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156:香港 台灣 疫情下的掙扎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當香港剛剛經歷完第五波COVID-19疫情, Omicron病毒在社區大型爆發,超過100萬人染疫,約有9000宗死亡。經過四個月的折磨後,據知至今已經形成群體免疫,社會逐步回復疫情前的生活狀態(但不是正常生活,新香港不可能正常生活)。當香港疫情見到𥌓光時,台灣才剛剛開始進入爆發期。

raw-image


天爸住在城郊的小鎮之中,平常人流不多,早上經過診所時見到長長人龍,應該就是排隊打疫苗吧!住在小鎮的好處是地廣人稀,相對來說受感染的機會也比較低。我們一家如常到早餐店吃早餐,孩子如常上課,嫲嫲如常到菜市場買菜,生活未見有太大影響。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1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三個仔女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個仔女
238會員
280內容數
原本只是一個不凡不過的爸爸,但因為希望三個子女能接受華德福教育,所以在2015年移民台灣。經過十年寒暑,三個仔女也慢慢長大。孩子就像一面鏡子,在這段陪伴成長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過去,也望見我們一家的未來。邀請大家一起了解天爸的過去,聆聽現在的心情,展望未來的變化。
三個仔女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
2025/01/29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
2025/01/20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2025/01/20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2024/12/23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2024/12/23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澳門在十二月第二個星期開始不再隔絕新冠病毒,然後在第三個星期開始,感染人數不斷上升。 一開始是零星個案,大家還在討論著要如何防避,然後不到一個星期,身邊陸續有感染者。 最開始公司出現個案時還膽戰心驚,接著在社交網站看到朋友一個接一個說自己確診,再然後同事的家人、自己的家人都感染了,於是不到一個星期,
Thumbnail
澳門在十二月第二個星期開始不再隔絕新冠病毒,然後在第三個星期開始,感染人數不斷上升。 一開始是零星個案,大家還在討論著要如何防避,然後不到一個星期,身邊陸續有感染者。 最開始公司出現個案時還膽戰心驚,接著在社交網站看到朋友一個接一個說自己確診,再然後同事的家人、自己的家人都感染了,於是不到一個星期,
Thumbnail
後第五波疫情的一點政治隨想
Thumbnail
後第五波疫情的一點政治隨想
Thumbnail
新加坡Omicron疫情趨穩之際,並擴大鬆綁多項防疫措施。
Thumbnail
新加坡Omicron疫情趨穩之際,並擴大鬆綁多項防疫措施。
Thumbnail
當香港剛剛經歷完第五波COVID-19疫情, Omicron病毒在社區大型爆發,超過100萬人染疫,約有9000宗死亡。經過四個月的折磨後,據知至今已經形成群體免疫,社會逐步回復疫情前的生活狀態(但不是正常生活,新香港不可能正常生活)。當香港疫情見到𥌓光時,台灣才剛剛開始進入爆發期。
Thumbnail
當香港剛剛經歷完第五波COVID-19疫情, Omicron病毒在社區大型爆發,超過100萬人染疫,約有9000宗死亡。經過四個月的折磨後,據知至今已經形成群體免疫,社會逐步回復疫情前的生活狀態(但不是正常生活,新香港不可能正常生活)。當香港疫情見到𥌓光時,台灣才剛剛開始進入爆發期。
Thumbnail
確診COVID後的DAY 20,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也沒有舊病復發的感覺,我想是完全康復了吧?慶幸同住家人沒受感染,自己病情算是非常輕微,感謝主!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染病及康復的個人感受。
Thumbnail
確診COVID後的DAY 20,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也沒有舊病復發的感覺,我想是完全康復了吧?慶幸同住家人沒受感染,自己病情算是非常輕微,感謝主!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染病及康復的個人感受。
Thumbnail
物極必反,今天種下的一些因,其實有不少,只是順著人為的形勢而逼出來的。
Thumbnail
物極必反,今天種下的一些因,其實有不少,只是順著人為的形勢而逼出來的。
Thumbnail
疫情來襲,比想像中來得急速可怕,最可怕不是會殺人的病毒,而是影響每一個人的「防疫生活」。因為防疫,小孩要留在家中;因為防疫,家人也得留在家裡工作⋯⋯當然還有更多可怕的防疫情況,但如果有留意全球的防疫慘況,其實台灣在很多地方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Thumbnail
疫情來襲,比想像中來得急速可怕,最可怕不是會殺人的病毒,而是影響每一個人的「防疫生活」。因為防疫,小孩要留在家中;因為防疫,家人也得留在家裡工作⋯⋯當然還有更多可怕的防疫情況,但如果有留意全球的防疫慘況,其實台灣在很多地方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
Thumbnail
在疫情漸漸嚴峻的農曆新年前後,我們一家連橫出事,要不斷進出醫院,口罩短缺下也只能無可奈何地硬撐着。在同一段時間,不管是台灣、香港抑或澳門,都推出不同的防疫措施,不外乎都是減少聚會、注意個人衛生、停課停班等等…正所謂患難見真情,在一個人人自危的環境中,最能看到事物的光明與陰暗。
Thumbnail
在疫情漸漸嚴峻的農曆新年前後,我們一家連橫出事,要不斷進出醫院,口罩短缺下也只能無可奈何地硬撐着。在同一段時間,不管是台灣、香港抑或澳門,都推出不同的防疫措施,不外乎都是減少聚會、注意個人衛生、停課停班等等…正所謂患難見真情,在一個人人自危的環境中,最能看到事物的光明與陰暗。
Thumbnail
農曆新年,本該喜氣洋洋,沒想到一朝醒來回到2003年,一樣是瘟疫侵襲、一樣是巨星殞落…2003年的香港是人間煉獄,2003年的香港頓變死城,2003年的香港……我們都不想再記起。而今,雖然我們一家都在台灣,但仍然感受到香港人的痛苦與驚恐。
Thumbnail
農曆新年,本該喜氣洋洋,沒想到一朝醒來回到2003年,一樣是瘟疫侵襲、一樣是巨星殞落…2003年的香港是人間煉獄,2003年的香港頓變死城,2003年的香港……我們都不想再記起。而今,雖然我們一家都在台灣,但仍然感受到香港人的痛苦與驚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