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進步,生育率和死亡率下降,社會逐漸形成一個成年人越來越多的人口型態,在18~19世紀因為小孩的夭折率很高,因此父母平均生下四個小孩,卻只有兩個小孩能夠順利長大成人,在書中作者稱為「舊平衡」(old balance)。從19世紀一直到西元2002年這段時間夭折率下降許多,因此每對夫妻能夠養活多於兩個孩子,並且他們都能夠成家立業,這段期間被稱為「過平衡」(out of balance)。最後一個階段稱作「新平衡」(new balance),也就是從2001年至今。新平衡和舊平衡的差異在於,伴隨教育普及、人民有避孕的觀念,甚至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水準,新平衡時期的父母是自願選擇生一、兩個孩子就好,並非如舊平衡時期的高孩童死亡率導致人口平衡。
如果你有了這樣的知識,就不會想阻止企業家和公益團體幫助低發展國家,更不會說出這種駭人聽聞的話:
If you keep saving poor children, you'll kill the planet by causing overpopulation.
如果你繼續拯救窮人的小孩,就等同於你在試圖讓人口過量問題惡化進而造成地球毀滅。
在「概括型直覺偏誤」(generalization instinct)這章中,作者Hans Rosling想要探討的主題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刻板印象」(sterotype)。教授強調,人們不能總是用「平均值」看待一群人,這個觀念就和Todd Rose寫的《The End of Average》(中文書名為《終結平庸》)想表達的概念一致。舉個例子,一說到非洲國家,或許我們腦中就會開始浮現飢餓的孩童、沒有自來水和電,也幾乎沒有公共建設,衛生很糟、教育水準很低等等的場景。但是,當我們細看非洲的每一個國家就會發現:
作者Hans Rosling從小就著迷於馬戲團,甚至有時在學期結束前的課堂上表演「吞劍」給學生看!他在書中寫道,"Sword swallowing has always shown that the seemingly impossible can be possible, and inspired humans to think beyond the obvious."(中譯:吞劍總能表達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卻是可能發生的,進而啟發人們超越顯而易見的思考。) 真實世界中有許多事情就像吞劍一樣,直覺做不到,但其實存在。因此我們必須多花點功夫弄清真相,而非一味地相信我們的直覺。這也讓我想到宋朝陸九淵先生所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資訊唯有經過思考才有其意義和價值,若什麼都信,我們極有可能被蒙蔽,而對這個世界充滿偏見。我推薦各位有空可以去聽聽Hans Rosling教授在Ted的演講,內容是書中的第一章關於「二分化直覺偏誤」(gap instinct),帶領各位更深入理解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