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0|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從基本面思考投資或投機的環境

投機角度希望買在起漲點,股價能很快上漲,不要花時間等待,比較多是見股價上漲才去追價,只要股市大漲幾天,就隨處可以見到正面樂觀的新聞,散戶也會回到市場,所以成交量多半是在股市出現較明顯的漲勢之後開始擴增,出現量增價漲時,技術面才確認是漲勢。
在較長期的多頭走勢,等到技術面確認漲勢才進場,是相對安全的方式,不過萬一漲勢空間有限,屬於較短期的漲勢,等技術面確認才追價,很可能已接近高點或接近短期回檔時機,漲勢確認時反而是相對風險已經升高,但並非採取這樣投機的方式不好,而是某些時機環境較不適合,例如去年有些股票漲幅不小,在過程追價都有一定的獲利空間,但這不是常態,過了那段期間,股價的波動空間變小,較多是區間整理,追價就不一定獲利空間。
投資或投機有各式各樣的方法,但不是任何時候都能發揮效用,在不同的環境時機背景的成效也不一樣,例如先前成長股、科技股、景氣循環股表現很好,當經濟成長降低加上升息環境,營運穩定的價值股(如中華電信)或金融股表現較好,科技股或景氣循環股在短期內有大幅價差的現象就不見了,採用追價賺價差的效用就會大幅降低或甚至失效。
股價會隨著基本面而波動,思考投資或投機的環境,得從基本面開始,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