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病毒投了顆直球

    是的!你被三振了!
    你明明知道是顆直球,卻眼睜睜看得直球進入捕手手套。
    站著沒揮棒的你,聽著主審大喊:【Strike out】
    疫情兩年多來,工作、生活、家庭方式,開始讓人們有些開始混亂。上班,孩子忽然停課;上班時數突然變少;上游廠商原料進不來交不出貨,不能算業績沒得領錢。內用的人變少,外送變得好多;升三級後的觀光狀況更蕭條了。說不完的改變,好壞參半,還有閒情逸致坐著兒打字,表示 i'm fine. 走在路上,咖啡廳喝著咖啡,神經質的你默默地感受社會的氛圍,就像一把悶住的壓力鍋。
    人悶著總是不舒服,露營跑野外變成疫情下的另個調整心情與紓壓的方式。疫情提升三級前,台灣各大知名露營場是搶翻天。山林與郊區能改成露營區的地方,地主們總會躍躍欲試。
    排隊排了一年的營區,每位參與排隊的朋友與家人,似乎都不願意放棄難得的機會繼續前往山區露營,有種病毒到山上就能與世隔絕的樣子。你內心糾葛著去與不去的決定,因為你知道降低群聚是染疫的重要方式。你知道同行中,有一位是你無法掌握社交範圍的人。你知道不去是給沒打疫苗最好的防護;你知道會是場風險極高的露營;你知道疫情尚未到高峰。
    最終,檔不住孩子期待的眼神,說不出口的拒絕就這麼與病毒同行。
    歡樂的露營兩天,很快就結束了。露營的家人夥伴們,又再一同回老家歡慶母親節,就那麼原班人馬浩浩蕩蕩,再一起與奶奶過著母親節。一同吃飯、一同聊天、一同切蛋糕、一同看著重播NBA討論著戰術、小小孩們一同在房間打鬧著。假日時間總過得飛快,晃眼聚餐到了尾聲,大家準備互道再見各自回家。
    你拖著疲憊的身體,把露營的裝備放下著後,開車找尋著停車位。最後,你把車子停在一個想都沒想過,政府會在那個地方畫上停車格的位置。帶著開心與得意的心情,似乎疲憊都退去。拿出手中鑰匙,轉開大門進,忽然聽到:「登!登!登!」低頭看著手機上的訊息寫著:「某某某快篩陽性,明天要去PCR了!」
    腦中該想到什麼呢?一幕幕是你跟快篩陽的朋友,兩天一夜露營的接觸狀況。但,無論如何他全程沒戴口罩是事實,你戴口罩不夠確實也是鐵證。接著,最愛的孩子沒有疫苗又不滿四歲,又跟你同車,還與你吃同支冰。
    這幾天,所有歡樂的情緒瞬間歸零,馬上恢復向來理智的腦袋,二話不說把所有的SOP都建立起來。或許,心中還帶著一些不會被感染的期待,卻又相當清楚露營的晚上氣溫冷到另你難以入睡。隔天,下著小雨陪著大小孩玩九宮格。洗了澡沒吹頭,享受自然乾的爽快。太多因素,讓人不敢大意認定自己會完全的安全。
    於是,身體開始有了狀況 接著,加入快篩的行列 最終,兩條線
    過去兩年多的時間,你向來控制出入場合與社交環境,努力降低許風險避免染疫的機會。只因為你知道這會造成社會資源的負擔,只因你知道會讓造成周遭人的困擾。前兩年,病毒每投出的變化球,你靠著精準的選球,閃過了每一顆可能帶來的生活變化。
    這次,破壞了過去所有風險管控的決策方式,讓自己直接暴露在風險中。 這次,缺乏了勇氣請對方好好帶起口罩來。 這次,帶給周遭親朋好友,極大的困擾。 這次,乖乖地被三振了!你無話可說的讓病毒進入了你的身體,更讓它進入了別人的領域。
    遲早都要得,不如早點得有天然抗體,遲早都要死,不如早點....
    莫名揶揄的話,揶揄自己得病後的心情嗎
    成熟的大人,保護孩子的責任,建構社會道德防衛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身為社會的一部分,泡在咖啡廳總會看到、聽到許多的生活故事,也該好好紀錄些故事,寫些文字出來,證明自己似乎存在這社會中。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