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軍事變局|如果中共「非打不可」,延長役期能否「拯救台軍」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俄烏衝突爆發後,台灣輿論對「武統」的討論度直線上升,不僅民間熱議「美國會否來救」,蔡英文政府也傳出可能恢復1年義務役兵役,導致不少台灣大學生人心惶惶,表示「考慮先休學去當兵」,以免兵役延長影響未來職涯規畫。3月30日,台灣智庫「台北論壇基金會」舉辦「台灣安全講座」,邀請到「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揭仲,以「國軍對抗共軍犯台的能力與挑戰」為題,剖析台海軍情實況,並探討延長役期對提升台灣軍力的實質成效。此為系列報道第二篇(共二篇)。
「武統」的決策本質
分析台軍在「戰略預警」、「聯合制壓」、「聯合防空」、「防衛體系」面臨的新挑戰後,揭仲提出五大建議。
第一,提升預警能力;第二,出台更細緻的動員評估機制,輔助政府決策,加快平戰轉換時間,提高台軍對戰場周邊動態的掌握能力;第三,提升戰力保存能力,有效加強聯合制壓作戰的效果,集中資源發展射程適中,但可攻擊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固定類、後勤類軍事目標的武器;第四,加強網狀化作戰與分散式殺傷能力,使台軍既能遂行戰力保存,也可提升火力打擊效率。第五,改革後備部隊。
揭仲指出,對任何政府來說,動員決心的下達都是非常艱苦的過程。以俄烏戰爭為例,2月12日美國就已警告烏克蘭,俄羅斯可能在2月16日入侵,烏克蘭卻直到2月23日才下令實行緊急狀態,徵召首批3.6萬名預備役軍人,並宣布可能動員20萬預備役部隊。最後遲至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才頒布了全國軍事動員令。
而為何烏克蘭一再推遲動員?揭仲分析,當動員令下達時,全國經濟生產、海外貿易、跨國金融交易都會被迫暫停,損失極大。此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可能也擔心,如果下了動員令,俄羅斯卻沒有入侵,烏克蘭可能面臨衍生的跨國商業法律糾紛;或者,澤倫斯基也在評估,若於大國斡旋時搶先進行總動員,未來可能會被莫斯科怪罪,「片面升高緊張情勢」,或是讓其他還在斡旋的大國認為,烏克蘭有意破壞斡旋機會。揭仲表示,台灣政府應以俄烏衝突為借鏡,詳細律定下達動員的時機與準繩。
揭仲也提醒,「武統」屬政治性決策。即便解放軍有能力遂行此舉,北京基於其他因素,未必會訴諸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但若其已對政治形勢絕望,自然就「非打不可」。故台海會否發生戰爭,不能只看兩岸軍力對比,而是要看中共對政治情勢的判斷。
延長役期未必有助保台
針對台灣近期熱議的「恢復一年期義務役」話題,揭仲也提出看法。其認為,若真能恢復一年期義務役,確實有助解決許多既存問題。
首先,恢復一年期義務役,可填補常備部隊因少子化問題,而產生的大量缺額。揭仲指出,2022年出生的台灣嬰兒數約為15萬,若男女各半,男性數量約有7萬;18年後,排除因個別因素無法從軍的案例,屆時可服役役男數恐約只有5餘萬。而就目前台軍部隊規模觀之,每年皆需招募1.8萬名志願役士兵,如此一來,18年後每3名具服役資格的男子中,就有一名必須志願從軍,台軍才能維持足夠員額。然以當前少子化趨勢來看,未來的常備部隊一定會大量缺額。
第二,眼下台軍常備部隊極難募得高素質專業人力,例如醫學、救護、網路資電等。再者,台灣如今的軍事訓練役只有4個月,無法培訓堪用的預備士官。揭仲強調,成熟合格的士官須有足夠的部隊歷練與經驗,短期訓練根本無法達成此目標,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也根本無法接受13周的高階基地訓練。
而雖說恢復一年期義務役,可以解決許多台軍的既存問題,揭仲卻也指出,此舉可能削弱台軍的常備部隊戰力。其分析,2022年的台軍志願役士兵人數是4萬4,127人,而應服4個月軍事訓練役的員額是7萬7,600人。若恢復一年義務役後,台軍部隊沒有同步擴編,便勢必要將志願役士兵的員額空出來,以填補義務役士兵。
如此一來,台軍的志願役士兵將大量減少,常備部隊戰力也將大幅降低。但若要大幅擴充台軍員額,所需預算有無著落?另外,台灣「國防部」預計規劃公告一年後即實施兵役新制,那麼短短一年內能否解決地面部隊擴編後,所需要的幹部、裝備、訓練場地飽和,以及營舍不足等問題?揭仲接著提醒,若未來台軍常備部隊全由一年期的義務役士兵組成,勢必導致常備部隊沒有真正的老兵,永遠都是大量新兵,台軍戰力也將大幅下降。
美軍會否協防台灣
而對於「武統」發生時,美軍是否協防台灣,或是否可能與台軍進行聯合作戰,揭仲亦有看法。
其指出,美軍正發展「分散式作戰」戰術,即借太空、盟友監偵設施等遠距機制彙整敵方動態,再整合自身海空軍戰力,對目標進行遠距離、多火力的同步精準打擊。以台海作戰為例,美軍應會將兵力部署在距第一島鏈至少600公里左右的位置,而不是重複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時,將兵力部署在台海周邊的模式。
揭仲認為,美軍既連台海周邊都不願來,自也就無法與台軍聯合作戰,且1979年「中美斷交」後,台軍就不曾與美軍進行過一定程度的聯合作戰演練,雙方在準則、通信連結、戰術行動上,皆缺乏協調機制。此外「武統」開始後,若解放軍已在短時間內瓦解台軍的「有組織抵抗能力」,即便台灣本島仍有零星抵抗,也不成氣候,美國如果還想介入,就必須冒險將部隊投送至台灣本島,如此高風險的舉動,將使美軍介入的意願大幅降低。

原文發表於2022/4/2《多維新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祁賓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揭中首先由「過去的解放軍」視角出發,就「戰略預警」、「聯合制壓」、「聯合防空」、「防衛體系」四面向,評估台軍面臨「武統」情境的作戰能力。
台灣人似乎還是照喝伏特加酒。其實可能美國也不太期待,台灣究竟能在制裁中發揮什麼角色。
SWIFT本質是金融網絡,這次「將俄羅斯踢出SWIFT」的直接效果,就是逼迫各方選邊,有美國就沒有俄羅斯,只要選了美國,就不能無限制地跟俄羅斯進行交易。這場金融戰對俄羅斯而言,確實相當艱困。
中日關係就像「東北新幹線」,如果中美關係沒有發生大地震,「東北新幹線」便不會出軌。
岸田也想證明,自己的外交政策比安倍更高明,但後者在現階段似乎不這麼覺得。
今天台灣的領導階層應該要去設想,自己在兩岸問題上一面倒靠向美國,對中國大陸形成一定程度的威脅,就像烏克蘭要加入北約一樣,對台灣而言到底有沒有實質的好處?台灣是不是要因此承擔過高的戰爭風險?
揭中首先由「過去的解放軍」視角出發,就「戰略預警」、「聯合制壓」、「聯合防空」、「防衛體系」四面向,評估台軍面臨「武統」情境的作戰能力。
台灣人似乎還是照喝伏特加酒。其實可能美國也不太期待,台灣究竟能在制裁中發揮什麼角色。
SWIFT本質是金融網絡,這次「將俄羅斯踢出SWIFT」的直接效果,就是逼迫各方選邊,有美國就沒有俄羅斯,只要選了美國,就不能無限制地跟俄羅斯進行交易。這場金融戰對俄羅斯而言,確實相當艱困。
中日關係就像「東北新幹線」,如果中美關係沒有發生大地震,「東北新幹線」便不會出軌。
岸田也想證明,自己的外交政策比安倍更高明,但後者在現階段似乎不這麼覺得。
今天台灣的領導階層應該要去設想,自己在兩岸問題上一面倒靠向美國,對中國大陸形成一定程度的威脅,就像烏克蘭要加入北約一樣,對台灣而言到底有沒有實質的好處?台灣是不是要因此承擔過高的戰爭風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灣長期面臨共產中國的武力威脅,因此除了現役部隊外,還有龐大的後備軍人,因為台灣的男性依法都有義務接受軍事訓練,時間為4個月至1年不等。依據《兵役法施行法》第27條規定,後備軍人教育召集(education recall/re-military training)於退伍後8年內,以4次為限,每次不超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台灣是否可以改良或參考他國軍事政策,吸引外國新兵,例如可招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以補充規模日漸縮小的國軍部隊?類似上述問題,近來成為國外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一個義務役的小小觀察,剛入伍的時候我曾很心動,但漸漸地為何我開始不想加入國軍了.....?國軍這個職業對於我這樣的新鮮人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Thumbnail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看了這個新聞我估計中共2027年也不會武統台灣,因為中共只會用嘴巴說和軍演共機繞台,來威嚇台灣,阿中共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就已經可以開打了中共還不直接開戰,發起戰爭。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要研究台灣本土防衛,得對陸軍的部署方式有一定概念,不能亂套烏克蘭或以色列模式,不然會很狀況外。以公開資料就可以看出台灣陸軍的調整,相對於海空軍往外拓展,陸軍延續不少黃埔大陸軍觀念,但也必須在縮減軍力下,往陸戰隊模式轉型,提升對海對空能力。 台灣陸軍指揮層級 ★軍團:北中南三個區塊,但因為台灣西岸平
Thumbnail
台灣長期面臨共產中國的武力威脅,因此除了現役部隊外,還有龐大的後備軍人,因為台灣的男性依法都有義務接受軍事訓練,時間為4個月至1年不等。依據《兵役法施行法》第27條規定,後備軍人教育召集(education recall/re-military training)於退伍後8年內,以4次為限,每次不超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台灣是否可以改良或參考他國軍事政策,吸引外國新兵,例如可招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以補充規模日漸縮小的國軍部隊?類似上述問題,近來成為國外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一個義務役的小小觀察,剛入伍的時候我曾很心動,但漸漸地為何我開始不想加入國軍了.....?國軍這個職業對於我這樣的新鮮人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Thumbnail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看了這個新聞我估計中共2027年也不會武統台灣,因為中共只會用嘴巴說和軍演共機繞台,來威嚇台灣,阿中共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就已經可以開打了中共還不直接開戰,發起戰爭。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要研究台灣本土防衛,得對陸軍的部署方式有一定概念,不能亂套烏克蘭或以色列模式,不然會很狀況外。以公開資料就可以看出台灣陸軍的調整,相對於海空軍往外拓展,陸軍延續不少黃埔大陸軍觀念,但也必須在縮減軍力下,往陸戰隊模式轉型,提升對海對空能力。 台灣陸軍指揮層級 ★軍團:北中南三個區塊,但因為台灣西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