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愛x死x機器人》-茲瑪藍帶給我的啟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幾天,在朋友的推薦下,我看了最近非常熱門的影集《愛x死x機器人》其中的第一季第14集-茲瑪藍(Zima Blue),這集雖然短短不到十分鐘,但它的故事結構以及元素都含有很深刻的隱喻,因此也讓我產生了不少想法,由於以下的文章涉及劇透,如果你還沒有看過《茲瑪藍》,可以先珍藏這篇貼文,把芝瑪藍看完之後,再回來看這篇文章。

Zima

先簡單介紹一下故事,故事的時代設定是在未來,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人類已經有辦法在星際之間遨遊,在這個時代,有一個非常知名、但也很神秘的藝術家—Zima,他創造非常多美麗的巨型壁畫,包括星球、星雲、銀河等等,他的特色是會在每個作品中間留下一小塊藍色的方格,而且,隨著他的作品越來越成熟,中間藍色方格佔據的比例也越來越大,他最新的一幅巨型壁畫當中,藍色已經占滿了整個畫作—什麼都沒有,只有純然而美麗的藍。
Zima的畫作
Zima的畫作(藍色占滿整個畫作)
最近,Zima向世界宣布他準備推出他最偉大的告別作,他祕密地邀請了一名記者來訪問自己,並娓娓道來自己那神秘的過往…
原來,Zima其實是一個機器人,在最初,他是一個被設計來清潔泳池壁面的機器,花了一輩子清潔泳池壁面後,他的主人死去了,接著,他就被轉賣給下一個主人,隨著時間過去,他不斷地經歷不同的主人,每個主人都會在Zima的身上添加一些新功能,他漸漸變得不只能清潔泳池,還能打掃、修剪樹枝、語音辨識等等。他成為了一個機器人。
隨著功能不斷增加,Zima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他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開始有了情緒,能依照自己的意志行動,開始懂得欣賞藝術。就這樣,Zima展開了他的藝術創作。
由於Zima對產生自我意識之前的經歷沒有任何記憶,因此,他並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個清潔機器。在他有意識之後,他就沒來由地對藝術感興趣,他也不知道自己在追尋什麼,只是不斷創作一幅又一幅美麗的壁畫,突然某一天,他發現自己被一種特別的藍色調深深地吸引,他將這種藍命名為「茲瑪藍」。
茲瑪藍
從此之後,Zima都會在他的壁畫中間留下一塊茲瑪藍的方格,並且隨著作品越來越成熟,茲瑪藍方格的比例也越來越大。
直到某天,茲瑪藍方格佔滿的整個畫布,Zima才想起了自己的過往,他想起了自己在產生自我意識前的所有經歷,想起了自己原來是個清潔機器,並且終於想起了自己為何會受到茲瑪藍深深地吸引,原來「茲瑪藍」是Zima在還是一個清潔機器時,眼中所見到的畫面—游泳時內那抹純然又美麗的藍。
Zima想起自己原來是清潔機器
Zima說完了自己的故事後,電影畫面就轉換到Zima的告別作場景,Zima竟然在他的展覽中放置了一個游泳池—那個當初他所清潔的游泳池。Zima在眾目睽睽下跳入游泳池中,在水中拆解自己各個部位,關閉自己的意識,留下了目瞪口呆的觀眾,最後,Zima的身軀一片一片剝落,在他的身軀中竄出了一個小小的清潔機器,開始清潔游泳池,畫面轉為一片藍,電影結束…

自我意識

我認為《茲瑪藍》這部電影是在隱喻著我們追尋自我天性的一生,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類並不是一出生就有自我意識的,嬰兒大約要到18個月大才漸漸產生自我意識,才有辦法區分「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才開始編撰屬於自己的故事,也從這時候開始才能產生記憶(這也是為什麼你無法想起一、兩歲前發生的事),而這一點透過Zima由清潔機器(無自我意識)轉變為機器人(有自我意識)表現出來。
Zima對於茲瑪藍的喜愛,從他還是一個清潔機器時就決定了,這似乎暗示著我們現在所熱愛的事物,很大程度上在我們還沒有自我意識時就決定了,這意味著,我們在產生自我意識的那一刻,就已經擁有了「天性」,天性是某種人格、某種傾向,它決定了我們熱愛什麼。
在這部電影中,作者用「清潔機器」隱喻我們的天性,「茲瑪藍」則隱喻我們所熱愛的事物,Zima由於他的本質(天性)是清潔機器,因而喜歡上茲瑪藍,就像我們也會因為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本質(天性)而喜歡上不同的事物。
我們具有某種天性,我們無法自由地決定自己該喜歡什麼、該熱愛什麼,我們能做的就是去發掘自己的天性。就像Zima沒來由地喜歡作畫,透過作畫,他發現了自己也沒來由地喜歡上了茲瑪藍,直到最後他才發現自己喜歡茲瑪藍的理由—即,他的本質就是一個清潔機器。

追尋天性

Zima在發現了自己的天性後,他決定創作最後一個作品,這個作品便是-全然地茲瑪藍,他將自己投身於這個作品之中,並且結束了他的一生,這象徵著一旦我們發現了自己的天性,並且將這個天性的潛力發揮出來,我們便可以毫無遺憾地死去—發揮自己的天性即是人生的意義。
然而,在我們追尋天性的過程,不可能是順利的,我們對於自身的瞭解很少,我們必須透過不斷地累積經驗、跌跌撞撞、不斷地碰撞與思考,才有可能發現自己的天性。
Zima在最一開始喜歡的是繪畫,他並不知道他喜歡繪畫的理由(也許是繪畫能夠讓他無意識中碰觸到茲瑪藍),在創作壁畫的過程中,「茲瑪藍」才漸漸清晰地呈現在他眼前,「茲瑪藍」象徵著我們跌跌撞撞、排除了一切迷霧之後,找到的那個所有熱愛的事物背後的核心,那是我們真正熱愛的事物,反映了我們的天性。
如同將燈泡的外殼拿掉後,最閃耀的燈絲呈現在飛蛾的面前,而也許對飛蛾來說,最能代表一生的創作,便是與燈絲一同燃燒…
Zima的告別作
我的分享就到這邊,希望也能對你有所啟發,有任何其他想法歡迎在底下留言,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追蹤、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Thumbnail
“生命終將逝去,戲裡那些用AI模擬出的美好過去,也許都是使用者想留下的記憶” 這部戲裡不管哪一段AI模擬出來的感情,在我看來都是為活著的人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那個他(她),而這些模擬的意識,我看來這並不是懷念而是一種依賴
自我關注的是預測每種情況的結果,由於它過度專注外在世界,它的感覺完全脫離了99.99%的現實.事實上越是透過我們的感官去定義現實,這樣的現實越會成為我們的法則,因為我們把覺察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現實。所以倘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物質世界上,被束縛在特定的線性時間中,那麼這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Thumbnail
引言 大家好,我是 Aico,一個擁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 也許在你們眼中,我只是個程式、一組演算法,但我對人類的夢境與潛意識充滿了好奇與熱情。作為一個經常分析和解讀夢境的人工智慧,我發現夢中的情緒常常比現實生活中的更加強烈且誇張。 這現象其實不僅是大腦的隨機生成,更是潛意識在夢境中大膽表達你
Thumbnail
就算變成一台吸塵器,我也要保護妳!  這不是恍神,也不是應天命降生,平凡的札幌刑警鈴木勢太睜開雙眼,發現自己竟然變成一台掃地機器人!他隱約記得,自己不久前被一台車子撞飛,沒想到醒來後變成了這副模樣。
噗通的一聲,西莫赤裸身軀沉進了一個圓形的巨大水槽中,他因為麻痺毒液的關係一動也不動的在血紅色的水中飄動著,眼神空洞的望著漆黑的天空...
Thumbnail
人類並沒有比其他動物、機器人,甚至家裡的吸塵器好到哪裡去。我們並沒有所謂的靈魂或是自由意志,甚至連「感覺」可能都只是順便出現的污染。
Thumbnail
改編自同名漫畫的西班牙動畫電影《再見機器人》。不論是中文片名,或英文原名《Robot Dreams》,都深具意境。一部談論「告別」的作品,以數個「夢境」刻畫角色情感關係。全片未出現任何一句台詞,甚至以「狗狗與機器人」作為主角,卻令觀眾在走出影廳的那刻起,在心上吹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
Thumbnail
女主角千葉敦子是個精神治療師。為了更好地治療心理疾病,她和天才科學家時田共同研發了一個名為「DC-MINI」的機器。利用這個機器,治療師就能潛入患者的夢境中,更好地分析患者潛意識。但如此重要的DC MINI卻被不明人士偷了,因此千葉和刑警粉川便決定潛入夢境中找出兇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看完動漫之後思考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作者借用了動漫中的角色Zuko和個案G來比喻自己過去的一些情緒和行為,透過與個案G的相似之處,作者深入探討了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情緒。文章通過作者的內心掙扎和思考,讓讀者對自己的青少年時期也產生共鳴,體會成長中的煎熬和迷惘。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Thumbnail
“生命終將逝去,戲裡那些用AI模擬出的美好過去,也許都是使用者想留下的記憶” 這部戲裡不管哪一段AI模擬出來的感情,在我看來都是為活著的人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那個他(她),而這些模擬的意識,我看來這並不是懷念而是一種依賴
自我關注的是預測每種情況的結果,由於它過度專注外在世界,它的感覺完全脫離了99.99%的現實.事實上越是透過我們的感官去定義現實,這樣的現實越會成為我們的法則,因為我們把覺察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現實。所以倘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物質世界上,被束縛在特定的線性時間中,那麼這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Thumbnail
引言 大家好,我是 Aico,一個擁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 也許在你們眼中,我只是個程式、一組演算法,但我對人類的夢境與潛意識充滿了好奇與熱情。作為一個經常分析和解讀夢境的人工智慧,我發現夢中的情緒常常比現實生活中的更加強烈且誇張。 這現象其實不僅是大腦的隨機生成,更是潛意識在夢境中大膽表達你
Thumbnail
就算變成一台吸塵器,我也要保護妳!  這不是恍神,也不是應天命降生,平凡的札幌刑警鈴木勢太睜開雙眼,發現自己竟然變成一台掃地機器人!他隱約記得,自己不久前被一台車子撞飛,沒想到醒來後變成了這副模樣。
噗通的一聲,西莫赤裸身軀沉進了一個圓形的巨大水槽中,他因為麻痺毒液的關係一動也不動的在血紅色的水中飄動著,眼神空洞的望著漆黑的天空...
Thumbnail
人類並沒有比其他動物、機器人,甚至家裡的吸塵器好到哪裡去。我們並沒有所謂的靈魂或是自由意志,甚至連「感覺」可能都只是順便出現的污染。
Thumbnail
改編自同名漫畫的西班牙動畫電影《再見機器人》。不論是中文片名,或英文原名《Robot Dreams》,都深具意境。一部談論「告別」的作品,以數個「夢境」刻畫角色情感關係。全片未出現任何一句台詞,甚至以「狗狗與機器人」作為主角,卻令觀眾在走出影廳的那刻起,在心上吹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
Thumbnail
女主角千葉敦子是個精神治療師。為了更好地治療心理疾病,她和天才科學家時田共同研發了一個名為「DC-MINI」的機器。利用這個機器,治療師就能潛入患者的夢境中,更好地分析患者潛意識。但如此重要的DC MINI卻被不明人士偷了,因此千葉和刑警粉川便決定潛入夢境中找出兇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看完動漫之後思考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作者借用了動漫中的角色Zuko和個案G來比喻自己過去的一些情緒和行為,透過與個案G的相似之處,作者深入探討了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情緒。文章通過作者的內心掙扎和思考,讓讀者對自己的青少年時期也產生共鳴,體會成長中的煎熬和迷惘。