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部分時候看書不太能夠同時也聽音樂(但有些人可以),有時候是覺得無法專注於文字,有時候是會太舒服讀到神遊,但在閱讀Mark Kingwell所著的《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時,我一邊聽著Glenn Gould經典的錄音作品:Bach郭德堡變奏曲,發現:文字變得更生動鮮明了。
他一生一共錄製了兩次,1955年一次,1981年第二次。某一週冷氣團來襲,每天都想躲在棉被裡,一天早起發現太陽終於露臉,趕快把床單、棉被都拿去曬,此時床沒了棉被,是無用的床,索性坐到書桌前打開《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閱讀,同時一邊聆聽文中提到的曲子:巴哈郭德堡變奏曲第一首—Aria(詠嘆調),好像冬日的陽光,冷冽明快但有著一絲絲的溫暖,讓人心安。
在寒冷的冬日聽著,我抬頭看著灑落書桌的陽光,Gould的琴聲帶著巴哈的音樂出來,就像一抹一抹的陽光。聽著1955年版本,當時他才23歲,音樂之路蓄勢待發,前面兩個音ㄧ彈奏下去,登~登~如此清澈啊,如同高山溪流的泉水,入口之清涼。
Glenn Gould在1955年出版Bach郭德堡變奏曲專輯,錄製過程中錄了20次,最後一次才從Aria(詠嘆調)開始完整錄完整首曲子。他發現他得完整地談完21遍,而且是21遍都有收錄下來,才能達到他滿意的水準。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Mark Kingwell引用Gould的話:「錄完前20個版本,是為了要削減掉所有我對這首曲子的多餘詮釋,而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難做到。」這樣細膩而精準地詮釋,是藝術家對於藝術之美的追求,極盡一切可能後,所留下的錄音,真的是驚嘆到只能一再重複聆聽,一顆一顆的音符都打進心裡,更是大大讚嘆巴哈。
巴哈這首曲子其實具有高度的數學性。32是2的五次方,卡農則是在每逢3的倍速變奏中出現,整部作品結構宛如幾何般精確。數學之於音樂,其高度的攸關性在希臘時代哲學家、數學家、樂理家畢達哥拉斯的思想中,便已被深度闡釋。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不論是聽Gould年輕時錄製的版本,或是相隔26年,1981年的版本,在鋼琴聲以外,還有他很自然而然地哼唱聲,你可能會覺得這樣錄製出來的作品有點奇特,沒錯,他的琴聲和哼唱的聲音都錄進去了,我們通常期待一張音樂專輯只聽到作曲者譜上的音符被演奏出來,誰知道這個還有演奏者的聲音呢!不過,我聽了越來越多次之後,覺得太喜歡了,完全不違和,甚至在腦中浮現Gould彈奏的畫面!他以本真、做自己的態度在創作音樂,我想像著琴聲、手指、Gould本人、錄音室的空氣分子,所有的事物都一起在演出,聲音也不只是一個層次的展現,有著豐富層次的變化,甚至比較1955和1981這兩個不同時期的錄音版本,也能感受到聲音裡面飽含演奏者不同時期的不同人生體驗,聲音真的不只是聲音。
後來甚至再找出Gould彈奏郭德堡變奏曲的影像,透過眼睛去看,更是清楚地看到他和鋼琴完全容為一體,在一種融合狀態。再經歷聽音樂,也看音樂之後,完全可以想像他一邊彈琴會一邊哼唱,因為他已經處於人琴合一的狀態了,可是他沒有失去自己,他彈奏著一套屬於自己獨特的音樂詮釋。
演奏者招牌「哼唱」,在這裡也變成一種鋼琴擊鍵的和聲對位旋律,而且他這個哼唱不是普通大聲,是清楚到連劣質的播放設備都可以聽得一清二楚,達到人琴合一的演奏境界。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Gould會去整理出音樂中的結構,找出一首曲子的基架,反應到他的詮釋裡,有時候會被貶抑成散漫,因為對傳統的學院標準而言,這種作法太不尊重曲式了。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他能在與鋼琴融合與分離中轉換,這是兒童精神分析大師溫尼考特醫師很重視的「遊戲」能力,也是現代許多人失去的能力。我們不太會遊戲了,我們開始執著於己見、或是緊抓著一些僵化的概念,用語言來綁住我們自己,活在滿是規範、一堆符號(sign)之中。某一首曲子只能這樣彈,某一首詩只能這樣解讀,某一幅畫就這樣看就對了,然後你喝下一杯水,那就只是一杯水;你抬頭看了一下天空,沒什麼,那就只是天空;你回頭看看自己,就是那個再也熟悉不過的自己,就是理所當然的那個自己,一成不變的自己。
【閱讀.展覽】你多久沒有抬頭看看天空了?閱讀藝術家James Turrel
詮釋的藝術,依Gould自己的見解,相當程度是落在一個即興的、多層次的範疇。一首作品沒有單一正確的詮釋,只有一大群的選擇與參考;因此,每個音樂詮釋都是在對世界說話,也都是在敘述這個世界,而非只是在對樂譜說話或敘述一章樂譜。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怎麼聽音樂表演?
再來關於聽音樂這件事,在現代太方便了,直接打開手機播放,或買片CD在家聆聽,都是幾秒、幾分鐘就能做到的事,何必出門一趟去到音樂廳聽現場表演?要買花錢買票、要空出休息時間、要出門走出去⋯⋯等諸多不便。我想這問題也類似於看藝術作品,現在照相技術、印刷技術那麼好,看畫冊就好了,有需要進到展場看實體嗎?歡迎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閱讀.印象派】看莫內〈睡蓮〉,讀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海牛,音樂家的無聊人生頻道的創作者,做了一支相關影片在討論這個議題:音樂可以被「看」見?? 為什麼要聽現場音樂會?我覺得他舉例說明很清楚,為什麼聽錄音和觀賞現場是完全不一樣的經驗。也可以參考焦元溥《樂之本事》,都有大量的例子供大家參考。我這裡簡單提到一個重點,總之,親臨現場你能不只是聽到音樂,更能用眼睛也看到音樂。當許多感官並用的時候,體驗似乎有種加成的作用,大家不妨也回想看看自己從小到大的經驗,比如讀書要自己畫圖做筆記印象更深刻、小孩發展強調手眼並用⋯⋯等,因而我認為現場演出和錄音,兩者都是同等重要。
小結:音樂表演其實是一種舞台藝術,你可以不只用聽的,也可以用看的。
下一篇會繼續分享關於音樂表演的欣賞:不只用聽的,也用看的,更可以用觸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