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1/30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正在看文章的你,有沒有懷疑這是AI寫的?

就算不怎麼看新聞的人,也應該知道今年最恐慌的事件之一,俄烏戰爭。 緊張的局勢被比擬最接近第三次世界大戰,從戰事相關新聞也發現現代戰爭已經不僅僅人類與人類的戰鬥,更多的是機械、電腦、人工智能的比拼。 這樣的對決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時間拉回十年之前之前。
Am I a machine? Am I a person? Am I a war hero? Am I a criminal? I can`t judge you.
戰爭是殘酷、無意義的行為,能讓積累幾百幾千年的文明付之一炬。 戰爭也是爆發、有目的的成長,能在強大競爭壓力下激發最發達、實用的科技。
撇開裡頭引人入勝的戲劇效果。 電影主角,一個歷史重要的數學家 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 為了破解當時德軍戰爭的密碼,反向思考設計一款機器用來破解密碼機器,也成為了現代電腦的雛形。
但更重要的他假設了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實驗 《Turing test 圖靈測試》。
同開頭引言,圖靈在電影最後說的這段充滿哲學深意話『是機器?還是人?』開啟這話題。 圖靈實驗是1950年提出的一個「模仿遊戲」的實驗, 目的在於測試機器是否能表現跟人一樣的思考智能。
圖靈假設如果機器跟人類同時透過文字(非面對面)跟人類對話,而不被辨識出身份的話,那這台機器便擁有智能。 這也是世界上第一篇探討人工智能哲學的論文提案,在這之後許多設計的人工智能系統都以此為門檻,所以只要能通過圖靈測試就夠智能了嗎?

像人或是不像人,這是一個問題嗎?

回到科技飛漲的現代,各種通訊軟體機器人、蘋果Siri出現回應我們日常疑問,以及勝任了人類過去困難達成的部分,快速運算、安全警示系統、故障排除、經融服務,人工智能已經進到我們生活之中,像我們身邊親密的夥伴、助理。
身在很多AI智能都能跟你聊上兩句,模仿人類的停頓、大眾文法、通俗字眼的現在,我們越來越相信機器或許有一天能跟人一樣思考,甚至超越人類。 它跟我們大腦一樣經過資料吸收、經驗累積、搜尋並作出決策,這不跟人類很相像嗎?那AI可以被人類認定擁有智能嗎?
或許你我都有要登入帳號密碼系統的經驗,裡頭最後都要求輸入「驗證碼」。 這個圖像式驗證碼是目前最常見辨別機器或是人類的方式,這種從語音辨識到視覺辨識的改變,表示目前AI的設計已經超越了圖靈測試的範疇。
AI被人類創造出來最大的目的,是身為一個助理去輔助人類,在需要時去回應請求;在不需要時,隱藏於背景但主動的監測並協助任務順暢運行,小至個人手機效能掌控,大至電廠的監控。
我們不能否定如果不像人,那就不具有智能,畢竟就充滿局限性,以人類眼光去看待世界、宇宙並不合乎科學。 亞馬遜副總裁兼 Alexa 首席科學家 Rohit Prasad也提到「AI跟人類擁有不同的長處,為何要去追求跟人類無差別呢?」人工智能不一定得跟人類一樣

不能殺人還會有殺人機器嗎?

講到人工智能,就不得不提機器人三大原則,全部說可能太過於龐大,也不是這次想聊的話題。 所以就第一個原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使人類受到傷害』來聊聊。
回到電影裡頭,有一幕圖靈他們成功破解了德軍要去襲擊一艘英國客運船,同事本要把襲擊的事跟上級國防部門告知,卻被圖靈阻止了。
到底為了挽救五百多人的性命,把破解Enigma密碼的成功被德軍察覺;或犧牲船隊而獲得最後的勝利,救治更多的人? 哪些人應該被犧牲? 哪些人應該被保護? 這對人類都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難題,更何況在機器人身上。
這個問題如果以人工智能機器來說,如果一開始設定是為了贏得戰爭,那機器應該會做出跟圖靈一樣的選擇,但又得面對不得袖手旁觀的的矛盾。 許多人工智能難以接近人類的地方,在於選擇。 我們利用社群科技、搜尋引擎、伺服器去搜建許多選擇跟資料給人工智能統計判讀,利用強大的運算能力,AI可以找到你喜歡的衣服款式、食物種類、交往類型,但在資料不足或尚未明確的情況下,AI無法像人類一樣爭一隻眼閉一隻眼去選擇某一方。
如同上一篇提到的氣球選擇,人們會因為環境或他人影響去做出選擇,但也有可能不會,並非每次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但目前的人工智能只能就數據最佳化去做出選擇,只要與數據不足或牴觸系統設計原則,就會使系統產生偏見或故障。 人性並非時時刻刻都是合乎邏輯及真實的,我們思考後做出的選擇有可能跟我們理性思考的結論毫無關係。 新版的機器人原則也提出很重要的理念,在第四點就描述了『永遠要標示出你的創造者、控制者、以及擁有者。』 真正掌控目前AI設計的目的,仍在於設計者身上,我們設計出為了監控環境氣體排放的人工智能,為了有效掌控空氣中有毒物質是否過量,所以機器就會有效的監控並通知我們做出相對應的判斷。 反之,如果設計者並非要監控過量,而是希望超標,那人工智能並不會有如人類那種善心或私心去反對,因為它並無法判別要救治或聽從哪一方,只會依照原設定或餵養資訊而做出判定。
像開頭引言所說,現代戰爭使用更多的人工智能,而這些人工智能並沒有以不傷害人類為原則,更多的是為了給人類使用,作為殺傷武器使用。

我思,故我在?

從人工智能思考選擇的問題,回歸到設計者人類本身,在要理解選擇問題前得先聊聊我們對於意識的建立。 用笛卡爾最著名的這句話開頭,讓我想起十年之前的之前,Rita Carte在2002出版的【大腦的祕密檔案 Mapping the Mind】裡頭談到關於從感官接收到大腦辨識的過程。
是什麼樣的東西,你看起來是影像? 是什麼樣的東西,你聽起來是聲音? 是什麼樣的東西,你聞起來是味道? 是光波?聲波?還是味道分子?
如果有一天你感官接收光波傳到大腦卻是聲音? 或者你接收聲波,傳到大腦卻是味道?你會錯亂嗎?
知道大腦都是由電荷作用所控制,把我們感官受體所接受到的刺激都轉成電脈衝,傳達到大腦。 有點像我們使用電子產品,我們製作好的影像透過轉換成電子訊號播送出去,到另一個觀看者的電腦再進行電子轉換,該是聲音是聲音、該影像是影像。
但與電子設備不同的點,在於每個人的大腦都不相同,感官資料進來所建立的世界也都不樣。 如同一盤水果,有人大腦掌管顏色的區域發展特別好,那他對水果顏色細膩的變化就比較敏銳;有人對空間辨識的區域比較發達,那對水果三度空間擺設位置、大小就格外注意。
所以接收的訊息都是同一盤水果,但到了大腦意識層面卻是完全不同的,這也可以解釋藝術品對於人類的關係,透過藝術品可以傳達藝術家看待事物的特別層面,進而刺激我們自己的視覺通道。 我們容易被新藝術、前衛藝術所震懾,主要是新的看法第一時間影響了我們舊的意識形態,而時間一久就不再如此吃驚。 在我們還是嬰兒時期,大腦皮質尚未發育完全,這時候我們的感官到意識是很模糊的,使我們記不太清楚嬰兒、幼兒時期所發生的事,好像聲音、影像、味道都糊在一塊(像那碗當時在吃的寶寶粥一樣) 因為此時很大部分由邊緣系統來處理,直到我們皮質逐漸發展完成,就會把這工作搶過去做。
這時候每一種感官刺激才會開始分類,變成聲音歸聲音、影像歸影像。 這轉變舉動都是為了能快速辨識出訊息,比如說蜜蜂就會被分類到黃色、嗡嗡叫、螫到會痛、蜂蜜味,根據這些分類大腦可以快速判斷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分類速判模式非常有利於人類生存,也非常像我們目前對於AI的設計。
當然我們也犧牲部分豐富感官、聯想力,變成各個單一感受的生物(成人是不是有點像AI)。 想要再次建立感官連結唯一方式就是嗑藥,但目前藥物是擁有非常危險副作用,不僅僅是打開感官連結那麼簡單功用,更可能的讓你單一感官區域的作用失去,產生幻覺、幻聽、無法控制行為甚至死亡。

「我」這種感覺從何而來?
有了上述感官跟意識的連結的科學解釋,就來聊聊標題我思故我在的笛卡爾。
笛卡爾是不信任感官的, 他懷疑我們眼睛看出去的事物並非真實,而這種論點在那個沒有什麼腦神經科學研究的時代是很新穎的。
去懷疑看到的東西是真實的嗎? 懷疑感受到的感覺是真實的嗎?所有事物都可疑,就這樣懷疑下去。 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唯一無法懷疑的,就是正在懷疑一切的自己』。
這就是笛卡爾提出的方法懷疑論,而Cogito ergo sum 我思故我在就是以此為開端也是結果。
唯一無法懷疑的自己這一點,道出了「自我」。 「我」必定是一個獨立於肉體的存在,這樣我才能去懷疑我之外的世界,便能從中分出主客體,主體是正在思考的我(思考的心靈),而客體是自己以外的事物(包括自己的肉體)。
他認為自己的肉體跟心靈並非同一個我,而這恰恰與目前的人工智能相仿。 我們打造人工智能,如同我們的肉體與感官器官,有著特定作用,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甚至達成更高的研究,所以說科技演進如同延伸我們的感官一般。
雖然我們漸漸理解大腦與感官運作的過程,但我們仍未有創造出具有不斷懷疑的人工智能系統,目前都是因應人類目的被打造出來的,也就是心靈的部分仍屬於人類、設計者本身。 所以現階段無法讓人工智能具有理解自我存在的主體性,進而依主體做出選擇。
不過,或許有生之年的一天在我們充分理解人類自己之後,也許能創造出具有人工智能的機器人,那我們就能如笛卡爾所講的『獨立的精神、肉體與神』,達到構成這世界的三大要素創造世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