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西城故事》恨意的密林,結不出愛情的果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導不愧是大導,首部歌舞片依然技驚四座、話題十足。身為1957音樂劇、1961電影的重拍版本,本片觀點未必新潮,卻也並非原樣復刻。不但有歌、有舞、有唱跳狂想,說英語、講西語、拍紐約實景,鏡頭更在史蒂芬史匹柏和賈努茲卡明斯基(Janusz Kaminski)這對老搭檔的靈活調度下,宛如一縷自由的靈魂,飛天又遁地,逡巡在舞台劇和電影之間、遊走於幻想和寫實的邊界。愛時,就愛到沈醉在粉紅泡泡,施展愛情魔法來扭曲現實;但恨時,也恨到非得亮傢伙爆粗口,一擊粉碎美國多元熔爐的幻夢。

一段不被祝福的愛情

說到歌舞片,往往少不了浪漫又曲折的愛情。雖取材自《羅密歐與茱麗葉》,但《西城故事》從最早的音樂劇開始,就設定相戀的男女主角,一個是波蘭裔、一個是波多黎各拉丁裔,深陷於「種族」而非「家族」間的對立。
左:安索艾格特(Ansel Elgort)飾演的東尼和瑞秋曾格勒(Rachel Zegler)的瑪麗亞;右:1961年版本的東尼和瑪麗亞。圖片來源:denofgeek.com
宣傳時標榜更忠於音樂劇原作的本片,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運鏡上,備受金獎名導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讚譽的三段體育場組曲中,更是顯露無遺。
那一幕,在輕快愉悅的《Cha-Cha》中,安索艾格特(Ansel Elgort)飾演的東尼和瑞秋曾格勒(Rachel Zegler)的瑪麗亞在主舞池後方暗通款曲,像雙宿雙飛的鳥類求愛一般,展臂如翅、對舞如痴。可是台前,敵對的噴射機幫(Jets)的底層白人、鯊魚幫(Sharks)的拉丁人,卻沈浸在《Mambo》的旋律中,尬舞較勁。愛情與族裔的矛盾,就此展開。
失去地盤的話,幫派還算什麼?
體育館裡暗潮洶湧的舞藝對抗,左為噴射機幫、右為鯊魚幫。圖片來源:Taiwan News

幫派之爭,勢如水火

但滿滿的敵意,究竟從何而來?衝突和暴力,又有什麼創意的表現方式?
一開場,宛如飛鳥般的鏡頭,從瓦礫、斷垣、廢鐵一路滑翔。滑到鐵網上,貧民窟的清理告示和打上柔光的林肯中心模擬圖後,旋即降落在地表上的窖門。「砰」一聲,人臉浮現、漆桶擲出,在彈指聲和序幕曲的節奏中,街上的噴射機幫眾一個個加入群舞,最後挑釁地在牆面的波多黎各國旗上潑漆,與急忙趕來的鯊魚幫陷入鬥毆...。這場戲,幾乎沒有對白,光是畫面、節奏和肢體,就足以傳達幫派間的角力,而且就連政府和警察公權力,也加入了這場領土之爭。
從白人警察那句:
「我們(白人)的人數被超越了,他們(拉美人)還會來上千個,來拼命生小孩,」
或是後來噴射機幫對著安妮塔(亞莉安娜黛博塞Ariana DeBose飾)大吼:「滾回你的老家去!」如此充滿偏見、政治不正確的言論,我們或許聽來刺耳,卻偏偏恰是五零年代紐約中西區的寫照。
一片荒蕪的生存環境,只剩歧見加倍茁壯。這邊,有噴射機幫歐裔白人,用標準英語唱著《Jet Song》;那邊,就是鯊魚幫波多黎各移民,哼著西班牙文的《La Borinqueña》。當時在人們眼中,只看得見彼此的差異。但諷刺的是,波多黎各其實是美國所屬的自治邦。那麼,誰有權利說他們不是美國人呢?

族群融合的美國夢,是妄想還是夢想

但即使膚色相同,觀點也未必相同。爭執的焦點,在於美國夢是真是假。
鯊魚幫一票少年,以貝納多(大衛阿爾瓦萊斯David Alvarez飾)為首,一致不看好留美的前景;而女友安妮塔在內的女性同胞們,卻對美國夢樂觀擁抱,情願把故鄉的鳳梨和咖啡香氣,留在回憶。於是當《America》的樂聲響起,身著襯紅金裙的安妮塔,盡情舞動裙襬,就是要舞出她的自由和她的夢想。
導演也巧妙地處理了「多元文化」和「都市仕紳化」的議題。
鯊魚幫的角色們,在1961年版本多為白人演員喬裝,此次卻全數啟用拉丁裔演員,甚至為了顛覆「拉丁人」等於「棕皮膚」的刻板印象,而找來不同膚色的拉丁演員,例如非洲裔拉丁人亞莉安娜黛博塞就是其一。電影中夾雜的西語對話,也在導演堅持下原汁呈現,刻意不上字幕、不加重英語的主流優勢。
另外,片頭空景也暗示了少數族裔,必須面對理想都市規劃排擠所在社區的現象。1961年電影拍攝地點,如今就已徹底鏟平,改建為今日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迫使劇組前往哈林區和布魯克林區等地取景,好更貼近以往中西區的樣子。

在殘酷世界裡,愛情低頭稱臣

如果愛情是泡泡,現實就是戳破它的狂風。
在修道院博物館裡,彩繪玻璃篩落一地的七彩聖光,這對戀人深情對唱《One Hand, One Heart》,凝聚出阻止械鬥的共識。緊接著登場的《Cool》,從原本音樂劇中冷靜噴射機幫眾的歌曲,變成東尼試圖奪下瑞夫的手槍、說服他放棄幫派對決的變奏曲。最終的失敗和徒勞,也加深了男主角的無力感。
而當劇情迎來高潮,我們俯視著帶有表現主義風格的幫眾黑影,從畫面兩端延伸到中央,彼此交疊、如棍如針,精準象徵了雙方一觸即發的怒氣。此時《The Rumble》樂音響起,一場不可挽回的致命之戰就此引爆。這與下一幕女主角尚未知情,依舊在工作時歡欣高唱《I Feel Pretty》的橋段,形成強烈對比。這些巧妙的安排和調整,無疑較前作更上層樓,增添了更強的劇情張力和情緒轉折。
械鬥前,光影強烈的表現主義風格畫面,折射出雙方尖銳對峙的情緒。圖片來源:screenrant.com
落幕之前,傷心的女主角憤而奪槍,控訴兩幫人的暴力。這樣的畫面,依然令我們坐立難安。因為,就算史蒂芬史匹柏可以改變選角改變劇本,卻依然改變不了族群對立的現況。在《西城故事》首度亮相的六十年後,亞裔當街遇襲、非裔遭警方槍擊的事件,依然時有可聞。顯然,只要現實的殘酷猶存,悲劇,大概很難過時吧。

*本文原發表於:中華電信mod粉絲專頁
*本專題也讓你跟著走心了嗎?歡迎「留言」「分享」「追蹤」!
avatar-img
45會員
75內容數
身為非藝術背景、卻三天兩頭跑展覽的「美術館路人」,除了仰賴直覺定錨眼前作品,更愛問問自己是感覺激動、寧靜、或泫然?還要自虐地,連結當下的人生處境連結,才甘願返回紛擾的現世。於是決心用書寫,實踐艾倫狄波頓《藝術的慰藉》的唯心觀點,捨棄高冷論述、直探藝術所誘發的感觸。請準備好,跟著藝術一起「走心」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藝術北飄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萬物皆可拋,但尊嚴呢?當警察無預警上門,先拆房再扔掉你的證件,你會作何反應?如果,受害者換成「遊民」或「露宿者」,你還會一樣憤怒、給出一樣的答案嗎?香港導演李駿碩繼跨性別議題的《翠絲》之後,二度將鏡頭轉向社會邊緣人身上,只不過這回《濁水漂流》的主角們,換成了香港社會底層的露宿者。
鈦,重量輕、強度高、耐酸鹼和極端溫度,而且對人來說,無毒、相容,相當適合植入體內當成「義體」。引發各界議論的法國片《鈦》,以這同名金屬為核心、以安上義體的半生化人為主角,迴旋出一部熔煉恐怖、科幻、異色於一爐,「人車戀」與「生化寶寶」並陳的驚世故事!
明明昨天還愛得火熱,怎麼今天人就走了?未亡人的殘命,要何以為繼?倘若這段關係,從頭到尾不受世人祝福,又該如何孤單紀念?澳洲名導珍・康萍的新作《犬山記》,表面上看似廿世紀初的同志愛情時代劇,骨子裡,卻是一則無關性別、不分年代,未亡人為愛獻祭的故事。而祭品,偏偏就是主角本人。
《在車上》的故事,始於妻子的外遇。啟人疑竇的是,悠介和音互動親密、性生活宛如熱戀,分明是靈肉合一的神仙眷侶。那女方為何還會反覆劈腿?愛情是真還是假?難道就像是舞台劇中凡尼亞的控訴:「女人的忠誠就是個謊言」?
愛和麵包,那個重要?換成幫孩子決定時,又該怎麼選?以《一路到底:脫線舞男》製作人聞名於世的義大利導演烏貝托・帕索里尼的第三部電影《為你找個家》中,不久人世的男主角約翰(詹姆士・諾頓),唯一的牽掛:為稚子找家,變成驅動劇情發展的種子,在謀生、陪孩子、出席領養家庭面談的影像沉積之間,蔓生出一片父愛花園。
假如流落荒島,你會帶上什麼道具?火柴、瑞士刀、還是上好的Gortex登山裝?看完這部片,你可能跟我一樣改變心意,帶上整罐「安眠藥」...。黃明川第二部作品《寶島大夢》,呈現出戰爭與和平、戒嚴與解嚴之際,軍事孤島上,軍民最混亂無根的幽魂狀態。什麼是夢?什麼是現實?一切,再也模糊難辨...。
萬物皆可拋,但尊嚴呢?當警察無預警上門,先拆房再扔掉你的證件,你會作何反應?如果,受害者換成「遊民」或「露宿者」,你還會一樣憤怒、給出一樣的答案嗎?香港導演李駿碩繼跨性別議題的《翠絲》之後,二度將鏡頭轉向社會邊緣人身上,只不過這回《濁水漂流》的主角們,換成了香港社會底層的露宿者。
鈦,重量輕、強度高、耐酸鹼和極端溫度,而且對人來說,無毒、相容,相當適合植入體內當成「義體」。引發各界議論的法國片《鈦》,以這同名金屬為核心、以安上義體的半生化人為主角,迴旋出一部熔煉恐怖、科幻、異色於一爐,「人車戀」與「生化寶寶」並陳的驚世故事!
明明昨天還愛得火熱,怎麼今天人就走了?未亡人的殘命,要何以為繼?倘若這段關係,從頭到尾不受世人祝福,又該如何孤單紀念?澳洲名導珍・康萍的新作《犬山記》,表面上看似廿世紀初的同志愛情時代劇,骨子裡,卻是一則無關性別、不分年代,未亡人為愛獻祭的故事。而祭品,偏偏就是主角本人。
《在車上》的故事,始於妻子的外遇。啟人疑竇的是,悠介和音互動親密、性生活宛如熱戀,分明是靈肉合一的神仙眷侶。那女方為何還會反覆劈腿?愛情是真還是假?難道就像是舞台劇中凡尼亞的控訴:「女人的忠誠就是個謊言」?
愛和麵包,那個重要?換成幫孩子決定時,又該怎麼選?以《一路到底:脫線舞男》製作人聞名於世的義大利導演烏貝托・帕索里尼的第三部電影《為你找個家》中,不久人世的男主角約翰(詹姆士・諾頓),唯一的牽掛:為稚子找家,變成驅動劇情發展的種子,在謀生、陪孩子、出席領養家庭面談的影像沉積之間,蔓生出一片父愛花園。
假如流落荒島,你會帶上什麼道具?火柴、瑞士刀、還是上好的Gortex登山裝?看完這部片,你可能跟我一樣改變心意,帶上整罐「安眠藥」...。黃明川第二部作品《寶島大夢》,呈現出戰爭與和平、戒嚴與解嚴之際,軍事孤島上,軍民最混亂無根的幽魂狀態。什麼是夢?什麼是現實?一切,再也模糊難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南人劇團—《仲夏夜汁夢》 2024.05.30 & 06.06 & 06.11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Thumbnail
《Begin Again曼哈頓戀習曲》是由約翰卡尼自編自導,於2014年發行的美國浪漫音樂劇情電影。由綺拉奈特莉及馬克魯法洛主演。描述夢想成為創作歌手的女主角被失意的唱片製作人發掘,兩人合作間微妙的浪漫情愫,以及各自在感情上失意的細膩故事。
Thumbnail
《西貢小姐》在80年代是百老匯上受歐洲影響的幾大劇目之一,這部鉅作描述了越戰末端1975年的西貢歷史以及美軍的撤離,劇情曲折感人,以當地女子金和美國大兵克里斯的愛情為主軸。文章還回顧了美國大兵在臺灣的影響,提供了豐富的歷史小補充。全面解析了這部歷史劇集。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群台灣太太在鐵道旁邊,看著露天電影。 這個露天電影院前面有一個樂團,隨著電影的演出,會穿插現場演奏。有時會和現場群眾一起玩波浪舞。有時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讓群眾可以參與。 一邊表演與遊戲的過程,讓我想起之前我在台灣去夜店跳舞玩樂的情緒。現在回到美國,這些熱力四射、勁歌熱舞的日子已經距離
Thumbnail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 辛德勒的名單,大概是我少數看了覺得好看但真心不想再看第二次的電影,全片以黑白影像方式呈現,一直到小女孩跑上山丘,才出現那一抹紅衣的顏色,除了提醒人類的殘忍,但也象徵著那一股希望。 但卻是很多猶太人永遠等不到的釋放。 在翻看辛德勒的回憶錄時,戰爭結束後,即使在他救了那
每次聽到布萊希特的什麼「史詩劇場」跟什麼「間離感」,你會不會覺得滿頭都是黑人問號(言必稱什麼中國傳統劇場給他靈感,更是沒有太大幫助)。 話說,你的疑惑,上海靜安現代戲劇穀跟法國文化之春合作的「節中節」聽到了。 法國溫柔劊子手劇團藝術總監馬修•鮑爾,領導蒙特勒伊表演樂團伴奏,由艾瑪·利耶瓦一人
Thumbnail
關於「法國」的美麗幻想,因著交友軟體上配對到的法國男人而展開,女主角惠君開始在房間擺畫打造成畫廊,小鎮山上的電塔也幻化成了艾菲爾鐵塔,筆者同樣嚮往那座「愛的城市」巴黎,這恰巧也是惠君「尋愛」的契機,法國男人馬丁綿綿的情話,在半信半疑間惠君依然動了真情,馬丁成了她「想愛」的寄託,如同白色公雞初次闖入母
Thumbnail
齣戲訴說著那卡西年代的故事,自然需要大量那卡西的音樂元素,但音樂劇本身的音樂,又必須有一定程度的華麗與絕對精準,這與那卡西的精神及音樂形象是相違背的。基本上我常會形容那卡西的演藝,是台灣在地化的爵士樂精神,
Thumbnail
導演伍迪艾倫利用愛情的陳腔濫調,同時透露作者尖酸刻薄、帶點犬儒般(Cynicism)對於電影中描述角色的愛情觀,對應著導演的世界觀。但《情遇巴塞隆納》倒是成功地從歐洲和美國之間文化差異與民族想像的觀點切入,過渡到愛情與權力的身體及政治性,與最後透露(導演)自身的見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南人劇團—《仲夏夜汁夢》 2024.05.30 & 06.06 & 06.11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Thumbnail
《Begin Again曼哈頓戀習曲》是由約翰卡尼自編自導,於2014年發行的美國浪漫音樂劇情電影。由綺拉奈特莉及馬克魯法洛主演。描述夢想成為創作歌手的女主角被失意的唱片製作人發掘,兩人合作間微妙的浪漫情愫,以及各自在感情上失意的細膩故事。
Thumbnail
《西貢小姐》在80年代是百老匯上受歐洲影響的幾大劇目之一,這部鉅作描述了越戰末端1975年的西貢歷史以及美軍的撤離,劇情曲折感人,以當地女子金和美國大兵克里斯的愛情為主軸。文章還回顧了美國大兵在臺灣的影響,提供了豐富的歷史小補充。全面解析了這部歷史劇集。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群台灣太太在鐵道旁邊,看著露天電影。 這個露天電影院前面有一個樂團,隨著電影的演出,會穿插現場演奏。有時會和現場群眾一起玩波浪舞。有時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讓群眾可以參與。 一邊表演與遊戲的過程,讓我想起之前我在台灣去夜店跳舞玩樂的情緒。現在回到美國,這些熱力四射、勁歌熱舞的日子已經距離
Thumbnail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 辛德勒的名單,大概是我少數看了覺得好看但真心不想再看第二次的電影,全片以黑白影像方式呈現,一直到小女孩跑上山丘,才出現那一抹紅衣的顏色,除了提醒人類的殘忍,但也象徵著那一股希望。 但卻是很多猶太人永遠等不到的釋放。 在翻看辛德勒的回憶錄時,戰爭結束後,即使在他救了那
每次聽到布萊希特的什麼「史詩劇場」跟什麼「間離感」,你會不會覺得滿頭都是黑人問號(言必稱什麼中國傳統劇場給他靈感,更是沒有太大幫助)。 話說,你的疑惑,上海靜安現代戲劇穀跟法國文化之春合作的「節中節」聽到了。 法國溫柔劊子手劇團藝術總監馬修•鮑爾,領導蒙特勒伊表演樂團伴奏,由艾瑪·利耶瓦一人
Thumbnail
關於「法國」的美麗幻想,因著交友軟體上配對到的法國男人而展開,女主角惠君開始在房間擺畫打造成畫廊,小鎮山上的電塔也幻化成了艾菲爾鐵塔,筆者同樣嚮往那座「愛的城市」巴黎,這恰巧也是惠君「尋愛」的契機,法國男人馬丁綿綿的情話,在半信半疑間惠君依然動了真情,馬丁成了她「想愛」的寄託,如同白色公雞初次闖入母
Thumbnail
齣戲訴說著那卡西年代的故事,自然需要大量那卡西的音樂元素,但音樂劇本身的音樂,又必須有一定程度的華麗與絕對精準,這與那卡西的精神及音樂形象是相違背的。基本上我常會形容那卡西的演藝,是台灣在地化的爵士樂精神,
Thumbnail
導演伍迪艾倫利用愛情的陳腔濫調,同時透露作者尖酸刻薄、帶點犬儒般(Cynicism)對於電影中描述角色的愛情觀,對應著導演的世界觀。但《情遇巴塞隆納》倒是成功地從歐洲和美國之間文化差異與民族想像的觀點切入,過渡到愛情與權力的身體及政治性,與最後透露(導演)自身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