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愛,竟讓孩子失去生存能力。沒有界限的愛,究竟有多大的傷害?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給予孩子的好東西太多,反而會造成傷害,讓孩子們既沒有認識到自己的極限,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
──【德】吉塔.雅各布《0次與10000次: 如何創造全新的人生腳本》
看過這麼一則新聞,老來得子的父母,對兒子寵愛有加,兒子要什麼有什麼,雖然家庭並不富裕但卻給兒子他想要的一切,連該走路的年紀都還背在身上,怕孩子跌倒。
兒子直到5歲才學會走路,此時的他,已經養成了懶惰的個性。長大成人後,他對工作也毫不上心,屢次被開除。此時父母不僅沒有要求兒子努力工作,反而讓他在家中啃老。
在一次事故中,父親意外身故,留下老母親和這位從小被溺愛的孩子。母親希望兒子開始能擔起家庭的責任,但兒子卻勃然大怒,對母親拳打腳踢。母親感到哀傷,兒子心中也同樣充滿怨懟。
不久後母親也因病去世。兒子在將家中一切能變賣的東西都變賣後.買了許多食物能回家,從此足不出戶。後來再被人發現時,已死在家中,究其原因是“餓死"。
德國心理學大師吉.雅各布布在他的《0次與10000次: 如何創造全新的人生腳本》中說道,給予孩子的好東西太多,反而會造成傷害,讓孩子們既沒有認識到自己的極限,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
好逸惡勞是人的天性,但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力,需要在環境中得到發揮。若父母事事包辦,就只會讓孩子什麼都不會做,也什麼都不想做,這樣的孩子自己也不開心。
父母都希望給孩子全然的愛,但如果對孩子過於溺愛,最終,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唯有在愛中給予孩子應有的界線,讓孩子知道什麼是他的責任,什麼是父母能協助的,如此,才能培育出真正幸福快樂的孩子。
願父母們在面對孩子時,都能學會疼愛但不溺愛。
    avatar-img
    24會員
    72內容數
    青少年是個令父母頭痛的階段,卻是孩子建立自我認知的重要時期。在孩子成長之前,父母也必須成長,唯有父母們做好準備,才能夠幫助我們愛的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只是想哀悼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她沒有獲得她內心想像幸福的家庭。 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一個孩子能夠擁有最大的富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孩子不是父母所擁有,不能被自私的剝奪生命。父母應該更多地理解和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減少他們的壓力和焦慮。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如運動、呼吸練習、冥想、良好的飲食習慣、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社交關係和培養興趣愛好來幫助孩子減壓。
    Thumbnail
    對子女過於執著的父母,雖然出於愛和關心,但這種執著往往會引發一系列負面的後果,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後果:  一、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  過度保護和控制的父母通常不允許孩子獨立做決定或承擔責任。這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無法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對於孩子的關愛,要如何拿捏才不會過度,又不傷自己的心? 二個孩子都年過40, 但都未婚未嫁,這方面我倒是看得很開,也沒去探探他們既有的對象,有沒有要結婚的念想,一切隨緣。 家人,常常就是讓人又愛又恨的情緒,現在的孩子,也不樂意說太多,心情好,什麽都好說,心情不好,還給妳白眼跟愛回不回的方式來相處
    Thumbnail
    書中談及過度的教養可能對孩子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主張父母放下過度管教,創造理解和諧的教養環境。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只是想哀悼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她沒有獲得她內心想像幸福的家庭。 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一個孩子能夠擁有最大的富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孩子不是父母所擁有,不能被自私的剝奪生命。父母應該更多地理解和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減少他們的壓力和焦慮。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如運動、呼吸練習、冥想、良好的飲食習慣、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社交關係和培養興趣愛好來幫助孩子減壓。
    Thumbnail
    對子女過於執著的父母,雖然出於愛和關心,但這種執著往往會引發一系列負面的後果,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後果:  一、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  過度保護和控制的父母通常不允許孩子獨立做決定或承擔責任。這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無法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對於孩子的關愛,要如何拿捏才不會過度,又不傷自己的心? 二個孩子都年過40, 但都未婚未嫁,這方面我倒是看得很開,也沒去探探他們既有的對象,有沒有要結婚的念想,一切隨緣。 家人,常常就是讓人又愛又恨的情緒,現在的孩子,也不樂意說太多,心情好,什麽都好說,心情不好,還給妳白眼跟愛回不回的方式來相處
    Thumbnail
    書中談及過度的教養可能對孩子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主張父母放下過度管教,創造理解和諧的教養環境。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