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求讓習慣上癮

渴求讓習慣上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Charles Duhigg 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探討了習慣對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深遠影響。他說明了一個關鍵概念:習慣是透過一個由暗示、慣性行為和獎賞組成的迴路形成的,而這個迴路會培養出一種渴求,進而驅動習慣的自動化。

以電腦發出提示音或智慧型手機的通知為例,這些通知就是一種暗示,暗示則會激發人們查看新訊息的行為,以期待得到某種形式的滿足或獎賞(例如分心的樂趣或獲得資訊的滿足感)。當這種預期未能得到滿足時,我們的渴望會變得更加強烈,Dugigg引用美國Michigan 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的論文裡指:這些習慣特別強時會讓人出現上癮一樣的反應,於是「需求」變成了讓人沉溺其中的「渴求」,這種變化會讓大腦進入了自動運轉的狀態,甚至於在喪失名譽、丟掉工作、無家可歸和失去家人這樣很強的抑制因素面前也無法停止。其實,現代人多少都有手機上癮症,就連我那七十多歲的母親,兩年前還常常對我抱怨:為什麼大家聚會時,總是一直看著手機而不跟別人說話,但兩年前她擁有了自己的手機之後,最近我觀察她聚會時也加入了低頭一族。

Duhigg接著說明,僅僅有暗示和獎賞並不足以使新習慣得以長期持續。真正關鍵在於當我們的大腦開始預期獎賞,並因此產生渴望時,新習慣才會穩固下來。這種渴望不僅能夠觸發慣常行為,還能夠激勵人們追尋即將到來的獎賞。因此,「渴望」才是習慣持續的真正關鍵,如果對一項行為沒有渴望,習慣就不容易養成。

Duhigg 進一步透過Pepsodent 牙膏如何讓美國人(甚至是全球人類)養成每天刷牙的案例,一開始廣告中告訴消費者每個人的牙齒在吃東西或喝飲料之後都會有一層「垢膜」,不相信你用舌頭舔一下牙齒就知道(暗示)。接著廣告就訴求透過Pepsodent牙膏刷牙,可以將你牙齒上的垢膜刷掉,讓你擁有一口美麗的牙齒,笑起來更加迷人(獎賞)。但其他牙膏公司很快也學會類似的廣告手法,不過卻只有Pepsodent的銷量一枝獨秀,原因是Pepsodent的牙膏中加入了檸檬酸、薄荷油以及其他化學物質,而這些成分可以製造出牙膏味道清新,還有讓舌頭和牙齦感覺到涼涼的刺激感。而這種清新味道與涼涼的刺激感讓消費者一旦沒有使用Pepsodent牙膏,就會有什麼事忘記做的感覺,因為他們嘴裡沒有那種涼涼的刺激感。消費者預期、渴求這種微小的刺激感。如果沒有這種感覺,他們就覺得口腔不乾淨。Pepsodent牙膏並非將美麗的牙齒作為賣點,而是把那種刺激感當成了賣點。一旦大家都渴求那種涼涼的刺激感,一旦消費者將這種感覺與牙齒刷乾淨畫上等號,刷牙就變成了一種習慣。

類似的策略被用在於看不出直接效果的產品中,例如會在防曬霜中,透過加入能夠引發特定感覺(例如刺激感或清涼感)的成分,也可以創造出消費者的使用渴望,進而形成長期習慣。此外洗髮精的泡沫或是洗衣服特意加入的香味,這些都是透過增加某種物理感覺來提醒使用者這些產品的有效性,進而強化了使用習慣。

因此,當我們要養成一項新的習慣時,除了暗示(提醒我們何時該做這一項習慣)與獎賞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出「渴求」,唯有渴求才能讓我們會有想要一直做下去的動機,如何找出像刷牙之後那種口氣清新、涼涼的感覺,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值得思考。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2會員
43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像一下,我們每天幾次的刷牙,是如何變成每個人必不可少的習慣?其實這是牙膏的廣告所造成,這一切都要感謝Claude Hopkins,一位廣告界的奇才,他利用對人的深入觀察,成功將刷牙這一行為轉變成全球性的日常習慣。在Charles Duhigg的著作《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的探討了H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探討了習慣對於人類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Duhigg指出,大腦會尋找省力的方式來處理日常活動,讓習慣成為處理這些活動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在動腦的過程中會耗掉許多能量,而習慣能讓大腦擁有更多休息,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中,提到了一個由普林斯頓大學和洛杉磯加州大學於2014年共同進行實驗令我印象深刻,而且與我們平時的認知不同,這個實驗揭示了「不流暢」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這項實驗的研究目的在比較手寫筆記和電腦打字筆記對學習效果的影響。 實驗分兩組進行: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資訊,但我們的決策品質並未因此顯著提升。我們運用數據的能力,跟不上我們蒐集數據的速度Duhigg舉出例子: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也知道自己膽固醇多高,我們
要將工作做好,除了目標、效率、團隊合作等因素之外,創意也是重要的一環,但創意是與生俱來的嗎?為什麼有些人總可以想出很多具有創意的想法,但我為什麼總覺得自己沒有創意呢?創意有辦法培養嗎?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的作者Charles Duhigg首先從學術界找出蛛絲馬跡,學長所發表的論文,
想像一下,我們每天幾次的刷牙,是如何變成每個人必不可少的習慣?其實這是牙膏的廣告所造成,這一切都要感謝Claude Hopkins,一位廣告界的奇才,他利用對人的深入觀察,成功將刷牙這一行為轉變成全球性的日常習慣。在Charles Duhigg的著作《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的探討了H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探討了習慣對於人類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Duhigg指出,大腦會尋找省力的方式來處理日常活動,讓習慣成為處理這些活動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在動腦的過程中會耗掉許多能量,而習慣能讓大腦擁有更多休息,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中,提到了一個由普林斯頓大學和洛杉磯加州大學於2014年共同進行實驗令我印象深刻,而且與我們平時的認知不同,這個實驗揭示了「不流暢」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這項實驗的研究目的在比較手寫筆記和電腦打字筆記對學習效果的影響。 實驗分兩組進行: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資訊,但我們的決策品質並未因此顯著提升。我們運用數據的能力,跟不上我們蒐集數據的速度Duhigg舉出例子: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也知道自己膽固醇多高,我們
要將工作做好,除了目標、效率、團隊合作等因素之外,創意也是重要的一環,但創意是與生俱來的嗎?為什麼有些人總可以想出很多具有創意的想法,但我為什麼總覺得自己沒有創意呢?創意有辦法培養嗎?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的作者Charles Duhigg首先從學術界找出蛛絲馬跡,學長所發表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