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高中的時候,對世界的認知極為狹隘。近幾個月,我翻到當時在地理課上做的報告簡報檔,主題是介紹歐洲國家,發現當時的報告中我只節選了其中的經濟大國,而且內容只有氣候與觀光景點等資料,可說是只憑想像在認知這個世界。
因此,在開始談國際教育的初始,我想向大家介紹這本《真確》,作為理解世界的基礎。我真心希望現在的教育有所改變,可以讓學生更真確的認識、看見、體驗與談論世界,否則可能就像作者對瑞典大學生的調侃:被黑猩猩給打敗。那在開始閱讀之前,先試試看回答作者用來考驗學生、教授、甚至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的13個真確問題吧!
其實,當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我答對七題,錯了六題,我對世界的認知可說是不及格。然而,作者寫這本書、這13個真確問題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打臉人們、推翻人們的既有認知,而是讓讀者從「意識到自己錯了」這一刻作為起點,打開對世界的好奇心,敏銳察覺自身的直覺偏誤,然後時時刻刻懷疑:媒體上、身旁人說的話、以及自己的印象,究竟是不是真實,確切的。接下來,我將介紹三個書中提及,而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比較少被討論到的直覺偏誤。
人們總是習慣根據過去數據預測未來趨勢,覺得過去事情一直是如此發展的,那未來也會如此。然而,作者提醒大眾需切記事情不會只有固定的發展方向,直線型的發展很少是實際情況。在這個章節中,作者觸及的犀利問題是經濟發展與人口增加之間的關係,從歷史數據來看,改善經濟會降低幼兒的死亡率,於是人口看似會繼續增加,不斷消耗地球的環境承載力。然而作者直截的點出:人口並不會這樣發展。
作者從自身在莫三比克醫院工作的經驗出發,講述為什麼他認為把時間花在改善公共衛生,比盡全力拯救眼前一位垂死的兒童來得更重要。他點出了「按比例認知事物」的重要性,單獨出現的數字、事件總是十分嚇人,然而,若與相關數字比對,例如該區域的平均,或者整年度的發生機率,便能以更恰當的格局認知事物。
概括性的分類是危險的,例如「某某國家的人都……」、「如果是某性別那一定不可能……」作者直截了當的指出,過去課本上「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的分類已經過時,個別家戶的收入才是決定人民生活品質的關鍵因素。從這個例子可以發現,我們必須注意我們套用的分類依據是否足夠精準,當心以「多數」概括全體、也當心別把容易回想起的鮮明例子當作通則。
我很喜歡這本書展現的樂觀。作者雖然舉出了十個直覺偏誤,要讀者改變,但他其實也肯定了人類能夠以直覺思考的這項優勢。人正是因為能靠著長期歸納,產生直覺性的思考路徑,進而快速下決策,方能一直存活至今,並蓬勃發展。
而《真確》正是在這一項美好的天賦之中,發現需要改善的地方:要產生敏銳而正確的直覺仰賴經驗的累積,因此作者鼓勵人們若有足夠資源的話,多去旅行,真正的經歷這個世界,與當地的人相處與討論,用步行的速度去觀察,參與實務工作。
全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要看見數據背後的個別故事,也看見個別故事背後的統計數據。」作者善用科技的力量,蒐集各大政府、學術機構的統計數據,然而他也生動地記下人的故事、話語背後的思維,以及由直覺驅動的行動。在看見世界各處的真相之後,他在人生的終章,選擇用這本書做為影響世界的方式,而對於身為學習者的我們來說,一雙磨損的鞋,或許是證明自己對世界認知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