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圖讀劇|《華燈初上》羅雨儂(上):一旦決定付出,就是油門踩到底

人類圖讀劇|《華燈初上》羅雨儂(上):一旦決定付出,就是油門踩到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篇有雷,雖然是虛擬角色,但戲如人生,透過人類圖的觀點來看另一種思維。

看完《華燈初上》,很多朋友都覺得羅雨儂ROSE媽媽這個角色未免太「聖母」了,不但有正義感,熱心助人,為了朋友和身邊的人更是兩肋插刀,當她決定付出,都是不計成本地「全然給予」;不過這樣的付出,有時也讓他人感到有種無福消受的壓力,還有人想不透她為什麼對渣男江瀚死心塌地。

飾演ROSE媽媽這角色的林心如曾經說過,很欣賞羅雨儂義氣、敢愛敢恨、拿得起放得下的個性,做什麼決定都是當機立斷,「只要她決定愛的人,就會義無反顧地愛到支離破碎。」

林心如說羅雨儂「只要她決定愛的人,就會義無反顧地愛到支離破碎。」。(圖/Netflix)

林心如說羅雨儂「只要她決定愛的人,就會義無反顧地愛到支離破碎。」。(圖/Netflix)

追完劇再看到這樣的形容,讓我忍不住聯想到人類圖當中的2爻人,打開你的人類圖(人設圖,點此連結可查詢),如果你的「人生角色」欄位中有2,無論組合是2/4、2/5、6/2、5/2,或是你身邊有這樣的人,或許這篇的分享會讓你有感。

2爻人一旦決定付出,就是全部了;但是在尚未決定付出之前,也會全然保留。同樣地,如果付出後,有一天決定再也不要了,也會全然撤退、收回,這就像林心如形容的「敢愛敢恨、拿得起放得下」。

你可以看到,這一切與「決定」有關,他們的評估像是有一個開關,只有全開或全關,沒有開一半或關一半這樣的選項,只要決定了,就像油門踩到底,根本沒在管自己油箱裡面的油是不是還夠,尤其對自己人、對親密的人付出,往往是不計代價。

羅雨儂把蘇當成生死至交。

羅雨儂把蘇當成生死至交。

就像她在年輕時,決定領養好友蘇慶儀的小孩,又或者她決定幫阿季還錢,都是一鼓作氣。若今天是1爻人可能會說「你小孩生下來的話,我可以幫忙照顧」,這背後會評估自己的能耐,有餘力才會付出,不會輕易掏空自我,借錢給別人也是,有多餘的才借;但2爻的人,決定要借你和出手幫你,就算自己窮到脫褲子也會借。

大家可以看到ROSE媽媽直接把閨蜜的小孩當自己的養,不是在那邊我幫你出一點奶粉錢、我有空幫你顧一下,而是直接當媽,直接為你扛下來;借錢也不是說我先幫你還一點、cover這一期,剩下的你自己努力,而是直接問討債集團「她欠多少?」然後拿起支票簽下去,一口氣全部還掉。

不是2爻的人,恐怕難以理解,「你究竟為什麼要為我做這麼多、付出這麼多?」甚至像前面提到的,有些人面對這樣的「熱心幫助」時,會有種「無福消受」的壓力,甚至覺得像是被施捨,擔心永遠還不起。

羅雨儂對人好都是一鼓作氣。

羅雨儂對人好都是一鼓作氣。

談到這裡,我覺得羅雨儂也像是有家族人通道37-40,這是一條關於凝聚、歸屬感的設計,只要被她視為「族人」,無論是生死至交的閨蜜,或是店裡的小姐,「照顧族人」這件事對她來說當仁不讓。

優點是在付出時義不容辭,從另一個角度看,卻也有太多情感面的糾纏,2爻加上37-40的運作,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把別人的功課拿來寫」,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扛,產生分不清界線的問題,若又吸引到無法對自己生命負責的人,可能會過度耗損,吃力不討好。

羅雨儂少女時期跟家人大吵一架後,決定離家出走。

羅雨儂少女時期跟家人大吵一架後,決定離家出走。

至於2爻決定「撤退」、「收回」的部分呢?時間軸再往前拉遠一點,少女時期的羅雨儂有一晚跟爸爸發生激烈爭執,那一晚也是她「決定從此離開這個家」,跟吳少強一起私奔。37-40這條通道也渴望歸屬感,如果眼前的家無法滿足她的渴望,極度失衡,讓她切心,寧可再也不要。雖然看到長大成人以後的羅雨儂還是會偶爾、「形式上」回家一下,但她早已不認為那是她的家,她也說「那是我爸媽的家」。

羅雨儂少女時期跟家人大吵一架後,決定離家出走。

羅雨儂少女時期跟家人大吵一架後,決定離家出走。

她被吳少強背叛之後也是如此,一旦決定從這段關係中撤退,決定把愛全部收回,想彌補?下輩子也沒辦法。

因此對於2爻的人來說,能夠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決定是否付出,決定是否進入一段關係,決定與什麼樣的人事物連結,就顯得至關重要,這很可能會讓你的生命產生天搖地動的變化。不過,2爻人在交友和人際往來上,其實也非常挑剔,我想這也是一種保護機制吧!如果你身邊有一位願意對你全然付出的2爻人,要好好珍惜,因為當他們決定轉身,可能就不會再回頭,儘管再次轉身也面目全非了。

相關文章

人類圖讀劇|《華燈初上》羅雨儂(下):那些讓人難以理解的決定

*作者Hannah,綽號禽獸姐,人類圖全盤整合(Rave Cartography) 結業生,以寫作分享人類圖的觀察和體驗。
IG:hannah_doors Facebook:Hannah的人類圖萬應室

avatar-img
禽獸姐的實驗室
75會員
14內容數
為了探索世界,成了新聞記者。為了探索自我,學習人類圖、哲學。為了成為更有力量的人,嘗試不同運動。在尋覓方向的過程發現,抵達目的不是唯一解,沿途探索、跌跌撞撞的體驗才珍貴。 這裡分享: 生活思考、採訪筆記、追劇和閱讀心得、人類圖或命理工具的迷思系列、任何我有興趣提起筆寫的事。(2025.3 更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禽獸姐的實驗室 的其他內容
雖然是虛擬角色,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透過人類圖的觀點來看跟我們不同的設計,體會另一種思維。⋯羅雨儂所做的許多選擇,大部分都能理解;不過追完第三季之後,我對於她其中幾個決定相當不解,也一度很想罵劇情怎麼這樣安排,直到試著用人類圖的觀點來分析,才比較理解一些。
放棄溝通有代價,很多時候你以為避開衝突,避開了危險;但也往往因此避開了好事,避開了成長的機會。放棄溝通,不僅是讓對方更無法理解我們,更嚴重的代償結果是:我們會因此更無法靠近自己,也更不理解自己。每一次的「算了」不僅是把對方推遠,也是再一次的把自己跟自己的心推遠,錯失一次自我理解、探索、成長的機會。
今年我國選手在東奧奪牌數創新高,而從社群上網友的言論素養看來,也讓我有一種台灣人「集體大躍進」的激動感,好像很多人一起,覺醒或正在覺醒的路上。當然,不是所有人。不過從很高比例的留言內容看到,人們開始顛覆以往的價值觀,回歸到真正重要的事物,包括留意「雖敗猶榮」這樣的
雖然是虛擬角色,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透過人類圖的觀點來看跟我們不同的設計,體會另一種思維。⋯羅雨儂所做的許多選擇,大部分都能理解;不過追完第三季之後,我對於她其中幾個決定相當不解,也一度很想罵劇情怎麼這樣安排,直到試著用人類圖的觀點來分析,才比較理解一些。
放棄溝通有代價,很多時候你以為避開衝突,避開了危險;但也往往因此避開了好事,避開了成長的機會。放棄溝通,不僅是讓對方更無法理解我們,更嚴重的代償結果是:我們會因此更無法靠近自己,也更不理解自己。每一次的「算了」不僅是把對方推遠,也是再一次的把自己跟自己的心推遠,錯失一次自我理解、探索、成長的機會。
今年我國選手在東奧奪牌數創新高,而從社群上網友的言論素養看來,也讓我有一種台灣人「集體大躍進」的激動感,好像很多人一起,覺醒或正在覺醒的路上。當然,不是所有人。不過從很高比例的留言內容看到,人們開始顛覆以往的價值觀,回歸到真正重要的事物,包括留意「雖敗猶榮」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