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二十年,再讀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千江有水千江月》出版四十年後,於2021年發行新版,作者蕭麗紅在序言寫道:「小說寫好時,已經三十歲了。前後三年,白天上班,晚上和假日才得空。大概年輕才有那種體力,接近尾聲時,更是寫好已經天亮,又要準備上班。」蕭麗紅的作品雖然不多,在她用心鋪陳的經營之下,每部小說都能成為經典。

記得是大學時期讀到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以及《白水湖春夢》,距今也已接近20年。兩本小說的故事背景都發生在嘉義海邊小鎮:布袋與東石。對於這兩個地方特別有感情,一來是因為父母親老家都在布袋鎮附近,過年過節親戚們聚餐都選在布袋漁港;此外,研究所期間正巧在嘉義讀書,某日驅車前往白水湖社區,寧靜的氛圍像是來到另一個世界,然而因為地層下陷,路的盡頭便是海洋,兩旁的電線杆也沒入水中,想起《神隱少女》中緩緩行駛在水中的電車,像是一場夢境。

《千江有水千江月》描述的是蕭氏大家庭從日治時期到戰後的日常生活,雖然以貞觀與大信的關係為主軸,但作者細膩的筆法描繪台灣民俗、倫理道德,呈現上一代的生活記憶。對比現在所有事情都講求效率與快速,貞觀所處的時代更像是一齣慢動作播放的電影,甚至她足足在媽媽體內待了11個月才出生。大家庭超過10人同住也是當時常見的景象,即使在同一個屋簷下,每個家庭都還是有自己的生活與困境。

蕭麗紅擅長描述傳統家庭的女人,一代傳著一代的習俗都握在女人手裡。她們似乎也有共同的命運與性格:「她們對事情都有一種好意,是連剪一張紙,摺一領衣服,都要端正舒坦。」戰時的台灣有許多徵調到南洋作戰的軍伕,貞觀的大舅離家三十年,戰爭結束後突然捎來的家書,讓蕭家人措手不及,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大舅早已在南洋組成家庭,於是貞觀的大妗選擇出家作為還願。

大學時期第一次讀這本小說,習慣把自己到台北的心情投射到小說裡面。千禧年大學聯考前,老師們叮囑我們盡量填寫北部的志願,到更大的城市看看。小說裡,貞觀離鄉背井到嘉義市、台南、甚至到台北工作,有許多情緒必須憋在心中,看見或聽見能連結家鄉的人事物,心裡就會感到一絲溫暖。貞觀最後離開台北之前說著:「臺北是要那種極勇敢、極具勇氣的人才能活的。」也是身邊朋友在台北生活幾年後,離開或返鄉時的體悟。

而今再度拾起蕭麗紅的作品,看見的是貞觀與大信之間的錯過:「為什麼就不會有一個人主動澄清誤會呢?」旁觀者清,總是在字句之間期待兩人更靠近一點,畢竟兩人從小就相知相惜,貞觀洩漏大信的秘密,於是覆水難收。懊悔著貞觀與大信隱藏自己的心性時,想起小說裡面對於人類的描述:「天生萬物,三界六道,原有它本來的壽元;人則被查訪、派定,只能活10年。」因此超過10歲的人難以展現自己的真性情,或許也能稍微解釋為何貞觀與大信不願把話說開。

相隔40年的再版,時代背景已經不一樣,現在逢年過節的味道也不似過去濃厚,但《千江有水千江月》仍舊能呼應自己某個階段的心聲,反映人生的故事。
    avatar-img
    47會員
    201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gus Y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的少爺時代》記錄陳銘磻從學生時期、退伍、初出社會、一直到七十歲的生活,一路走來交錯轉折,經歷戰後窮苦困乏、見證經濟起飛與藝文發達、近兩年肺炎疫情幾乎全世界停擺的年代。這23篇生命書寫代表他曾留下的軌跡,無論台灣或國外,以及工作與生活留下的痕跡。
    初讀《發光白鳥的洞穴》,有些相似吳明益老師的《複眼人》,說著生態平衡的故事,只是姚若潔的小說並未讓末日預言成真,垃圾渦流存在主角們的記憶裡,如魅影緊緊跟隨。然而,位於英吉利海峽的萊特島就像一座桃花源:沒有網路的生活、自給自足的社會、甚至存在著尚未界定物種的白鳥。
    〈李榮春文學尋蹤〉便提到黃智溶在頭城老街尋訪李榮春故居,終於發現可能的老宅時,屋內殘破且搖搖欲墜的階梯阻礙他探索;然而,這也成為遺跡保留的原因:「讓頭城和平老街成為一個,充滿文學想像與傳說的故鄉。」
    透過心理諮商,女主角亭亭有意識或無法理解自己的情緒,以及糾葛的人際關係。她失眠、聽不見、性成癮、甚至整個人像是被捆綁的狀態,隔離在陽光以外的世界。手記則是提醒自己曾發生的過往。
    檢視堅硬的乳 越想殺掉內心的獸 就越會聞到自己誠實的腥
    《作家命》的書名似乎暗示作家與命運的不可分割性,而英文稱之為The Destined Life更有種「早已注定」的意義。然而,郭強生的經歷告訴我們,作家之所以為作家,源自於無意間的累積、某個當下的選擇,才能譜出一個美麗的作品。
    《我的少爺時代》記錄陳銘磻從學生時期、退伍、初出社會、一直到七十歲的生活,一路走來交錯轉折,經歷戰後窮苦困乏、見證經濟起飛與藝文發達、近兩年肺炎疫情幾乎全世界停擺的年代。這23篇生命書寫代表他曾留下的軌跡,無論台灣或國外,以及工作與生活留下的痕跡。
    初讀《發光白鳥的洞穴》,有些相似吳明益老師的《複眼人》,說著生態平衡的故事,只是姚若潔的小說並未讓末日預言成真,垃圾渦流存在主角們的記憶裡,如魅影緊緊跟隨。然而,位於英吉利海峽的萊特島就像一座桃花源:沒有網路的生活、自給自足的社會、甚至存在著尚未界定物種的白鳥。
    〈李榮春文學尋蹤〉便提到黃智溶在頭城老街尋訪李榮春故居,終於發現可能的老宅時,屋內殘破且搖搖欲墜的階梯阻礙他探索;然而,這也成為遺跡保留的原因:「讓頭城和平老街成為一個,充滿文學想像與傳說的故鄉。」
    透過心理諮商,女主角亭亭有意識或無法理解自己的情緒,以及糾葛的人際關係。她失眠、聽不見、性成癮、甚至整個人像是被捆綁的狀態,隔離在陽光以外的世界。手記則是提醒自己曾發生的過往。
    檢視堅硬的乳 越想殺掉內心的獸 就越會聞到自己誠實的腥
    《作家命》的書名似乎暗示作家與命運的不可分割性,而英文稱之為The Destined Life更有種「早已注定」的意義。然而,郭強生的經歷告訴我們,作家之所以為作家,源自於無意間的累積、某個當下的選擇,才能譜出一個美麗的作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思舊賦》是白先勇的短篇小說,描述了一位忠心的老僕人和一位老婦人對談,講述他們曾經主人家的變故。故事描述了李家的前世今生,寫得很有意境。故事充滿了遺憾,讓人回味。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個讀者對於蕭瑋萱的小說《處女座》的感想兼書評。作者描述了自己對於書中情節的反應,並且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回憶進行共鳴。文章通過對母女關係以及作為母親自我反省的探討,呼應了小說中的主題。這篇文章通過個人情感的抒發,營造了一種與讀者之間的共鳴。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回首三十歲的歲月,你想到了什麼? 是曾經相戀又離去的愛人背影,還是撲鼻而來讓人宛若置身天堂的氣味,還是那執拗堅不認輸的性格? 翻開《三十女子微物誌》的扉頁,映入眼簾的是「獻給吳清海」的字句,私以為是一本作者吳緯婷獻給父親的情書。雖說書名看似描寫三十代女子的微物情懷,我想也是身為女兒藉
    Thumbnail
    看到這本書名,最先想到的是越南古典詩歌《金雲翹傳》,剛好是三位主角,一男二女的名字。其後聯想到陳若曦的小說《慧心蓮》,一方面書名鑲嵌主角母女的名字,另一方面內容跟現代女性遁入佛門有關。不過本作的視野並沒有離開世俗,而是始終駐足在家庭內裡,印證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話:「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我從
    Thumbnail
    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是她榮獲紅樓夢獎首獎的作品,本書描寫上海申府的生活和歷史背景,著重園林中繡畫的女性傳統,反映了晚明華靡頹廢的氣象。《天香》透過描述繡畫技巧和人物離合,呈現了女性的能動性和生命的強韌。作者王安憶的筆觸優雅含蓄,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Thumbnail
    三浦紫苑的地方青春小調,寫著虛構的溫泉區的青年故事,探索自己家庭身世之謎,以及地方館物遭竊取的事件,然後想著未來、地方和生命。
    Thumbnail
    1980年在《聯合報》連載,聯經出版1981年6月初版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完全沒印象是哪時侯看的,只依稀記得是在YAHOO拍賣開始一陣子後,有一回心血來潮,陸續把一些看過的書給拍賣掉了,有很多還是1元起標,真的1元就賣了,上一本一定是這樣給送出去了的。 真的有趣,書裡的時空背景不正是小時侯的光景
    Thumbnail
    《陳夫人》是日本時代在臺日人庄司總一所撰寫、以臺日聯姻為主題的長篇小說。作者庄司總一的父親與妹妹與劉家關係密切,他想像著劉氏大家族中的日籍夫人寫出《陳夫人》。 小說背後的真實模特兒劉貞到底是何許人也?
    Thumbnail
    《思舊賦》是白先勇的短篇小說,描述了一位忠心的老僕人和一位老婦人對談,講述他們曾經主人家的變故。故事描述了李家的前世今生,寫得很有意境。故事充滿了遺憾,讓人回味。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個讀者對於蕭瑋萱的小說《處女座》的感想兼書評。作者描述了自己對於書中情節的反應,並且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回憶進行共鳴。文章通過對母女關係以及作為母親自我反省的探討,呼應了小說中的主題。這篇文章通過個人情感的抒發,營造了一種與讀者之間的共鳴。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回首三十歲的歲月,你想到了什麼? 是曾經相戀又離去的愛人背影,還是撲鼻而來讓人宛若置身天堂的氣味,還是那執拗堅不認輸的性格? 翻開《三十女子微物誌》的扉頁,映入眼簾的是「獻給吳清海」的字句,私以為是一本作者吳緯婷獻給父親的情書。雖說書名看似描寫三十代女子的微物情懷,我想也是身為女兒藉
    Thumbnail
    看到這本書名,最先想到的是越南古典詩歌《金雲翹傳》,剛好是三位主角,一男二女的名字。其後聯想到陳若曦的小說《慧心蓮》,一方面書名鑲嵌主角母女的名字,另一方面內容跟現代女性遁入佛門有關。不過本作的視野並沒有離開世俗,而是始終駐足在家庭內裡,印證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話:「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我從
    Thumbnail
    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是她榮獲紅樓夢獎首獎的作品,本書描寫上海申府的生活和歷史背景,著重園林中繡畫的女性傳統,反映了晚明華靡頹廢的氣象。《天香》透過描述繡畫技巧和人物離合,呈現了女性的能動性和生命的強韌。作者王安憶的筆觸優雅含蓄,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Thumbnail
    三浦紫苑的地方青春小調,寫著虛構的溫泉區的青年故事,探索自己家庭身世之謎,以及地方館物遭竊取的事件,然後想著未來、地方和生命。
    Thumbnail
    1980年在《聯合報》連載,聯經出版1981年6月初版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完全沒印象是哪時侯看的,只依稀記得是在YAHOO拍賣開始一陣子後,有一回心血來潮,陸續把一些看過的書給拍賣掉了,有很多還是1元起標,真的1元就賣了,上一本一定是這樣給送出去了的。 真的有趣,書裡的時空背景不正是小時侯的光景
    Thumbnail
    《陳夫人》是日本時代在臺日人庄司總一所撰寫、以臺日聯姻為主題的長篇小說。作者庄司總一的父親與妹妹與劉家關係密切,他想像著劉氏大家族中的日籍夫人寫出《陳夫人》。 小說背後的真實模特兒劉貞到底是何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