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我們為何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綱

  這本書除了像《原子習慣》一樣講了如何改變習慣,也深入剖析了習慣的機制,並且舉出習慣對於組織、社會運動造成的影響。
本書架構

習慣迴路

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 威廉.詹姆斯
  根據研究,我們每天的行為約有四成是不經思考的習慣動作,而非有意識的決定。這些習慣經過長時間,會對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並決定我們的一生。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習慣。而在我們了解如何改變習慣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習慣是如何運作的。
  「習慣迴路」是指習慣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它由三件事組成:提示、行為、獎賞。大腦首先接收到提示,然後執行固定的行為,最後得到獎賞,並且不斷循環。
  根據習慣迴路的特性,改變習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保留原本的提示與獎賞,只改變中間的行為。而建立習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建立清楚的提示(如:幾點幾分、在某件事發生時)、並清楚界定獎賞內容,並在接收到提示時執行習慣。

組織習慣

  習慣不只在個人生活有深遠的影響,組織的習慣也可以塑造企業的文化,決定組織的行為,並且,公司也會分析並利用消費者的習慣以獲取更大的利益。

核心習慣

  所謂核心習慣,就是會連帶影響生活的其他方面的習慣。舉例而言,一個人有了固定運動的習慣,就會更健康、更有活力,使工作效率、心情都會更好,於是運動就是一種核心習慣。
  而不只是個人,組織也可以透過建立核心習慣,使組織不斷進步。例如保羅.歐尼爾在美鋁任職期間、大力推動工作安全的規範,間接使得公司氣氛改善、建立資訊網絡、基層員工提出更多意見,也促成了美鋁的營收大幅增加。
  另外,組織也可以在危機發生時,促進改革的進行,因為只有真的發生問題時,組織才會願意改變,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檢視組織的習慣、重整企業的文化。

熟悉感

  根據研究,收聽電台的人最想聽到的歌其實是熟悉的音樂,而非最好聽的音樂,這是因為大腦喜歡熟悉感的緣故。所以當電台DJ想撥放新歌時,都會夾在兩首熱門歌曲之間,好讓聽眾習慣。
  同樣的原理可以應用在培養習慣上,可以試著藉由將舊有的習慣與想建立的新習慣結合在一起,讓自己不需要大幅改變生活,就能適應新的習慣。

社會習慣

  在社會習慣一章中,作者探討人際關係的習慣在社會運動中扮演的角色,說明人際關係中強連結與弱連結的差別,以及它們如何影響行為。

蒙哥馬利公車運動

  1955年,羅莎.帕克斯拒絕讓座給白人而被逮捕,進而造成大規模的社會運動。為何逮捕一個人可以造成一整個社群的活動?答案是人際關係的習慣。
  人際關係可以分為強連結與弱連結,強連結是指家人、親近的朋友,那些與生活緊密連結的人;弱連結則是朋友的朋友、同個團體的人,關係比較不緊密。人類有著幫助親近的人(強連結)的習慣,也有著順從同儕壓力(弱連結)的習慣。社會運動先藉由強連結彼此號召,再透過弱連結強化行為。
  像蒙哥馬利公車運動就是先號召羅莎.帕克斯的親友抵制搭乘公車,再打電話到每一戶黑人家庭,告訴他們社群的所有人都會參加,利用弱連結迫使他們一起參加活動。
團體的力量
  而動員群眾的方式也可以反過來,先利用團體產生弱連結,再讓團體的成員彼此產生強連結,使他們更有意願參加活動。書中提到一名教堂的牧師,就是利用這種方法,讓教會成員組成小團體,建立關係並提高參加活動的意願。
  由此可知,團體可以利用弱連結,促使成員改變行為。所以,加入有相同目標的團體可以建立改變的信心、讓習慣持續。

改變習慣

  我們現在知道了:保持原本的提示和獎賞、將新習慣與舊習慣綁在一起,以及加入團體能讓改變習慣更加容易,我接下來會講述改變習慣的四個步驟。
  改變習慣的四個步驟分別是找出習慣、找出獎勵、找出提示,並利用「執行意圖」訂出計畫。

一、找出習慣

  觀察自己生活中的行為,看看自己有哪些習慣,找出有哪些習慣對自己有害,並思考有沒有必要改變它們。
  例如:發現自己每天下午都會去咖啡廳買一片餅乾吃,於是胖了三公斤。

二、找出獎勵

  試著用不同行為取代原本的習慣,實驗不同的獎賞,找出自己從原本的習慣中得到的獎賞是什麼。
  例如:自己是餓了嗎?還是想休息一下?還是想找人聊天?試著用不同點心取代餅乾,或是試著改做其他事情找出獎勵。

三、找出提示

  找出是什麼觸發了自己的行為,常見的提示可以分為五種:
  • 地點
  • 時間
  • 情緒狀態
  • 其他人
  • 緊接在前的行為
可以寫下與衝動出現時有關的這五件事,試著找出共通點。藉由自己的筆記觀察自己的提示。

四、訂定計畫

  一旦找出自己的習慣迴路,就可以改變習慣,可以藉由「實作意圖」改變,也就是寫下「自己在{提示}下,要執行{習慣}」。
  例如:發現自己其實不是想要吃餅乾,而是找同事聊天,以及下午三點半左右是提示,所以可以寫下每天到了三點半的時候,我要到朋友桌邊聊天十分鐘。
  一開始改變習慣時會很困難,但在每一次的實驗、嘗試改變中,都像是在投票給新的行為。漸漸的,新的習慣就會取代舊的習慣。

相信改變

  但是,光是以新的習慣取代舊的習慣還不夠,一旦遭遇突發情況或是在關鍵的時刻,就容易回到原本的模式。想要維持習慣,人必須相信有改變的可能
  加入有相同目標的團體,或是有人在背後支持,都可以讓人對改變更有信心,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相信自己能有所改變。只有相信自己能變成不一樣的人,才能讓習慣變成身分認同,讓習慣扎根。

總結

  習慣對日常生活影響深遠,而每個人都能夠改變自己的習慣。
  這件事背後更深的涵義,就是每個人都能掌控自己的命運,了解自己的習慣是由自己做出的選擇,就能改變自己的生活,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收錄所有讀書心得,書的主題可能是行銷、生產力、心理學、科學,也可能是小說。讀書心得會大致介紹書中的概念,並提出我學到的東西,或是可以運用在生活中的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組織中的決策和文化形成與組織習慣密切相關。作者Charles Duhigg指出,慣例不僅塑造組織,也指導著組織的發展方向。在慣例不佳時,危機可能成為改革的契機,然而更重要的是領導者需要主動創造改變的動力。組織習慣的變革需要全員共同努力,每個人的參與都對組織習慣的改變起著重要作用。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某些習慣對我們的影響力遠超過其他,這些習慣被稱作「核心習慣」。《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作者Charles Duhigg指出「核心習慣」的行為模式,在重塑商業運作和個人生活方式上具有顯著的力量。透過核心習慣所引發一連串的行為改變,逐漸地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Charles Duhigg 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探討了習慣對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深遠影響。他說明了一個關鍵概念:習慣是透過一個由暗示、慣性行為和獎賞組成的迴路形成的,而這個迴路會培養出一種渴求,進而驅動習慣的自動化。 以電腦發出提示音或智慧型手機的通知為例,這些通知就是一種
Thumbnail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探討了習慣對於人類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Duhigg指出,大腦會尋找省力的方式來處理日常活動,讓習慣成為處理這些活動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在動腦的過程中會耗掉許多能量,而習慣能讓大腦擁有更多休息,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原子習慣中關於情緒和環境的影響,以案例和探討方式呈現。探討了情緒如何成為一種追蹤工具,同時也設想了如何重新設定大腦享受困難的習慣,以及啟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習慣的形成和改變。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組織中的決策和文化形成與組織習慣密切相關。作者Charles Duhigg指出,慣例不僅塑造組織,也指導著組織的發展方向。在慣例不佳時,危機可能成為改革的契機,然而更重要的是領導者需要主動創造改變的動力。組織習慣的變革需要全員共同努力,每個人的參與都對組織習慣的改變起著重要作用。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某些習慣對我們的影響力遠超過其他,這些習慣被稱作「核心習慣」。《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作者Charles Duhigg指出「核心習慣」的行為模式,在重塑商業運作和個人生活方式上具有顯著的力量。透過核心習慣所引發一連串的行為改變,逐漸地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Charles Duhigg 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探討了習慣對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深遠影響。他說明了一個關鍵概念:習慣是透過一個由暗示、慣性行為和獎賞組成的迴路形成的,而這個迴路會培養出一種渴求,進而驅動習慣的自動化。 以電腦發出提示音或智慧型手機的通知為例,這些通知就是一種
Thumbnail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探討了習慣對於人類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Duhigg指出,大腦會尋找省力的方式來處理日常活動,讓習慣成為處理這些活動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在動腦的過程中會耗掉許多能量,而習慣能讓大腦擁有更多休息,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原子習慣中關於情緒和環境的影響,以案例和探討方式呈現。探討了情緒如何成為一種追蹤工具,同時也設想了如何重新設定大腦享受困難的習慣,以及啟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習慣的形成和改變。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