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習慣的一部分嗎?重新設定大腦享受困難的習慣及啟動和行動

更新於 2024/03/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情緒是否也是一種習慣? 這是在原子習慣這本書中第七章《自制力的秘密》 裡面舉到其中一個例子, 原文節錄如下: 來自德州奧斯汀的治療師派蒂·歐威爾開始抽菸時,常常在跟朋友一起騎馬的時候點菸;後來她戒菸了,並成功維持了好些年。此外,她也不再騎馬了。幾十年後,某次跳上馬背,她發現自己這麼久以來第一次想要來一根菸。被內化的提示仍然存在,她只是很久沒有讓自己暴露在提示之中。 這個章節是跟第六章一起連著看的, 是在講說環境對一個人習慣影響的程度,比激勵和自制力還要更大。第六章講的是如何打造 養成好習慣的環境,第七章講的是如何把環境中不好習慣的提示去除掉。 看到這個跳上馬背後就想抽菸的例子,就讓我聯想到,如果說提示會讓人產生行為和習慣,那是否提示也會引發出情緒?情緒只是一種習慣嗎? 剛好在這一週,我遇到了一個一年多沒有遇到的情境,這時候我再一次重新感受到,一年多前相同的情緒和掙扎,也才重新了解到,原來不是我的自制力和情緒管理不夠好,而是跟環境有關。 再繼續延伸下去,就想到情緒也是可以成為一個追蹤工具,追蹤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會產生什麼樣的情緒。例如:上班時,一坐到位子上就開始產生壓力。如果沒辦法轉換工作,那至少可以微調座位的環境,把負面情緒的提示拿掉,就可以改善情緒。 二、如何重新設定大腦,讓自己享受困難的習慣? 這是原子習慣第十章的最後一個小段落:如何重新設定大腦,讓自己享受困難的習慣? 方法是:只要能讓困難的習慣與正面感受產生連結,它們就會變得更有吸引力。 意思是說,每件事情都有正反兩面,端看你如何去看待他。 這就讓我想到老師說的一句話:心態決定苦與樂。

節錄這個段落中的一個故事:一位坐輪椅的人,他被問到受限於輪椅上是不是很辛苦時,他回答:我沒有被輪椅限制啊!我是被輪椅解放。如果沒有輪椅,我就只能躺在床上出不了家門。這種觀點的轉換徹底改變了他每天過生活的方式。

所以事情發生的好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他的想法、看法和做法。 我覺得,能讓人生越來越好的習慣就是學習和閱讀。 三、啟動和行動 第11章給我的感觸很深 因為他說到了啟動和行動的差別 本章開頭先說了一個例子: 上課第一天,佛羅里達大學的教授傑利•尤斯曼把電影攝影班的學生分為兩組。 教室左邊的人都被歸在‘’量組‘’ :成績將完全取決於作品的數量。期末最後一天,他會統計每個學生繳交的照片,交一百張可以得A,交九十張可以得B,交八十張可以得C,以此類推。 教室右半邊的人則被歸在‘’質組‘’:成績將完全取決於作品的品質。學生整學期只需要繳交一張照片,但如果要拿A,那個作品必須近乎完美。 到了學期末,令他吃驚的是,最傑出的照片都出自‘’量組‘’。整個學期,這組的學生忙著拍照,嘗試不同的構圖與燈光,在暗房裡測試各式各漾的做法,並從錯誤中學習。在創作百張作品的過程中,他們精進了自己的技術。與此同時,‘’質組‘’的學生則坐著思索完美,弄到最後,除了未經證實的理論及一張平庸的照片,沒有太多努力的成果可供展現。 作者把這兩者的差別稱作:啟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 啟動是在計畫、制定策略和學習,這些都是好事,但是沒辦法產出結果,只有真正行動,才有辦法產生出結果。

我發現我一直處於啟動的狀態,反而形成另外一種拖延,一直在制定計畫,以為自己有在進步,但是沒有真正落實行動。書上說一直處在啟動的狀態,就是為了想要延後失敗。 這章節讓我找到了自己很大的問題點,所以接下來我也會開始落實行動,而不是只在啟動的狀態,真正去面對市場和解決問題。

所以,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養成習慣的關鍵不是時間長短,而是頻率。

每週六早上固定更新一篇學習筆記,包含看書、聽演講、看影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透過改變身份認同來改變習慣的有效方法。
透過改變身份認同來改變習慣的有效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聊聊在新知識技能爆炸的時代,我們該如何選擇將自己的時間投資在何種事物上,才能提升整體幸福度。
情緒是一種器官。 這是在FB 上讀到的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覺。 情緒分離、可視化 修習正念的時候,想把「心」和「情緒」分離出來的時候,也許可以想像這種方式,想像各種情緒是身上的器官。 悲傷是黑黑的一坨肉,掛在左胸口;憤怒是血紅色的,掛在右胸。 然後還有各種大小顏色都不一樣的情緒器官,掛在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的需求得由別人來滿足?人類天生的設計?但是很多人並不一定都會向外求,是因為那些人都在壓抑? 為什麼明知道沒有什麼卻仍會感到糾結?因為你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會有原因? 那為何你會認為所有的事都得有原因呢?因為有了原因,解釋,你就能不再感到糾結? 知道原因後又能如何?想試圖改變?這不就變成
Thumbnail
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當中有一句名言: 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 世界上的事情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看你的想法如何
Thumbnail
前言 訓練邊緣系統成熟的機制與方法是一個涉及情緒和大腦相互作用的重要議題。在嬰兒成長到大人的發育過程中,情緒和大腦之間的互動對認知和心理發展至關重要。邊緣系統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其中的幾個結構,如杏仁核、海馬迴、丘腦、視丘、基底神經節和扣帶迴等,共同協調調節大腦中一些最重要的過程。
Thumbnail
#星羽文章及照片皆為原創,如需引用請告知,並標明出處 情緒芳療故事系列緣起 星羽是一位植物精靈療癒諮詢師/情緒芳療諮詢師,這個看起來很玄妙的工作內容,想了解可以參考以下的文章😊 能洞察人心的精油洞悉卡是什麼?什麼又是植物精靈療癒諮詢師呢? 情緒芳療故事其實是星羽遭遇的真實故事,有些是我自己的故事,
Thumbnail
有一陣子常常去中山醫學大學教課,和我接洽的老師很認真的告訴我學生不要給他們太多影片看因為他們只會睡覺,不要講課講太多,最好常常叫他們的名字,點名他們回答,學生會很開心老師叫到他們,還說希望我不要帶太多情緒和感受的議題,因為沒有人在乎這個,學生不喜歡。 我也很認真的點了點頭,並有禮貌的告訴他,好~他們
Thumbnail
你是屬於情感內耗型的人嗎? 情感內耗(也稱情緒內耗)的人,常常內心會感覺經歷風吹雨打、狂風暴雨的過程,常常覺得心很累,也覺得很無力。 情感是能量,一個常內耗自己的人,最常見的情況會是以情緒霸凌自己或以情緒折磨自己。可能會發生所謂「鑽牛角尖」的情況,或是掉入到漏斗底部的感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外在
Thumbnail
「跌倒了沒關係,再站起來就好。」 和江鳥並肩而坐,公園裡樹木參天,我們東南西北地聊著,你說,環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的脾氣和個性裡也藏有無數毛孔,在有所情緒或感受時,身邊人們的反應,會成為自己模樣的累積。一來一往,從磊落的人身上學習磊落,也有可能從尖銳的人身上認識到尖銳,每一種都是生活方式。 有
Thumbnail
你常被說情緒化嗎?你有想過自己的情緒為什麼總是起伏那麼大嗎?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聊聊在新知識技能爆炸的時代,我們該如何選擇將自己的時間投資在何種事物上,才能提升整體幸福度。
情緒是一種器官。 這是在FB 上讀到的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覺。 情緒分離、可視化 修習正念的時候,想把「心」和「情緒」分離出來的時候,也許可以想像這種方式,想像各種情緒是身上的器官。 悲傷是黑黑的一坨肉,掛在左胸口;憤怒是血紅色的,掛在右胸。 然後還有各種大小顏色都不一樣的情緒器官,掛在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的需求得由別人來滿足?人類天生的設計?但是很多人並不一定都會向外求,是因為那些人都在壓抑? 為什麼明知道沒有什麼卻仍會感到糾結?因為你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會有原因? 那為何你會認為所有的事都得有原因呢?因為有了原因,解釋,你就能不再感到糾結? 知道原因後又能如何?想試圖改變?這不就變成
Thumbnail
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當中有一句名言: 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 世界上的事情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看你的想法如何
Thumbnail
前言 訓練邊緣系統成熟的機制與方法是一個涉及情緒和大腦相互作用的重要議題。在嬰兒成長到大人的發育過程中,情緒和大腦之間的互動對認知和心理發展至關重要。邊緣系統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其中的幾個結構,如杏仁核、海馬迴、丘腦、視丘、基底神經節和扣帶迴等,共同協調調節大腦中一些最重要的過程。
Thumbnail
#星羽文章及照片皆為原創,如需引用請告知,並標明出處 情緒芳療故事系列緣起 星羽是一位植物精靈療癒諮詢師/情緒芳療諮詢師,這個看起來很玄妙的工作內容,想了解可以參考以下的文章😊 能洞察人心的精油洞悉卡是什麼?什麼又是植物精靈療癒諮詢師呢? 情緒芳療故事其實是星羽遭遇的真實故事,有些是我自己的故事,
Thumbnail
有一陣子常常去中山醫學大學教課,和我接洽的老師很認真的告訴我學生不要給他們太多影片看因為他們只會睡覺,不要講課講太多,最好常常叫他們的名字,點名他們回答,學生會很開心老師叫到他們,還說希望我不要帶太多情緒和感受的議題,因為沒有人在乎這個,學生不喜歡。 我也很認真的點了點頭,並有禮貌的告訴他,好~他們
Thumbnail
你是屬於情感內耗型的人嗎? 情感內耗(也稱情緒內耗)的人,常常內心會感覺經歷風吹雨打、狂風暴雨的過程,常常覺得心很累,也覺得很無力。 情感是能量,一個常內耗自己的人,最常見的情況會是以情緒霸凌自己或以情緒折磨自己。可能會發生所謂「鑽牛角尖」的情況,或是掉入到漏斗底部的感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外在
Thumbnail
「跌倒了沒關係,再站起來就好。」 和江鳥並肩而坐,公園裡樹木參天,我們東南西北地聊著,你說,環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的脾氣和個性裡也藏有無數毛孔,在有所情緒或感受時,身邊人們的反應,會成為自己模樣的累積。一來一往,從磊落的人身上學習磊落,也有可能從尖銳的人身上認識到尖銳,每一種都是生活方式。 有
Thumbnail
你常被說情緒化嗎?你有想過自己的情緒為什麼總是起伏那麼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