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低接的國泰金收割與否?壽險金控獲利預防針。

    國泰金1月多出來的那波網紅效應短線對決,長期投資的您不論有無收割其實都不用扼腕,畢竟非常態
    在農曆年前幾個交易日的回檔,個人鼓勵可以撿骨低接過年,那開紅盤第一天,國泰金等壽險金控領漲金融股,這次該收割嗎?
    前文參考:
    首先我們先討論為何要用「收割」這兩個字眼。起因在於當時股價的非正常波動,我在1月中那幾篇金融相關的文章裡主文跟留言討論說的算清楚,1月的波動非來自去年12月獲利自結的影響,而是起於影響力極高的網紅初推薦,非常態的現象,通常來的快,去的也快。雖然國泰金在個人是長線角度,但網紅帶著粉絲要包紅包,先收下也是一種禮貌吧。也才有了那篇為何要停止壽險金控的操作分享?一文,我只能提醒讀者當時異常,但無法幫決定中短線是否要收割。
    1月底網紅效應散去,中短線投機對決有了結果,股價回到短均線以下,自然就是回復到長線持有的態度去買回,然後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評價走勢,按月檢驗自結,等待配息政策公告。
    開春第一天金融股尤其壽險金控的強漲,反應的除了升息的預期以外,主要還是在於1月獲利自結的期待跟去年獲利創高後,今年4月底配息政策,市場事先佈局的開始,這算是在節奏內的發展。
    因此個人會選擇以長線的角度應對開春後的走勢,所以目前沒有收割的問題,只有如何不急速拉高成本均價分批再持續佈局的問題,我個人的選擇是不追高,有回到均線糾結時再慢慢買,以逐月檢驗自結獲利的方式來決定是否改變長線操作節奏。
    只是要提醒在前頭的是,面對今天開盤前還未公告的1月獲利,不用存有太高的幻想,去年第一季壽險金控每月的獲利異常驚人的原因來自於前年底指數急漲後的低價庫存,目前全球主要指數已都在高檔震盪了相當長的時間,所以今年來自低價庫存的獲利不用太期待,第一季來看,以國泰金富邦金為例,每個月每股有個1元就很不錯了,有多就是意外驚喜,少於1元的話,則須看幅度以及原因來實際檢討。
    今年來自低價庫存的實現獲利不用太期待,那為何還要維持長多角度?因為一再強調的是,壽險長多的基礎主要來自2026年前低估價值的逐漸回復正常,獲利方面不用像2021年這樣異常創高,只要能維持2020年的每股水準,就有長多的實力在。況且3月升息循環開始以後,升息循環對壽險業實際的影響才要開始發酵,這點絕對是可以期待的。
    所以在正常的節奏下,保持長多的心態,逐月去檢驗獲利自結跟等待配息政策,是4月底前壽險金控的應對主軸,除非又跳出了啥異常狀況,才需要去思考特別應對。
    以上。
    2022 02 07 AM9:00 寫於虎年開紅盤後第二天開盤。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格式不限、內容不限的隨意文章。純粹個人心得抒發以及自我紀錄檢討,不代表任何推薦。 請以質疑的心態看待任何內容 注意風險。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