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飢寒交迫的故事

    小時候聽母親講她的一次經歷,直至今日在腦海揮之不去。
    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一個漆黑的夜晚,母親出席一場集會後和同事一起回家。當時飢腸轆轆,加上寒風凜冽,母親和同事打趣道:「現在可稱得上『飢寒交迫』了。」誰知身邊的同事一臉正色:「怎麼可以這樣說呢?『飢寒交迫』只能用於舊社會!」母親啞然。從此以後再也不敢說「出格」的話。
    中國人十分熟悉「飢寒交迫」這個詞語。它出自人人必須會唱的「國際歌」第一句歌詞。同事對此為何那麼敏感呢?因為「國際歌」是黨歌,黨歌的歌詞是號召「飢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去推翻「不合理的舊世界」。既然「舊世界」已被「打得落花流水」了,加上我們已「成為天下的主人」,所以再說自己「飢寒交迫」,那就太「不合時宜」,甚至可以說「屬反動」了。
    母親至今噤若寒蟬,從來不敢公開表達自己對社會的不滿。她的字典裏,根本找不到「言論自由」四個字,她的那個舊同事可謂「功不可沒」。
    今時今日,瘟疫肆虐。為了清零,上海封城。由於一封半個多月,很多人「餓困愁城」,於是悲壯嘹亮的「國際歌」歌聲重新在大地迴盪。
    我不知道母親的那個舊同事是否還活著。如果活著,對此不知作何感想。如果今天她還在上海生活,當她一連幾天都無米下炊時,相信她也一定不會重唱「國際歌」,因為她不會覺得自己的國家還有「寄生蟲」和「毒蛇猛獸」,即使有也是來自「亡我之心不死」的西方世界。類似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
    當一個人長時間感到「飢寒交迫」和「受苦」時,唯有「起來」,唯有「把爐火燒得通紅」,唯有「趁熱打鐵」才能成功。這就是「國際歌」的魅力,「飢寒交迫」的「奴隸」才有希望得到拯救。
    我會把此文給母親看。想像著她看完一定笑著擺手,用濃重的常德話說:「莫啦莫啦,莫發表呀⋯⋯」
    我會唱給老人家聽:「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讓思想衝破牢籠⋯⋯」
    是的,我們被關在牢籠太久太久,此刻不衝,更待何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退休教師。 退休作家。 但寫作不會停也不用休。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葛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