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農村旅遊

11公開內容

在台灣,許多人都有海外旅遊的經驗。出去旅遊,或為了給自己「充電」,或為了異地的山川、古蹟,或為了探討親友。在這十多年來,另一種旅遊潮流也開始湧現。我在此,稱之為:生產性旅遊。旅遊,在這裡不再只是吃喝玩樂;而是在其中更添加了些自己的用心與出力。譬如:關懷地方生態、尊重當地文化的「生態旅遊」、「深度旅遊」、「主題旅遊」等。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如果要談「大地藝術祭」與當地可持續的發展,我說不出個所以然。想到台灣這幾年許多靠各種「節」來吸引觀光人潮的例子⋯這會是農、漁村良性發展的正軌?鄉間有別於都市的生活、緊密人際關係、地方特有經濟運作及自己該有相對的主體性。如果把它推向成為都市的「後花園」、城市人的「夜店」,這會是對鄉間另一種的掠奪方式?
Thumbnail
謝謝阿偉與我們分享國際間的交流,訊息量很大,發人省思。也很有感文中對藝術的看法,覺得如果藝術可以豐富百姓的日常生活,那就更棒了。
「大地藝術祭」至2015年,發揮了(1)用藝術發掘地域特色,(2)為了在他人的土地上創作,所作的溝通和學習,(3)以創作的愉快和奇妙為媒介的共同勞動,(4)把人吸引到空間來的力量等等,其中保留至今有200作品。在精益求精的製作過程中,地方上的老人們有了元氣,來訪的年輕人也越來越融入當地。
Thumbnail
謝謝刊登分享,也謝謝戴先生翻譯。
「2017年生態旅遊之國際推動思維與跨境合作國際研討會」主要給邀請的貴賓分享各國生態旅遊的現況與經驗。雖然有些國家的生態旅遊發展也未臻成熟,但透過此次研討會及交流工作坊,有利促進臺灣生態旅遊的國際化及產業化的發展,更提供國內生態旅遊操作者學習與創新經營元素的機會。
Thumbnail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The Taiwan Ecotourism Association/TEA)於2017年4月30日舉行「2017年生態旅遊之國際推動思維與跨境合作國際研討會」。藉此與大家分享當日演講者的主要內容,期以相互借鏡以加強台灣對外招攬國際生態旅遊觀光客,拓展所謂的inbound 市場。
Thumbnail
原住民族與 “梅斯蒂索”(Mestizos)、婦女與男性等皆會在旅遊業中,善用他們的族群認同。我們也更進一步質疑那種在旅遊研究中,通常把舞台上的身份認同,與真實的認同來做區別的方式;而且指出:不論觀光客是否會出現,在旅遊業的工作,已深深融入到這些人的日常生活、社會關係與認同中。
Thumbnail
秘魯庫斯可–馬丘.皮丘地區旅遊業中,一群當地人在這行業最底層工作。三組人馬:皮薩克(Pisac)村子在觀光客鏡頭前擺首弄姿換取小費的原住民婦女;在“印加古道”(Inca Trail)帶團登山的男性導遊;在欽切羅村(Chinchero)從事編織的婦女。於是可看到:族群、性別與旅遊業三者間是環環相扣的。
Thumbnail
「牛王會」是陝北橫山縣一年一度的大型法會,祭典奉祀馬坊村華嚴寺供奉的牛王菩薩。牛王法會於每年正月十三到十五舉行,分由八個大會輪流主辦。這八個大會的祭祀組織,涵蓋區域包括現在的4鄉鎮、41個村莊。「牛王會」信仰範圍之廣,每年吸引秦晉兩地信徒參與;聚集成為黃土高原上最具規模的宗教盛事。
Thumbnail
透過WWOOF的國際網絡,我們去了日本群馬縣,在一個經營鱒魚「毛鉤道場」(也就是FLY-FISHING釣場)的森林溪谷中,和一對日本夫妻與三個小孩,加上他們的七隻貓一隻狗,還有另外三位來自不同國家的WWOOFers,共同勞動與生活了一個星期。這趟旅遊對我們一家子而言,是個嶄新而富教育性的經驗。
Thumbnail
*事先問務福局主人的一些問題: 1.我將會做什麼事? 2.每天我得做幾小時? 3.我多久可以休息一天? 4.你通常會有其他務福者?他們會留多久? 5.你目前有其它的務福者?
Thumbnail
登了個小廣告,有15人報名。其中三人,與我一起下鄉。農場經理叫我們做些家務事:清理四處蔓爬的刺藤,整理溝渠。那真是田園式怡靜。週未,到了尾聲,農場經理對我們說:只要想來,隨時都可回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