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樹那樣生活》|像刺槐一樣昂然地活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天隨手在政大書城的架上翻閱了《像樹那樣生活》,提到刺槐是一種複葉基部長滿了刺的樹,那是一種為了抵禦外來侵擾的防禦。我想到總是被比喻來描述以著戰鬥作為防禦的刺蝟,牠們好像被貼上了一層標籤,指著說:「這不是一個好的保護,沒有人會因此愛你。」
不過作者反而對刺槐給予了肯定:那種「儘管如此」我也要活下去的精神、「儘管如此」我仍然堅定地發著芽、開著花的毅然,是刺槐賦予他的啟發。
一個根本地長在心中的疑惑緩緩發芽。
每每內心痛苦地無法好好思考、煎熬地無法正常生活,毫無未來感、毫無希望盼望,就連陽光都刺眼的日子裡,我總會想要遠離所有人群一了百了,甚至是帶著憤恨的心情,以著死亡報復所有的傷害與疼痛。
活著有什麼意義?活著有什麼價值?面對黑暗與苦難,人們努力地得勝又是為了什麼?不想被人生擊垮的心情,我打從心底不明白。因此也不能理解作者何以如此歌頌刺槐,滿懷著痛苦的心情卻仍然堅持地長芽開花,仍然堅毅地茁壯。
我常常在臉書上發文,整理心情、整理思緒、記錄故事,也因此時常質疑自己發文的意義,尋求的是點閱、是認定、是討拍,還是只是一種消費?我才突然理解了刺槐的長芽開花,並不是追尋著璀璨發光,而是一種努力並掙扎活著的自我見證。
這些年我持續地書寫,沒有目的也沒有結構地書寫,寫的不是最初的怨恨、報復與憤慨,而是努力地去留下轉化過的體悟、變化與感謝,我希望在生命中留下的可以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紀錄;我希望我的文字可以帶來力量與啟發;然而與此同時我也發現,對於怨恨、對於報復、對於憤慨,我的內心根本上是拒絕理解的。
童年創傷的影響在心理與生理都會留下印痕,會改變一個人應對人際與壓力的調節模式,引發諸多的適應性問題以及創傷反應。我常常以著「我有什麼問題?」的方式看待自己的反應機制,直到我閱讀了《你發生過什麼事》。忽然才意識到,儘管我總是努力地辨識出標籤、以著愛去描述真相,但我仍然是以著批判的眼光在看待自己、以著批判的眼光看待負面情緒能量。
刺槐所生長的刺與棘,不也是一種生命能量的展現嗎?當他挺昂地長芽開花的同時,幹上的刺與棘不也正挺昂地守護著自己嗎?我一心覺得滿身帶刺是不好的、是傷人的、是孤寂的,一心想要拔除傷口結痂般的刺,卻只是反覆地弄傷自己,一再地弄傷同一個地方。
我一心只想靠著自己處理這些刺,因為我不相信有人可以愛著帶刺的我,不相信有人會無條件地接納這些刺。最後,真正使我孤寂的並不是這些刺,而是無法愛著這些刺的我自己。
那天在思考著要如何回報 神的恩典的時候,只覺得負擔、只覺得痛苦,因為我真的無法付出更多了。可是 神卻引導我看到一篇文章, 神並非要求領受恩典的人們要如何壯麗地奉獻、如何長芽開花地榮耀祂,而是期盼每個人都能夠好好地活著,讓生命中的一切盡都安好,如此便是回報 神的恩典了。
刺槐作為一種植物,並不會批判自己的生存模式,如果能夠以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生命,見證著每分每秒的痛苦與掙扎、見證每一種為了好好地活下去而努力的姿態,那麼我也相信生命會以著愛引領著我,走向更好的遠方,在適當的時機長芽開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直到它開始慢慢生長 穿破了我的上衣 從我的胸口 慢慢紮根在我的心上 玫瑰是有刺的啊! 我親愛的
Thumbnail
「你可以是一隻刺蝟,因為我是一隻穿山甲,在你生氣的時候可以捲縮成一團保護自己。」 昨天我男朋友對我説了這樣的一句話,我覺得有點可愛,就把它記錄起來了。 其實我是一個情緒很細膩的人,在大多數時間都能講講道理,但有些時候還是會不小心急躁,導致説話有點衝。 我知道這樣的自己不好,也有特別注意自己
Thumbnail
是我太敏感?想太多?還是讓小我太放大了?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我被拒收了!" 我傻眼地望著他,我腦袋空掉了…不久,心中傳來恐懼的感覺,要我馬上離開! 每過一段時間,因生活的忙碌壓力的積累,久久就需要接地氣、抱大樹、躺大石頭,讓身心磁場平衡、療癒放鬆調頻一下。通常都是在市區裡,找個
路邊的小草,有著鴻鵠之志,替大樹被欺凌而打抱不平,即使自己僅有那一份微薄的力。「大樹啊,大樹啊,你都不委屈嗎?被如此淩虐,卻一句怨言都沒有,不過就算你不說,我也會幫你反擊的!」於是小草悄悄告訴風「溫柔的風精靈啊,你可以側耳傾聽我的願望嗎?這裡原本是生機盎然的大地,如今被肆意的摧殘,我無力阻止,希望你
Thumbnail
含羞草輕輕一觸,它的葉子就會瞬間收起來,很像一個人極度不安又敏感的個性。這樣子的人容易把煩惱瑣事積成內傷,久而久之漫漶成憂鬱性格。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個性,要多跟陽光開朗的人相處,如果身邊沒有這樣的人,多讀經典也是方法,法入心自然就會拔掉心中的苦,慢慢轉念。 除了含羞草性格,還有一種跟含羞草相反的
Thumbnail
此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對自我的接納與愛的態度。作者透過比喻,描述了心中的小鬱,以及如何與之和平共處。作者提醒自己在不同情緒狀態下應該如何應對,並強調了接納自己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鼓勵自己即使在困難時刻也要保持希望,創造屬於自己的花園。這段文字充滿了希望與勇氣,鼓舞著作者和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過神才發現,思考樹的存在意義,已讓我廢寢忘食。韓愈曾經說過,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這影響了我的價值觀。培根曾經認為,人們喜愛謊言,不僅因為害怕查明真相的艱難困苦,而且因為他們對謊言本身俱有一種自然卻腐朽的愛好。這不禁令我重新仔細的思考。蘇霍姆林斯基深信,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
受傷是必需嗎 看著自虐的傷口 發著呆 是飛蛾撲火的愛 一句簡單的我愛你 發送後成為了垃圾訊息丟棄 已讀不回 是一廂情願的夢 一句我要發大財 化為了夢境的一片段 曇花一現 受傷是必需的嗎 成長必然會受傷 悲傷是必須的嗎 死亡是注定的嗎 鏡子裡面的我
Thumbnail
我的一生似一颗树苗,挺过了无数暴雨的摧残却仍成为不了苍天大树,这即让我疲累,却也让我欣喜,因为我还得不堪的在这社会负重前行,也因为他还拥有在年少时改变的机会。 人的一生忙忙碌碌,随波逐流却仍找不到归宿,被虚假的工作围绕,被虚假的压力包围着,许多人还未明白人生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直到它開始慢慢生長 穿破了我的上衣 從我的胸口 慢慢紮根在我的心上 玫瑰是有刺的啊! 我親愛的
Thumbnail
「你可以是一隻刺蝟,因為我是一隻穿山甲,在你生氣的時候可以捲縮成一團保護自己。」 昨天我男朋友對我説了這樣的一句話,我覺得有點可愛,就把它記錄起來了。 其實我是一個情緒很細膩的人,在大多數時間都能講講道理,但有些時候還是會不小心急躁,導致説話有點衝。 我知道這樣的自己不好,也有特別注意自己
Thumbnail
是我太敏感?想太多?還是讓小我太放大了?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我被拒收了!" 我傻眼地望著他,我腦袋空掉了…不久,心中傳來恐懼的感覺,要我馬上離開! 每過一段時間,因生活的忙碌壓力的積累,久久就需要接地氣、抱大樹、躺大石頭,讓身心磁場平衡、療癒放鬆調頻一下。通常都是在市區裡,找個
路邊的小草,有著鴻鵠之志,替大樹被欺凌而打抱不平,即使自己僅有那一份微薄的力。「大樹啊,大樹啊,你都不委屈嗎?被如此淩虐,卻一句怨言都沒有,不過就算你不說,我也會幫你反擊的!」於是小草悄悄告訴風「溫柔的風精靈啊,你可以側耳傾聽我的願望嗎?這裡原本是生機盎然的大地,如今被肆意的摧殘,我無力阻止,希望你
Thumbnail
含羞草輕輕一觸,它的葉子就會瞬間收起來,很像一個人極度不安又敏感的個性。這樣子的人容易把煩惱瑣事積成內傷,久而久之漫漶成憂鬱性格。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個性,要多跟陽光開朗的人相處,如果身邊沒有這樣的人,多讀經典也是方法,法入心自然就會拔掉心中的苦,慢慢轉念。 除了含羞草性格,還有一種跟含羞草相反的
Thumbnail
此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對自我的接納與愛的態度。作者透過比喻,描述了心中的小鬱,以及如何與之和平共處。作者提醒自己在不同情緒狀態下應該如何應對,並強調了接納自己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鼓勵自己即使在困難時刻也要保持希望,創造屬於自己的花園。這段文字充滿了希望與勇氣,鼓舞著作者和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過神才發現,思考樹的存在意義,已讓我廢寢忘食。韓愈曾經說過,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這影響了我的價值觀。培根曾經認為,人們喜愛謊言,不僅因為害怕查明真相的艱難困苦,而且因為他們對謊言本身俱有一種自然卻腐朽的愛好。這不禁令我重新仔細的思考。蘇霍姆林斯基深信,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
受傷是必需嗎 看著自虐的傷口 發著呆 是飛蛾撲火的愛 一句簡單的我愛你 發送後成為了垃圾訊息丟棄 已讀不回 是一廂情願的夢 一句我要發大財 化為了夢境的一片段 曇花一現 受傷是必需的嗎 成長必然會受傷 悲傷是必須的嗎 死亡是注定的嗎 鏡子裡面的我
Thumbnail
我的一生似一颗树苗,挺过了无数暴雨的摧残却仍成为不了苍天大树,这即让我疲累,却也让我欣喜,因为我还得不堪的在这社会负重前行,也因为他还拥有在年少时改变的机会。 人的一生忙忙碌碌,随波逐流却仍找不到归宿,被虚假的工作围绕,被虚假的压力包围着,许多人还未明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