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年後減重,小心生酮飲食的誤區

過年期間的團圓與走親訪友的大魚大肉,相信年後又將有一波減重熱潮,其中有一種受到追捧的方式便是生酮飲食,由於不必挨餓,經常在減肥者中受到極大的歡迎。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生酮飲食的危險卻經常受到忽略。由於本人曾經與醫生探討過此問題,想在這裡想給大家一點關於生酮飲食的小提醒。
幾年前,曾有一則令人扼腕的新聞:一位長期提倡生酮為治療及養生方式的名醫過世了,享年45歲!
這位謝醫生以宣導生酮飲食著名,卻也死於過於依賴生酮飲食。
現代人的飲食結構改變,生活愈來愈富裕的結果則是造成了許多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的問題,體重的增加也成為許多愛美女士的困擾。
網路上流傳著生酮飲食能解決這些問題,於是在不運動,不必挨餓的誘惑下,許多人躍躍欲試,在網路上甚至有許多"生酮飲食"的達人在指導網友。
然而生酮飲食真的有用嗎? 先讓我們瞭解一下到底什麼是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是1921年,美國Wilder 醫生首先提出的一種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方式,最早是用於治療癲癇。
它是一種極端飲食,營養比例為脂肪70-75%、蛋白質20%、碳水化合物小於10%。 這和我們需要的膳食營養比例脂肪低於20%-30%、蛋白質10-20%、碳水化合物50-60%相比,顯然完全失衡。
那麼"生酮飲食減肥法"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生酮飲食中藉由碳水化合物缺乏時,只好使用的脂肪當作能量來源,因此得以使體內脂肪減少,進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然而,這真的有用嗎?會不會有副作用呢?
武漢一名25歲的王姓男子,平時愛吃肉又不愛運動,年紀輕輕就小腹便便。 過年前,他聽好友提到現在流行「生酮飲食減肥」,他上網一查,這種減肥法宣稱不用運動,吃肉就能讓身體燃燒脂肪,讓他如獲至寶。
但在試了兩周卻感到噁心、頭暈、眼發黑,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自己得了“尿酮症”,身體已經出現了酸中毒。
由於生酮飲食是以脂肪取代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來源,若是患有脂肪酸轉運和氧化障礙的疾病均是禁忌症,加上每個人的體質差異,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這種方法。
我周遭也有些女性朋友嘗試過“生酮飲食減肥法",結果不是複胖就是無疾而終。
畢竟除了吃肉之外,還要搭配一定量的蔬菜、乳製品等,每天吃肉的種類和份量也應根據個人身體情況制定,這種飲食的結構,長期食用並不容易。
研究表明,長期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結構下,會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容易情緒低落,疲勞和體重增加。
也有調查發現,有些女孩在生酮飲食6個月後造成月經失調甚至閉經。
前幾年,網路瘋傳一段視頻。一位被醫生判定只剩三個月的癌症患者,因著生酮飲食讓癌細胞完全消失,於是生酮飲食進入了癌症病患及家屬的視線。
至於影片中的生酮飲食能否真能治療癌症?坊間各種偏方個案太多了,個案並不能代表一切,需要有更多的臨床研究才能作為依據。
朋友在癌症末期時,也曾諮詢醫生生酮療法,醫生說可以嘗試但不能保證有效,畢竟還沒有臨床的資料,再者這原本是用來治療癲癇而非其它。
並且,醫院要求初期必須住院,由醫院根據個人狀況提供飲食,並接受觀察檢測,避免酮中毒或其它副作用。
所以生酮飲食治療是需要嚴格把關的,並不像網路上傳播得如此隨意,否則那只是用健康為賭注。
生酮名醫謝醫生因為罹患"肝膿瘍",也就是肝臟受到細菌感染而產生空腔,在空腔中化膿。
由於謝醫生由於過於自信自身的醫學背景,過於篤信自身的飲食療法未能及時治療,最終導致敗血性休克而身亡。
他忽略了,當一個人只吃肉類時,肝臟會不停地工作分泌膽汁,使肝臟過勞,膿瘍就是白血球潰敗的結果。
平時的養生固然重要,但生病時還是要有正確的就醫觀念。
謝醫生仰仗著充足營養素對身體的支持,讓他忽略了細菌感染的危險性,令人感到沉重而遺憾,失去這位受人敬重的好醫生,也是社會的一大損失。
醫師夫人,在公開信的結尾給了這樣的呼籲:
“在這裡,提醒你,
營養素及飲食方式能讓你的身體平衡,
能支持你更好地對抗疾病,
但千萬別忽略了適當的治療。“
期盼朋友們在保養身體時還是以均衡的飲食及良好的生活作息,健康的心態為主要方式,必要時請及時就醫,不要在隨意聽信網路上的傳言,並善加保重身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蕭 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