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呼小檔案]關於字體的一些事

[拉呼小檔案]關於字體的一些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九龍皇帝-曾灶財】

天生你是個不屈不撓的男子
不需修飾的面孔都不錯
——《命運是你家》Beyond

raw-image

與筆者年紀相仿的香港人,相信對曾灶財「九龍皇帝」並不陌生,他身分證上的姓名是「曾財」,在碼頭、電箱、大廈玻璃外墻等地方毛筆題字,得以聞名。

他的前半生被大眾以「瘋子」呼之,更曾被送往青山醫院,經常在公共地方塗鴉與市政人員發生口角。執法人員控告曾灶財破壞公物,而他往往在法庭或錄口供時語無倫次。

曾灶財聲稱在整理祖先遺物時,發現祖先曾獲皇帝御賜九龍城為封地。香港成為殖民地後,政府侵吞他的土地,所以便四處稟狀,在九龍半島及碼頭等當眼地方塗鴉以「宣示主權」,講述自己以及家族的過往事蹟,於是有了「九龍皇帝」稱號,97年正值香港回歸,曾灶財舉辦了首個書法展。

《無題》1990年代; M+藝術館展品

《無題》1990年代; M+藝術館展品

雖然在普通市民眼中,他是個瘋癲的人物,往往避之則吉,但他的墨寶卻是書法界中別具一格的藝術作品。八十年代初,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流氓皇帝》便是以曾灶財為原型;搖滾樂隊Beyond的名曲《命運是你家》描寫的主角就是曾灶財,而軟硬的「廣播道Fans殺人事件」唱片的封面及歌詞本設計亦採用曾灶財的書法。有書法家直指曾灶財的作品「難登大雅之堂」,但是早於2003年,他的作品於威尼斯雙年展展出,成為香港第一人。

「九龍皇帝」被控告的剪報

「九龍皇帝」被控告的剪報

「九龍皇帝」被控告的剪報

「九龍皇帝」被控告的剪報

可惜,「九龍皇帝」2007年於九龍聯合醫院病逝,享年85歲。曾灶財生前妻離子散,領取援助金過活,獨居於觀塘翠屏邨翠樂樓,聞說有人讓他即席揮毫,曾灶財只求一盒叉燒飯作回報。逝世後他的作品卻於蘇富比拍賣,成交動輒數萬至數十萬元。

雖然其墨寶曾遍佈港九街頭,但獲香港政府所保存的卻少之又少,直至曾灶財逝世後,香港政府才保留僅存的街頭塗鴉,市區重建局向M+博物館捐贈一道保有「九龍皇帝」真跡的生鏽鐵閘,同時展出22件曾灶財的藏品。

香港尖沙咀天星碼頭街景

香港尖沙咀天星碼頭街景

九龍皇帝曾在蘋果日報大樓留下墨寶

九龍皇帝曾在蘋果日報大樓留下墨寶

滿街都是他的廣告——渠王

渠王嚴照棠師傅—圖片來源@theplumberking

渠王嚴照棠師傅—圖片來源@theplumberking

說到「渠王」,大家一定見過他用油漆於街頭巷尾寫的方正口號「通渠免棚」以及其隨傳隨到的電話號碼。

嚴照棠師傅自稱渠王,小型維修如換龍頭、整水箱;大工程如通渠、村屋通沙井、吸化糞池等他都會做。

嚴師傅十多歲時由深圳偷渡到香港,曾從事酒樓、地盤等體力勞動工作,直至有天忽發奇想。香港這麼多商樓大廈,渠、喉舊了,就如人的血管一樣,塞了就要通。於是就開始了渠王這厭惡性行業,更改良了自己專用的通渠工具。

以前未有ig、facebook 等社交平台,互聯網亦未發達,派卡片又容易被丟在一邊。於是嚴師傅就索性騎車拿着油漆到處寫廣告,後巷、巴士站、斜坡,橋底,甚至斑馬線等行人穿梭的地方都是他的廣告牌。久而久之其個性化的方正字體成為他的特色。如果有時間,「廣告牌」上又有空間,嚴師傅更會用上粉紅色,花幾倍時間為大字加綑邊令字更搶眼,這就是本地工匠的智慧,大概「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勝過平庸地做一萬件事」,「渠王」漸漸成為香港橫街窄巷的風景,恐怕是一眾商家望塵莫及的廣告效應。

香港街頭從來容不下塗鴉藝術,雖然嚴師傅的作品可以賣至五位數字,但食環署人員繼續洗刷其街頭廣告,數十年間也不知被政府罰了多少次。 誠然,渠王當日的無心插柳,今天無可否認成為香港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

感謝 @the.plumber.king

【香港招牌字之李漢港楷】

招牌字—李漢港楷

招牌字—李漢港楷

無論港產片或是荷里活片,凡有香港街景的鏡頭,總少不免一堆密密麻麻的招牌,五光十色的招牌亦是香港夜景的最大特色之一。

提到招牌,行內出名的就有李威,說起李威,就不能沒有李漢。正所謂秤不離鉈,李漢寫字、李威做招牌,一次旺角相遇便造就了這一對最佳拍檔。

八十年代李威在黃大仙廟附近替人做招牌,當年招牌師傅接單後,不像現代可找電腦幫忙,通常會到跑滿街是寫字檔的旺角找寫字師傅求字,然後再切割。結果雙李一見如故,後來更以兄弟相稱,可見其感情深厚。其時李漢書法造詣有成,亦因為檔在旺角,好友店在黃大仙廟,所以客戶千奇百怪,替佛門寫對聯,亦為金舖、醫生甚至色情店寫招牌字。

李漢的招牌字是以楷書為主,有北魏楷書的風格,緊湊突出、力道威猛,但個性中庸。正正因為「中庸」,所以很多店都願意採用,是以比較普遍。

九十年代初李漢回鄉不久便去世,但走前仍擔心摯友沒有字用,所以合共留下七千多個字帖才離開。而這一份心意成為李威兒子李健明要把李漢寫的楷書帶進數碼時代的動力,於是便有了「李漢港楷」的出現。

avatar-img
Life Full 拉呼的沙龍
5會員
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香港常被稱文化沙漠,但仍有很多人努力捍衛本地文化及語言,流行文化設計師威洪以字體設計美化文字,增加繁體字欣賞價值:「在這個時代下,可以霎眼間失去原有或應有的東西,繁能字也可以在剎那間消失。」女歌手陳蕾演唱會海報《沙門》的美術指導及字體設計、ViuTV最新女團「COLLAR」Logo設計同是出於他手。
【都市傳說-西貢結界】 開埠以來香港有不少都市傳說,近年最出名的是西貢的結界和冥界積屍氣,不少行山失蹤人士都與此連上關係。 同屬西貢區的,當然少不免包括將軍澳的百慕達三角,只要你踏上往康城的列車,便只會在將軍澳和康城之間輪迴,永遠到不了寶琳。 【都市傳說-九鐵廣告鬧鬼傳聞】
一直營營役役的活在這個城市之中,你想過去尋找趣怪的新刺激嗎?香港插畫家阿青笑得率性,自言最喜歡魔法與怪獸帶來的激動情緒:「所以一直以來也會特地尋找屬於香港、屬於我們的都市傳說。」原來外表兇猛可怕的「盧亭」和「藍田金龍」,在阿青的畫筆下也變得可愛,讓我們換種輕鬆的角度,重新認識那個時代香港的人與事。
「遺書」是多數中國人的忌諱,是當事人知自己陽壽將盡,留下的句子,大多是對親人的說話或是交待身後事。 有因為對現世厭倦、疾苦、或是要以生命控訴社會,當然也不乏因愛、恨等感情事而留下遺書然後輕生。讀者可以搜索「博愛女醫生」、「義士」、「港姐男友」、「遺書曝光」,等等......
有沒有幻想過,獨自一人倒數生命,每一幕歡笑、淚水和遺憾淹過鼻子,那是一個通往未知的結束或開始。身兼殯葬禮儀師和生死教育者的陳培興看盡生死,曾以為總有一天會麻木,卻不斷被逝者的故事撼動。他把每一個用生命刻劃的故事、每一個「不見棺材不流淚」教訓變成教材帶進校園,讓大家思考生死,珍惜這一趟期間限定的旅程。
香港常被稱文化沙漠,但仍有很多人努力捍衛本地文化及語言,流行文化設計師威洪以字體設計美化文字,增加繁體字欣賞價值:「在這個時代下,可以霎眼間失去原有或應有的東西,繁能字也可以在剎那間消失。」女歌手陳蕾演唱會海報《沙門》的美術指導及字體設計、ViuTV最新女團「COLLAR」Logo設計同是出於他手。
【都市傳說-西貢結界】 開埠以來香港有不少都市傳說,近年最出名的是西貢的結界和冥界積屍氣,不少行山失蹤人士都與此連上關係。 同屬西貢區的,當然少不免包括將軍澳的百慕達三角,只要你踏上往康城的列車,便只會在將軍澳和康城之間輪迴,永遠到不了寶琳。 【都市傳說-九鐵廣告鬧鬼傳聞】
一直營營役役的活在這個城市之中,你想過去尋找趣怪的新刺激嗎?香港插畫家阿青笑得率性,自言最喜歡魔法與怪獸帶來的激動情緒:「所以一直以來也會特地尋找屬於香港、屬於我們的都市傳說。」原來外表兇猛可怕的「盧亭」和「藍田金龍」,在阿青的畫筆下也變得可愛,讓我們換種輕鬆的角度,重新認識那個時代香港的人與事。
「遺書」是多數中國人的忌諱,是當事人知自己陽壽將盡,留下的句子,大多是對親人的說話或是交待身後事。 有因為對現世厭倦、疾苦、或是要以生命控訴社會,當然也不乏因愛、恨等感情事而留下遺書然後輕生。讀者可以搜索「博愛女醫生」、「義士」、「港姐男友」、「遺書曝光」,等等......
有沒有幻想過,獨自一人倒數生命,每一幕歡笑、淚水和遺憾淹過鼻子,那是一個通往未知的結束或開始。身兼殯葬禮儀師和生死教育者的陳培興看盡生死,曾以為總有一天會麻木,卻不斷被逝者的故事撼動。他把每一個用生命刻劃的故事、每一個「不見棺材不流淚」教訓變成教材帶進校園,讓大家思考生死,珍惜這一趟期間限定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