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雖然有二十幾章,但內容組成卻十分簡單,分為三大部分:一. 十字軍東征的形成背景、二. 七次十字軍東征、三.結語。
第一次東征就只是修士號召了底層人民為信仰而戰(亦有少許騎士);書中稱為平民十字軍,毫無組織與補給,整場東征都圍繞在掠奪村落,以獲得補給品去聖城,但當一部分十字軍終於沿著尼西亞行進時,遭到埃米爾的突擊,倖存者則由拜占庭帝國接回安置。
第二次與第三次準備則相對充分,都是由歐洲各國的貴族組成;雖然這些貴族彼此爭奪領導權,但還是成功奪回聖地與周邊地區,建立了數個十字軍王國;而在進入第四次的章節前,書中先用了數章描述王國間的互相攻伐與權力鬥爭,最後才是描述第四次西征的章節。
第四次則是應該最為人熟知的東征,因為此次東征摧毀了君士坦丁堡,即使帝國最後重建了,也有短暫的復甦時刻,但早已無法恢復往日榮光,而此章節最讓我感到有趣的是: 書中有描述原因是十字軍的貪念加上威尼斯人的搧風點火,但作者反倒認為是拜占庭對歐洲士兵的敵意與不尊重所致,是咎由自取。
而第五次被稱為兒童十字軍,但我在閱讀後認為這個稱呼應該不是因為人員組成,因敘述中雖有出現兒童,但參加者仍以成年人為主,但可惜的是作者並未解釋這個稱呼為何而來。
而在最後一次的東征前,有個小插曲名為祭司王約翰的小篇章,當時的人竟然把滅亡阿拔斯王朝的蒙古軍隊當成拯救基督教的象徵,就因為有一個關於東方有位基督徒國王的傳說。
而在閱讀完整本書後,我深深的感受到為何十字軍東征會失敗,第一次東征雖然相比後面其他次來說,不但人員組成幾乎不是軍隊,也不是所有人都為了信仰而戰;但卻是真正的聖戰。因為相比後面的東征組成都是貴族加騎士等等這種軍事階級組成,但其實貴族想的都是:我不能出外太久,不然國家就危險了,就如獅心理查在外領導十字軍,但轉過頭,同為領導的法國國王卻蠶食理查在法國的封地;第一次十字軍雖然簡陋,但最初的成員內心只想著恢復聖地。
而十字軍被後世詬病的原因大多出自第四次東征時,摧毀了君士坦丁堡,不但摧毀了這個基督教在東方的保護傘,也使希臘正教與羅馬公教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但作者也提到了十字軍帶來的正面影響,除了使威尼斯、熱那亞這些海上共和國興盛,也為歐洲帶來了許多新事物,對後來的文藝復興出現有不可抹滅的影響。
而作者也提到了一個我未曾想過的正面影響,那就是騎士精神。
1066年隨著征服者威廉在黑斯廷斯打仗的人,只不過是略為吹捧美化了的騎馬傭兵而已,他們有效率、強大而且殘暴。最初的改變起於烏爾班的演講,教宗主張他們應該利用武器去為更高的感召效勞。這些話都被騎士們聽了進去,於是「騎士之道」應該包括一套行為準則的理念最終也傳回了家鄉[1]。
而作者最後也為十字軍東征下了一個有趣的註解:十字軍東征展現出人類十足的愚行與理想主義,吹噓著一群聖人、流氓,以及介乎二者之間的每個人。十字軍東征顯現出即使歷史不是重複的,人性卻不斷重複
[2]。
講到宗教,讓我不禁想到:不論東西方,在宗教盛行時,難道在上位者與人民不知道宗教是把雙面刃?又或者對上位者來說,宗教是維持權力的一環,即使被反噬也不惜?而人民是出於對生活的無奈,沒有慰藉的管道,只得尋求宗教? 有權有勢者甚麼都不缺卻也尋求宗教,真是出於精神生活的匱乏?拿東方來說以宗教立國或尊某一種宗教為國教進而過度沉迷,最後亡國的例子比比皆是(也包含過度打壓宗教,雖未亡國,但使得政局混亂)。宗教立國像是著名的太平天國,追求共產但最後領導層仍敵不過人的慾望而腐化;過度癡迷宗教則有梁之蕭衍、後秦之姚興;打壓宗教以致政局混亂則有唐武宗、孔雀王朝之阿育王,這些例子都讓我們知道:宗教能是慰藉,但也具有毀滅性的力量(錯的不是宗教,而是人)。
而談到十字軍也讓我不禁疑惑;為何在這些王國存續的一百多年中,各王國的軍事力量大多是東征時,自己帶的舊部,並未有新的兵源?但書中並未解釋原因。
[1] 拉爾斯˙布朗沃斯,《十字軍聖戰-基督教與伊斯蘭的二百年征戰史 》,(台北,馬可孛羅文化,2018),390。
[2] 拉爾斯˙布朗沃斯,《十字軍聖戰-基督教與伊斯蘭的二百年征戰史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