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的惡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自2月15日元宵節打完第一針「復必泰」疫苗後,不良反應終於來了。
早上喝牛奶,發現口腔天花板不適,好像有甚麼東西沾黏上顎,初時以為熱牛奶的那層薄膜,後來覺得不對,喝水也沖下不去,於是照鏡子:原來天花板上有個1毫子大小的深紅色血泡。
馬上用藥水嗽口,一會兒後血泡明顯縮小,甚至變平坦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泡泡又出現了。想起政府不久前誇誇其談的甚麼「旅遊泡泡」、「疫苗泡泡」均一一無疾而終,而本人口腔的「血紅泡泡」卻「生機勃勃」,感覺好笑和諷刺。
傍晚沖涼,大腿內側特別痕癢,熱水沖洗時,看到幾處紅色的斑塊,似蚊子叮咬,但又不規則。搔摸大腿一處時,覺得「尾龍骨」處也騷癢,再一摸,不好,屁股上有一塊面積更大的腫塊。
內子以為是食物過敏,問我有無喝酒,當然沒有,這段日子連酒釀也戒了。有無食雞鴨牛羊「易發物品」?更加沒有—-在這「兵荒馬亂」時期,除了雞蛋、少量的魚和豬肉,哪來的雞鴨牛羊!
搽了曼秀雷登,皮膚稍感陰涼,過了一個鐘,腫塊也先後消失。可是到了半夜,又被痕癢弄醒。這一回,斑塊出現的地方擴大了,先是腰部兩側,大小不等。然後轉移至左手腋下,接著又來到肚臍附近⋯⋯
折騰了一宿,凌晨四點再昏昏入睡。六時起床,紅疹全部消退。口腔的那個紅色泡泡,也乖乖躺平了。
觀察症狀,似乎屬尋麻疹,可是本人以前可從未有過啊!想來想去,應該拜疫苗接種所賜了。
再過兩天,要注射第二劑了,你說我打還是不打呢?
有人稱「復必泰」為「伏必汰」,想想也怕怕。
希望自己既不屬「中伏」,更不會「被汰」,好嗎?
avatar-img
5會員
277內容數
中國的文革浩劫,眨眼五十年過去了。片言隻語的回憶回顧和緬懷,既可以紓緩我們的心結,又可以教育啟發我們的後代,防止悲劇重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葛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下午去醫院第二次接種。 幾天前身體突然出現紅疹,其癢無比,個人推斷拜疫苗所賜。昨日特地諮詢醫生,心存一絲僥倖,希望可以躲避「第二次接種」。誰知醫生根本不想查看本人的皮膚,反而劈頭問有無拍攝照片。幸好有備而來,呈上手機屏幕,他掃了一眼,即診斷為「蕁麻疹」,而且與「復必泰」注射無關。 所以我不怕了。
早上出門,電梯裡有一男一女似夫妻。女人見我進入,像觸電似地往後一閃,旋即躲在男人背後,彷彿遇上的是一個武漢肺炎病人。 透過玻璃鏡,發現男子眼神尷尬,顯然女子剛才的動作也嚇他一跳,令他覺得丟臉。 香港歷來是一個文明的大都會。大疫當前,平常心面對,不被病毒嚇倒,這才是度過難關的關鍵,也是做人的智慧。
--50年前的回憶 50年前,上海靠北站的寶山路虬江路口有一家舊貨店,專門收購舊貨售賣舊貨。用今日的話叫「二手商場」,刻薄一點説就是「當舖」。 這一天,母親打開皮箱,取出一裘皮草,告訴我:「這是貉絨的大衣皮筒子,住香港時姨媽送我的。你把它拿去寶山路舊貨店換幾個錢吧。」 希望那胖子的老婆也是二手貨。
客廳的沙發用了近十年,屬「老弱病殘」,不得已,只好買新的取代。然而店主告知,送貨的不會幫手處理舊沙發,給錢也不行。沒辦法,唯有自己動手。 早上起床,把沙發輕輕抬起,讓它站立,發現比180公分的我還要高。自嘆「寶刀未老」,這麼重的龐然大物竟被我一人豎起,看來幾十年的健身房沒有白去。
今日元宵節。被迫打疫苗。 以林鄭為首的特區政府果然「特別」:宣佈2月24日起,不注射疫苗的人,不准進入商場,街市和食肆。也即是說,你不接種,對不起,餐館不讓你入,超市禁止你去。政府「御用專家」還揚言,以後乘坐公車也要出示針卡。 全世界如此逼人打疫苗的地方,大概也獨此特區了。
清晨出門帶狗狗散步,赫然發現乾淨的路面竟有一篤亮閃閃的痰跡!太噁心了,有種吞下一隻蒼蠅的感覺。好幾次遛狗,都會遇見人「咔吐」一聲隨地吐痰。今日所見的,想必也是晨運人士的「傑作」。 那些人是誰及其相貌我已全然忘記,但那一件事以及那一個動作永遠會浮現腦海。
下午去醫院第二次接種。 幾天前身體突然出現紅疹,其癢無比,個人推斷拜疫苗所賜。昨日特地諮詢醫生,心存一絲僥倖,希望可以躲避「第二次接種」。誰知醫生根本不想查看本人的皮膚,反而劈頭問有無拍攝照片。幸好有備而來,呈上手機屏幕,他掃了一眼,即診斷為「蕁麻疹」,而且與「復必泰」注射無關。 所以我不怕了。
早上出門,電梯裡有一男一女似夫妻。女人見我進入,像觸電似地往後一閃,旋即躲在男人背後,彷彿遇上的是一個武漢肺炎病人。 透過玻璃鏡,發現男子眼神尷尬,顯然女子剛才的動作也嚇他一跳,令他覺得丟臉。 香港歷來是一個文明的大都會。大疫當前,平常心面對,不被病毒嚇倒,這才是度過難關的關鍵,也是做人的智慧。
--50年前的回憶 50年前,上海靠北站的寶山路虬江路口有一家舊貨店,專門收購舊貨售賣舊貨。用今日的話叫「二手商場」,刻薄一點説就是「當舖」。 這一天,母親打開皮箱,取出一裘皮草,告訴我:「這是貉絨的大衣皮筒子,住香港時姨媽送我的。你把它拿去寶山路舊貨店換幾個錢吧。」 希望那胖子的老婆也是二手貨。
客廳的沙發用了近十年,屬「老弱病殘」,不得已,只好買新的取代。然而店主告知,送貨的不會幫手處理舊沙發,給錢也不行。沒辦法,唯有自己動手。 早上起床,把沙發輕輕抬起,讓它站立,發現比180公分的我還要高。自嘆「寶刀未老」,這麼重的龐然大物竟被我一人豎起,看來幾十年的健身房沒有白去。
今日元宵節。被迫打疫苗。 以林鄭為首的特區政府果然「特別」:宣佈2月24日起,不注射疫苗的人,不准進入商場,街市和食肆。也即是說,你不接種,對不起,餐館不讓你入,超市禁止你去。政府「御用專家」還揚言,以後乘坐公車也要出示針卡。 全世界如此逼人打疫苗的地方,大概也獨此特區了。
清晨出門帶狗狗散步,赫然發現乾淨的路面竟有一篤亮閃閃的痰跡!太噁心了,有種吞下一隻蒼蠅的感覺。好幾次遛狗,都會遇見人「咔吐」一聲隨地吐痰。今日所見的,想必也是晨運人士的「傑作」。 那些人是誰及其相貌我已全然忘記,但那一件事以及那一個動作永遠會浮現腦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初春的一個門診,歐醫師遇到一對姐弟,阿嬤說連假出遊回來之後,發現身上長了一些會癢的疹子。本來以為是蚊蟲叮咬,所以在家有先擦藥了,殊不知越長越多、越來越癢、來診前一晚整整抓了一夜。
關於周5回診。 醫師看到我就嚇到:你怎麼把膠布自己撕下來了! 說明:這是自費的、防水的膠布,很貴。 我說,沒有啊,我沒撕…… 醫師:那你是睡覺時磨來磨去嗎!第一次看到膠布會自己掉的! 我也覺得很神奇。 但是我總覺得,它好像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自己消失了。 不過還好, 醫師說,傷口已
Thumbnail
這絕對不是空打出來的!就在剛剛發生!!我快要嚇死了! 近日因為有些過勞免疫力大幅降低,之前開刀的傷口突然惡化復發!感染成蜂窩性組織炎...便入住了醫院...最快出院也要一個星期! 就在今天下午!笨蛋哥哥帶著他自己想吃的肯德雞全家桶來照顧我...(我都蜂窩性了還拿炸物過來!) 就打算晚上來放飛
手好了一陣子後又開始復發 這次想嘗試食物的斷捨離,剛好前陣子看到了一篇文章,裡頭說皮膚不舒服的狀況有可能是因為胃的問題,可以從戒茶或戒咖啡開始 本著實驗的精神來試試,試了七天後感覺有改善,繼續想做戒辣 一開始覺得好多了,但心情上過不去(?) 不知是不是因為每天一杯茶習慣,去買飲料發現幾乎什麼
Thumbnail
起床覺得嘴唇好癢,隱隱有種灼熱感,有種不祥的感覺,照鏡子發現上唇有水泡凸起,果然冒皰疹了。
發病過程 在出疹前的兩天(5/1)開始覺得右側肩膀與手臂有一種酸痛、刺痛與電到的感覺,因為我有跑步的習慣,原以為是拉傷還是扭到,因此都沒有特別的去理會他,但是在5/3晚上在胸口、上手臂與後背,出現一顆顆的紅色疹子,看起來是小小顆的水泡,經過自己的綜合判斷,推論為確診帶狀皰疹。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沒錯,從接下店面開始沒幾天,我竟然確診了...covid流行到現在後疫情時代,這是我第一次驗出兩條線...雖然自認絕對會得,不過竟是挑這個時間點,我也是好無奈。 一月分我甚至還去打第五劑的疫苗,沒想到這次症狀幾乎全部都有,頭痛、發燒、鼻涕、喉嚨痛、有痰、微微咳嗽,還好第三天之後就只剩下喉嚨痛和頭痛
Thumbnail
確診第二天醒過來時感覺喉嚨乾的像吞了一把沙,喝了口水,wow喉嚨痛的像是一把刀插在上面,烙鐵般的疼痛是這樣說吧?全身痠痛沒了開始局部疼痛,上背部非常酸阿,like皮拉提斯教練一直逼我練背的隔天,晚上畏寒早上畏熱,手臂上的疹子開始蔓延,耳後的疹子也越來越明顯 一份蛋餅我吞了兩個多小時才吞玩,慶幸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初春的一個門診,歐醫師遇到一對姐弟,阿嬤說連假出遊回來之後,發現身上長了一些會癢的疹子。本來以為是蚊蟲叮咬,所以在家有先擦藥了,殊不知越長越多、越來越癢、來診前一晚整整抓了一夜。
關於周5回診。 醫師看到我就嚇到:你怎麼把膠布自己撕下來了! 說明:這是自費的、防水的膠布,很貴。 我說,沒有啊,我沒撕…… 醫師:那你是睡覺時磨來磨去嗎!第一次看到膠布會自己掉的! 我也覺得很神奇。 但是我總覺得,它好像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自己消失了。 不過還好, 醫師說,傷口已
Thumbnail
這絕對不是空打出來的!就在剛剛發生!!我快要嚇死了! 近日因為有些過勞免疫力大幅降低,之前開刀的傷口突然惡化復發!感染成蜂窩性組織炎...便入住了醫院...最快出院也要一個星期! 就在今天下午!笨蛋哥哥帶著他自己想吃的肯德雞全家桶來照顧我...(我都蜂窩性了還拿炸物過來!) 就打算晚上來放飛
手好了一陣子後又開始復發 這次想嘗試食物的斷捨離,剛好前陣子看到了一篇文章,裡頭說皮膚不舒服的狀況有可能是因為胃的問題,可以從戒茶或戒咖啡開始 本著實驗的精神來試試,試了七天後感覺有改善,繼續想做戒辣 一開始覺得好多了,但心情上過不去(?) 不知是不是因為每天一杯茶習慣,去買飲料發現幾乎什麼
Thumbnail
起床覺得嘴唇好癢,隱隱有種灼熱感,有種不祥的感覺,照鏡子發現上唇有水泡凸起,果然冒皰疹了。
發病過程 在出疹前的兩天(5/1)開始覺得右側肩膀與手臂有一種酸痛、刺痛與電到的感覺,因為我有跑步的習慣,原以為是拉傷還是扭到,因此都沒有特別的去理會他,但是在5/3晚上在胸口、上手臂與後背,出現一顆顆的紅色疹子,看起來是小小顆的水泡,經過自己的綜合判斷,推論為確診帶狀皰疹。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沒錯,從接下店面開始沒幾天,我竟然確診了...covid流行到現在後疫情時代,這是我第一次驗出兩條線...雖然自認絕對會得,不過竟是挑這個時間點,我也是好無奈。 一月分我甚至還去打第五劑的疫苗,沒想到這次症狀幾乎全部都有,頭痛、發燒、鼻涕、喉嚨痛、有痰、微微咳嗽,還好第三天之後就只剩下喉嚨痛和頭痛
Thumbnail
確診第二天醒過來時感覺喉嚨乾的像吞了一把沙,喝了口水,wow喉嚨痛的像是一把刀插在上面,烙鐵般的疼痛是這樣說吧?全身痠痛沒了開始局部疼痛,上背部非常酸阿,like皮拉提斯教練一直逼我練背的隔天,晚上畏寒早上畏熱,手臂上的疹子開始蔓延,耳後的疹子也越來越明顯 一份蛋餅我吞了兩個多小時才吞玩,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