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顧爾德】巴哈《郭德堡變奏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大部分時候看書不太能夠同時也聽音樂(但有些人可以),有時候是覺得無法專注於文字,有時候是會太舒服讀到神遊,但在閱讀Mark Kingwell所著的《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時,我一邊聽著Glenn Gould經典的錄音作品:Bach郭德堡變奏曲,發現:文字變得更生動鮮明了。
他一生一共錄製了兩次,1955年一次,1981年第二次。某一週冷氣團來襲,每天都想躲在棉被裡,一天早起發現太陽終於露臉,趕快把床單、棉被都拿去曬,此時床沒了棉被,是無用的床,索性坐到書桌前打開《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閱讀,同時一邊聆聽文中提到的曲子:巴哈郭德堡變奏曲第一首—Aria(詠嘆調),好像冬日的陽光,冷冽明快但有著一絲絲的溫暖,讓人心安。
在寒冷的冬日聽著,我抬頭看著灑落書桌的陽光,Gould的琴聲帶著巴哈的音樂出來,就像一抹一抹的陽光。聽著1955年版本,當時他才23歲,音樂之路蓄勢待發,前面兩個音ㄧ彈奏下去,登~登~如此清澈啊,如同高山溪流的泉水,入口之清涼。
Glenn Gould在1955年出版Bach郭德堡變奏曲專輯,錄製過程中錄了20次,最後一次才從Aria(詠嘆調)開始完整錄完整首曲子。他發現他得完整地談完21遍,而且是21遍都有收錄下來,才能達到他滿意的水準。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Mark Kingwell引用Gould的話:「錄完前20個版本,是為了要削減掉所有我對這首曲子的多餘詮釋,而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難做到。」這樣細膩而精準地詮釋,是藝術家對於藝術之美的追求,極盡一切可能後,所留下的錄音,真的是驚嘆到只能一再重複聆聽,一顆一顆的音符都打進心裡,更是大大讚嘆巴哈。
巴哈這首曲子其實具有高度的數學性。32是2的五次方,卡農則是在每逢3的倍速變奏中出現,整部作品結構宛如幾何般精確。數學之於音樂,其高度的攸關性在希臘時代哲學家、數學家、樂理家畢達哥拉斯的思想中,便已被深度闡釋。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不論是聽Gould年輕時錄製的版本,或是相隔26年,1981年的版本,在鋼琴聲以外,還有他很自然而然地哼唱聲,你可能會覺得這樣錄製出來的作品有點奇特,沒錯,他的琴聲和哼唱的聲音都錄進去了,我們通常期待一張音樂專輯只聽到作曲者譜上的音符被演奏出來,誰知道這個還有演奏者的聲音呢!不過,我聽了越來越多次之後,覺得太喜歡了,完全不違和,甚至在腦中浮現Gould彈奏的畫面!他以本真、做自己的態度在創作音樂,我想像著琴聲、手指、Gould本人、錄音室的空氣分子,所有的事物都一起在演出,聲音也不只是一個層次的展現,有著豐富層次的變化,甚至比較1955和1981這兩個不同時期的錄音版本,也能感受到聲音裡面飽含演奏者不同時期的不同人生體驗,聲音真的不只是聲音。
後來甚至再找出Gould彈奏郭德堡變奏曲的影像,透過眼睛去看,更是清楚地看到他和鋼琴完全容為一體,在一種融合狀態。再經歷聽音樂,也看音樂之後,完全可以想像他一邊彈琴會一邊哼唱,因為他已經處於人琴合一的狀態了,可是他沒有失去自己,他彈奏著一套屬於自己獨特的音樂詮釋。
演奏者招牌「哼唱」,在這裡也變成一種鋼琴擊鍵的和聲對位旋律,而且他這個哼唱不是普通大聲,是清楚到連劣質的播放設備都可以聽得一清二楚,達到人琴合一的演奏境界。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Gould會去整理出音樂中的結構,找出一首曲子的基架,反應到他的詮釋裡,有時候會被貶抑成散漫,因為對傳統的學院標準而言,這種作法太不尊重曲式了。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他能在與鋼琴融合與分離中轉換,這是兒童精神分析大師溫尼考特醫師很重視的「遊戲」能力,也是現代許多人失去的能力。我們不太會遊戲了,我們開始執著於己見、或是緊抓著一些僵化的概念,用語言來綁住我們自己,活在滿是規範、一堆符號(sign)之中。某一首曲子只能這樣彈,某一首詩只能這樣解讀,某一幅畫就這樣看就對了,然後你喝下一杯水,那就只是一杯水;你抬頭看了一下天空,沒什麼,那就只是天空;你回頭看看自己,就是那個再也熟悉不過的自己,就是理所當然的那個自己,一成不變的自己。【閱讀.展覽】你多久沒有抬頭看看天空了?閱讀藝術家James Turrel
詮釋的藝術,依Gould自己的見解,相當程度是落在一個即興的、多層次的範疇。一首作品沒有單一正確的詮釋,只有一大群的選擇與參考;因此,每個音樂詮釋都是在對世界說話,也都是在敘述這個世界,而非只是在對樂譜說話或敘述一章樂譜。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怎麼聽音樂表演?

再來關於聽音樂這件事,在現代太方便了,直接打開手機播放,或買片CD在家聆聽,都是幾秒、幾分鐘就能做到的事,何必出門一趟去到音樂廳聽現場表演?要買花錢買票、要空出休息時間、要出門走出去⋯⋯等諸多不便。我想這問題也類似於看藝術作品,現在照相技術、印刷技術那麼好,看畫冊就好了,有需要進到展場看實體嗎?歡迎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閱讀.印象派】看莫內〈睡蓮〉,讀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書封翻拍
海牛,音樂家的無聊人生頻道的創作者,做了一支相關影片在討論這個議題:音樂可以被「看」見?? 為什麼要聽現場音樂會?我覺得他舉例說明很清楚,為什麼聽錄音和觀賞現場是完全不一樣的經驗。也可以參考焦元溥《樂之本事》,都有大量的例子供大家參考。我這裡簡單提到一個重點,總之,親臨現場你能不只是聽到音樂,更能用眼睛也看到音樂。當許多感官並用的時候,體驗似乎有種加成的作用,大家不妨也回想看看自己從小到大的經驗,比如讀書要自己畫圖做筆記印象更深刻、小孩發展強調手眼並用⋯⋯等,因而我認為現場演出和錄音,兩者都是同等重要。

小結:音樂表演其實是一種舞台藝術,你可以不只用聽的,也可以用看的。

下一篇會繼續分享關於音樂表演的欣賞:不只用聽的,也用看的,更可以用觸覺感受。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46內容數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îm Uí-thî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期Youtube 上有不少創作者去詮釋尼采,也引起大眾重新對尼采的關注,我自己則是透過音樂又再度重新連結,重新翻閱《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馬勒(Gustav Mahler )在他的第三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安排女低音吟詠查拉圖斯特拉的永恆之歌⋯⋯為什麼馬勒要將尼釆的文字放入音樂?馬勒讀到了什麼⋯⋯
實際在地中美術館看到莫內的畫作時,視覺像是施了被魔法般,在堆疊的色彩丶流動的線條感中感受到情感流動,深深被吸引⋯⋯我看到的一幅圖不只是標題文字所標示的情景,比如陰天丶晴天丶傍晚丶彩霞⋯⋯不只是在這簡單的文字中,所對應的特定畫面,那更像是情感的投射,在顏色與線條中隨之起伏,如同莫內面對自身的人生困境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10月份的時候,我去了一趟台東,我帶著我的世界,我的習慣,從西部到了東部,但我脫離不了我原有的世界,我習慣便利丶舒適,因而退了最初訂的房間,後來還麻煩民宿主人幫我尋找符合我的世界的那種房間。
前幾天,聽到柯華葳教授逝世的消息,雖然我和她未曾見過面,只在書裡瞥見她對於推動閱讀教學不遺餘力的身影,她將深厚的閱讀研究經驗,轉為淺顯易懂的文字,就是要讓每個大人都能在獲得足夠知識背景下(關於閱讀歷程丶閱讀發展),成為孩子閱讀學習之路上最好的園丁,而不要因錯誤的觀念而揠苗助長,使孩子無法享受閱讀樂趣
每一個曾經出遊旅行丶體驗過異地文化的人,都應該讀一讀人類學家Lévis Strauss寫的這本《憂鬱的熱帶》⋯⋯
近期Youtube 上有不少創作者去詮釋尼采,也引起大眾重新對尼采的關注,我自己則是透過音樂又再度重新連結,重新翻閱《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馬勒(Gustav Mahler )在他的第三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安排女低音吟詠查拉圖斯特拉的永恆之歌⋯⋯為什麼馬勒要將尼釆的文字放入音樂?馬勒讀到了什麼⋯⋯
實際在地中美術館看到莫內的畫作時,視覺像是施了被魔法般,在堆疊的色彩丶流動的線條感中感受到情感流動,深深被吸引⋯⋯我看到的一幅圖不只是標題文字所標示的情景,比如陰天丶晴天丶傍晚丶彩霞⋯⋯不只是在這簡單的文字中,所對應的特定畫面,那更像是情感的投射,在顏色與線條中隨之起伏,如同莫內面對自身的人生困境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10月份的時候,我去了一趟台東,我帶著我的世界,我的習慣,從西部到了東部,但我脫離不了我原有的世界,我習慣便利丶舒適,因而退了最初訂的房間,後來還麻煩民宿主人幫我尋找符合我的世界的那種房間。
前幾天,聽到柯華葳教授逝世的消息,雖然我和她未曾見過面,只在書裡瞥見她對於推動閱讀教學不遺餘力的身影,她將深厚的閱讀研究經驗,轉為淺顯易懂的文字,就是要讓每個大人都能在獲得足夠知識背景下(關於閱讀歷程丶閱讀發展),成為孩子閱讀學習之路上最好的園丁,而不要因錯誤的觀念而揠苗助長,使孩子無法享受閱讀樂趣
每一個曾經出遊旅行丶體驗過異地文化的人,都應該讀一讀人類學家Lévis Strauss寫的這本《憂鬱的熱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巴哈有一次在宮廷演出時,他的大提琴被人動了手腳,除了G弦之外的其他弦都被弄斷,當所有人等著看他當眾出糗時,他沒有臨陣退縮,而是用一條G弦即興演奏一首詠嘆調,就是如今著名的G弦之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遭遇困境時,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演奏出超越自我的人生樂章。今天分享六首以音樂家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EMKS0vTPR8聽過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嗎?妳一定聽過,只要幾個小節帶過,妳一定可以辨認出來。這幾乎是所有大提琴家必備的曲目,從卡薩爾斯、羅斯托波維奇、愛穿三宅一生的穆斯基一直到馬友友,一定都會錄製的曲目。 這個曲子自從巴
Thumbnail
巴哈的《賦格的藝術》被視為教科書般作品,在他過世百年後重新挖掘出來,依舊是音樂會常見的曲目,優美到被視為文學作品,甚至宛如詩詞。《賦格的藝術》更令人驚嘆的地方,是展現了巴哈的彈性,雖然音樂創新的能力走下坡,巴哈並沒陷入沮喪與憂鬱,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是快樂的老師。
Thumbnail
賦予鋼琴個性與靈魂的調音師,儘管關鍵不可或缺,卻往往隱身於幕後,不為人所知。這部作品為調音師描繪出清晰的輪廓,以調音師作為舞台中心,順著樂音的震動,向外牽引著「人」如觸動音樂或是被音樂觸動的人、「物」如悠久或是被廢棄的鋼琴樂器,串以「事」譜寫出人與物尋覓共鳴的孤單與無悔。
Thumbnail
日前略為不適,無心料理家務,也沒力氣看書,我乾脆賴在書房上網閒逛解悶,先生也在一旁寫字看書。我不熟悉音樂,放音樂一向是先生的責任,他放什麼我聽什麼,沒有意見也從不抱怨。可是,今天的音樂越聽越悶,我終於忍不住開口:「這是什麼音樂?可不可以換一換,我越聽越不舒服。」先生從善如流,立即更換音樂。 原來
我基本上都沒有聽什麼流行音樂,工作的時候都是古典音樂或者是鋼琴音樂,最近我很喜歡聽挪威的Ole-Bjørn Talstad,非常舒心。不論是relax的時候或者需要專心工作的時候聽都很好。我很喜歡 管弦樂團,不過其實大提琴我也很喜歡。因為我自己有音樂底,所以聽演奏會特別有感覺。我大概五,六年前就已經
你以前學彈琴有沒有很喜歡古典音樂? 最近在 IG 看到要看見一些管弦樂團演奏,深深被他們迷住了,於是在 YouTube 瘋狂看鋼琴家彈鋼琴,然後愛上了中國鋼琴家王羽佳,好型好勁。然後又看了郎朗成長故事,一個天才音樂家看來天生就是天才,原來他以前也是多年苦練過來的。 我正在學色士風嘛,我決定要繼續
Thumbnail
最近在練習吉他的彈奏,靈機一動,對著電視就練了起來。 原來我把電視轉到YouTube,找一些曾經聽過的懷舊老歌,先找到它的單音,再找它的調門和弦,最後就跟著一起彈奏起來,時不時還跟著唱。 這其實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卡拉OK」,號稱「純人工手動的吉他卡拉OK」,因為這樣的音樂境界在我心目中才算OK
今天沒有使用紀錄鼾聲APP, 而是寫了幾段小說文字後,便躺在床上聽Bach(巴哈)的音樂入睡。 在YouTube聽了那首歌,心情異常的平靜; 我跟喜好古典音樂的朋友Key分享說:【我真的很喜歡這首歌。】 她說很少年輕人喜歡Bach但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很愛。 我問她為什麼?是因為旋律很慢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巴哈有一次在宮廷演出時,他的大提琴被人動了手腳,除了G弦之外的其他弦都被弄斷,當所有人等著看他當眾出糗時,他沒有臨陣退縮,而是用一條G弦即興演奏一首詠嘆調,就是如今著名的G弦之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遭遇困境時,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演奏出超越自我的人生樂章。今天分享六首以音樂家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EMKS0vTPR8聽過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嗎?妳一定聽過,只要幾個小節帶過,妳一定可以辨認出來。這幾乎是所有大提琴家必備的曲目,從卡薩爾斯、羅斯托波維奇、愛穿三宅一生的穆斯基一直到馬友友,一定都會錄製的曲目。 這個曲子自從巴
Thumbnail
巴哈的《賦格的藝術》被視為教科書般作品,在他過世百年後重新挖掘出來,依舊是音樂會常見的曲目,優美到被視為文學作品,甚至宛如詩詞。《賦格的藝術》更令人驚嘆的地方,是展現了巴哈的彈性,雖然音樂創新的能力走下坡,巴哈並沒陷入沮喪與憂鬱,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是快樂的老師。
Thumbnail
賦予鋼琴個性與靈魂的調音師,儘管關鍵不可或缺,卻往往隱身於幕後,不為人所知。這部作品為調音師描繪出清晰的輪廓,以調音師作為舞台中心,順著樂音的震動,向外牽引著「人」如觸動音樂或是被音樂觸動的人、「物」如悠久或是被廢棄的鋼琴樂器,串以「事」譜寫出人與物尋覓共鳴的孤單與無悔。
Thumbnail
日前略為不適,無心料理家務,也沒力氣看書,我乾脆賴在書房上網閒逛解悶,先生也在一旁寫字看書。我不熟悉音樂,放音樂一向是先生的責任,他放什麼我聽什麼,沒有意見也從不抱怨。可是,今天的音樂越聽越悶,我終於忍不住開口:「這是什麼音樂?可不可以換一換,我越聽越不舒服。」先生從善如流,立即更換音樂。 原來
我基本上都沒有聽什麼流行音樂,工作的時候都是古典音樂或者是鋼琴音樂,最近我很喜歡聽挪威的Ole-Bjørn Talstad,非常舒心。不論是relax的時候或者需要專心工作的時候聽都很好。我很喜歡 管弦樂團,不過其實大提琴我也很喜歡。因為我自己有音樂底,所以聽演奏會特別有感覺。我大概五,六年前就已經
你以前學彈琴有沒有很喜歡古典音樂? 最近在 IG 看到要看見一些管弦樂團演奏,深深被他們迷住了,於是在 YouTube 瘋狂看鋼琴家彈鋼琴,然後愛上了中國鋼琴家王羽佳,好型好勁。然後又看了郎朗成長故事,一個天才音樂家看來天生就是天才,原來他以前也是多年苦練過來的。 我正在學色士風嘛,我決定要繼續
Thumbnail
最近在練習吉他的彈奏,靈機一動,對著電視就練了起來。 原來我把電視轉到YouTube,找一些曾經聽過的懷舊老歌,先找到它的單音,再找它的調門和弦,最後就跟著一起彈奏起來,時不時還跟著唱。 這其實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卡拉OK」,號稱「純人工手動的吉他卡拉OK」,因為這樣的音樂境界在我心目中才算OK
今天沒有使用紀錄鼾聲APP, 而是寫了幾段小說文字後,便躺在床上聽Bach(巴哈)的音樂入睡。 在YouTube聽了那首歌,心情異常的平靜; 我跟喜好古典音樂的朋友Key分享說:【我真的很喜歡這首歌。】 她說很少年輕人喜歡Bach但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很愛。 我問她為什麼?是因為旋律很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