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土食材」、「土食生活」的一些想法(二)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舒詩偉

●乙.“土食材”、“土食生活”的內涵、特點與意義

即使在生活中,我們有“吃土貨”、“採用土辦法”等這類的講法;即使像是蘇東坡曾寫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就我們現在來看,這是詠頌春天的在地“食材”;但他比較是把一切認為是“自然的”,時間到了就該會有的。而我們“土食材”、“土食生活”的意涵,則是指就原本是生活中“自然該有的”食材與食物,在看到這些事物還存在,或快消失、已沒有的時候,不是想去“懷舊”,而是經由“土食材”、“土食生活”這個“新的”視角,重頭來對這一切做反思與篩選,也想藉此把一些在地風土的食材、食物與餐飲,再度拾回來,或流傳下去,或由此開創出新的本土做法。
畢竟,不是有人也提到:“最傳統的,也就是最前衛的”,“最個人的,也就是最普世的”“最在地的,也就是最全球的”。
因此,中文的“土食材”、“土食生活”,應是種新的詞彙與說法;它們目前尚未有全然明晰的界定,也還未明確浮現在一般人的腦海中。至於“土食材”、“土食生活”的內涵與論述,仍有待持續發展中。
可是,換個角度來看,“土食材”、“土食生活”又確實是百千年來,存於各地特有的糧農運作中,且與當地人日常的餐飲內容與習俗緊密相關。只是這幾十年來,由於種種“綠色革命”、“飲食與速食革命”、“××革命”的衝擊,這些在各地“習以為常的”,“不起眼的”,少為一般人所認知、提及的,但是又與地方特有的自然環境、社區生活、居民日常等緊密相關的“土食材”、“土食生活”,有一些已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或變質。
“土食材”、“土食生活”,就字面意思看來,它是涉及到在地的食材、食物與餐飲。但在此,特別要指出兩點:
1. 在物質層面,我們所設定的“土食材”、“土食生活”不只涉及到糧食的在地生產與加工,它也牽連到糧食的流通,以及地方餐飲習俗與中國特有的食療/養生(土食生活)。這與法文、且全球通用的的:produits du terroir ingredients/“風土食材”不一樣。後者主要是指某個地方特有的葡萄酒,其獨特的葡萄品種與酒類的釀造生產;這比較像是“產地認證“,而且並未涉及到其他一般食材的流通、餐飲/養生方面。
2. 在精神層面,“土食材”、“土食生活”也聯繫到那在食材與餐飲背後,某個地區的群體或族群特有的人生觀、宇宙觀、世界觀、倫理觀、價值觀與養生觀;以及與其文化的延續與承傳,與其先祖、後世子孫的世代關係。
因此,“土食材”、“土食生活”,是在中文的語境中呈現出來,是由我們自身的社會、文化與歷史的土壤中長出來的;而非是引用西洋的詞語與概念。這一個區分,是很重要的。

一.“土食材”、“土食生活的內涵

在此,就“土食材”、“土食生活”的內涵: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做進一步的說明。

(一)在物質層面:

“土食材”的生產、加工、流通,與日常的餐飲/養生(“土食生活”)。

1. 在“土食材”的生產與加工方面:

這是指:各個地區的人們(群體或族群),依據當地特有的地理、環境、氣候與動植物品種,依據自身既有的文化、歷史傳統與社會型態,且經世世代代技藝與知識的積累與調整,所生產出的(採集、捕撈、種養與加工),因地而異、因時不同的食材。
這主要是涉及到人與自然、人與人持續互動下,特有的糧食生產。像是當前貴州與廣西侗族傳統的黑糯種植,陝西/漢中加工出來的菜豆腐,或是各地生產出不同的酒類。像是香港百餘年前由澳門引入種植、且持續享用的西洋菜;或是台灣新竹因當地冬季特有的九降風,所加工出來的米粉等等。

2. 在土食材流通方面:

這是指:透過食材、食物的流通(經由作為分享、禮物,或以物易物、集體共享、商品交易等方式),所帶動出在地社區內人與人、社區與社區之間(生活圈)的關係;這其中包括社會、經濟、文化等層面。至於流通的食材,也是與季節/節氣,與當地文化、禮俗/節慶有關。而且流通,也未必是純粹以商品方式來做交易。
像是用幾斤稻米,來與他人換一隻雞。像是黔東南侗族各寨之內或之間上百人的“吃相思“/“長桌宴“;像是在各地傳統市場菜攤或路邊小販可購買的食材或熟食等等。

3.“土食材”餐飲/養生方面:“土食生活”

這是指:食材的內容、烹飪與享用,亦有其在地性、季節性與群體性/族群性等特色;而且是家常的,合口味、吃不膩的。
各地人會就當地產出的食材,發展出特有的烹飪方式、日常餐飲的內容與風味;且會就其社會倫理、節氣/季節、節日/慶典等,形成特有的飲食習俗。而且通常是與家人、親友共同用餐,鮮少獨食、外食。
像是在中國發展出烹飪上的四大/八大菜系,分別有偏鹹、偏甜、偏酸、偏辣等區域性口味。像是在廣西北部一帶(桂林、柳州、三江等地)的“打油茶”,在廣東、香港的“飲茶”飲食生活與文化。像是漢族在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食月餅。像是:平日全家共餐,或是每戶帶一道菜來共同分享的聚餐。
至於“醫食同源”,經由膳食來養生,則是中國文化中一種極為細緻、舉世無雙的哲理與日常生活實踐。從“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我們可知道當時人們想辨認、尋找可食用與可療病的植物。從那以“四氣、五味、歸經”為核心的學說,這也是指:食物、藥物皆有“四性”(寒、熱、溫、涼)與“五味”(酸、苦、甘、辛、鹹)的偏性。採用這種偏性,就能調整人體的陰陽失調,而得以恢復為平衡狀態等等。
像是因應兩廣/南方溼熱天氣,當地人以清涼解毒草藥所配製的各種養生涼茶。像是依個人體質、依不同季節(春溫、夏熱、暑濕、秋涼、冬寒)而來的諸多“藥膳”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餐飲傳統中特有的哲理與實踐。
我們把這種在地特有的餐飲與養生內容與習俗,稱為:“土食生活”。(採用此詞彙,也是與過去二、三十年來流行於歐美小眾的“慢食生活”,做一區隔。)

(二)在精神層面:

這是指:在“土食材”、“土食生活”背後,在地群體/族群就:人與自身生存、與生活的關係,人與自然、與萬物的關係,人與人、與社區/社會的關係,以及人與傳統、與先祖/鬼神及與後世子孫的關係,所形成特有的看待方式或哲理。
亦即:各種的“觀”:人生觀、宇宙觀、世界觀、倫理觀、價值觀與養生觀等等。而這些哲理,也通常是代代相傳。
在此,也從中國文化的脈絡,就這四種關係做進一步的說明:
不論是在儒家、道家,甚至是佛家的想法中,人,不是單獨存在的個體;人在世間生存的狀況,是無法脫離各種的關係。而“均衡與和諧”,應是在關係方面最高、最完美的境界。也因此,在糧農運作與餐飲生活上,也應朝向或維繫四種均衡與和諧的關係:

1. 人與自身生存、與生活的個體均衡關係:

人,必須維持每日的溫飽,得以維持體內的“冷熱均衡”、體外的“五行合致”,內外搭配,才能持續的生存、生活,且繁衍下去。

2. 人與自然、與萬物的自然均衡關係:

人得靠自身勞動與相互合作,因應“風水”,來順應與轉化周遭的自然環境與物種(空間的均衡),順應季節與節氣的變化(時間的均衡),得以來生產與享用每日生活中所需的糧食。

3. 人與人、人與社區/社會均衡的關係:

人,並非單獨的存在,而是得與親友、鄰里等相互分工、合作,共同生活、相處,而讓糧食得以順暢的生產、流通與享用,且協力開創出造福眾人福祉的社區/社會生活。

4. 人與傳統、與先祖、鬼神及後世子孫的世代均衡關係:

一世代的人,面對的不只是先祖、鬼神,也得考慮到後世子孫;也因此有關農業的知識與技藝,也要能“承先啟後,繼往開來”,而得以維繫世代均衡關係。(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會員
125內容數
以「謀求自然和人為的,即天、地、人的和諧,帶給人類充滿豐富物資、健康、親密感情,以及安定、舒適的社會。」為宗旨的日本「幸福會山岸會」;廢校新生:讓居民笑語重新響起,位在日本偏鄉的「森の巢箱」;還有「以稻貫之」遊佐町豐富且深刻的農食走讀。這些都是現在新農村努力的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農村反思 的其他內容
「土食材」、「土食生活」,簡單的說,即是一個地方,因其特有的自然環境、地理、氣候與動植物物種,以及因當地居民/族群特有的文史傳統: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與人(社區內部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所生產出來、賴以為生的日常食材與烹飪出來的食物。而這也涉及到在地糧食的生產/加工,流通與餐飲內容與習俗。
「土食材」、「土食生活」,簡單的說,即是一個地方,因其特有的自然環境、地理、氣候與動植物物種,以及因當地居民/族群特有的文史傳統: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與人(社區內部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所生產出來、賴以為生的日常食材與烹飪出來的食物。而這也涉及到在地糧食的生產/加工,流通與餐飲內容與習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什麼是土雞城模式呢 ? 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說,就是以山里的野味為主所展開的經營模式,在二OOO年前,台灣郊區的山里因為有許多飼養土雞的農戶,為求生存而產生了一批以土雞料理為主的簡易熱炒店,由於位在深山採購不易,因此店裡所用的食材、如蔥薑蒜野菜瓜果溪蝦等大部分都跟附近居民購買,廚房的設備也只有簡單的爐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臺灣豬血糕是一道充滿在地特色與歷史的美食。從早期農家文化到現代街頭小吃, 豬血糕承載著許多溫馨回憶與情感。
Thumbnail
月桃是台灣原生種的芳香植物,是端午的民俗植物、也是藥食同源的植物。在物質匱乏與醫療不開化時代,台灣先民,無論是漢人還是原住民,對月桃都有太多的索取,而月桃就像大地之母,以她強健的生命力、寬闊的胸襟、噴湧的奶水,慷慨地滋養這塊土地的子民。本文主要介紹月桃的鄉野傳奇與涵蓋從葉、花、根、心的月桃全料理。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都說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以很多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裡,在茶園裡,是待加工的農作物。在茶店裡,茶是待出售的商品、在酒樓,是解油膩的甘露、在書籍裡,是回顧過去的歷史。茶有金融屬性,有社會屬性,也有文化屬性,但是最終在我眼裡,它是連結人與自然的媒介。 無論
Thumbnail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槺榔又稱台灣海棗,是從冰河時期留下來的原生植物,分布在台灣濱海一帶,能承受貧脊土壤、耐鹽抗旱,頭頂著尖刺葉形結穗如檳榔豆,高大筆直的槺榔樹突出於沙丘地表,至今西部沿海仍有許多村落以槺榔命名。 即使是一個小地方,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本主題即以台南七股槺榔,一個位於曾文溪河口北岸的農場為出發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什麼是土雞城模式呢 ? 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說,就是以山里的野味為主所展開的經營模式,在二OOO年前,台灣郊區的山里因為有許多飼養土雞的農戶,為求生存而產生了一批以土雞料理為主的簡易熱炒店,由於位在深山採購不易,因此店裡所用的食材、如蔥薑蒜野菜瓜果溪蝦等大部分都跟附近居民購買,廚房的設備也只有簡單的爐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臺灣豬血糕是一道充滿在地特色與歷史的美食。從早期農家文化到現代街頭小吃, 豬血糕承載著許多溫馨回憶與情感。
Thumbnail
月桃是台灣原生種的芳香植物,是端午的民俗植物、也是藥食同源的植物。在物質匱乏與醫療不開化時代,台灣先民,無論是漢人還是原住民,對月桃都有太多的索取,而月桃就像大地之母,以她強健的生命力、寬闊的胸襟、噴湧的奶水,慷慨地滋養這塊土地的子民。本文主要介紹月桃的鄉野傳奇與涵蓋從葉、花、根、心的月桃全料理。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都說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以很多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裡,在茶園裡,是待加工的農作物。在茶店裡,茶是待出售的商品、在酒樓,是解油膩的甘露、在書籍裡,是回顧過去的歷史。茶有金融屬性,有社會屬性,也有文化屬性,但是最終在我眼裡,它是連結人與自然的媒介。 無論
Thumbnail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槺榔又稱台灣海棗,是從冰河時期留下來的原生植物,分布在台灣濱海一帶,能承受貧脊土壤、耐鹽抗旱,頭頂著尖刺葉形結穗如檳榔豆,高大筆直的槺榔樹突出於沙丘地表,至今西部沿海仍有許多村落以槺榔命名。 即使是一個小地方,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本主題即以台南七股槺榔,一個位於曾文溪河口北岸的農場為出發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