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藥物的副作用/不良反應?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日前看到「網傳 BNT 新冠疫苗副作用達千例!衛福部:假消息勿轉傳」訊息時,讓我回想多年前在呈現藥袋資訊時,受限於藥袋版面,要呈現那些藥物副作用/不良反應內容感到困惑,有人說放常見的,有人說要印嚴重的,真是傷透腦筋。
對於藥物的「副作用」(side effect)或「不良反應」(adverse reaction),都是指與藥物相關,在使用藥物後出現的反應或徵狀。兩者經常互用,但也有副作用經常是可預期,常發生,較不良反應所造成的傷害較輕等差別。
不論是藥袋印的副作用/不良反應內容如何,對多數藥物而言,都不是完整的訊息,如果想要了解全部的副作用/不良反應內容,建議查閱藥品說明書。
接種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及"改善方法"說明,花蓮縣政府提供
服藥前,建議先理性地清楚有那些藥物的副作用/不良反應,有助於觀察用藥後出現的狀況,就像一樣米養百樣人,這些過去由許多人所累積的用藥彙整紀錄,自身未必會出現,即使出現,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重要地是若察覺不對勁,需要聯絡藥師、醫師,確認該怎麼處理。
推薦閱讀:
  1. Understanding Adverse Events and Side Effects
  2. Adverse Reaction to a Medication or Drug
  3. 毛志民。為什麼不良事件≠副作用? 2021
  4. 毛志民。有「沒有副作用的藥」嗎?2009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近年來,偶有媒體報導藥品因為含不純物或是主成分不足等因素回收下架,根據「藥物回收處理辦法」,凡偽藥、禁藥、劣藥、不良醫療器材及藥物,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認定對使用者生命、身體或健康有發生重大損害之虞者便需回收收。 我們可以從食藥署首頁 >整合查詢服務 >西藥 >產品回收,便可查詢。 推薦閱讀:
    衛生福利部發布自4月18日起提供公費「台灣清冠一號」居家照護確診者使用,非確診者也能自費申請,然隨著染疫者需求增加而出現缺貨消息。台灣清冠一號」可由核准製藥廠商調整生產線趕工製造,亦可諮詢專業中醫師,以清冠一號處方為基底,依個別症狀調整合適的處方使用。
    藥師通常從廠商來函或是業務代表通知而取得藥品短缺訊息,民眾若想要掌握相關較完整訊息,可以至食藥署「藥品供應資訊平台」(食藥署首頁 > 業務專區 > 藥品 > 通報專區,網址: https://dsms.fda.gov.tw/)。
    新冠疫情以來,由於施打疫苗後,或是染疫者或許有發燒的可能性,退燒藥便常被醫療人員或媒體報導提及,試以Google Trends,分別輸入「乙醯胺酚」、「普拿疼」、acetaminophen、paracetamol相較,「普拿疼」是國人最慣用的詞彙,「乙醯胺酚」次之,然而,兩者之間有何不同?
    日前報載一位婦女因過度勞累加上趕時間,刷牙時誤吞18公分長的牙刷,卡在食道,就醫經內視鏡取出;在228連假期間,亦有七旬婦女服藥時不慎將鋁箔外包裝一併吞下,醫師放棄休假,深夜奔回急診為她取出。
    近年來,偶有媒體報導藥品因為含不純物或是主成分不足等因素回收下架,根據「藥物回收處理辦法」,凡偽藥、禁藥、劣藥、不良醫療器材及藥物,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認定對使用者生命、身體或健康有發生重大損害之虞者便需回收收。 我們可以從食藥署首頁 >整合查詢服務 >西藥 >產品回收,便可查詢。 推薦閱讀:
    衛生福利部發布自4月18日起提供公費「台灣清冠一號」居家照護確診者使用,非確診者也能自費申請,然隨著染疫者需求增加而出現缺貨消息。台灣清冠一號」可由核准製藥廠商調整生產線趕工製造,亦可諮詢專業中醫師,以清冠一號處方為基底,依個別症狀調整合適的處方使用。
    藥師通常從廠商來函或是業務代表通知而取得藥品短缺訊息,民眾若想要掌握相關較完整訊息,可以至食藥署「藥品供應資訊平台」(食藥署首頁 > 業務專區 > 藥品 > 通報專區,網址: https://dsms.fda.gov.tw/)。
    新冠疫情以來,由於施打疫苗後,或是染疫者或許有發燒的可能性,退燒藥便常被醫療人員或媒體報導提及,試以Google Trends,分別輸入「乙醯胺酚」、「普拿疼」、acetaminophen、paracetamol相較,「普拿疼」是國人最慣用的詞彙,「乙醯胺酚」次之,然而,兩者之間有何不同?
    日前報載一位婦女因過度勞累加上趕時間,刷牙時誤吞18公分長的牙刷,卡在食道,就醫經內視鏡取出;在228連假期間,亦有七旬婦女服藥時不慎將鋁箔外包裝一併吞下,醫師放棄休假,深夜奔回急診為她取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年老的人,多多少少會有些病痛,我也不例外。 我的耳鳴、飛蚊症是良性絕症,也就是說不會威脅生命,但無藥可治。 耳鳴、飛蚊症,既然無藥可治,當然不必吃藥了。 另外的病,如糖尿病、腳麻、攝護腺問題,都還有藥可治療或控制。 那當然要去看醫生,請醫生開藥。 我去看神經內科,做了檢查。
    Thumbnail
    你知道全球每年有超過250萬人因疫苗而免於死亡嗎?疫苗在現代醫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你可能未必知道一些有關疫苗的重要事實。本文將揭示5個你未聽過但必須知道的疫苗事實。 1. 疫苗不僅保護接種者,還能保護社區 社區免疫的力量 疫苗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健康,還能夠保護整個社區,這就是所謂的「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想過,每種藥物都有可能會有不良反應或嚴重副作用的機會,那如果當抗癲癇藥物或是為了檢查使用的安神藥物出現不良反應時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抗生素在治療細菌感染方面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但過度或不當使用抗生素可能導致抗藥性的增加,影響身體健康。本文探討了抗生素的不當使用對個人健康產生的多方面影響,包括對抗藥性細菌的處理困難、對健康微生物的損害、免疫系統功能失調和對肝臟和腎臟造成的影響。
    Thumbnail
    四月底食藥署公布藥品回收下架忻樂膠囊,因驗出其含致癌物。用於治療重鬱症、焦慮症、纖維肌痛症用藥「忻樂膠囊30毫克」緊急下架6萬錠,因為在檢驗時發現含有過量的亞硝胺不純物。 這款藥物我沒有用過,但看見報導後也提醒著自己,藥物安全,需要時常檢視。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Thumbnail
    長期習慣吃的藥,為什麼最近吃會頭暈呢? 這有可能是「藥物性暈眩」,特別是高齡者因為肝臟或腎臟的功能衰退,無法快速的代謝藥物,排毒功能也越來越差,藥物的副作用就會比年輕時候更加明顯。
    Thumbnail
    在臨床上,我們施打藥物除了是幫病患治療之外,最重要的是還需要知道患者對藥物是否有過敏,我的習慣是在注射藥物前還是會問患者是否對藥物過敏,畢竟注射藥物就是一種風險,那麼~故事就開始延續了
    我突然發現,我的許多負面知識,都是從以前的新聞報導裡面學到的! 小時候,好像是雲林還是嘉義吧,有位婦人用農藥毒死了先生。 整篇報導很詳細的寫出,她是如何把農藥再精煉、濃縮。如何用菜色遮掩住農藥的味道。如果不是法醫覺得有問題,她可能就沒事了! 本來就是個地方新聞,為何變成全國性的案件?因為記者在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探討關於藥物及食品安全的議題。 藥物,使用得對,它就是幫助恢復快速恢復健康的方式;但若使用不對,它就可能變成危害健康的毒藥。
    Thumbnail
    年老的人,多多少少會有些病痛,我也不例外。 我的耳鳴、飛蚊症是良性絕症,也就是說不會威脅生命,但無藥可治。 耳鳴、飛蚊症,既然無藥可治,當然不必吃藥了。 另外的病,如糖尿病、腳麻、攝護腺問題,都還有藥可治療或控制。 那當然要去看醫生,請醫生開藥。 我去看神經內科,做了檢查。
    Thumbnail
    你知道全球每年有超過250萬人因疫苗而免於死亡嗎?疫苗在現代醫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你可能未必知道一些有關疫苗的重要事實。本文將揭示5個你未聽過但必須知道的疫苗事實。 1. 疫苗不僅保護接種者,還能保護社區 社區免疫的力量 疫苗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健康,還能夠保護整個社區,這就是所謂的「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想過,每種藥物都有可能會有不良反應或嚴重副作用的機會,那如果當抗癲癇藥物或是為了檢查使用的安神藥物出現不良反應時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抗生素在治療細菌感染方面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但過度或不當使用抗生素可能導致抗藥性的增加,影響身體健康。本文探討了抗生素的不當使用對個人健康產生的多方面影響,包括對抗藥性細菌的處理困難、對健康微生物的損害、免疫系統功能失調和對肝臟和腎臟造成的影響。
    Thumbnail
    四月底食藥署公布藥品回收下架忻樂膠囊,因驗出其含致癌物。用於治療重鬱症、焦慮症、纖維肌痛症用藥「忻樂膠囊30毫克」緊急下架6萬錠,因為在檢驗時發現含有過量的亞硝胺不純物。 這款藥物我沒有用過,但看見報導後也提醒著自己,藥物安全,需要時常檢視。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Thumbnail
    長期習慣吃的藥,為什麼最近吃會頭暈呢? 這有可能是「藥物性暈眩」,特別是高齡者因為肝臟或腎臟的功能衰退,無法快速的代謝藥物,排毒功能也越來越差,藥物的副作用就會比年輕時候更加明顯。
    Thumbnail
    在臨床上,我們施打藥物除了是幫病患治療之外,最重要的是還需要知道患者對藥物是否有過敏,我的習慣是在注射藥物前還是會問患者是否對藥物過敏,畢竟注射藥物就是一種風險,那麼~故事就開始延續了
    我突然發現,我的許多負面知識,都是從以前的新聞報導裡面學到的! 小時候,好像是雲林還是嘉義吧,有位婦人用農藥毒死了先生。 整篇報導很詳細的寫出,她是如何把農藥再精煉、濃縮。如何用菜色遮掩住農藥的味道。如果不是法醫覺得有問題,她可能就沒事了! 本來就是個地方新聞,為何變成全國性的案件?因為記者在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探討關於藥物及食品安全的議題。 藥物,使用得對,它就是幫助恢復快速恢復健康的方式;但若使用不對,它就可能變成危害健康的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