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故事有很多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人喜歡,就像青菜蘿蔔各有人愛。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故事人的心中應該要有個基準,要清楚自己這樣表現的方式,是蘊含著什麼樣的價值觀?又或是你希望讓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感受到什麼?
前幾天正值清明、兒童節連假,無意間在臉書的廣告上看見某個單位有邀請故事人來為孩子們說故事,場地在戶外,結合了市集。二話不說,自己記好了時間,開了車就帶著未滿五個月的寶寶,出發前往故事場地。
單位邀請來的故事人你我都大概聽過,上過電視,頗有知名度。會衝這麼一波,一方面也是自己愛聽故事,解一下自己心中的故事渴;一方面是想聽聽其他的故事人是怎麼說故事的;又一方面,雖然自己是專業的故事人,但我認為孩子是需要聽聽其他專業故事人,畢竟父母的說故事著重在陪伴,和職業型的故事說演是不同的。
當天的場地是在戶外,並非採取事先報名,也就是說,孩子們是來來去去的,故事人難以掌握孩子的年齡層,也難以估計材料或教具的數量。我曾經說過類似場合的故事活動,但回想起來,自己昔日表現得窘迫多了,不若當天故事人那樣的純熟與有效果。
說故事有很多種方式,異於對象、環境甚至是主題,所適用的方式自然也會不同。
當天,故事人一個小時內說了三個故事,手上拿著紙本書,但多憑靠的是自身說演的技巧,包括聲音與表情的變化、小道具、文本的小幅度重繹。
沒有遊戲,沒有手作,沒有律動(只有在轉進下一個故事,故事與故事之間,用簡易的團康口號及手勢來串場),單純的三個故事,即使是身為大人的自己也聽得很享受。
「我覺得,他比較像是一個主持人,主導整場的氣氛與流暢度,故事是他的工具。整場活動下來是引人入勝的,也像看了一場秀,一齣電視劇,三個卡通。」我擅自下了這樣的感想。我比較把這樣說故事的方式稱為「表演型」故事法。
「表演型」故事法著重在故事人自身的說演能力及技巧,而不著重在紙本文字的閱讀,以及現場孩子的想法與互動。
☆紙本書是點綴用的,非實際讓孩子看的
☆故事的呈現,憑藉著是故事人的技巧(顯而易見甚至是誇張的面部表情、聲調變換等等)
☆文本需根據口說的流暢度,重新做不同幅度的重繹,牽涉到重編或改編、新編
也由於必須控場的關係,無法跟孩子有過多的互動、對話。若是提問,也是事先預備好的題庫,以封閉式問答,以具有明確答案的提問為優先。譬如:主角這樣做是誠實的嗎?(孩子們會在故事人的預先設並下回答:不是~~)以達到故事人期望的效果。
當天,有孩子嘗試要舉手發問。但礙於流程的繼續下去及場控的關係,故事人必須選擇忽視。舉手落空了幾次,孩子就不再舉手了。
這樣到底是好?或不好呢?
以「貓管家」的說故事場域,孩子們常常是鬧轟轟一團的,你一句我一句,大家爭先搶著舉手。曾經有家長帶著孩子來聽故事,看著每個孩子踴躍回答到家長都很驚訝,小聲地嘀咕,怎麼回答了那麼多卻沒禮物?
貓管家不使用禮物當成跟孩子互動的誘因,但孩子們卻搶著發表自己的想法,一則以喜。然而,對很要求秩序的家長們來說,變成了一種難以接受的混亂場面。
那麼,這樣到底是好?或不好呢?
說故事有很多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人喜歡,就像青菜蘿蔔各有人愛。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故事人的心中應該要有個基準,要清楚自己這樣表現的方式,是蘊含著什麼樣的價值觀?又或是你希望讓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感受到什麼?
對孩子來說,一次聽故事的過程中,
也許,只是好玩;
也許,只是帶走故事當成禮物;
也許,只是從故事裡面獲得一點感觸;
也許,是從發問或回答的過程中,滿足自己想要表達的慾望;
也許,是從故事的討論中,更加釐清與清楚自己的想法;
又或許是,讓孩子僅僅獲得一段美好的,有爸爸媽媽相伴的親子時光,那就值得了。
只要孩子還想再聽故事,對故事人來說,那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