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時間管理 就是選擇性放棄」讀後心得
身為三寶媽的職業婦女,從起床的那一刻,就注定像陀螺般旋轉的命運。平日一早準備孩子早餐、確認飯盒與水壺、目送兩大孩出門,還要記得送小小孩與自己出門。進到公司大大小小會議也是日常模式,職涯不短的我,公司給予的專案難題也不會少。陀螺般旋轉,轉完公司後再度轉回家中,那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除基本備餐,催促功課之外,在橫跨少年、青少年、孩童,每個階段都是需花時間陪伴,有時教養、有時傾聽,過程中還要手腳不停地完成每日必備家事,你說一天很長啊!陀螺般旋轉的時間,飛速就來到要趕小羊睡覺的就寢時刻。
你一定以為這樣就結束一天,不不不,貪心如我這中年婦女,最後為了擁有健康的體(身)魄(材),還要硬塞一個運動 – 跑步。於是為了跑步每天必須也跟時間賽跑。以前常常把每日代辦清單寫得滿滿,完成就感到滿足,以為一切完美什麼都照顧到,殊不知首衝的犧牲就是睡眠啊!長期累積的「睡眠債」,早已經變成壞習慣,久了其實身體很吃不消,又覺得家庭、工作、運動,每一個都想兼顧不想放掉。
看到此書的第一個念頭,疑~ 難道時間管理也和物品斷捨離的概念一樣嗎?我的滿滿人生真的是對的嗎?長期受到「時間不夠」困擾的我,想當然爾會對此書有莫大的興趣,就在KOBO線上買下來,研究研究。
這是我少數會二刷的書,可能是我第一次讀完,覺得少了點什麼,希望透過第二刷讓自己能更系統的整合,這本書想帶給讀者什麼。後來明白我期待作者能闡述的是親身經歷,但本書案例多是鄰居朋友、隔壁的阿明、作者認識的大熊同學,「他們」所發生的事情,對於時間管理案例上的前因後果,故事內容過為簡短,反而比較像勵志短文。
老實說,有的也是頗感動,但對我來說,在職場上翻滾多年,尤其書中提到許多職場的案例:如何拿到好績效、如何培養好人際關係、如何獲得好成就、好習慣的養成...等,也許案例中的結局也並非單一因素,建議閱讀時可先快速閱讀較淺的故事,再做思維整合整理。就整體上書中主旨是好的,若能有作者親身的經歷來描寫這個理念,會更好、更貼切,就像之前所分享的讀書心得,『這樣開始也不錯,擺脫束縛的一年』寫的便是作者的心路歷程,閱讀過程猶如與作者一同並肩作戰,達成生命中的一些轉變。吳淡如在『人生實用商學院』podcast 也曾提到說:「文章要如何寫得很好?你要寫你自己的故事,裡面才會有真實的感動。」很有感觸的一段話。
關於「時間管理」上,個人給予這本書仍是正向的、好的評價,光是觀念上就刷新我的想法,讓我時時檢討自己是否認真做時間斷、捨、離。同樣的觀念裡,於近日在『得到』APP中聽吳軍老師"矽谷來信"的課程內容,有一個很棒的分享:
一天當中若安排10個代辦事項,因路上或突發狀況,使得其中一項超過預期時間,而所有事項必須往後延遲時,若有些是有時效性,這時抉擇要取消或延後哪一些事項,為達成較重要的代辦事項就很重要。如果說希望在忙碌生活中,能多與家人相處及有自我獨處的空間,則更需要有果決的判斷力,否則不僅事情沒辦好,心情也受到影響,原本以為是完美計畫卻因執著於全部完成,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
吳軍老師提一個譬喻:若原本提前3小時下班,卻因會議延遲了1小時,下一個代辦事項是去銀行,非原定時間去人變多了,原本只要10分鐘可搞定卻花了1小時,導致回家路上遇到下班時間塞在車陣中,趕不及去幫老婆買料理的必需物品,回到家中,沒買到老婆臭臉,晚餐也因為少了一味不好吃,還要花時間處理情緒。如果當時果斷抉擇,銀行可以改天再去,後面行程如期跑完,又可跟老婆小孩擁有一個美好晚餐,洗完澡陪陪孩子說說故事,自己也可睡前看看書,帶著好心情入睡,這就是有效率的時間管理。以上根本我的寫照,但每日發生的不一樣是有好的抉擇的結果,也可能是執著要全部做到之後,最後帶著不美麗的心情睡覺的自己,於是更覺得自己必須好好練習,作時間斷、捨、離的高手。
想著想著,人生中總是會有許多的抉擇,「猶豫不決」會讓自己時常掛念著、懸著,腦中充滿了到底要如何做才好的思緒,而生命中就難以放進新的事物。與其如此,倒不如給自己一個deadline,果斷抉擇生活中的小難題,時間內完成決定不內耗,決定後就帶著微笑大步邁前。
「斷、捨、離」的收納哲學原來與時間管理有著不謀而合的默契,也感謝這本書帶給我這樣的觀念。每次看完一本書,都對自己說,只要有一個觀念或一句話,對我有所感動或影響,就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