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生最後一程規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一位獨居的親人離開了。在身體突然變差的情況下日漸虛弱,然後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對於先人的離去早已作了心理準備,但早前身體狀況出問題是始料未及的,親人們還為了商量照顧起居等問題在疫情中召開了家庭會議,這一點讓我想了很多。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雖然我也經歷過不少跟親人告別的場面,但畢竟離開的不是我,所以也無法想像我要離開時的景況。這次的告別讓我醒覺了三件事:
  1. 健康非必然:生活飲食作息健康,也無法避免患病/意外,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離開人世;
  2. 家人的金錢關係:無論關係有多親密,若家人要動用到金錢還是會覺得負擔,怕會產生誤會;
  3. 委託人的重要性:畢竟生活各有各忙,若不事先指定一名委託人去辦理手續,搞不好最後互相推卸而令手續或計劃無限期押後。
因為我從小已決定不婚不生,而且意外的事說不準,想想也該為自己定下萬一生活無法自理時的計劃甚至死亡後的財產分配了。
為了不成為家人的負擔,我認為先把自己的意願寫下,再找最信任的家人或朋友成為委託人,在必要時代為執行意願的安排是最好的方法。這樣可以避免了萬一出現無法自決的狀況,家人會擔心我會否不滿他們的安排,也免卻了動用我的財產支付費用時對他們的心理負擔。思前想後,我列出了我的意願及財產狀況,讓家人對我的決定有一定程度的認知:
  • 若生活無法自理時:入住護老院/療養院?聘請24小時看護?
    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照顧病人是一門需要體力跟專業知識的學問。年青力壯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何況我的家人都比我年長。若不想成為家人的負擔,根據自身的財政狀況去制定無法自理時的安排是最好的,如果對護老院/療養院/看護有要求的話也可以寫下來,這樣家人去找地方/人的時候也可以根據定下的準則去選擇。
  • 若得了重病,如末期癌症、晚期運動神經元疾病等,按身體狀況跟醫生相討「預設醫療指示」跟「預設照顧計劃」等安排。
  • 若因意外/疾病導致腦死亡,會否捐贈器官?
    先跟家人溝通清楚並告知意願,可以避免想要捐贈但家人反對下錯失延續他人生命的機會。
  • 死後會否捐贈遺體予醫學院作教學用途?
    服務期一般為1-4年不等,完成後會進行火化
  • 身後事的安排:
    殯葬儀式: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或其他宗教儀式
    火葬/土葬:骨灰安置/墳場的安排
    若有具體想要落實的儀式、出殯衣飾/儀容、背景音樂、邀請名單(想要告知的人)也可以先寫下,讓委託人代為執行。
  • 列明現有財產帳戶及債務:
    物業、銀行帳戶、股票/基金、保險、強積金、電子支付平台及預付會員帳戶等
  • 列明已訂閱的服務讓委託人代為取消
  • 若想在社交平台發放訃文,也可先草擬一份並列明社交平台的帳號跟密碼,讓委託人可代為發文。
  • 財產分配及個人物品的處理
暫時也就想到這些了,如果有其他重要的事我遺漏了的話,請務必要告訴我啊~
因為這個意願跟正式的遺囑有異,我家人也不多,所以若非必要我應該暫時是不會找律師正式簽訂落實這份文件了。但是跟家人溝通真的很重要,互相清楚大家的想法,也可以免去不必要的擔心跟麻煩。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一個水瓶座女生的在其他人眼中的「奇思妙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御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長大後,我學會了放下比較而變成欣賞,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就算是我擅長的範疇也一定會有人做得比我更好,那我何必計較我是否那個最出色的人呢?
長大後,我學會了放下比較而變成欣賞,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就算是我擅長的範疇也一定會有人做得比我更好,那我何必計較我是否那個最出色的人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結婚也好,沒結婚也好,到最後都是一個人生活 前言 朋友的遭遇讓我省思的還有:如果遭遇這狀況的人是我,我要如何自處?事實上,我們也都知道這種狀況--不一定完全一樣,也許不是腦溢血,而是車禍、跌倒、突然發現重症,慢慢失智失能,到頭來都差不多,兩人都能獨立生活的日子沒了,必須由較健康者來照顧無法獨立生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必然會遇到的課題,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家庭對因病離開的往生者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當往生者是因為意外而離開,往往令家人感到措手不及。在往生者離開後,家庭沉浸在悲傷之中,但還是要打起精神準備後事,希望往生者能夠早日安息。 家人過世後怎麼做? 在家人過世後,大多數人都是想
Thumbnail
在殯葬業工作期間的思考與感悟,探討生死與後事處理的重要性及對親友間的溝通與理解。提供四個步驟與三個重要事項,鼓勵讀者以輕鬆方式討論生死議題。
Thumbnail
人生走到最後,「回家」是所有人最中的渴望,回到家中與家人相伴,度過人生最後的日子,居家安寧已越來越普及,但當親人在家中過世時,應該如何處理?要聯絡哪些人?萬事達小編帶您從3個步驟一步一步不慌張,告訴您如何處理當親人在家中過世時的處理步驟。 親人在家中過世該怎麼辦? 疾病逝世者 (1)記
Thumbnail
人生來到了樂齡階段,你會發現銀行帳戶其實也是人生歷程的見證,隨著工作的轉換、房貸辦理、投資理財...,在不知不覺中可能累積出了多家銀行的帳戶,但實際上真正有使用的帳戶卻很少,雖然銀行不會因為這些閒置的帳戶向我們收取保管費,但未來有一天將會成為家人的麻煩。
深刻感受到當人離開時,就沒有感情了,只剩下利益糾葛。 大哥說因為家中還有長輩,所以牌位不能放回家,並一直推銷他手上南投山區的納骨塔,還有在第一天,我在警局忙著處理事情時,大哥同時在我家物色東西,想要認領拿走,連公司配給我的筆電都要A走,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衝擊,因為他太「務實」了! 連與葬儀社討論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結婚也好,沒結婚也好,到最後都是一個人生活 前言 朋友的遭遇讓我省思的還有:如果遭遇這狀況的人是我,我要如何自處?事實上,我們也都知道這種狀況--不一定完全一樣,也許不是腦溢血,而是車禍、跌倒、突然發現重症,慢慢失智失能,到頭來都差不多,兩人都能獨立生活的日子沒了,必須由較健康者來照顧無法獨立生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必然會遇到的課題,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家庭對因病離開的往生者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當往生者是因為意外而離開,往往令家人感到措手不及。在往生者離開後,家庭沉浸在悲傷之中,但還是要打起精神準備後事,希望往生者能夠早日安息。 家人過世後怎麼做? 在家人過世後,大多數人都是想
Thumbnail
在殯葬業工作期間的思考與感悟,探討生死與後事處理的重要性及對親友間的溝通與理解。提供四個步驟與三個重要事項,鼓勵讀者以輕鬆方式討論生死議題。
Thumbnail
人生走到最後,「回家」是所有人最中的渴望,回到家中與家人相伴,度過人生最後的日子,居家安寧已越來越普及,但當親人在家中過世時,應該如何處理?要聯絡哪些人?萬事達小編帶您從3個步驟一步一步不慌張,告訴您如何處理當親人在家中過世時的處理步驟。 親人在家中過世該怎麼辦? 疾病逝世者 (1)記
Thumbnail
人生來到了樂齡階段,你會發現銀行帳戶其實也是人生歷程的見證,隨著工作的轉換、房貸辦理、投資理財...,在不知不覺中可能累積出了多家銀行的帳戶,但實際上真正有使用的帳戶卻很少,雖然銀行不會因為這些閒置的帳戶向我們收取保管費,但未來有一天將會成為家人的麻煩。
深刻感受到當人離開時,就沒有感情了,只剩下利益糾葛。 大哥說因為家中還有長輩,所以牌位不能放回家,並一直推銷他手上南投山區的納骨塔,還有在第一天,我在警局忙著處理事情時,大哥同時在我家物色東西,想要認領拿走,連公司配給我的筆電都要A走,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衝擊,因為他太「務實」了! 連與葬儀社討論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