝一定很高興。」

華思一生自食其力,他只希望自己下葬時有幾個人來送喪。其實,很多人這麼想:他施捨的恩惠遠遠超過他所要求的。
這裡總有一篇屬於你的文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8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我不在人世的時候,當我所有的一切都化為灰燼的時候,——你啊,我唯一的朋友,你啊,我曾那樣深情地和這樣溫存地愛過的人,你,大概體驗過我的痛苦的人啊,——可不要到我的墳墓去……你在那兒是無事可做的。 你讀完吧,然後閉上眼睛,把手伸給我……把你的手伸給一個已經不在的朋友吧。
我那年才10歲,卻陡然陷入了極度痛苦之中,因為我即將遠離熟悉的家鄉。儘管我還年幼,但這短暫的時光中的每時每刻都是在這個古老而龐大的家族中度過的,這裡凝聚著四代人的歡樂與苦楚。 「爺爺,」我擦著淚汪汪的眼睛問道,「這可讓我怎麼向您和我的小夥伴們道別呀?」 「比利,你看到什麼了?」
十年前我寫過詩;後來不寫詩了,寫散文;入中年以後,散文也不大寫得出了——現在 是,比散文還要“散”的無話可說!許多人苦於有話說不出,另有許多人苦於有話無處說; 他們的苦還在話中,我這無話可說的苦卻在話外。我覺得自己是一張枯葉,一張爛紙,在這 個大時代里。 個人。
蘇格拉底的經歷和他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與孔子之於中國有某種相似之處。他們生活的年代相近,兩人畢生都以教育為主要事業,在哲學思想上都重人生倫理而輕形而上學,分別成為中西人文思想的始祖。 現在,人們在追溯西方哲學中人本主義思潮的源頭時,一般追溯到蘇格拉底。
我的朋友,今夜我是跟你告別了,多少次又多少次,你的眼光在默默的問我,Echo,你的將來要怎麼過?你一個人這樣的走了,你會好好的嗎?你會嗎?你會嗎? 看見你哀憐的眼睛,我的胃馬上便絞痛起來,我也輕輕的在對自己哀求——不要再痛了,不要再痛了,難道痛得還沒有盡頭嗎? 我的日子會怎麼過?
飛機起飛了兩個多鐘頭,心裏始終不踏實,覺得好像遺忘了甚麼,看見有乘客拿出一卷長長的東西,才想起為紐約朋友裱好的畫,竟然留在了台北。 便再也無法安穩,躺在椅子上,思前想後地怨自己粗心,為甚麼臨行連臥室也沒多看一眼,好大一卷畫放在床上啊!想著想著,竟有一種叫飛機回頭的衝動,渾身冒出汗來,思緒是更亂了。
當我不在人世的時候,當我所有的一切都化為灰燼的時候,——你啊,我唯一的朋友,你啊,我曾那樣深情地和這樣溫存地愛過的人,你,大概體驗過我的痛苦的人啊,——可不要到我的墳墓去……你在那兒是無事可做的。 你讀完吧,然後閉上眼睛,把手伸給我……把你的手伸給一個已經不在的朋友吧。
我那年才10歲,卻陡然陷入了極度痛苦之中,因為我即將遠離熟悉的家鄉。儘管我還年幼,但這短暫的時光中的每時每刻都是在這個古老而龐大的家族中度過的,這裡凝聚著四代人的歡樂與苦楚。 「爺爺,」我擦著淚汪汪的眼睛問道,「這可讓我怎麼向您和我的小夥伴們道別呀?」 「比利,你看到什麼了?」
十年前我寫過詩;後來不寫詩了,寫散文;入中年以後,散文也不大寫得出了——現在 是,比散文還要“散”的無話可說!許多人苦於有話說不出,另有許多人苦於有話無處說; 他們的苦還在話中,我這無話可說的苦卻在話外。我覺得自己是一張枯葉,一張爛紙,在這 個大時代里。 個人。
蘇格拉底的經歷和他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與孔子之於中國有某種相似之處。他們生活的年代相近,兩人畢生都以教育為主要事業,在哲學思想上都重人生倫理而輕形而上學,分別成為中西人文思想的始祖。 現在,人們在追溯西方哲學中人本主義思潮的源頭時,一般追溯到蘇格拉底。
我的朋友,今夜我是跟你告別了,多少次又多少次,你的眼光在默默的問我,Echo,你的將來要怎麼過?你一個人這樣的走了,你會好好的嗎?你會嗎?你會嗎? 看見你哀憐的眼睛,我的胃馬上便絞痛起來,我也輕輕的在對自己哀求——不要再痛了,不要再痛了,難道痛得還沒有盡頭嗎? 我的日子會怎麼過?
飛機起飛了兩個多鐘頭,心裏始終不踏實,覺得好像遺忘了甚麼,看見有乘客拿出一卷長長的東西,才想起為紐約朋友裱好的畫,竟然留在了台北。 便再也無法安穩,躺在椅子上,思前想後地怨自己粗心,為甚麼臨行連臥室也沒多看一眼,好大一卷畫放在床上啊!想著想著,竟有一種叫飛機回頭的衝動,渾身冒出汗來,思緒是更亂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這兩天處於亢奮狀態,過度勞累(但又想做)的狀態。
Santa Monica 海灘棧橋的另外一端,穿過遊人如織的百貨公司後方有一條人行步道,許多商店都聚集於此。Gap, Abocombie, Starbucks, 也有提著一卡皮箱賣著諸如捕夢網之類小工藝品的個人攤販,巷弄裡有賣大麻的小店。 有趣的是,這裡的大麻店還不用出示身分證件,我買了三根其實純
Thumbnail
有一位老居士,有一天帶了一群弟子到鎮上辦事,看到一個賣魚的男子一邊做生意,一邊抹眼淚,因為獨生子突然死了,他非常傷心,卻還要出來擺攤。他看著賣魚的男子,微笑中透著一股無奈。居士再看盆中幾尾活跳跳的魚,又是一個無奈的微笑。老居士的事辦妥了,與弟子回返途中,看見一隻全身沾滿豬糞的公豬擋在前方,老居士再次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一位寂寞的老人在便利商店的高腳椅上坐著,突然猝死了。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和生平,他的居所也只有空空的行李箱。他來到這個雪地城市,難道只是為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Thumbnail
小蓮開始了她的社區專護探訪工作已經有好幾個月⋯⋯⋯開門的是一個不修邊幅的老者,臉容憔悴但眼睛銳利,他狐疑地打量著來訪者,小蓮友善的簡單自我介紹之後,老者沒有什麼回應,那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令小蓮本來的熱情冷卻一大截,但她還是本著專業精神⋯⋯⋯
難得過新年,雅慧跟弟弟建豪以及爸爸媽媽去百貨公司採買年貨,怪的是這一路上暗的很,直覺向來敏銳的建豪一直說什麼等等會看到鬼之類的,森爸很不客氣的罵人了,孩子當然就哭了,但秀媽這一次沒有跟著罵,因為秀媽自己也覺得氛圍有點奇怪,直到抵達百貨公司,森爸又下令讓建豪閉嘴。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這篇文章強調了內外世界相遇的重要性,指出若不進行這種相遇,人的存在可能會受到壓迫。文章通過冥想練習指導,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深沈呼吸來感受內在的飽滿和外界的支持。這種練習有助於放鬆身體,讓人感受到不孤單,並鼓勵讀者在感到壓力時,透過冥想與世界連接。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關於敞開與行善的故事和冥想練習。通過敞開自我,人們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並以真摯的慈悲來幫助他人。本文邀請讀者共同體驗和跟隨《每一天的覺醒》一書,迎接生活中的美好。
Thumbnail
愛自己的時候,我們也就愛著世界。好比烈火、岩石和清水都由原子構成,包含你我在內的一切也都是由原初的細小碎片結合。現實中也有愛與歡笑。一起閱讀每一天的美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這兩天處於亢奮狀態,過度勞累(但又想做)的狀態。
Santa Monica 海灘棧橋的另外一端,穿過遊人如織的百貨公司後方有一條人行步道,許多商店都聚集於此。Gap, Abocombie, Starbucks, 也有提著一卡皮箱賣著諸如捕夢網之類小工藝品的個人攤販,巷弄裡有賣大麻的小店。 有趣的是,這裡的大麻店還不用出示身分證件,我買了三根其實純
Thumbnail
有一位老居士,有一天帶了一群弟子到鎮上辦事,看到一個賣魚的男子一邊做生意,一邊抹眼淚,因為獨生子突然死了,他非常傷心,卻還要出來擺攤。他看著賣魚的男子,微笑中透著一股無奈。居士再看盆中幾尾活跳跳的魚,又是一個無奈的微笑。老居士的事辦妥了,與弟子回返途中,看見一隻全身沾滿豬糞的公豬擋在前方,老居士再次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一位寂寞的老人在便利商店的高腳椅上坐著,突然猝死了。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和生平,他的居所也只有空空的行李箱。他來到這個雪地城市,難道只是為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Thumbnail
小蓮開始了她的社區專護探訪工作已經有好幾個月⋯⋯⋯開門的是一個不修邊幅的老者,臉容憔悴但眼睛銳利,他狐疑地打量著來訪者,小蓮友善的簡單自我介紹之後,老者沒有什麼回應,那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令小蓮本來的熱情冷卻一大截,但她還是本著專業精神⋯⋯⋯
難得過新年,雅慧跟弟弟建豪以及爸爸媽媽去百貨公司採買年貨,怪的是這一路上暗的很,直覺向來敏銳的建豪一直說什麼等等會看到鬼之類的,森爸很不客氣的罵人了,孩子當然就哭了,但秀媽這一次沒有跟著罵,因為秀媽自己也覺得氛圍有點奇怪,直到抵達百貨公司,森爸又下令讓建豪閉嘴。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這篇文章強調了內外世界相遇的重要性,指出若不進行這種相遇,人的存在可能會受到壓迫。文章通過冥想練習指導,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深沈呼吸來感受內在的飽滿和外界的支持。這種練習有助於放鬆身體,讓人感受到不孤單,並鼓勵讀者在感到壓力時,透過冥想與世界連接。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關於敞開與行善的故事和冥想練習。通過敞開自我,人們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並以真摯的慈悲來幫助他人。本文邀請讀者共同體驗和跟隨《每一天的覺醒》一書,迎接生活中的美好。
Thumbnail
愛自己的時候,我們也就愛著世界。好比烈火、岩石和清水都由原子構成,包含你我在內的一切也都是由原初的細小碎片結合。現實中也有愛與歡笑。一起閱讀每一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