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一則令人悲傷的新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波新冠疫情下,人命真如草芥⋯⋯
五月二十三號蘋果新聞網有一則令人悲傷的新聞標題是:獨家|10歲男童遭Omicron攻擊腦「稱看到妖怪附身」搶救5天病逝,他的父母肯定是傷心死了,一個初昇的太陽就這樣沒了,但是新聞的報導對此不多著墨反而比較像是把男童當科學研究品,只是眾多死亡案例之一的統計數字而已。
從前敝人也完全是西醫思路,初初接觸中醫時,以為温病派就是給的藥很温吞,治病也很温吞,所以病會好也很温吞,反正中醫治病就是個慢吞吞。現在回頭反思,覺得自己超可笑的根本亂想一通,中醫這個全人類的寶藏不知要蒙塵到何時,就別提他的後代子孫完全不重視而且還丟在牆腳邊,因為不科學!
「温病」其實是說人得急性熱病特性就是病發作迅速,傷寒感冒人也會發熱,所以要分風寒與風熱。雖然兩者發作的症狀很像,但是賊邪卻是大大的不同,一個是温熱邪,一個是寒邪,屬性完全相反。來看看新聞描述男童的症狀:「因為頭暈嘔吐到診所就醫,有發燒38.5度,隔天就出現不正常的神經學表現,就是眼神向上吊、四肢抽動,甚至出現疑似幻覺,說『廁所有妖怪、還被妖怪附身,覺得電燈在晃動』。」按我上課所得的理解,這差不多是熱入厥陰心包經了,四肢抽動是風,有幻覺還說胡話就是很熱了,這時用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等藥或可先把命救起來以後再調養。
《傷寒論‧太陽篇》: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瘲;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人體驅病的主要法寶就是發熱,温邪與心火合,所以熱上加熱,上述條文就說了,會身灼熱,還嗜睡,呼吸粗,這時身上的津液會被熱漸漸耗乾,所以温病第一要務一定要保體內津液,這時能否能隨便退燒?不能,因為人體正用自己的體功能發熱(地火)要把外來的熱邪(天火)趕走,一退燒打擊人體的體功能,人體受邪氣所攻而內陷使本氣自病,病由外表而入內裏了,病裏就比較嚴重。再看看下列條文:
《温病條辨‧上焦篇》:
『十六、太陰温病,不可發汗,發汗而汗不出者,必發斑疹,汗出過多者,必神昏譫語。發斑者,化斑湯主之;發疹者,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元參主之。禁升麻、柴胡、當歸、防風、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神昏譫語者,清宮湯主之,牛黃丸、紫雪丹、局方至寶丹亦主之。』
『二一、温毒神昏譫語者,先與安宮牛黃丸、紫雪丹之屬,繼以清宮湯。』
『三六、陽明温病,斑疹温痘,温瘡,温毒,發黃,神昏譫語者,安宮牛黃丸主之。』
以上三條都有神昏譫語,就是温熱邪氣傷到心了,因為心主神明。再來看看清冠一號的組方:黃芩3錢、魚腥草5錢、板藍根5錢、全瓜蔞5錢、厚朴3錢、薄荷3錢、荊芥3錢、桑葉3錢、防風2錢、炙甘草2錢,共10味,也都是清內熱涼表藥為多,所以温邪就得用寒涼藥來驅病。上述小孩已經熱到眼睛上吊,四肢抽動,就屬病危等級,這時一定要投對藥,一投錯就可能再見了。
前陣子有群組傳了一張藥單,其中裏面黃芩、魚腥草、栝樓實、板藍根四味藥竟然一帖每味藥開到15錢,我一看都覺得太誇張了,真是重熱到這種地步,搞不好都屬病危等級了吧!所以有人傳說把清冠一號當防疫茶喝,那叫不要命,沒病把自己搞出病來,都已經說是處方藥了,人一恐慌腦子也不靈了,以為中藥吃一下又不會死人,我只能說吃錯當然會出事,沒出事是因為身體還有本錢能被毀!前兩天我還收到同學傳的,說華視主播蕭彤雯在臉書上說只喝了喝了兩天,整個人像是嚴重受涼,開始流清鼻水、喉嚨癢癢、手腳冰冷、頭昏體虛。各位可以上臉書去看看。
蘋果的這則報導中還說:「腦炎可能是因為細菌、病毒、或者是自體免疫攻擊而產生,王玠能表示,在這個個案中,患者雖然確診,但CT值將近30,而且腦脊髓液中並沒有病毒,很難確定是病毒攻擊造成的,最有可能的是因為感染病毒後,引發自體免疫風暴,抗體攻擊自己產生嚴重後果。」我不知道這段話的意義是什麼,但是有一個重點告訴你,就是沒法醫!同一種的種子種到不同的地方,長出來的樣子都會有差異,所以同一種病毒就用同一種藥來治眾人的病,這樣對嗎?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影片食安趨勢報告的例子就可以說明不管中西醫只要思路方向不對,對人命的影響有多大,患者最後是吃了中藥救回來的,但是投了清冠一號卻一直拉肚子,就沒再投了。這就是為什麼中醫的基礎理論一開始就強調整體觀跟辨證論治,對證的話,藥投下去,病程一定就會往正向走。
所謂防疫不就是跟肉眼看不見的敵人在打仗嗎?身體打仗就得養正抗邪,老話一句「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千萬要搞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吃什麼,人云亦云很容易跌到坑裏爬不出來,而且還是自己跌進去的!多多了解自己的身體,自己身體的防疫系統才是最好的醫生,中西醫思路不同,現在演為信仰之爭,人為自己的信仰而殉道沒啥好說,就只能各自堅持自己所選的道路走囉。 我現在只能感嘆明醫之難尋,猶如想中特奬一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3會員
54內容數
自己學中醫用中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RL-TCMstud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就這樣,每天晚上吹一小時吹到微出汗,足足吹了三個月。直到有一天才突然發現痛經竟然沒了!!!真開心,這次是真的解決了,之後也沒再復發,就這樣簡簡單單解了我三四年來的痛苦,真的是吹風機萬歲!
不知為什麼,今年到現在才五月卻已有兩次耳根後痛,就是耳後縫中或邊上摸起來會有一粒,腫腫的很痛。其實去年就發生過,那時忘了為什麼會去翻《醫宗金鑑》反正就翻到〈外科心法‧外科卷上 \ 頭部〉一段講耳根毒,是這麼說的: 耳根毒 【方歌】耳根毒初痰核形,腫如伏鼠焮赤疼,三焦風火膽怒氣,暴腫潰速非疽癰。
相信大多數人跟敝人一樣,覺得中醫好像就在生活中,吃酒席時如果有蟹都知道太寒要吃薑,也知道吃瓜果類的太冷,也常會說自己很最近很虛,或者自己上火舌頭破,或什麼燥熱體質或自己身體太寒等等。用的詞彙都跟中醫相關但是等到真正去接觸中醫時,又被這些名詞概念弄得很糊塗感覺很玄而難以親近。
中醫看病一定要先辨清自身的寒熱虛實,不然的話,你有50%的機會會錯,意思是會火上加油,小病就還好,大病就有可能病情急轉直下,特別是温病。温病要保津液,所以不可以用傷寒熱藥,用了就真的是標準的火上再澆油了。
流鼻水每個人都有經驗,但是大都是因為受寒。所以,我老媽只要一看到我流鼻水就一口咬定我感冒了。上了中醫課,才明白天候對人體的影響,其實地球的天候是跟天體有關的這就扯到天文學去了,在中醫這是關聯到疾病的預測就是五運六氣,六氣就是風寒暑溼燥火簡稱六淫,就外感疾病的「本」。 那現在來說說幾種流鼻水的狀況:
因為上一篇提到到《傷寒論》的方,所以這裏對漢代劑量單位的換算來說明一下。 重量   一斤=250g  十六兩為斤  一兩=15g(250/16=15.625g)   千二百黍重12銖,「兩」個12銖是1兩   三十斤為鈞  四鈞為石   *石為重量單位音「實」; 石為容量單位音「蛋」 容量 長度
就這樣,每天晚上吹一小時吹到微出汗,足足吹了三個月。直到有一天才突然發現痛經竟然沒了!!!真開心,這次是真的解決了,之後也沒再復發,就這樣簡簡單單解了我三四年來的痛苦,真的是吹風機萬歲!
不知為什麼,今年到現在才五月卻已有兩次耳根後痛,就是耳後縫中或邊上摸起來會有一粒,腫腫的很痛。其實去年就發生過,那時忘了為什麼會去翻《醫宗金鑑》反正就翻到〈外科心法‧外科卷上 \ 頭部〉一段講耳根毒,是這麼說的: 耳根毒 【方歌】耳根毒初痰核形,腫如伏鼠焮赤疼,三焦風火膽怒氣,暴腫潰速非疽癰。
相信大多數人跟敝人一樣,覺得中醫好像就在生活中,吃酒席時如果有蟹都知道太寒要吃薑,也知道吃瓜果類的太冷,也常會說自己很最近很虛,或者自己上火舌頭破,或什麼燥熱體質或自己身體太寒等等。用的詞彙都跟中醫相關但是等到真正去接觸中醫時,又被這些名詞概念弄得很糊塗感覺很玄而難以親近。
中醫看病一定要先辨清自身的寒熱虛實,不然的話,你有50%的機會會錯,意思是會火上加油,小病就還好,大病就有可能病情急轉直下,特別是温病。温病要保津液,所以不可以用傷寒熱藥,用了就真的是標準的火上再澆油了。
流鼻水每個人都有經驗,但是大都是因為受寒。所以,我老媽只要一看到我流鼻水就一口咬定我感冒了。上了中醫課,才明白天候對人體的影響,其實地球的天候是跟天體有關的這就扯到天文學去了,在中醫這是關聯到疾病的預測就是五運六氣,六氣就是風寒暑溼燥火簡稱六淫,就外感疾病的「本」。 那現在來說說幾種流鼻水的狀況:
因為上一篇提到到《傷寒論》的方,所以這裏對漢代劑量單位的換算來說明一下。 重量   一斤=250g  十六兩為斤  一兩=15g(250/16=15.625g)   千二百黍重12銖,「兩」個12銖是1兩   三十斤為鈞  四鈞為石   *石為重量單位音「實」; 石為容量單位音「蛋」 容量 長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發熱、頭痛、身疼痛、怕冷,這看起來是傷寒表證,但是如果已經是上吐下瀉的情形,就不是這樣子看了,這發熱、頭痛是「亡陽」的徵兆,因為上吐下瀉造成裡虛掉了,陰虛掉後,陽就會往頭面跑,而造成發熱、頭痛的現象,沒有足夠的津液輸佈到全身肌肉組織時,會造成全身
「下利清穀」,腸胃都虛寒掉了,吃什麼就拉什麼,食物無法被消化,「裡寒外熱」,身體微熱,因為裡寒極盛把陽都給迫出去了,這是陽脱的現象,「汗出而厥者」,浮陽往上跑到頭面,只有頭面流汗,患者手腳冰冷,脈都摸不到了,人會昏厥過去,這是陰陽不能調和,亡陽的危證,「通脈四逆湯主之」,通脈四逆湯是乾薑五錢、生附子
「傷寒,六七日,下利便發熱」,傷寒邪入厥陰,六七天之後下利,然後發熱,這是陽脫的發熱現象,而不是陽回頭手腳慢慢溫熱的現象,「其人汗出不止者,死」,病人不停的流汗,汗血同源,腸胃津液不停的流失,這是死症,「有陰無陽故也」,陰寒至甚,陽脫發熱的死症。倪氏曰:用白通湯加豬膽汁和人尿,白通湯可以通陽,大劑的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傷寒邪入厥陰,發熱是好事,但卻下利,手腳冰冷到手肘膝蓋,眼睛瞪得大大的無法躺下來睡覺。一般來說,陽回頭的發熱,是腸胃慢慢溫暖起來了,下利應該會止住,手腳會慢慢溫暖;而這條辨的發熱顯然不是如此,這是肝臟已經寒到極致,沒有功能了,無法把癌細胞排出體外的時候,肝臟的元陽
三四七、「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為「除中」,必死。 「傷寒,脈遲」,如果是太陽證的傷寒,脈應該是浮緊的,現在摸到遲脈,脈遲為寒,「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黃芩湯」是介在太陽與少陽之間,黃芩性寒,屬於急性腸炎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意思是厥陰病患者出現發熱的現象,厥陰病患者,病邪不是從外面進來的,而是從肝臟出去的。當肝臟的元陽戰勝病毒,免疫力會把病毒推到體表,所以脈會浮起來,身體會發熱,這是好現象,「不浮,為未愈也」,相反的,脈不浮也沒有發熱現象,病邪還在身體裡面,還沒有恢復。 西醫遇到病人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少陰病剛剛開始得到的時候,「口中和」,口中和指的是不燥不吐,曹穎府曰:「不燥則水氣在上,不吐則為胃中無熱」,正是陰寒方盛,胸陽弱、腸胃虛寒之時,理論上水氣氾濫到大腸本應該會下利、手腳冰冷,「其背微惡寒者,當灸之」,但卻出現背微惡寒的太陽表證,這是少陰病兼見太陽表寒之證,但是與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病人陰陽脈俱緊,發熱無汗是太陽傷寒,是麻黃湯證;發熱汗出不止是太陽亡陽,是桂枝加附子湯證;而少陰亡陽之證與太陽亡陽之證不同的地方是少陰亡陽之證的患者,會喉嚨痛,然後會吐且容易下利,這是因為少陰證患者陰已經不足,下焦寒濕很盛,當陰寒很盛的時候,陽就無法待在裡面,就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發熱、頭痛、身疼痛、怕冷,這看起來是傷寒表證,但是如果已經是上吐下瀉的情形,就不是這樣子看了,這發熱、頭痛是「亡陽」的徵兆,因為上吐下瀉造成裡虛掉了,陰虛掉後,陽就會往頭面跑,而造成發熱、頭痛的現象,沒有足夠的津液輸佈到全身肌肉組織時,會造成全身
「下利清穀」,腸胃都虛寒掉了,吃什麼就拉什麼,食物無法被消化,「裡寒外熱」,身體微熱,因為裡寒極盛把陽都給迫出去了,這是陽脱的現象,「汗出而厥者」,浮陽往上跑到頭面,只有頭面流汗,患者手腳冰冷,脈都摸不到了,人會昏厥過去,這是陰陽不能調和,亡陽的危證,「通脈四逆湯主之」,通脈四逆湯是乾薑五錢、生附子
「傷寒,六七日,下利便發熱」,傷寒邪入厥陰,六七天之後下利,然後發熱,這是陽脫的發熱現象,而不是陽回頭手腳慢慢溫熱的現象,「其人汗出不止者,死」,病人不停的流汗,汗血同源,腸胃津液不停的流失,這是死症,「有陰無陽故也」,陰寒至甚,陽脫發熱的死症。倪氏曰:用白通湯加豬膽汁和人尿,白通湯可以通陽,大劑的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傷寒邪入厥陰,發熱是好事,但卻下利,手腳冰冷到手肘膝蓋,眼睛瞪得大大的無法躺下來睡覺。一般來說,陽回頭的發熱,是腸胃慢慢溫暖起來了,下利應該會止住,手腳會慢慢溫暖;而這條辨的發熱顯然不是如此,這是肝臟已經寒到極致,沒有功能了,無法把癌細胞排出體外的時候,肝臟的元陽
三四七、「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為「除中」,必死。 「傷寒,脈遲」,如果是太陽證的傷寒,脈應該是浮緊的,現在摸到遲脈,脈遲為寒,「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黃芩湯」是介在太陽與少陽之間,黃芩性寒,屬於急性腸炎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意思是厥陰病患者出現發熱的現象,厥陰病患者,病邪不是從外面進來的,而是從肝臟出去的。當肝臟的元陽戰勝病毒,免疫力會把病毒推到體表,所以脈會浮起來,身體會發熱,這是好現象,「不浮,為未愈也」,相反的,脈不浮也沒有發熱現象,病邪還在身體裡面,還沒有恢復。 西醫遇到病人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少陰病剛剛開始得到的時候,「口中和」,口中和指的是不燥不吐,曹穎府曰:「不燥則水氣在上,不吐則為胃中無熱」,正是陰寒方盛,胸陽弱、腸胃虛寒之時,理論上水氣氾濫到大腸本應該會下利、手腳冰冷,「其背微惡寒者,當灸之」,但卻出現背微惡寒的太陽表證,這是少陰病兼見太陽表寒之證,但是與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病人陰陽脈俱緊,發熱無汗是太陽傷寒,是麻黃湯證;發熱汗出不止是太陽亡陽,是桂枝加附子湯證;而少陰亡陽之證與太陽亡陽之證不同的地方是少陰亡陽之證的患者,會喉嚨痛,然後會吐且容易下利,這是因為少陰證患者陰已經不足,下焦寒濕很盛,當陰寒很盛的時候,陽就無法待在裡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