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心態

含有「受害者心態」共 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溝通中,你是否曾因害怕衝突而選擇隱藏真實想法,最終讓自己委屈?我想在本文與你分享防備心如何影響表達與人際關係,並透過「動機」與「溝通界線」的概念,幫助你理解內心阻礙,學習勇敢說出需求。此外,藉由我的妥瑞氏症經歷,揭示如何透過坦承與正確的回應方式,突破對話盲點,建立更自在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你有過給予他人過多的情緒價值,導致情緒內耗的經驗嗎?練習適時給予他人情緒價值,有助於提升人際關係。但何時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也是個重要課題。本文分享3種你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的情況,幫助你守好自己的界線。
Thumbnail
投票
過年期間,你會如何顧好身心健康?😊
5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從小我媽就很常用開玩笑的口吻說:「自己八字不夠重,命苦,自己遇人不淑。」說自己是阿信,總有做不完的家務。 我很感激辛苦把我和我妹拉扯長大的母親,也很心疼她。 隨著年齡漸長,離開家的時間越久,我發現,這種思考模式深根在我潛意識裡好多年,我都毫無察覺。 每個普通家庭的人或許都經歷過,剛開始在外地獨
一位長輩在聊天時大力抱怨房子太貴,社會失序、政府放任不管,讓房價不斷上漲,他努力打拚一輩子所存的錢,只是要在「蛋白區」買間新房竟然連頭期款都很吃力。 於是悶在肚子裡的怨氣有如止不住的水流奔放而出,富人炒作、政府無能,他腳踏實地,為什麼要被欺負? 滿滿的受害者心態能量爆發,周遭散落一地的負能量。
Thumbnail
這圖也太好笑了 明明是很嚴肅的話題
自從 2020 年接觸德國量子儀器 TimeWaver,明白到「信念是一切的根源」,過去幾年我一直對自己進行信念挖掘。藉由儀器還有自我覺察,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被我看得一清二楚,但我始終不明白:「為何都知道,卻還是有很多信念改不了?」 仍然緊抓受害者心態 直到昨天我跟爸媽吃飯,當媽媽又在我
Thumbnail
太好了 這是重生的力量!!! 一直以來 有問題的人都不是妳喔!!
我們在錯誤發生時,是因此被擊垮,還是從錯誤中找出正面意義並學習成長?本篇分享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選擇逃避它。當我們願意放下批判,擁抱錯誤,便能將每一次挫折都轉化為成長的契機,讓生命更有智慧和力量。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5/5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
人生就像是一場遊戲,充滿各種關卡,如何面對自己遇到的問題,需要靠轉念的力量,本篇分享如何運用轉念的力量,為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前進的動力與能量。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5/5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
Heibon要來推薦一部不是新片的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近期公視電影院再次播映的經典電影,如果有看過這本原著的朋友相信對劇情不會太陌生。 看到蘇格拉底四個字不免直接連結到哲學,不純粹是部勵志導向電影,我會說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人生哲學電影,特別是生活遇到瓶頸的時刻,都值得好好觀賞。
Thumbnail
5/5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的議題分為兩種,稱之為“關注圈”和“影響圈”,前者是只能狗吠火車於大事無補,後者是自己能掌控的或者是自己能調整精進的,希望大家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圈”上。 本文除了關注三篇新聞外,也分享筆者如何借此機會調整自身“影響圈”。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Thumbnail
訓練自己採用鳥瞰的視野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