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個人去的,不叫旅行,旅行的目的是重新學習如何做一個人,由不怕孤獨開始,所以旅行就是修行。-香港導演 林奕華
我非常喜歡這句話,因為獨自旅行,是享受與自我靈魂深處的「理性孤獨」,藉由一個人的修行旅行,一邊尋找、一邊看見,重新梳理生命意義與存在價值。每個人都有一顆不安的心靈需要被安撫, 只是每個人的儀式不同,常見如旅行,但若能擺脫一般觀光旅遊的狹隘觀點,就能體會到何謂「旅行就是修行」的奧妙之處。
始於職場上的挫折,謝哲青老師衍生對於人生、職場、自己感到失望與茫然,在這個轉折點,想念內心的自己!! 「我們總因為沒有勇氣做真正想做的事,所以,到來總是做個差強人意的自己」,對於這句話,你是否也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 謝哲青老師有感而發,也不願為為賦新辭強說愁,因此毅然而然將人生按下暫停鍵,決定獨自踏上千年朝聖之旅,向未知前進。
聖雅各的朝聖之路,有兩種選擇:
❶【北方之路】以羅馬帝國阿帕里帕大道為基礎發展,城鎮間的距離非常遙遠,因為人煙稀少,更能挑戰朝聖者的身心靈,是熱愛長途跋涉的朝聖者的優先選擇。
❷【法蘭西之旅】從聖讓皮耶德波爾展開,是朝聖者的大眾化首選。(謝哲青老師最後決定要走這條路線,沿路經過的城市如下圖所示)
聖雅各之路地圖-法蘭西之路,由聖讓皮耶德波爾展開。
在朝聖路上,潘普洛納這座古老小城因為海明威的造訪而成為觀光客必造訪的聖地,在這裡也促使謝哲青老師憶起自己的青春年少,小時候他自卑自憐,所以選擇疏遠學校與人群,偶然下閱讀海明威小說,海明威一生追求刺激與極致感官體驗,深深震撼謝哲青老師的內心世界與想像。然而,在此趟朝聖之旅,謝哲青老師在這座城市也明白了,當年自己太過年輕,陷入不明事理的崇拜,所以看不見事情的缺點與侷限,在歷經生命世故的自己對於「海明威終其一生反抗世界、反抗自己的老弱病殘、逃避人生種種不可承受的輕與應盡責任,只為保存心中的浪漫與自由」的思想,不再認同與喜愛了,因為謝哲青老師時至今日已然明白「真正的生活,是看穿文學背後的浮誇與虛假,勇敢走入瑣碎日常、甘於平淡,即便生活多黑暗,也要保有一顆柔軟的心」。
漫長旅程,這是一種心志和體力的折磨,即便是要追尋人生的答案,也會把自己推向身心靈極限的引爆點。在這邊,有一個很貼切的名詞「續航臨界點」意指經過了某個航點,燃料不夠返回出發地,就如同人生走了一半,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在步行至芙羅米斯塔的路上,因為沒有干擾,謝哲青老師意識到聖雅各之路已走了一半,在回不了頭的路上,他嘗試讓自己思緒歸零,把塵封在記憶深處的陰暗面,以赤裸真誠的心來面對。
這也算是一種人生的智慧吧!! 在某一個時刻,就會突然明白了,太執著過去,會讓人忘記如何舉步邁向真實的未來,所以不管活到幾歲,內心依舊無法安寧,唯有真正放下,才能獲得真正的安穩!! 這與佛家的「斷捨離」是相通的: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超脫對物慾的執著。
於出發前,困惑謝哲青老師的工作失意,經釐清自己真正想過的人生方式後,他頓時茅塞頓開,因為:生活中「丟掉好可惜」的東西、情感裡「不甘心不放手」的關係、工作上「沒我不行」的一廂情願、生命中「捨得捨不得」的情緣,原來,一個轉身,才發現世界有我,或沒有我,其中並沒有甚麼不同。只要願意割捨,你就能放下(p.232)。
閱讀這本書後,我問自己在有生之年願意跟隨謝哲青老師來一場朝聖之旅嗎? 我的回答是YES!! 雖然這趟朝聖之路不會帶來實質性的物品與改變,但是這趟獨自一人走聖雅各之路的過程中,能學習隨遇而安,正因如此才能步向成熟、與孤獨相處。另外,深入內心與自己對話,我們才能重新定義簡素對生活的意義,是心態上斷捨離後的自我秩序與內心充盈。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您在LikeCoin的拍手👏或是追蹤我🍀、按讚👍️、留言💬,就是給予我繼續創作的鼓勵,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