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3|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遊民

    前言

    無聊轉開netflix發現它有一得獎作品的系列,其中之一是有關遊民的記錄片,點進去看了一會兒,片中出現的是一堆帳篷,…社工正在供餐及排隊供沖洗;為了解遊民狀況,以便提供協助,因此詢問遊民一些問題,問及一遊民:有家人嗎?該人剛要答就禁不住掩面痛哭…內人建議不要看了,因為看了難過。可是…沒錯,眼不見為淨,但淨的只是眼前,實際上它還是存在的,不會因你不看就消失,就不見了…

    與遊民的近距離接觸

    疫情前內人到公園打球時,看到司令台上有一女遊民睡在那裡,她問了一下,並拿了兩百元給她;隔週再去,再次碰到,內子打電話給鄉公所,負責人立即到場,並稱已多次處理,並數度介紹到收容所,然而該員屢次偷跑,造成大家很大的困擾,他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內子回來提及,並提及該遊民可能有收毒,因為旁邊有塑膠袋,…
    我打球附近的公園,演藝廳的走廊上就有兩個遊民睡在那兒-聽說二樓更多,可是我沒上去過-今天特別注意了一下,他們已經起來了,一個把睡覺的紙箱疊在一起,放在牆邊,裡面是一個旅行箱和一個背包,外面是紙箱,然後用磚頭把它們固定住;另一則是紙箱平舖地上,私有東西似乎全在紙箱下面…
    到那兒好像都可在無意間看到遊民,台北,新竹,台中,印象最深的新竹,火車站的前站和後站間有一地下通道,遊民就在燈火通明的通道,大剌剌的躺在通道裡,看起來既醒目又突兀,前面一個,轉個彎又是一個…,出車站後,稍一停歇想要拍攝頗具歷史的車站,旁邊好像有人在注意你,回過頭來看著他伸出了手…你心裡有些嫌惡,轉頭離開他一點,走過去一點,又是一個伸出手的…台灣竟然還有行乞者?浮上心頭的是:這,這,這是怎麼回事?政府到底在幹啥?

    為什麼遊民這麼多

    甚至連宜蘭這種較鄉下的地方,遊民也愈來愈常見,似乎也愈多了。你想不看不去注意都有點不可能了。我們會注意到,乃因他們似乎很顯目,例如,公園,車站等公共場所,然後呢?有人公然的躺在牆邊;例如明明不遠處有廁所,可是似乎他們就這樣就地解決了…你看著他們,滿腹不解,天冷了,他們怎麼辦?他們的吃要怎麼解決?沒有家人嗎?生病了怎麼辦?政府怎麼會放任這種現象發生呢?可是儘管有不少疑問,但,你也不會想去接觸他們,只是將問題放在心裡。

    與遊民相關的問題
    前幾天,聽<報導者>正好在報導遊民相關議題,這才知道原來這是世界性的問題,而且是棘手的問題,很難妥善處理。公視(n.d.)曾經針對此問題進行探討,讓我們看看其蒐集的資料:

    遊民形成的原因:
    1.失業太久,佔74.5%,其他還有:
    2.沒錢付房租(應該與失業有關吧)43.5%;
    3.個人適應不良39.7%;
    4.家庭不和睦31.5%。

    遊民晚上睡覺地點 :
    1.公園及園邊 65.8%
    2.車站及園邊 49.7%
    3.寺廟及教堂 26.2%
    4.地下道與人行道 23.5%
    2010年政府共處理10449人次的遊民,內容包括協助返家;轉介社福單位;轉介就服或職訓;收容;因故死亡;而最多的是其他。

    遊民可能產生的問題
    因遊民可能產生的問題多而複雜,如:
    1.製造髒亂有礙市容。
    2.傳染病防治死角。
    3.治安問題(金融犯罪、外籍配偶、人頭戶)。
    4.人道問題(無名屍體的處理)。
    從前面資料也可概見,政府其實也有在處理,然而成效不彰,例如安置收容,葉靜倫(2021,12,3)提到台北有公營的收容場所-圓通居-,設備齊全,場地舒適,醫療服務陣容龐大,然而遊民對之的評價卻是極為負面。原因呢?規範森嚴,人際衝突(常住其中者,一有衝突就沒完沒了),地理偏僻(工作不便),…以往也曾採高壓管理措施,然而仍然是成效不彰,如果高壓管控有效的話,遊民早就絕跡或減少了。也可見遊民問題之複雜難解。

    何謂遊民?

    那麼何謂遊民呢?台灣最早有此概念應源於清治時期的羅漢腳,指謂的是指無宅無妻,不士不農,不工不商,不負載道路的台灣男性遊民。
    (已廢止)的「台灣省遊民輔導辦法」中的「遊民」,指的是「流浪、流落街頭孤苦無依或於公共場所乞討教化者為遊民,並且還需收容輔導」。
    「台北市遊民輔導辦法」則指:「於街頭或公共場所棲宿、行乞者與疑似罹患精神疾病、身心障礙而遊蕩無人照顧者為遊民。」
    這些定義大致上也是考量個人有無私領域的空間居所為準,與國外稱遊民為(homeless people)類似。而美國遊民激增的主因也在產業轉移,沒有工作機會,以及房價太高,租金昂貴。(楊芬瑩,2016.2.7)

    遊民問題難解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針對遊民和遊民業務承辦人員所進行的調查發現,承辦人員認為遊民主要源於自己不努力,以及家庭功能失調;然而遊民本身則多認為失業太久以及沒錢付房租是自已成為遊民的主因;但承辦人員則認為沒錢付房租關係不大。什麼意思呢?承辦人員認為遊民源於懶,是你自己有問題;而遊民則認為不是我有問題,我是不得已的。(維基百科,n. d. )。承辦人員都不同情了,遊民的解決還有可能嗎?
    看書面資料,似乎談論的東西事不關己,和自己關係不是很大,戴伯芬在大愛的「人文講堂」的講述則令人印象深刻,例如遊民知道自己是被漠視忽視甚至賤視的最底層人員,所以他們不會告訴你他們是誰?住那裡?以及家人等等;他們百分之八十以上曾有工作,現在還有工作的也達百分之六十;只是他們的薪資少得可憐,每月不平均不到五千元…務必看看

    後記:

    • 只要是社會議題,一定有正反兩面意見。我們很容易同意其中之一,然後呢?不管是那一方,我們都能振振有詞。
    • 對我們不喜歡的議題,我們大概都會將之歸於某類,例如遊民,然後呢?然後他們就沒有個人面貌了,他們只有一類,不管是年齡,性別,健康與否等等,都不管了,他們就是同一類,然後呢?其中有一人有什麼惡行(通常都是惡行),那麼就可以推論到他所歸屬的那一類,例如有一遊民說髒話,或者隨地小便,那麼不管是否只是他個人的單一行為,我們都把它當做所有的遊民都如此。你知道我在講什麼嗎?偏見和歧視就是這樣來的。疫情期間亞裔在歐美經常被歧視和侮辱,為什麼?因為你們是同一類的,就是來這兒搶工作的…熟悉嗎?
    • 社會議題一向沒有簡單答案,目前所知:解決遊民較佳策略是:提供租金補貼,讓他們有個棲身之所,此舉影響正面且深遠,也可減少許多社福支出…
    • 遊民本身敏於也習於別人的漠視和賤視,因此自信極為不足…

    參考資料

    公視(n.d.):驅趕不了的難題!遊民問題怎解決?2022.4.13取自http://talk.news.pts.org.tw/show/13272。
    楊芬瑩 (2016.2.7):2020年美國真的不再有遊民了嗎?2022.4.13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2020-zero-homeless-usa(報導者)
    葉靜倫(2021,12,3)。所謂遊民,不過是一群無家可歸的市民:「就地安身」是失敗的安置,還是成功的輔導?2022.4.13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9661
    維基百科(n.d.):台灣遊民。2022.4.13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9%81%8A%E6%B0%91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