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赤崁樓二樓朝下俯看,文化園區內外燈火燦爛,榕樹下的樂團仍在演唱;永福路和民族路上,台南在地小吃林立,滿街聞香、食客絡繹。誰能想像得到三百六十一年前的那個圍城之夜,城外響起得是震懾的兵甲聲,城內傳出來的是絕望的哀歎聲,以及……瀰漫全城的沖天惡臭?
三月底的一個涼爽的夜晚,我和老婆在台南東門圓環一帶吃完晚餐以後,徒步走回赤崁樓附近的民宿。走到永福路二段,距離赤崁樓不過一百公尺處,我們就聽到悅耳的歌聲從赤崁樓方向傳來;直到望見赤崁文化園區的大門口,我才赫然發現整個園區在投射燈的照映下,燈光通明,仍有遊客進出。我們原先以為園區五點閉館,沒想到開放到晚間九點半。
我們向管理員出示上午參觀時所購買的門票後再度進入園區,馬上找到歌聲的來源,就在入口處的左手邊的那一棵大榕樹下,一個樂團正在賣力地演唱〈學貓叫〉,長板凳上坐著十來個像是當地居民的歐吉桑、歐巴桑,不知道是被流行歌曲吸引而來,還是純粹想找一個飯後的消遣,正輕鬆愜意地靠在椅背上。走了一天,老婆也累了,便坐下來加入觀眾群中。
我一個人走在紅磚道上,繞過剪得平整的大片草皮,一步步接近赤嵌樓。在強烈的燈光掩映下,明暗的對比尤其強烈--打在牆壁上和地面上,以及躲在石碑後和殘遺基址處的影子,疑似是夜晚才會現身的古代英靈,無視時移世異,仍束縛於百年前的某個當下,一再重覆操作眼前的任務。
此時此刻,傳進我耳裡的是「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在你面前撒個嬌~~」;但在三百六十一年前的五月初,聽在普羅民遮城的軍民耳裡的,卻是來自四面八方的鄭軍士官的命令聲、興建攻城工事的鐵鎚聲、鋸子聲、搬運聲,還有不時傳來的敲鑼聲、吹號聲……吹得他們心裡發寒,鬥志喪盡。
白天往西望去,他們可以清楚看見四公里外的熱蘭遮城,即使隔著海,划船過去可能只要半個小時就可抵達。可是,鄭成功早已切斷兩城之間的聯繫,連互通訊息都難如登天,何況是物資補給?
1656年左右的大員灣地形,翻攝自歐陽泰《決戰熱蘭遮》,頁152。
在上萬鄭軍發動的奇襲之下,只有一百四十餘名守軍的普羅民遮城來不及做好守城工作,城堡外的糧食無法即時運到城內,存糧只夠支撐五天--這是普羅民遮城的最高長官決定投降獻城的最重要原因。每到夜晚,餓著肚子的荷蘭士兵只能藉酒澆愁,麻痺聽覺,以為這樣就可以聽不到城外鄭軍製造的聲響;喝醉了,便喃喃自語說喪氣話,然後在街上倒頭就睡,發出如雷鼾聲。
今天的赤崁樓的兩棟主建築都是中國式建築,為了在腦海中盡可能重建普羅民遮城的原貌,我刻意不去仰望赤崁樓與文昌閣,而是平視荷蘭人所蓋的基址城牆。沿著城牆摩挲石磚的同時,我依稀聽到倚著牆的荷兵所說的醉話--抱怨長官無能、痛罵鄭軍兇殘和懷念故鄉妻小。
當我走到城堡初建時所蓋的主堡拱門前,發現拱門內空無一人,我趕緊鑽進去參觀。目前已開發的空間僅兩坪多,牆面仍保留向上攀升的石梯痕跡。身在拱門內,荷兵的醉話形成回音在耳邊迴蕩,不通風的空間觸發我的嗅覺聯想,聞到陣陣惡臭……
圍城期間,城內士兵和百姓所產生的排泄物無法運出城外傾倒,滿街盡是屎、尿和嘔吐物,整座城就像一個堵塞的馬桶,開始有人因此感染疾病--這也是投降獻城的原因之一。
然而,鄭城功之所以選擇用圍城方式逼迫城內荷軍投降,而不直接發動攻擊,主要還是一時之間找不到攻克城堡東北面和西南面,那兩個突出於城堡,宛如巨大箭頭,足以發揮強大掩護火力支援城牆各處的稜堡建築。
傾圮得只剩基座的東北稜堡,在燈光投射下,可以想見當年它屹立時的規模。即使普羅民遮城僅僅被圍了五天便宣告棄城投降,但在雙方對峙的情勢當中,稜堡上瞭望亭內的荷兵,也運用城牆優勢展現絕佳防禦能力,讓鄭成功見識到歐式堡壘的獨特之處,作為日後進攻熱蘭遮城的參考。
在今天的赤崁樓和文昌閣之間,有一口井。當荷蘭守軍被圍困在城內,不能到城外的井與小溪中取水時,才驚覺這口井裡沒有水,即便往下深掘,也只取得一些泥水--這是除了糧食短缺以外,促使荷軍將領決定投降的一大因素。
傳說普羅民遮城的這口井和熱蘭遮城是相通的。但如果是相通的,兩城之間可以互通有無、隨時支援,糧食和飲用水不但不成問題,熱蘭遮城甚至可以運用地下通道運送兵力和火力,殺鄭軍一個措手不及。
然而,實際情況是,從普羅民遮城派出的信使,受阻於鄭軍的守備,不能直接橫渡海洋到熱蘭遮城,只能趁夜往南走到「窄峽」,再渡海到「鳳梨園」沙洲,繞了一大圈才好不容易抵達熱蘭遮城--假如有地下通道,何必多此一舉?就算打不過,普羅民遮城的軍民也可以利用地下通道逃離,沒有俯首投降的必要。可見,地下通道之說,純屬以訛傳訛。
話說回來,當我真的站在井邊,透過鐵柵欄看進黑漆漆的井底,不禁揣想:建城之初,要是東印度公司有先見之明,果真造一條地下通道的話,是不是有可能扭轉戰局呢?但畢竟只是幻想,以當時的技術來說,恐怕還沒有辦法興建出一條長達四公里的海底通道。
於是,受困於無糧、無水、無後路的「巨型堵塞馬桶」中,再拖下去也無濟於事;普羅民遮城的長官為顧全剩餘軍、民的性命和財產,最終決定投降……
看完了荷蘭時代遺留下來的基址以後,我才慢慢將視野提升到輾壓其上的赤崁樓和文昌閣。
站在赤崁樓二樓朝下俯看,文化園區內外燈火燦爛,榕樹下的樂團仍在演唱;永福路和民族路上,台南在地小吃林立,滿街聞香、食客絡繹。誰能想像得到三百六十一年前的那個圍城之夜,城外響起得是震懾的兵甲聲,城內傳出來的是絕望的哀歎聲,以及瀰漫全城的沖天惡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