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怎麼辦?影響睡眠的生活三大行為

睡不好怎麼辦?影響睡眠的生活三大行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你或身邊的朋友有睡眠的困擾嗎?今天分享三個可能你沒注意到,但卻會影響睡眠品質的原因。試試看,或許能幫助你得到一些改善。


光源對睡眠有何影響

愛迪生發明了燈泡,改變了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讓人類的工作與生活變得越來越有效率。有趣的是,可能愛迪生自己也萬萬沒想到,這發明卻也造就了日後人類得了許多因睡眠障礙而產生的疾病,例如:肥胖、癌症、糖尿病...

因為「光」雖然照亮了全世界,卻也挑戰了我們身體本就有的「生理時鐘」,而生理時鐘掌管著睡眠、甦醒及行動;體溫、血壓以及自律神經;當然也少不了賀爾蒙囉,像是褪黑激素以及皮質醇(又稱壓力賀爾蒙)等;以及與大腦有關的「工作記憶」「認知功能」「情緒管理」。

可以想像,當大腦因睡眠的問題從而無法獲得良好的修復,會影響到隔天的工作表現,對學習的理解力也會大大降低,或是降低了運動表現,還可能無法做好情緒管理。處在這種狀態下,壓力自然會左右了我們的生活、身體與心靈,包括:

心理層面:產生焦慮、不安、憤怒等負面情緒。

身體層面:肩頸僵硬、活動能力降低、頭痛等。

行動層面:工作出錯、產生不良溝通、上課不專心、暴飲暴食等。

説了這麼多,就是想表達睡眠真的好重要!現在就來分享幾個生活中會影響睡眠的三種行為囉。


睡前用手機會讓大腦無法下班

我們能對睜開眼所看到的事物、文字與影像有所理解,全拜大腦不斷處理所接收到的資訊,好讓我們能理解看到了什麼及聽到了什麼所賜,尤其以影像對大腦的作工量是最大的。因此,在睡覺前看手機影片,會讓你的大腦處在上班的狀態,即使你閉上眼關掉了手機,大腦可能還是在工作,這會讓你無法好好入睡。

你一定有一種經驗,就是明明想睡,但閉上眼後卻感覺得到大腦還在不停的活動,我說對了嗎?啊!手機發出的藍光也會影響大腦與睡眠喔。

睡前一至兩個小時前停用手機,改看書、寫下明日代辦事項或是做做伸展(我朋友跟我分享他會做的事)來個睡前儀式,或許是你可以嘗試的方法喔。


利用手機設鬧鐘,不如改用真的鬧鐘

現在還有人用鬧鐘嗎?有!就是我本人。

我是一個不帶手機回房間的人,因為我不希望睡覺時被無形中的「電磁波」干擾,而電磁波是影響睡眠品質的原因之一。如果我們使用手機設定起床時間,勢必會把手機與我們同放在一個空間內,甚至是離睡覺最近的地方,而這些地方通常也離大腦不遠對吧!

可以想像一下,睡眠是為了進行大腦與身體的修復,但我們卻讓身體在修復時間曝曬在電磁波的環境下,這肯定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試著把手機放置臥室之外,或是轉靜音並收進櫃子,並改用鬧鐘叫醒你是個不錯的嘗試喔。


影響睡眠的隱藏殺手「遮光窗簾」

曾有一位來找我上私人教練課的女客戶,她固定早睡早起,且正常吃飯,但每次來上課時總跟我說精神很差,於是我問了她平常睡眠的習慣,一問才知道除了剛才前面兩個原因都中之外,還包括了使用遮光窗簾睡覺,於是我請她回去睡覺時,試著將遮光窗簾打開一點點,讓早上的陽光能射入房內,並試著睡覺前不要用手機。等到下一次上課時,她跟我說睡眠狀態有變好,連精神也是,這是為什麼呢?

血清素=褪黑激素

常聽人說,要睡得好褪黑激素就不能少,因此早晨的太陽是關鍵,因為曬太陽能產生血清素,而血清素到了夜晚會轉換成褪黑激素,這兩種是攸關睡眠品質的重要賀爾蒙。換言之,早上有多少血清素,夜晚就會有多少褪黑激素幫助入眠。但要現在的人每天曬一點太陽其實很難,因此讓陽光能在早晨時射入房間是個曬到太陽的選擇,這麼做還能讓生理時鐘知道起床的時間到了。

只要有光,即使是半夜大腦也會分不清

同時也要注意,如果你使用遮光窗簾,但睡前還是使用手機,這時光源的照射會讓大腦誤以為還是白天,睡眠品質自然會受到影響,包括很多人會使用的小夜燈也是。

相反的,如果到了早晨陽光無法射入房間,在這完全昏暗無光的狀態下,大腦也會以為現在還是半夜,此時如果起床了,將會感到疲累無比。想像一下,突然在半夜三點正熟睡時把你叫起來,你的狀態會是如何呢?試著拿掉遮光窗簾喔。


睡眠真的很重要,不管你是要辦公、社交或運動,能先有好的睡眠做支援後盾,一定能提升大腦的認知、情緒的管理以及自我領導的能力,如果你有睡眠的問題,希望上述的內容對你有幫助囉。

歡迎你留言跟我分享,影響睡眠的原因還有哪些囉!

我是Kai.You Know That


你好我是楷富,一名健身產業的教練、講師與品牌顧問,歡迎追蹤我的「閒聊人生」系列文章喔。

如果想了解關於教練工作的大小事,歡迎點擊下方連結閱讀「運動教練學」系列文章喔。


avatar-img
楷富|Wow這就是人生
25會員
97內容數
你,認識自己最喜歡的樣子嗎?我們活在節奏飛快的世界裡,有更多時刻都忘了,好好從心而外的整理自己,以至於有時我們會對自己、對生活產生疑慮與擔憂。 我專注於自我成長,透過腦科學、職場發展、人際關係、人生哲學與感情經營的視角,探索生活中無數的大小議題,並藉由腦科學、領導力概念與各位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幫助你獲得更多的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如果你對於閱讀這件事,總充滿著排斥感,甚至已經認定自己就是個沒辦法看書的人,本文我要告訴你一個重點:閱讀真的超容易。我將與你分享4個大部分人的閱讀迷思與改善方式,以及分享我的閱讀技巧、如何善用ChatGPT增加知識吸收。相信我,看完本文,你將會大大改觀對於閱讀的認知。也推薦你收聽本集的Podcast
在溝通中,你是否曾因害怕衝突而選擇隱藏真實想法,最終讓自己委屈?我想在本文與你分享防備心如何影響表達與人際關係,並透過「動機」與「溝通界線」的概念,幫助你理解內心阻礙,學習勇敢說出需求。此外,藉由我的妥瑞氏症經歷,揭示如何透過坦承與正確的回應方式,突破對話盲點,建立更自在的人際互動。
你有過給予他人過多的情緒價值,導致情緒內耗的經驗嗎?練習適時給予他人情緒價值,有助於提升人際關係。但何時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也是個重要課題。本文分享3種你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的情況,幫助你守好自己的界線。
如果你對於閱讀這件事,總充滿著排斥感,甚至已經認定自己就是個沒辦法看書的人,本文我要告訴你一個重點:閱讀真的超容易。我將與你分享4個大部分人的閱讀迷思與改善方式,以及分享我的閱讀技巧、如何善用ChatGPT增加知識吸收。相信我,看完本文,你將會大大改觀對於閱讀的認知。也推薦你收聽本集的Podcast
在溝通中,你是否曾因害怕衝突而選擇隱藏真實想法,最終讓自己委屈?我想在本文與你分享防備心如何影響表達與人際關係,並透過「動機」與「溝通界線」的概念,幫助你理解內心阻礙,學習勇敢說出需求。此外,藉由我的妥瑞氏症經歷,揭示如何透過坦承與正確的回應方式,突破對話盲點,建立更自在的人際互動。
你有過給予他人過多的情緒價值,導致情緒內耗的經驗嗎?練習適時給予他人情緒價值,有助於提升人際關係。但何時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也是個重要課題。本文分享3種你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的情況,幫助你守好自己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